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及其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10431发布日期:2019-03-02 02:13阅读:1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及其拆卸工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工程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及其拆卸工具。



背景技术:

下水管道作为城市排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已然成为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的市政工程设施。目前使用的井盖安装使用一段时间后,井座和盖体之间的缝隙就会被泥沙填满,使再次打开变得非常费力,严重时无法打开或者对井盖造成损坏。

现有申请号为201620468375.5,名称为“易维护市政工程井盖”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在井座和盖体之间的缝隙处设置环形防沙套,且防沙套上固定有与盖体底面通过弹簧连接的调节板,拆卸时,将螺栓螺接在调节孔上,使螺栓底端下压调节板,并使防沙套下移,并与盖体外壁分离,以避免泥沙填满缝隙导致打开困难;但其存在以下问题:

1、由于盖体时常受压,且使用环境复杂,因此调节孔的内螺纹容易受压损坏或受腐蚀损坏,极难保持完整,损坏后无法配合安装螺栓;

2、由于调节板和防沙套均与盖体固定,因此即使调节板带动防沙套下移,但拆卸盖体过程中,还是需要从井座内连同盖体拆出防沙套,因此需要沿井座轴向拆出盖体,且整个拆卸过程中防沙套外壁始终与井座内壁摩擦,尽管能避免沙石影响,但拆卸难度也不低,因此有必要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能避免井座和盖体之间缝隙被沙石堵塞,拆卸更加省力,同时使用寿命更长的改进型市政井盖及其拆卸工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包括圆环形井座和设在井座内的圆形板状盖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顶端与盖体底面固定的调节柱,调节柱长度方向与盖体轴线平行,调节柱底端固定有调节块,还包括圆形板状调节板,调节板上设有若干调节孔,且若干调节柱分别穿设在若干调节孔内,并使调节板与盖体同轴设置,还包括套在调节柱上的复位弹簧,复位弹簧两端分别与调节块和调节板底面相抵,所述的复位弹簧推动调节板底面,使调节板顶面贴紧在盖体底面上,所述的盖体中心位置同轴设有贯穿盖体顶面和底面的正多边形拆卸孔,所述的调节板顶面中心位置内凹形成拆卸槽,且拆卸槽槽底与盖体底面间隔设置,且拆卸孔位于拆卸槽上方;

所述的井座内壁设有环形挡环,挡环顶面低于井座顶面,并与井座内壁垂直,还包括若干底端与挡环顶面固定的支撑柱,支撑柱长度方向与挡环轴线平行,支撑柱顶端固定有支撑块,所述的若干支撑块与挡环轴线距离相同,并大于调节板半径,且若干支撑块合围形成的平面与挡环顶面平行,还包括圆环形板状支撑板,所述的支撑板上设有若干支撑孔,且所述的若干支撑柱分别穿设在若干支撑孔内,所述的支撑板顶面外沿固定有圆套状防沙套,还包括套在支撑柱上的压缩弹簧,压缩弹簧两端分别与挡环顶面和支撑板底面相抵;

所述的若干支撑块分别顶在盖体底面上,所述的压缩弹簧推动支撑板底面,使支撑板靠近内沿的顶面贴紧在调节板底面上,并使防沙套位于盖体和井座之间,且防沙套内壁和外壁分别与盖体外壁和井座内壁贴紧,防沙套顶端分别与井座顶面和盖体顶面对齐,且能通过拆卸工具伸入拆卸孔并与拆卸孔相对固定,并使拆卸工具底端下压所述的调节板,使调节板带动支撑板下移,并使防沙套下移。

盖体安装在井座上后,由于防沙套内壁和外壁分别与盖体外壁和井座内壁贴紧,防沙套顶端分别与井座顶面和盖体顶面对齐,因此能避免盖体和井座之间被泥沙堵塞,导致打开困难,拆卸时,通过拆卸工具伸入拆卸孔并与拆卸孔相对固定,并使拆卸工具底端下压所述的调节板,使调节板带动支撑板下移,并使防沙套下移,且由于与防沙套连接的支撑板连接在井座的挡环上,因此拆卸盖体过程中,无需防沙套外壁与井座内壁摩擦,因此能更加省力拆卸盖体。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中,所述的盖体底面设有板槽,且复位弹簧推动调节板位于板槽内,所述的支撑板顶面设有嵌槽,且压缩弹簧推动支撑板,使支撑块嵌在嵌槽内,且当若干支撑块分别顶在盖体底面上时,盖体边缘底面贴紧在支撑板顶面上。

因此安装盖体后,结构更加稳定。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中,所述的支撑柱底端和调节柱顶端分别具有外螺纹,且支撑柱底端螺接在挡环顶面上,调节柱顶端顶端螺接在盖体底面上。

因此方便制作盖体。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中,所述的拆卸槽为调节板顶面一体压制形成,且调节板底面与拆卸槽对应位置形成鼓包,所述的若干调节块形成的平面与盖体顶面对齐,并位于鼓包下方。

因此拆卸盖体后,能利用调节块支撑盖体,以平稳放在地面上。

在上述的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中,所述的拆卸槽槽壁具有过沙孔,调节板上设有减重孔,所述的防沙套两侧具有光滑涂层。

因此避免泥沙填满拆卸槽,同时整体更加轻质,且方便下移防沙套。

一种用于改进型市政井盖的拆卸工具,包括正多边形内套和配合套在内套外侧的正多边形外套,外套底端固定有带内螺纹孔的螺套,还包括顶端固定有手轮的带外螺纹的拆卸杆,所述的拆卸杆同轴活动穿过内套,并活动螺接在螺套上,所述的外套包括若干依次合围连接的套板,套板上设有开孔方向与套板垂直的杆孔,还包括穿设在杆孔内的挡杆,所述的内套外壁设有若干杆槽,杆槽槽壁设有限位槽,限位槽长度方向与内套轴线呈夹角设置,所述的挡杆内端位于杆槽上,并固定有滑动位于限位槽上的限位块,所述的外套内壁同轴设有正多边形套状滑槽,内套外壁设有滑动位于滑槽上的滑块,还包括位于滑槽上,并套在内套外壁上的回位弹簧,回位弹簧两端分别与滑槽顶端和滑块顶端相抵,并推动滑块位于滑槽底端,并使限位块位于限位槽顶端,且挡杆外端伸出外套外壁,所述的外套顶端外壁固定有板状挡板,内套顶端外壁固定有板状拉板;

且能握住手轮,并上拉拉板,使滑块朝滑槽顶端移动,使限位块朝限位槽底端移动,并使挡杆外端朝内套轴线移动,并进入杆孔内,且能将外套配合伸入拆卸孔,并使挡板抵在盖体顶面上,且能松开拉板,使回位弹簧推动滑块位于滑槽底端,并使限位块位于限位槽顶端,且挡杆外端伸出外套外壁,并抵在盖体底面上,且挡板和挡杆分别夹紧在盖体两侧,且能通过旋转手轮带动拆卸杆旋转,并使拆卸杆相对螺套下移,且拆卸杆底端下压所述的拆卸槽槽底,并使调节板带动支撑板下移,并使防沙套下移,且能握住手轮并从井座上拆卸所述的盖体。

利用挡板和挡杆配合夹紧盖体两侧,且由于外套为正多边形结构,因此能稳定固定外套在拆卸孔上,之后通过旋转手轮即可使拆卸杆底端下压拆卸槽槽底,并使防沙套下移,同时利用手轮拆卸盖体,因此即使拆卸孔部分损坏,也不会影响拆卸工具拆卸盖体,因此使用寿命更长,且拆卸工具使用十分方便,结构设计十分合理。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改进型市政井盖的拆卸工具中,所述的挡板为正多边形板状结构,且内沿固定有正多边形挡套,所述的挡套套在内套外侧,并固定在滑槽顶端,且回位弹簧顶端抵在挡套底端。

因此方便装配拆卸工具。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改进型市政井盖的拆卸工具中,所述的拆卸杆底端外壁固定有挡块。

挡块对拆卸杆起到限位作用,避免拆卸杆与拆卸工具分离。

在上述的一种用于改进型市政井盖的拆卸工具中,所述的内套和外套为相互套接的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套状结构。

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的拆装方法,包括拆卸井盖方法和安装井盖方法,

拆卸井盖方法为:握住手轮,并上拉拉板,使滑块朝滑槽顶端移动,使限位块朝限位槽底端移动,使挡杆外端朝内套轴线移动,并进入杆孔内,将外套配合伸入拆卸孔,使挡板抵在盖体顶面上,之后松开拉板,使回位弹簧推动滑块位于滑槽底端,使限位块位于限位槽顶端,使挡杆外端伸出外套外壁,并抵在盖体底面上,且挡板和挡杆分别夹紧在盖体两侧,之后旋转手轮带动拆卸杆旋转,使拆卸杆相对螺套下移,使拆卸杆底端下压拆卸槽槽底,使调节板带动支撑板下移,并使防沙套下移,之后握住手轮并从井座上拆卸盖体;

安装井盖方法为:握住并移动手轮,以将盖体装入井座内,使若干支撑块分别顶在盖体底面上,将防沙套内壁与盖体外壁对齐,并部分套住与盖体外壁,旋转手轮带动拆卸杆旋转,使拆卸杆相对螺套上移,使拆卸杆底端与拆卸槽槽底分离,压缩弹簧推动支撑板底面,使支撑板靠近内沿的顶面贴紧在调节板底面上,使调节板位于板槽内,使防沙套位于盖体和井座之间,使防沙套内壁和外壁分别与盖体外壁和井座内壁贴紧,防沙套顶端分别与井座顶面和盖体顶面对齐,握住手轮并上拉拉板,使滑块朝滑槽顶端移动,使限位块朝限位槽底端移动,使挡杆外端朝内套轴线移动,并进入杆孔内,上拉手轮,并从拆卸孔内拆卸拆卸工具。

通过上述方法,即可拆卸或安装盖体在井座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拆卸盖体过程中,无需防沙套外壁与井座内壁摩擦,能更加省力拆卸盖体。

2、即使拆卸孔部分损坏,也不会影响拆卸工具拆卸盖体,使用寿命更长,且拆卸工具使用十分方便,结构设计十分合理。

附图说明

图1是本井盖与拆卸工具配合剖视图。

图2和图4分别是图1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拆卸工具横向剖视图。

图中,

1、盖体;11、调节柱;12、调节块;13、复位弹簧;14、拆卸孔;15、板槽;

2、调节板;21、拆卸槽;

3、井座;31、挡环;32、支撑柱;33、支撑块;34、压缩弹簧;

4、支撑板;41、防沙套;42、嵌槽;

5、内套;51、限位槽;52、滑块;53、回位弹簧;54、拉板;

6、外套;61、螺套;62、套板;63、杆孔;64、滑槽;65、挡板;66、挡套;

7、拆卸杆;71、手轮;72、挡块;

8、挡杆;81、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5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包括圆环形井座3和设在井座3内的圆形板状盖体1,还包括若干顶端与盖体1底面固定的调节柱11,调节柱11长度方向与盖体1轴线平行,调节柱11底端固定有调节块12,还包括圆形板状调节板2,调节板2上设有若干调节孔,且若干调节柱11分别穿设在若干调节孔内,并使调节板2与盖体1同轴设置,还包括套在调节柱11上的复位弹簧13,复位弹簧13两端分别与调节块12和调节板2底面相抵,复位弹簧13推动调节板2底面,使调节板2顶面贴紧在盖体1底面上,盖体1中心位置同轴设有贯穿盖体1顶面和底面的正多边形拆卸孔14,调节板2顶面中心位置内凹形成拆卸槽21,且拆卸槽21槽底与盖体1底面间隔设置,且拆卸孔14位于拆卸槽21上方;

井座3内壁设有环形挡环31,挡环31顶面低于井座3顶面,并与井座3内壁垂直,还包括若干底端与挡环31顶面固定的支撑柱32,支撑柱32长度方向与挡环31轴线平行,支撑柱32顶端固定有支撑块33,若干支撑块33与挡环31轴线距离相同,并大于调节板2半径,且若干支撑块33合围形成的平面与挡环31顶面平行,还包括圆环形板状支撑板4,支撑板4上设有若干支撑孔,且若干支撑柱32分别穿设在若干支撑孔内,支撑板4顶面外沿固定有圆套状防沙套41,还包括套在支撑柱32上的压缩弹簧34,压缩弹簧34两端分别与挡环31顶面和支撑板4底面相抵;

若干支撑块33分别顶在盖体1底面上,压缩弹簧34推动支撑板4底面,使支撑板4靠近内沿的顶面贴紧在调节板2底面上,并使防沙套41位于盖体1和井座3之间,且防沙套41内壁和外壁分别与盖体1外壁和井座3内壁贴紧,防沙套41顶端分别与井座3顶面和盖体1顶面对齐,且能通过拆卸工具伸入拆卸孔14并与拆卸孔14相对固定,并使拆卸工具底端下压调节板2,使调节板2带动支撑板4下移,并使防沙套41下移。

进一步的,盖体1底面设有板槽15,且复位弹簧13推动调节板2位于板槽15内,支撑板4顶面设有嵌槽42,且压缩弹簧34推动支撑板4,使支撑块33嵌在嵌槽42内,且当若干支撑块33分别顶在盖体1底面上时,盖体1边缘底面贴紧在支撑板4顶面上。支撑柱32底端和调节柱11顶端分别具有外螺纹,且支撑柱32底端螺接在挡环31顶面上,调节柱11顶端顶端螺接在盖体1底面上。拆卸槽21为调节板2顶面一体压制形成,且调节板2底面与拆卸槽21对应位置形成鼓包,若干调节块12形成的平面与盖体1顶面对齐,并位于鼓包下方。拆卸槽21槽壁具有过沙孔,调节板2上设有减重孔,防沙套41两侧具有光滑涂层。

盖体1安装在井座3上后,由于防沙套41内壁和外壁分别与盖体1外壁和井座3内壁贴紧,防沙套41顶端分别与井座3顶面和盖体1顶面对齐,因此能避免盖体1和井座3之间被泥沙堵塞,导致打开困难,拆卸时,通过拆卸工具伸入拆卸孔14并与拆卸孔14相对固定,并使拆卸工具底端下压调节板2,使调节2板带动支撑板4下移,并使防沙套41下移,且由于与防沙套41连接的支撑板4连接在井座3的挡环31上,因此拆卸盖体过程中,无需防沙套41外壁与井座3内壁摩擦,因此能更加省力拆卸盖体1。

一种用于改进型市政井盖的拆卸工具,包括正多边形内套5和配合套在内套5外侧的正多边形外套6,外套6底端固定有带内螺纹孔的螺套61,还包括顶端固定有手轮71的带外螺纹的拆卸杆7,拆卸杆7同轴活动穿过内套5,并活动螺接在螺套61上,外套6包括若干依次合围连接的套板62,套板62上设有开孔方向与套板62垂直的杆孔63,还包括穿设在杆孔63内的挡杆8,内套5外壁设有若干杆槽,杆槽槽壁设有限位槽51,限位槽51长度方向与内套5轴线呈夹角设置,挡杆8内端位于杆槽上,并固定有滑动位于限位槽51上的限位块81,外套6内壁同轴设有正多边形套状滑槽64,内套5外壁设有滑动位于滑槽64上的滑块52,还包括位于滑槽64上,并套在内套5外壁上的回位弹簧53,回位弹簧53两端分别与滑槽64顶端和滑块52顶端相抵,并推动滑块52位于滑槽64底端,并使限位块81位于限位槽51顶端,且挡杆8外端伸出外套6外壁,外套6顶端外壁固定有板状挡板65,内套5顶端外壁固定有板状拉板54;

且能握住手轮71,并上拉拉板54,使滑块52朝滑槽64顶端移动,使限位块81朝限位槽51底端移动,并使挡杆8外端朝内套5轴线移动,并进入杆孔63内,且能将外套6配合伸入拆卸孔14,并使挡板65抵在盖体1顶面上,且能松开拉板54,使回位弹簧53推动滑块52位于滑槽64底端,并使限位块81位于限位槽51顶端,且挡杆8外端伸出外套6外壁,并抵在盖体1底面上,且挡板65和挡杆8分别夹紧在盖体1两侧,且能通过旋转手轮71带动拆卸杆7旋转,并使拆卸杆7相对螺套61下移,且拆卸杆7底端下压拆卸槽21槽底,并使调节板2带动支撑板4下移,并使防沙套41下移,且能握住手轮71并从井座3上拆卸盖体1。

进一步的,挡板65为正多边形板状结构,且内沿固定有正多边形挡套66,挡套66套在内套5外侧,并固定在滑槽64顶端,且回位弹簧53顶端抵在挡套66底端。拆卸杆7底端外壁固定有挡块72。内套5和外套6为相互套接的正六边形或正八边形套状结构。

利用挡板65和挡杆8配合夹紧盖体1两侧,且由于外套6为正多边形结构,因此能稳定固定外套6在拆卸孔14上,之后通过旋转手轮71即可使拆卸杆7底端下压拆卸槽21槽底,并使防沙套41下移,同时利用手轮71拆卸盖体1,因此即使拆卸孔14部分损坏,也不会影响拆卸工具拆卸盖体1,因此使用寿命更长,且拆卸工具使用十分方便,结构设计十分合理。

一种改进型市政井盖的拆装方法,包括拆卸井盖方法和安装井盖方法,

拆卸井盖方法为:握住手轮71,并上拉拉板54,使滑块52朝滑槽64顶端移动,使限位块81朝限位槽51底端移动,使挡杆8外端朝内套5轴线移动,并进入杆孔63内,将外套6配合伸入拆卸孔14,使挡板65抵在盖体1顶面上,之后松开拉板54,使回位弹簧53推动滑块52位于滑槽64底端,使限位块81位于限位槽51顶端,使挡杆8外端伸出外套6外壁,并抵在盖体1底面上,且挡板65和挡杆8分别夹紧在盖体1两侧,之后旋转手轮71带动拆卸杆7旋转,使拆卸杆7相对螺套61下移,使拆卸杆7底端下压拆卸槽21槽底,使调节板2带动支撑板4下移,并使防沙套41下移,之后握住手轮71并从井座3上拆卸盖体1;

安装井盖方法为:握住并移动手轮71,以将盖体1装入井座3内,使若干支撑块33分别顶在盖体1底面上,将防沙套41内壁与盖体1外壁对齐,并部分套住与盖体1外壁,旋转手轮71带动拆卸杆7旋转,使拆卸杆7相对螺套61上移,使拆卸杆7底端与拆卸槽21槽底分离,压缩弹簧34推动支撑板4底面,使支撑板4靠近内沿的顶面贴紧在调节板2底面上,使调节板2位于板槽15内,使防沙套41位于盖体1和井座3之间,使防沙套41内壁和外壁分别与盖体1外壁和井座3内壁贴紧,防沙套41顶端分别与井座3顶面和盖体1顶面对齐,握住手轮71并上拉拉板54,使滑块52朝滑槽64顶端移动,使限位块81朝限位槽51底端移动,使挡杆8外端朝内套5轴线移动,并进入杆孔63内,上拉手轮71,并从拆卸孔14内拆卸拆卸工具。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尽管本文较多地使用了盖体1、调节柱11、调节块12、复位弹簧13、拆卸孔14、板槽15、调节板2、拆卸槽21、井座3、挡环31、支撑柱32、支撑块33、压缩弹簧34、支撑板4、防沙套41、嵌槽42、内套5、限位槽51、滑块52、回位弹簧53、拉板54、外套6、螺套61、套板62、杆孔63、滑槽64、挡板65、挡套66、拆卸杆7、手轮71、挡块72、挡杆8、限位块81等术语,但并不排除使用其它术语的可能性。使用这些术语仅仅是为了更方便地描述和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本质;把它们解释成任何一种附加的限制都是与本实用新型精神相违背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