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1256发布日期:2019-08-09 21:47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



背景技术:

垃圾坝即垃圾填埋场,垃圾填埋场是采用卫生填埋方式下的垃圾集中堆放场地,垃圾卫生填埋场因为成本低、卫生程度好在国内被广泛应用。国内最大的垃圾填埋场是广州兴丰垃圾填埋场,日处理生活垃圾约7000吨左右。

然而传统的垃圾坝在使用过程中,会存在垃圾坝内因雨水而使水位上升,从坝体内流出的现象,从垃圾坝内流出的垃圾污染水会严重危害周边的环境,尤其是污染周边的水质。而且垃圾坝由于垃圾长期各种腐蚀的原因,坝体本身的牢固性降低,需要加固。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有效加固垃圾坝,加固机构相互拼接,安装更加方便,同时在加固机构上设有挡水机构,有效防止垃圾坝内的水渗出的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包括:固定座;加固机构,所述加固机构包括第一加固板、第二加固板、第一螺栓和第二螺栓,所述第一加固板上设有所述固定座,所述第二加固板和所述第一加固板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螺栓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螺栓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螺栓;防渗机构,所述防渗机构设于所述第一加固板和所述固定座的一侧;第一挡水机构,所述第一挡水机构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座;第二挡水机构,所述第二挡水机构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机构。

优选的,所述第一加固板呈“L”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加固板的宽度小于坝体的宽度,所述第二加固板上的所述第二螺栓连接至坝体。

优选的,所述防渗机构包括第一凸块和第一防水垫,所述第一凸块设于所述第一加固板和所述固定座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固板和所述固定座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大小相等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凸块背离所述第二加固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防水垫。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水机构包括第一挡水板、第二凸块、第二防水垫、第三防水垫、卡块及弹簧,所述第一挡水板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上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部分设有所述第三防水垫,所述第一挡水板上位于所述第三防水垫的底部伸缩连接有所述卡块,所述卡块连接于所述弹簧,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板内,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凸块,所述第一挡水板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二凸块背离所述第二加固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防水垫,所述第二挡水板的顶面设有第三卡槽。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侧壁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且所述第三防水垫的顶面与所述固定座的顶面保持平行,且所述第二凸块突出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顶面一段距离。

优选的,所述卡块突出所述第一挡水板的侧壁的部分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且所述卡块上背离所述第三防水垫的一面为曲面,所述弹簧的最大压缩距离大于所述卡块的半径。

优选的,所述第二挡水机构包括第二挡水板、第三凸块及第四防水垫,所述第三凸块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板的顶面上的所述第三卡槽内,所述第三凸块背离所述第二加固板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四防水垫,所述第三凸块设于所述第二挡水板的底面。

优选的,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的大小相等,且所述第二挡水板的一侧也设有所述第二凸块和所述第二防水垫,且所述第二凸块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二挡水板的底面一段距离,所述第二凸块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二挡水板的顶面一段距离。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所述第一加固板和所述第二加固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螺栓,所述第二加固板上位于所述第一螺栓的底部设有贯入坝体的所述第二螺栓,增加了坝体的稳固性,同时坝体上多个所述加固机构之间相互拼接,便于安装。然后所述第一加固板和所述固定座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凸块和所述第一防水垫,有效防止所述加固机构的连接处发生外渗。所述固定座上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一挡水机构,且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固定座之间连接稳定。所述第一挡水板上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二挡水板,实现卡了挡水高度可以自由升高,而且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一挡水板之间相互拼接处设有所述第二凸块和所述第二防水垫,所述第一挡水板和所述第二挡水板之间设有所述第三凸块和所述第四防水垫,可有效防止坝内水外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加固结构和固定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加固机构和第一挡水机构的截面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加固机构,11、第一加固板,11A、第一卡槽,12、第二加固板,13、第一螺栓,14、第二螺栓,2、固定座,3、防渗机构,31、第一凸块,32、第一防水垫,4、第一挡水机构,41、第一挡水板,41A、第二卡槽,41B、第三卡槽,42、第二凸块,43、第二防水垫,44、第三防水垫,45、卡块,46、弹簧,5、第二挡水机构,51、第二挡水板,52、第三凸块,53、第四防水垫。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 1所示的加固结构和固定座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加固机构和第一挡水机构的截面连接结构示意图。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包括:固定座2;加固机构1,所述加固机构1包括第一加固板 11、第二加固板12、第一螺栓13和第二螺栓14,所述第一加固板 11上设有所述固定座2,所述第二加固板12和所述第一加固板11之间通过所述第一螺栓13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加固板12上位于所述第一螺栓13的底部设有所述第二螺栓14;防渗机构3,所述防渗机构 3设于所述第一加固板11和所述固定座2的一侧;第一挡水机构4,所述第一挡水机构4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座2;第二挡水机构5,所述第二挡水机构5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机构4。

为了了加固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加固板11呈“L”形结构,且所述第一加固板11的宽度小于坝体的宽度,所述第二加固板12上的所述第二螺栓14连接至坝体。

为了防止所述加固机构1和所述固定座2之间相互拼接处发生渗漏,所述防渗机构3包括第一凸块31和第一防水垫32,所述第一凸块31设于所述第一加固板11和所述固定座2的一侧,所述第一加固板11和所述固定座2的另一侧设有与所述第一凸块31大小相等的第一卡槽11A,所述第一凸块31背离所述第二加固板1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防水垫32。

为了实现有效挡水,同时便于安装,使所述第一挡水板41和所述固定座2之间连接处不发生渗漏,所述第一挡水机构4包括第一挡水板41、第二凸块42、第二防水垫43、第三防水垫44、卡块45及弹簧46,所述第一挡水板41卡合连接于所述固定座2,所述固定座2上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板41的部分设有所述第三防水垫44,所述第一挡水板41上位于所述第三防水垫44的底部伸缩连接有所述卡块45,所述卡块45连接于所述弹簧46,所述弹簧46固定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板41内,所述第一挡水板41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凸块 42,所述第一挡水板41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卡槽41A,所述第二凸块 42背离所述第二加固板1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二防水垫43,所述第二挡水板51的顶面设有第三卡槽41B。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挡水板41和所述固定座2之间的连接密封性,所述第一挡水板41的侧壁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凸起,且所述第三防水垫44的顶面与所述固定座2的顶面保持平行,且所述第二凸块42 突出所述第一挡水板41的顶面一段距离。

为了实现所述卡块45在下降的过程中,会受力收缩,实现所述第一挡水板41和所述固定座2之间有效连接,使连接更加稳定,所述卡块45突出所述第一挡水板41的侧壁的部分呈四分之一圆柱形结构,且所述卡块45上背离所述第三防水垫44的一面为曲面,所述弹簧46的最大压缩距离大于所述卡块45的半径。

为了增加挡水的高度,所述第二挡水机构5包括第二挡水板51、第三凸块52及第四防水垫53,所述第三凸块52卡合连接于所述第一挡水板41的顶面上的所述第三卡槽41B内,所述第三凸块52背离所述第二加固板1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四防水垫53,所述第三凸块 52设于所述第二挡水板51的底面。

为了实现所述第一挡水板41和所述第二挡水板51能够紧密贴合连接,增加密封性,所述第一挡水板41和所述第二挡水板51的大小相等,且所述第二挡水板51的一侧也设有所述第二凸块42和所述第二防水垫43,且所述第二凸块42的底面高于所述第二挡水板51的底面一段距离,所述第二凸块42的顶面高于所述第二挡水板51的顶面一段距离。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的使用原理为:首先,将所述第一加固板11卡在垃圾坝的内侧,然后在垃圾坝的外侧贴合上所述第二加固板12,在所述第一加固板11和所述第二加固板 12之间连接上所述第一螺栓13,使所述第一加固板11和所述第二加固板12夹紧坝体,然后在所述第二加固板12上位于所述第一螺栓 13的底部设置上贯通至坝体内的所述第二螺栓14。然后利用所述第一加固板11和所述固定座2上的一侧设置的所述第一凸块31和所述第一防水垫32在坝体顶端将所述加固机构1相互拼接安装。然后在所述固定座2的顶端利用所述卡块45卡合连接上所述第一挡水板41,所述第一挡水板41之间通过所述第二凸块42和所述第二挡水板51 相互卡合拼接。然后在所述第一挡水板41的顶面连接所述第二挡水板51,所述第二挡水板51与所述第一挡水板41之间通过所述第三凸块52和所述第四防水垫53卡合连接。整个装置加固牢靠,有效防止垃圾坝内积水外渗。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垃圾坝侧边加固挡水结构,所述第一加固板 11和所述第二加固板12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螺栓13,所述第二加固板 12上位于所述第一螺栓13的底部设有贯入坝体的所述第二螺栓14,增加了坝体的稳固性,同时坝体上多个所述加固机构1之间相互拼接,便于安装。然后所述第一加固板11和所述固定座2的一侧设有所述第一凸块31和所述第一防水垫32,有效防止所述加固机构1的连接处发生外渗。所述固定座2上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一挡水机构4,且所述第一挡水板41和所述固定座2之间连接稳定。所述第一挡水板41上卡合连接有所述第二挡水板51,实现卡了挡水高度可以自由升高,而且所述第一挡水板41和所述第一挡水板41之间相互拼接处设有所述第二凸块42和所述第二防水垫43,所述第一挡水板41和所述第二挡水板51之间设有所述第三凸块52和所述第四防水垫53,可有效防止坝内水外渗。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