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有建筑物地坪不均匀沉降加固调平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81253发布日期:2018-12-14 22:54阅读:409来源:国知局
既有建筑物地坪不均匀沉降加固调平修复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地坪加固调平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既有建筑物地坪不均匀沉降加固调平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现代化工业迅速发展,工业建筑有着旺盛的需求,使得国内大型工业厂房不断增多,为了使工业厂房尽快投入生产,工业厂房的建设周期逐渐缩短,因此在建设过程中,地基处理就成为重要的建设环节,尤其在沿海地区和西北丘陵地区等特殊土层地区,地基处理就显得更为重要。例如大型电厂、物流仓储、工业生产车间等对建筑地坪有着较高的要求,需要满足众多设备和货物在满载情况下,地坪有良好的平整度,否则会引起机械设备不能正常运转、货架不稳、运输车辆不能正常运行等问题。

如今,众多的工业厂房建成后不久,室内地坪会出现不均匀沉降问题。或因为地基土层为较厚的回填土夯实而成,或因地基为较厚的淤泥质土层,或因地下水在运动过程中,对地基土层的侵蚀,或因湿陷性黄土遇水塌陷等原因,都会造成地基承载力降低而导致不均匀沉降,室内地坪产生较大裂缝,影响正常运营。

现有技术对于地坪出现不均匀沉降的处理方法有“破除地坪新做”,“注射膨胀性聚氨酯混合物”等措施。现有的可参考公告号为CN707227859A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注射膨胀性聚氨酷混合物修复沉降地坪及补强地基方法:根据所需修复与补强地段的地下土壤及地下障碍物的勘察情况,确定需要钻设的注射孔;通过注射装置向注射孔注射膨胀性聚氨酷混合物;膨胀性聚氨酷混合物凝固完成后,再次注射膨胀性聚氨酷混合物,完成对地坪和地基土壤之间的空隙的填充;采用速凝聚合材料,对地坪中的裂缝进行填充修复,完成地坪的修复及补强。

但现有技术存在众多的技术缺陷:

如注射膨胀性聚氨酯混合物技术缺陷:膨胀性聚氨酯混合物对地基土层的渗透性较弱,渗透不均匀,容易形成空鼓;膨胀性聚氨酯混合物固化后强度低;膨胀性聚氨酯混合物注射20s后开始膨胀,膨胀量为原始体积的1.5-20倍,故膨胀量与原始体积差较大,不容易控制,膨胀后地坪容易起鼓;由于浆液渗透不均匀,整体稳定性差。

再如破除地坪新做技术缺陷:该方法治标不治本,新做地坪后短期内整洁平整,但未加固地基土层,仍存在不均匀沉降的弊端;地坪破除新做需停产,影响工厂正常运营,造成经济损失;厂房内成品得不到有效保护,容易对厂房内设备和货品造成不同程度的破坏;成本高,工期长。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既有建筑物地坪不均匀沉降加固调平修复结构,以达到提高地基承载力、提高地基整体稳固性和耐久性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既有建筑物地坪不均匀沉降加固调平修复结构,包括位于所述地坪底部的复合地基加固平台,复合地基加固平台底部设置有多个复合桩基,复合地基加固平台和复合桩基均为注浆形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复合地基加固平台下设置多个根复合桩基,能够与复合地基加固平台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提高加固区的耐久性、与地坪底部土体之间的结合力,提高对地坪以及上部载荷的承载力。注浆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平台过程中,浆液通过充填土体的空隙,使得土体内形成新的浆脉复合地基。在土体挤密的过程中,土体随着压力的升高和密实度的增加而向上抬升,使得地坪调平复位,改善土体的强度和防渗性能,进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注浆形成的复合桩基成不规则圆柱状,桩侧摩阻力大,有利于提高加固区的整体性和稳固性。当厂房等室内区域存留设备或货物等物品时,通过注浆方式,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平台和复合桩基,进行地坪的加固调平修复,无须挪动设备或货物,能够减小对上述物品的损坏,且能够提高施工的便捷度,缩短工期。

较佳的,沿地坪布设有多个注浆孔,注浆孔包括多个注浆浅孔和多个注浆深孔,注浆浅孔内安插有用于注浆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平台的注浆短管,注浆深孔内安插有用于注浆形成复合桩基的注浆长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同时向多个注浆短管或多个注浆长管中注浆,提高注浆效率,减少注浆设备的使用,提高施工便捷性。

较佳的,注浆深孔中安插注浆短管,以减少注浆孔的布孔数量。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减少钻孔数量,减小对地坪的破坏,降低施工强度,提高施工效率,缩短工期。

较佳的,所述注浆长管和注浆短管的管身均开设有多个出浆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注浆过程中,便于浆液从出浆孔向四周均匀扩散,提高加固区的强度的均匀性。

较佳的,所述注浆长管的靠近顶端的一段未开设出浆孔。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注浆形成复合桩基的过程中,浆液由注浆长管的底部的一段向四周土体扩散,减少扩散进入复合地基加固平台的浆液量,减小复合桩基的形成过程对复合地基加固平台上表面水平度的影响,进一步提高加固调平修复过程的稳定性。

较佳的,出浆孔的孔径为5-8mm,相邻出浆孔的中心间隔30-50c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限定出浆孔的参数,为实际施工提供借鉴。

较佳的,所述注浆长管和注浆短管均由多个节连接而成。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能够根据实际施工情况,灵活调整注浆长管和注浆短管的长度,提高实际施工的便捷性。

较佳的,所述注浆长管和注浆短管均采用Ø25mm无缝镀锌钢管。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提高注浆长管和注浆短管的承载力,提高注浆过程的稳定性。

较佳的,注浆孔采用梅花型布孔,相邻注浆孔的中心间隔2-4m,相邻注浆深孔的中心间隔9-12m,注浆浅孔的深度为1.5-5m,注浆深孔的深度为4.5-15m;注浆短管的浆液扩散半径为2-3m,注浆长管的浆液扩散半径为1-1.5m。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采用梅花型布孔方式,提高布孔的均匀性;根据实际施工需要,给出参考数值范围,在保证实际需要的前提下,减少材料用量、降低能耗,缩短工期,为实际施工提供借鉴;上述范围中,相邻的注浆短管对应的注浆加固范围可相互交接咬合,加固区域整体密实度更均匀。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注浆形成的复合地基加固平台和复合桩基,形成整体强、耐久性高的结构体,提高地基承载力和地基整体稳定性和耐久性,达到建筑室内地坪不均匀沉降和抬升调平的目的,使其满足地基承载力要求和耐久性要求;

2、当厂房等室内区域存留设备或货物等物品时,通过注浆方式,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平台和复合桩基,进行地坪的加固调平修复,无须挪动设备或货物,能够减小对上述物品的损坏,且能够提高施工的便捷度,缩短工期;

3、限定结构参数,为实际提供参考。

附图说明

图1是体现注浆粗孔和注浆细孔的梅花型分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体现注浆粗孔的内部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体现地坪、复合地基加固平台和一个复合桩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体现地坪、复合地基加固平台和多个复合桩基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坪;2、注浆孔;21、注浆浅孔;22、注浆深孔;3、复合地基加固平台;31、注浆短管;4、复合桩基;41、注浆长管;5、出浆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既有建筑物地坪不均匀沉降加固调平修复结构,如图4所示,包括位于地坪1底部的复合地基加固平台3,复合地基加固平台3底部设置有多个复合桩基4,复合地基加固平台3和复合桩基4均为注浆形成。

如图1所示,沿地坪1布设注浆孔2,注浆孔2包括注浆浅孔21和注浆深孔22,注浆孔2的孔径为42-52mm。所有注浆孔2按梅花型布孔方式,所有注浆深孔22也按梅花型布设。相邻注浆孔2的中心间隔2-4m,相邻注浆深孔的中心间隔9-12m。注浆浅孔21的深度为1.5-5m,注浆深孔22的深度为4.5-15m。

注浆浅孔21内安插有注浆短管31,结合图2,注浆深孔22内安插有注浆短管31和注浆长管41。注浆长管41的底端延伸至注浆深孔22的底端,注浆短管31位于注浆深孔22的上部,且所有注浆短管31的底部位于同一水平面内。注浆长管41和注浆短管31的顶端均延伸出地坪1并位于地坪1之上,且延伸出地坪1的高度为0.3-0.5m,以便于注浆操作。

注浆长管41和注浆短管31均采用Ø25无缝镀锌钢管。为了更好的适应不同施工过程中注浆长管41和注浆短管31的深度需要,注浆长管41和注浆短管31可以由多个节连接而成,每节的长度1-2m,通过管箍及丝扣连接,一端加工丝头,便于安装止浆阀。

注浆长管41位于注浆短管31底部的一段的管身开设有多个出浆孔5(注浆短管31的管身也可以开设出浆孔5,当复合地基加固平台4的高度较低时,所用注浆短管31的长度较短,此时,注浆短管31上可以不开设出浆孔5,图2中的注浆短管31未开设出浆孔5)。出浆孔5的孔径为5-8mm,相邻出浆孔5的中心间隔30-50cm。

结合图3和图4,向注浆短管31中压密注浆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平台3,注浆短管31对应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平台3的浆液扩散半径为2-3m。浆液通过充填土体的空隙,使得土体内形成新的浆脉复合地基。在土体挤密的过程中,土体随着压力的升高和密实度的增加而向上抬升,使得地坪1调平复位,改善土体的强度和防渗性能,进而提高地基的承载力。抬升调平地坪1时,当抬升高度低于基准标高2.0cm时,减小注浆压力,使地坪1均匀缓慢抬升调平,并通过精密水准仪和水平激光仪双重监控标高。

复合地基加固平台3完工后,向注浆长管41中注浆形成复合桩基4,注浆长管41对应形成复合桩基4的浆液扩散半径为1-1.5m。复合桩基4与复合地基加固平台3共同承担上部荷载,提高加固区的耐久性。此外,复合桩基4的桩侧摩阻力大,有利于提高加固区的整体性。

上述注浆均采取跳孔法,未注浆的注浆孔2作为泄压孔。上述浆液选用特种无机复合浆液,浆液的水灰比为1:1,水:A料为1:(0.6-0.8),A料代表除水泥外的其他胶凝材料,例如复合胶、添加剂,根据不同地质情况和工程情况调整浆液配比。

复合桩基4完工后,可以将注浆长管41和注浆短管31砸入地坪1以下,形成钢性骨架支撑,然后,采用与地坪1同一标号或高一标号的浆液,对注浆深孔22的顶端开口处进行封堵抹平。

上述在注浆深孔22内同时安插注浆长管41和注浆短管31的方式,为了减少钻孔数量,减小对地坪的破坏。

本实施例的操作过程如下:

按梅花型布孔方式,沿地坪1向下钻有多个注浆深孔22和多个注浆浅孔21。按实际情况,选取单元节管的数量,连接成注浆长管41和注浆短管31。将注浆长管41安插于注浆深孔22内,将注浆短管31安插于注浆浅孔21和注浆深孔22。向注浆短管31中压密注浆形成复合地基加固平台3,向注浆长管41中注浆形成复合桩基4。将注浆长管41和注浆短管31砸入地坪1以下,形成钢性骨架支撑,然后,采用与地坪1同一标号或高一标号的浆液,对注浆深孔22的顶端开口处进行封堵抹平。

上述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