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用雨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1125发布日期:2018-12-21 20:04阅读:189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用雨水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然资源回收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用雨水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水资源是自然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然水资源包括河川径流、地下水、湖泊水、雨水以及海水等。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对水的需求量日益增多,缺水的地区和国家有很多,充分利用水资源是人类面对的巨大挑战。海水淡化、地下水利用、雨水收集和废水回收再利用都是水资源利用的实际现状,直接利用雨水是人类充分利用水资源最方便快捷的用水方式。但是有一些建筑物雨水收集装置收集效率很低。

如公开号为CN207244821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用雨水收集装置,通过在建筑物的四周设置有集水槽、第一排水管、雨量阀门、分流管、过滤箱、过滤网、顶盖、排水口、储水箱、阀门、第二排水管、潜水泵和水质检测装置,改变传统的建筑物雨水收集装置对雨水的收集效率不高的问题,只需要利用现有建筑物的屋顶结构进行多管道收集,即可提高收集效率。

随着工业的发展,许多工厂排放有二氧化硫直接排放至大气中,使得空气中二氧化硫含量增多,雨水在空气中形成的时候聚集较多的二氧化硫,二氧化硫与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使得雨水的酸性升高,实施上述的方案,只能将雨水进行简单的过滤,无法对酸性较高的雨水进行处理,这样使得直接雨水再利用时会对植被和建筑均有腐蚀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建筑用雨水回收装置,通过设置过碱处将过滤处收集到的雨水进行酸碱度的调节,使得雨水的酸性降低,降低对植物的伤害,从而达到植物回收利用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建筑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排水管,通过排水管连接的集水槽、过滤处和水质检测组件,在所述水质检测组件与所述过滤处之间通过排水管连接有过碱处,在所述过碱处内放置有吸收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因为二氧化硫为酸性气体,当溶于雨水中形成亚硫酸,使得雨水呈弱酸性或者酸性,而呈弱酸性或者酸性的雨水用于浇灌植物后会对植物造成伤害;当雨水经过过滤处过滤以后再经过过碱处,在过碱处添加吸收剂,对呈酸性的雨水进行中和,从而提高雨水的pH至接近中性,使得降低对植物的伤害。

进一步的,在所述过碱处上设置有用于添加吸收剂的添料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化学反应时会持续消耗吸收剂,所以在过碱处外设置有用于添加吸收剂的添料机构,持续的向过碱处内添加吸收剂,从而可以持续的将水中的二氧化硫除去。

进一步的,所述添料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过碱处外表面的立板,在所述立板上转动连接有横杆,在所述横杆两端分别设置有开关组件和用于驱动所述开关组件开关的驱动组件,在所述过碱处的外表面还开设有添料口,所述开关组件包括与所述横杆转动连接的立柱和设置在所述立柱上用于堵住所述添料口的塞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添加碳酸氢钠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立柱,立柱推动塞子,然后打开添料口,使得固体碳酸氢钠从添料口中进入过碱处内,溶于雨水中,继续进行对二氧化硫的清除,结构简单,加料过程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过碱处外表面的驱动电机,在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上固定连接有驱动齿轮;在所述立板上通过连接轴连接有凸轮,所述凸轮与所述连接轴固定连接,所述连接轴与所述立板转动连接;在所述凸轮与所述立板之间的连接轴上固定连接有与所述驱动齿轮相啮合的旋转齿轮,所述横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圆盘,所述圆盘和所述凸轮始终抵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启动驱动电机后,驱动电机带动驱动齿轮旋转,然后带动相啮合的旋转齿轮旋转,旋转齿轮转动的同时带动凸轮转动,由于凸轮四周的半径不同,所以在凸轮旋转的时候,横杆转动连接的圆盘接触到的凸轮的半径不同,从而使得圆盘带动横杆上下运动;当圆盘侧面与凸轮半径最大处抵紧时,此时为驱动组件方向的横杆上升至最高的位置,同时开关组件中与横杆转动连接的立柱推动塞子,做下降运动,此时随着立柱的推动,过碱处与塞子上部相通,此时塞子上部的碳酸氢钠穿过添料口进入至过碱处;凸轮旋转至半径最小的位置朝向圆盘时,由于圆盘始终和凸轮抵接,继而带动开关组件中的立柱向上运动,使得塞子完全堵住添料口,此时即为开关组件的关闭状态。

进一步的,在所述立柱与横杆的铰接处设置有阻挡部,在所述过碱处的外表面上阻挡部的正下方设置有支撑部,在所述支撑部和所述阻挡部之间的立柱上设置有复位弹簧,在所述支撑部上设置有与所述添料口连通的第一通孔,在所述添料机构外部设置有保护添料机构的保护壳,在所述保护壳外开设有用于添料的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相连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在横杆带动立柱上升的时候,塞子受到立柱和自身竖直向下的重力,而且还受到横杆竖直向上的拉力和复位弹簧竖直向上的弹力,从而更加容易的使得立柱拉动塞子堵住添料口;碳酸氢钠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潮解,所以设置保护壳在防止添料口被异物堵塞的同时还能进一步的防止碳酸氢钠潮解。

进一步的,在所述过碱处与所述过滤处之间通过排水管连接有升温处,在所述升温处上通过排气管设置有气体吸收器,所述气体吸收器内放置有反应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二氧化硫的溶解度会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当雨水中溶解二氧化硫气体时,通过加热雨水,而使得二氧化硫从雨水中冒出,然后进入至气体吸收器内,与反应剂反应,从而消除二氧化硫。

进一步的,在所述升温处上还设置有冷凝回流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升温处的温度升高,一部分含有二氧化硫的雨水变为水蒸气,通过设置冷凝回流器使得水蒸气再次变化为液态的水,继而继续进行排出二氧化硫的工作。

进一步的,所述水质检测组件包括蓄水箱、pH检测仪和控制器,所述pH检测仪设置在所述蓄水箱内,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蓄水箱外,在所述蓄水箱一侧通过排水管与第一抽水泵的排水口连接;所述第一抽水泵的抽水口通过排水管与所述过碱处连接;所述蓄水箱的另一侧通过排水管与第三抽水泵的抽水口连接,所述第三抽水泵的排水口与所述过碱处通过排水管连接;所述蓄水箱通过排水管与第二抽水泵的抽水口连接,所述第二抽水泵的排水口与植物应用处连接,所述过碱处上开设有出气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雨水通过第一抽水泵进入至蓄水箱内,pH检测仪对进入的雨水进行pH的检测,当雨水pH值大于预设值时,pH检测仪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发出启动第二抽水泵的信号,通过第二抽水泵将雨水抽至植物应用处;当雨水pH值小于等于预设值时,将pH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发出启动第三抽水泵的信号,通过第三抽水泵将雨水抽至过碱处,进行再次中和,最后使得雨水的pH值大于预设值时才被允许排入植物应用处。当没有雨水进入蓄水箱时,控制器将不会发出信号,继而第三抽水泵与第二抽水泵均不会被启动;通过在过碱处设置出气口,使得过碱处与外界的大气压相同。

进一步的,所述蓄水箱与第二抽水泵之间的排水管上通过支管连接有雨水精处理器,所述雨水精处理器的另一端通过排水管进入用户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酸碱度处于中性的雨水在经过第二抽水泵的过程中,有一部分雨水进入雨水精处理器,对雨水进行去离子化,达到用户使用标准后方可进入用户端。

进一步的,所述吸收剂为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所述反应剂为消石灰。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吸收剂为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能,与雨水中的二氧化硫进行化学反应,2NaHCO3+SO2=Na2SO3+H2O+2CO2,然后生成二氧化碳从过碱处的出气口排出,碳酸氢钠对生物体无危害,在平时生活中做面包等一些食物中均有所添加,而且碳酸氢钠简单易得,造价便宜;反应剂为消石灰,二氧化硫与大量的消石灰发生化学反应,SO2+Ca(OH)2=CaSO3(沉淀)+H2O,从而除去二氧化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在过滤处与浇灌植物之间设置过碱处,对呈酸性的雨水进行中和,从而提高雨水的pH至接近中性,使得降低对植物的伤害;

2、当需要添加碳酸氢钠时,通过驱动组件驱动立柱,立柱推动塞子,然后打开添料口,使得固体碳酸氢钠从添料口中进入过碱处内,溶于雨水中,继续进行对二氧化硫的清除;通过这种设置,可以随时往碱处内添加碳酸氢钠,从而可以持续的为雨水除二氧化硫;

3、通过复位弹簧的设置,在横杆带动立柱上升的时候,塞子不仅要克服立柱与自身的重力,而且还受到横杆的拉力和复位弹簧的弹力,从而更加容易的使得立柱拉动塞子堵住添料口;碳酸氢钠暴露在潮湿的空气中会发生潮解,所以设置保护壳在放置添料口被异物堵塞的同时还能进一步的防止碳酸氢钠潮解;

4、雨水通过第一抽水泵进入至蓄水箱内,pH检测仪对进入的雨水进行pH的检测,当雨水pH值大于预设值时,将pH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发出启动第二抽水泵的信号,通过第二抽水泵将雨水抽至植物应用处;当雨水pH值小于等于预设值时,将pH检测仪检测到的信号反馈至控制器,此时控制器发出启动第三抽水泵的信号,通过第三抽水泵将雨水抽至过碱处,进行再次中和,最后使得雨水的pH值大于预设值时才被允许排入植物应用处。当没有雨水进入蓄水箱时,控制器将不会发出信号,继而第三抽水泵与第二抽水泵均不会被启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添料机构无保护壳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添料机构的剖面图。

附图标记:

1、排水管;2、集水槽;3、过滤处;4、升温处;41、冷凝回流器;42、气体吸收器;5、过碱处;51、出气口;61、立板;62、圆杆;63、横杆;64、驱动组件;641、圆轴;642、圆盘;643、凸轮;644、旋转齿轮;645、支撑台;646、驱动电机;647、驱动齿轮;65、开关组件;651、立柱;652、阻挡部;653、支撑部;654、复位弹簧;655、添料口;656、塞子;7、第一抽水泵;8、水质检测组件;81、蓄水箱;82、pH检测仪;83、控制器;9、第二抽水泵;10、植物应用处;11、第三抽水泵;12、雨水精处理器;13、用户端;14、保护壳;15、支管;16、第一通孔;17、第二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

参照图1,一种建筑用雨水回收装置,包括依次通过排水管1连接的集水槽2、过滤处3、升温处4、过碱处5、第一抽水泵7、水质检测组件8、第二抽水泵9以及植物应用处10。

雨水通过集水槽2,收集至过滤处3进行过滤,通过过滤处3后,将体积较大的杂物过滤在过滤处3内,然后通过排水管1将雨水排至过升温处4对雨水进行加热升温,并且在升温处4的顶部设置有用于将水蒸气受冷变为液态水的冷凝回流器41;并且在升温处4顶部冷凝回流器41的一侧通过排气管密封连接有气体吸收器42,在气体吸收器42内放置有固态的消石灰[Ca(OH)2],消石灰能够和雨水中的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从而将二氧化硫消除,并且生成的沉淀存放在气体吸收器42中。雨水中的二氧化硫随着温度的升高其溶解度降低,经过升高温度后,一部分的二氧化硫从雨水中分离出来,然后进入气体吸收器42内进行化学反应,最终被消除。然后升温后的雨水随着排水管1进入至过碱处5。

过碱处5内盛有饱和的碳酸氢钠溶液(NaHCO3),碳酸氢钠溶液与二氧化硫发生化学反应,同时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在过碱处5的上部开设有用于排出二氧化碳气体的出气口51。在过碱处5的顶部设置有用于添加碳酸氢钠的添料机构,在添料机构外部焊接有保护壳14,在保护壳14上开设有用于添加碳酸氢钠的第二通孔17(见图3)。

参照图2和图3,添料机构包括焊接在过碱处5顶部外表面的立板61,在立板61上焊接有一个圆杆62,在圆杆62上转动连接有横杆63,横杆63的一侧连接有驱动组件64,横杆63的另一侧设置有开关组件65。

驱动组件64包括在横杆63的一侧焊接有一个圆轴641,在圆轴641上转动连接有圆盘642;在立板61上通过轴承连接有连接轴,连接轴远离立板61的一端键连接有一个凸轮643,凸轮643和圆盘642始终抵接;在凸轮643和立板61之间的连接轴上键连接有旋转齿轮644。在过碱处5顶部的外表面焊接有支撑台645,在支撑台645上固定有驱动电机646,驱动电机646的输出轴键连接有驱动齿轮647,驱动齿轮647与旋转齿轮644相啮合。

开关组件65包括与横杆63远离驱动组件64的一端铰接的立柱651,在立柱651与横杆63的铰接处下侧焊接有阻挡部652,在过碱处5外表面上焊接有支撑部653,支撑部653在阻挡部652正下方的位置。在阻挡部652与支撑部653之间的立柱651上套设有复位弹簧654,复位弹簧654与阻挡部652和支撑部653均抵紧,立柱651贯穿于支撑部653并且在支撑部653上滑移。在支撑部653远离阻挡部652一侧的过碱处5上开设有用于添加碳酸氢钠固体的添料口655,立柱651穿过添料口655,位于过碱处5内侧并焊接有用于堵住添料口655的塞子656。在支撑部653上开设有与添料口655连通的第一通孔16。

先启动驱动电机646,使得塞子656完全将添料口655堵死,然后关闭驱动电机646。将大量的碳酸氢钠放置的塞子656周围,然后放料结束后再次启动驱动电机646,驱动电机646带动驱动齿轮647旋转,同时带动旋转齿轮644转动,带动凸轮643转动,紧接着带动圆盘642转动。在凸轮643转动的过程中凸轮643的半径在发生变化,当圆盘642与凸轮643半径最小的边缘抵接时(图3),横杆63有圆盘642的一侧上升至最高,相应的,横杆63远离圆盘642的一侧下降至最低,与横杆63铰接的立柱651下降至最低,塞子656运动至最低端,此时阻挡部652和支撑部653压缩复位弹簧654,并且添料口655最大,此时即为开关组件65的完全打开状态。

相反的,当圆盘642与凸轮643半径最大的边缘抵接时(图2),横杆63有圆盘642的一侧下降至最低,相应的,横杆63远离圆盘642的一侧上升至最高,与横杆63铰接的立柱651上升至最高,塞子656将添料口655完全堵死,此时阻挡部652和支撑部653受到复位弹簧654的弹力,此时即为开关组件65的完全关闭状态。

参照图1,在过碱处5远离升温处4的一端通过排水管1连接有第一抽水泵7,第一抽水泵7通过排水管1与水质检测组件8连接。水质检测组件8包括与第一抽水泵7通过排水管1连接的蓄水箱81,在蓄水箱81内设置有pH检测仪82,在蓄水箱81外设置有控制器83。在蓄水箱81远离第一抽水泵7的一端通过排水管1连接有第三抽水泵11,第三抽水泵11远离蓄水箱81的一侧通过排水管1与过碱处5连接。在蓄水箱81的底部通过排水管1与第二抽水泵9连接,第二抽水泵9远离蓄水箱81的一侧与植物应用处10连接。

雨水被第一抽水泵7从过碱处5抽至蓄水箱81内,然后蓄水箱81内的pH检测仪82对雨水的酸碱度进行检测,当雨水的pH值大于预设值时,pH检测仪82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至蓄水箱81外的控制器83,此时控制器83发出用于启动第二抽水泵9抽水的信号,第二抽水泵9开始被启动,将雨水抽至植物应用处10用于植物的浇灌。预设值根据本装置收集的雨水所运用的方向而进行设定。当雨水的pH值小于等于预设值时,pH检测仪82将检测到的信号反馈至蓄水箱81外的控制器83,此时控制器83发出用于启动第三抽水泵11抽水的信号,第三抽水泵11开始被启动,将雨水抽至过碱处5,继续对雨水进行中和。当蓄水箱81内无雨水时,则pH检测仪82不发出信号,继而控制器83无法接收到信号,所以第二抽水泵9和第三抽水泵11不会被启动。

在蓄水箱81与第二抽水泵9之间的排水管1上通过支管15连接有雨水精处理器12,本实用新型中雨水精处理器12采用连续电除盐技术(EDI系统),雨水通过雨水精处理器12达到用户标准后直接进入用户端13。

具体实施过程:

雨水降落至建筑物后,通过建筑物上的集水槽2进入至过滤处3进行过滤,雨水过滤完后进入升温处4,将雨水进行升温处理,使得一部分二氧化硫气体从雨水中进入气体吸收器42内与消石灰发生化学反应并生成沉淀,滞留在气体吸收器42内,其中有一部分雨水升温后变为水蒸气,上升与冷凝回流器41接触后遇冷,凝结成水滴流回升温处4内。

然后雨水顺着排水管1流入至过碱处5,含有二氧化硫的雨水与过碱处5中的碳酸氢钠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从出气口51排出。

接着由第一抽水泵7将过碱处5中与碳酸氢钠反应过后的雨水抽至水质检测组件8中的蓄水箱81内,pH检测仪82对蓄水箱81内的雨水进行酸碱度的检测,并发出相应的信号;待蓄水箱81内的雨水,酸碱度达到预设的预设值时,由第二抽水泵9将雨水抽至植物应用处10用来对植物的浇灌。

若酸碱度未达到预设值,则通过第三抽水泵11将蓄水箱81内的雨水抽至过碱处5进行再次化学反应,除去二氧化硫,一直到蓄水箱81内的雨水达到预设值时再通过第二抽水泵9将雨水抽至植物应用处10。

在第二抽水泵9与蓄水箱81之间还通过支管15连接有雨水精处理器12,通过雨水精处理器12将雨水去离子化处理,即可进入用户端13供用户使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