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设有减压引流管道的地下室浇筑防水底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4471发布日期:2018-11-30 20:14阅读:33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设有减压引流管道的地下室浇筑防水底板。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中,排水工作是最主要的任务之一,从挖土到后浇带的封闭都离不开排水,若能够确保各阶段砼不带水施工,渗漏部位肯定会大大减少。尤其是在工程地下室面积较大的情况下,根据设计要求部分后浇带的封闭必须待顶板回填后进行,为了确保地下室提前进行施工,应该在底板后浇带施工前采取相应的措施,但是后浇带处会在垂直于止水钢板处的裂缝发生漏水现象,不仅浪费了大量的水,还增加了施工难度及影响了施工进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设有减压引流管道的地下室浇筑防水底板,通过设置的下板体和若干块拼接组合预制的上板体,以及在地下室中间的后浇带设纵横二条减压引流管道以及排水装置,能顺利将渗水排出,同时将排出的水经过过滤,进行二次利用,还达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设有减压引流管道的地下室浇筑防水底板,所述浇筑防水底板包括设置在原混凝土底板之间的现场浇筑的下板体和若干块拼接组合预制的上板体,所述上板体内部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有第二引流管,所述第二引流管上设有竖直的第一引流管,所述第一引流管与第二引流管彼此连通,所述第一引流管在伸出防水底板的出口处设有集水池,所述集水池底部设置有与水泵连接的抽水管,所述水泵的出水口与排水管连接。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原混凝土底板和下板体内设有阻水钢板。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板体和上板体与原混凝土底板交界处设有连接丝网。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抽水管与集水池的连接处为喇叭形状,所述喇叭形状内侧设有过滤网。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过滤网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设置为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过滤绵结构,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cm~3cm、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0.2cm~1cm。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5cm、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0.5cm,所述过滤绵结构为活性炭过滤绵。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板体和原混凝土底板之间设有固连体且在阻水钢板下侧设有细石混凝土板,所述细石混凝土板内的防水板底面内设有钢筋网,所述细石混凝土板下侧设有防水层。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板体设置在上大下小的梯形槽内,所述梯形槽的侧面坡度为45°。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阻水钢板的截面为几字型结构。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上板体的厚度与下板体的厚度比为2:3。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引流管将渗水引出,同时对渗水进行二次利用,能节约水资源。

2、本实用新型能保证在地下室施工中保持的长期干燥,减少注浆费用,缩短了工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设有减压引流管道的地下室浇筑防水底板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

图中:1—阻水钢板;2—排水管;3—水泵;4—抽水管;5—集水池;6—第一引流管;7—第二引流管;8—连接丝网;9—原混凝土底板;10—防水板底面;11—钢筋网;12—防水层;13—固连体;14—细石混凝土板;15—垫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设有减压引流管道的地下室浇筑防水底板,其中浇筑防水底板包括设置在原混凝土底板9之间的现场浇筑的下板体和若干块拼接组合预制的上板体,原混凝土底板9和下板体内设有阻水钢板1,阻水钢板1能起到阻水的作用,其中优选的结构为,阻水钢板1的截面为几字型结构,用来增加钢板的应力,不会发生变形。其中,在下板体和上板体与原混凝土底板9交界处还设有连接丝网8,起到增加横向连接固定的作用。本实施例中,上板体的厚度与下板体的厚度比优选为2:3,也可以选择1:3或1:2的厚度比。本实施例中,在上板体的内部横向和纵向交叉设置有第二引流管7,第二引流管7上设有竖直的第一引流管6,所述第一引流管6与第二引流管7彼此连通,第一引流管6在伸出防水底板的出口处设有集水池5,集水池5底部设置有与水泵3连接的抽水管4,水泵3的出水口与排水管2连接,将渗出的水排出。优选的技术方案,抽水管4与集水池5的连接处为喇叭形状,用于增加抽水的截面积,提高抽渗水的效率,喇叭形状内侧还设有过滤网,过滤网按照由外到内的顺序设置为第一过滤网、第二过滤网和过滤绵结构,所述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cm~3cm,用于过滤较大的颗粒物,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0.2cm~1cm,用于过滤较小的颗粒物。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技术方案,第一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1.5cm、第二过滤网的网孔直径为0.5cm,过滤绵结构为活性炭过滤绵,能将渗水中的有害物质过滤掉,以利于二次利用,可以用于地坪清理及今后物业用水,起到节约水资源的目的。

优选的技术方案,下板体和原混凝土底板9之间设有固连体13且在阻水钢板1下侧设有细石混凝土板14,所述细石混凝土板14内的防水板底面10内设有钢筋网11,细石混凝土板14下侧设有防水层12,起到防止地下水渗入室内的作用。

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板体设置在上大下小的梯形槽内,所述梯形槽的侧面坡度为45°,这样的结构更稳定。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做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