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廊多仓型地下综合管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021594发布日期:2018-11-23 18:2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市政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廊多仓型地下综合管廊。



背景技术:

地下综合管廊是建设在城市地下,用于集中敷设电力、通信、广播电视、给水等市政管线的公共隧道,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和“生命线”。

地下综合管廊对满足民生基本需求和提高城市综合承载力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还极大方便了电力、通信、燃气、供排水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避免由于敷设和维修地下管线频繁挖掘道路而对交通和居民出行造成影响和干扰,既保持了路容完整美观和各类管线的耐久性,又降低了路面多次翻修的费用和工程管线的维修费用。

现有技术中,地下综合管廊基本上都是采用方形管廊,即管廊的截面呈正方形或者长方形,这种方形管廊存在以下缺陷:1、实用性较差,分仓不合理;2、顶部的承载性和整体的防沉降性能较差;3、管廊接口的防渗漏性能较差;4、施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圆廊多仓型地下综合管廊,以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圆廊多仓型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主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管廊主体的截面呈圆形,其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外凸的环状的管廊接头,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内凹的环状的管廊接头卡槽;所述管廊主体内腔的上部空间为管廊智能化和通风空间;所述管廊主体的左侧、右侧内壁的中部分别设有电缆安放平台,左、右两侧的电缆安放平台下方分别是左侧分仓、右侧分仓;所述管廊主体的下部设有若干个独立的管线安装舱。

优选的:所述管廊主体的下部设有下部分仓,所述下部分仓的顶口部位设有隔离盖板;所述管线安装舱对称设置在下部分仓的左右两侧。

优选的:所述管廊主体的下部设有两个下部分仓,两个下部分仓的顶口部位均设有隔离盖板;所述管线安装舱分别位于两个下部分仓之间和两个下部分仓的外侧。

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根据等长线段圆形面积最大的原理,截面为圆形的管廊主体在实用空间上优于传统的方形管廊,而且,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管廊主体内腔中分仓合理,独立的管线安装舱内的管线稳定性更显可靠,且能降低成本;

2、管廊主体内左右两侧的电缆安放平台使得管廊内部维护更为便利;

3、截面为圆形的管廊主体顶部的承载性和整体防沉降性能,从几何形状上优于传统的方形管廊;

4、管廊主体之间通过管廊接头与管廊接头卡槽的对接配合,另外再加上两道橡胶压缩密封圈形成密封带,所形成的地下综合管廊线具有优异的防沉降和管接口防渗漏性能;

5、相较于传统的方形管廊,无论是开挖还是顶管的工程施工,圆形管廊都具有明显的优势,施工时间可大大缩短,在开挖和地基上的工程费用可减少20%-30%。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参照图1,本实施例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主体1,所述管廊主体1的截面呈圆形,其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外凸的环状的管廊接头9,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内凹的环状的管廊接头卡槽;所述管廊主体1内腔的上部空间2为管廊智能化和通风空间;所述管廊主体1的左侧、右侧内壁的中部分别设有电缆安放平台3,所述电缆安放平台3还具有安装、维修管道的起重作用;左、右两侧的电缆安放平台3下方分别是左侧分仓8、右侧分仓4;所述管廊主体1的下部设有若干个独立的管线安装舱7。

实施例2:

参照图2,本实施例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主体1,所述管廊主体1的截面呈圆形,其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外凸的环状的管廊接头9,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内凹的环状的管廊接头卡槽;所述管廊主体1内腔的上部空间2为管廊智能化和通风空间;所述管廊主体1的左侧、右侧内壁的中部分别设有电缆安放平台3,所述电缆安放平台3还具有安装、维修管道的起重作用;左、右两侧的电缆安放平台3下方分别是左侧分仓8、右侧分仓4;所述管廊主体1的下部设有下部分仓6,所述下部分仓6的顶口部位设有隔离盖板5;所述下部分仓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若干个管线安装舱7。

实施例3:

参照图3,本实施例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包括管廊主体1,所述管廊主体1的截面呈圆形,其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外凸的环状的管廊接头9,另一端的端面上设有向内凹的环状的管廊接头卡槽;所述管廊主体1内腔的上部空间2为管廊智能化和通风空间;所述管廊主体1的左侧、右侧内壁的中部分别设有电缆安放平台3,所述电缆安放平台3还具有安装、维修管道的起重作用;左、右两侧的电缆安放平台3下方分别是左侧分仓8、右侧分仓4;所述管廊主体1的下部设有两个下部分仓6,两个下部分仓6的顶口部位均设有隔离盖板5;所述两个下部分仓之间及两个下部分仓的外侧分别设有管线安装舱7。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地下综合管廊的管廊主体之间通过管廊接头9与管廊接头卡槽的对接配合,并采用双孔精准定位,以保证分仓位置的精度,同时,设有两道橡胶压缩密封圈形成密封带,而且,对接端口合并在两封闭环之间现场打压,所形成的地下综合管廊线具有优异的防沉降和管接口防渗漏性能。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的技术内容为本领域的公知常识。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技术优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了解,上述实施例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