一种回转式清污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1020发布日期:2018-11-16 20:27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清污机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回转式清污机。



背景技术:

清除附着在拦污栅上杂物(一般称污物)的机械设备,河流,小溪等经常会有树枝塑料垃圾漂浮物等,污染水流破坏环境,影响河流流速,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回转式清污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回转式清污机。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公知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回转式清污机,包括机架、栅体、耙齿、驱动器、转轴、传输辊、电机、清污室、储污室、第一齿轮、第二齿轮、涡轮、第三齿轮,所述机架内设有栅体,所述栅体上设有耙齿,所述机架右侧设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内部设有涡轮,所述涡轮右侧固定连接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啮合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固定连接转轴,所述转轴上固定连接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在栅体内,所述机架上设有传输辊,所述机架上设有储污室,所述储污室下部连接清污室,所述清污室右侧设有电机。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齿轮有若干个,且第一齿轮与栅体上的履带啮合。

进一步的,所述清污室内设有粉碎辊,粉碎辊与电机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器表面设有过滤网。

进一步的,所述栅体有若干个,且相邻栅体间距小于4cm。

进一步的,所述耙齿有若干个,且同一栅体上的相邻耙齿间距在30cm到50cm。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如下:

1. 本实用新型设有栅体和耙齿及涡轮,涡轮连接第二齿轮,第二齿轮和第三齿轮啮合,第二齿轮和转轴固定连接,通过水流带动涡轮转动,同时,涡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转动,带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转轴上的第一齿轮转动,从而带动栅体上的履带转动,带动耙齿转动,利用水流提供动力减少了能源消耗。

2.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设置清污室,清污室上设有电机电机连接粉碎辊,将打捞的垃圾粉碎压缩,避免垃圾堆积,减少清理的次数,减少人工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转式清污机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回转式清污机的局部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中:1、机架;2、栅体;3、耙齿;4、驱动器;5、转轴;6、传输辊;7、电机;8、清污室;9、储污室;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涡轮;13、第三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发明内容、特点及功效,兹列举以下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下面结合图1-2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回转式清污机的结构作详细的描述:一种回转式清污机,包括机架1、栅体2、耙齿3、驱动器4、转轴5、传输辊6、电机7、清污室8、储污室9、第一齿轮10、第二齿轮11、涡轮12、第三齿轮13,所述机架1内设有栅体2,所述栅体2上设有耙齿3,所述机架1右侧设有驱动器4,所述驱动器4内部设有涡轮12,所述涡轮12右侧固定连接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啮合第三齿轮13,所述第三齿轮13固定连接转轴5,所述转轴5上固定连接第一齿轮10,所述第一齿轮10在栅体2内,所述机架6上设有传输辊6,所述机架1上设有储污室9,所述储污室9下部连接清污室8,所述清污室8右侧设有电机7,所述第一齿轮10有若干个,且第一齿轮10与栅体2上的履带啮合,所述清污室8内设有粉碎辊,粉碎辊与电机7连接,所述驱动器4表面设有过滤网,所述栅体2有若干个,且相邻栅体2间距小于4cm,所述耙齿3有若干个,且同一栅体2上的相邻耙齿3间距在30cm到50cm。

工作原理:使用时,将清污机放置在所需处理的水源上方,水流流动,带动涡轮12转动,从而带动第二齿轮11转动,从而带动第三齿轮13转动,从而带动转轴5,从而带动第一齿轮10转动,第一齿轮10带动栅体2上的履带转动,耙齿3将垃圾和漂浮物打捞,沿传输辊6上移,至储污室9内,打开电机7对垃圾漂浮物,粉碎存放在清污室8内,积累多了人工进行处理。

以上所述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