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梁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65170发布日期:2019-01-13 16:18阅读:259来源:国知局
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梁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梁坝,属于水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水工常用的坝型有重力坝、拱坝、土石坝等,重力坝和土石坝主要靠自重来抵抗水压力保持稳定,但重力坝和土石坝体型笨重,剖面尺寸大,材料用量多,坝体应力较低,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坝体与地基接触面积大,相应坝底扬压力大,对稳定不利。另外对于混凝土重力坝还需要严格的温度控制措施,以防止水化热产生裂缝。

拱坝避免了以上缺点,拱坝靠拱梁受力传递给坝基和两侧山体,拱坝对地形和地质要求高,适宜修建在左右岸地形相对对称,岸坡平顺无突变,在平面上向下游收缩的峡谷段。但在不对称的河谷中修建,坝体受力条件差,设计施工复杂。总体而言,拱坝除了对地形要求严格外,设计施工都比较复杂,要求极其严格。

由上述可知,两岸坡地质条件比较好,但地形不对称,或者成梯形、U型,或者河床地质条件差,覆盖层深厚的窄深河床,修建拱坝技术复杂,施工不好控制,而修建重力坝或者土石坝则存在浪费材料,材料强度不能充分发挥,温度变化复杂、控制难度大等问题。因此,在两岸坡地质条件比较好,河床宽度不大,但地形不对称或者地形为梯形,或者河谷为窄深式,水头不高,但河床地质条件差的情况下,修建重力坝、拱坝、土石坝均有弊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梁坝,该坝体随着水深采用不同断面的梁,节省材料,降低造价,缩短工期,避免大体积混凝土坝体温度应力的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钢筋混凝土板梁坝,包括钢筋混凝土梁和钢筋混凝土防渗板,在钢筋混凝土防渗板的下游侧从上至下设置有两根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梁,钢筋混凝土梁与钢筋混凝土防渗板为一体式结构,在钢筋混凝土梁的两端设置有嵌固体,嵌固体嵌入山体中固定。

进一步,所述嵌固体与预埋在山体中的锚索拉结固定。

进一步,所述钢筋混凝土防渗板内设置有一层防渗体。

进一步,所述钢筋混凝土防渗板与两侧山体的岩体接触面设置有止水。

进一步,所述钢筋混凝土梁内预留有灌浆排水廊道。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在坝体上游面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渗板,板内设置防渗体,其下游面设置多根钢筋混凝土梁,水压力传递给钢筋混凝土防渗板后,再传递给钢筋混凝土梁承担,而钢筋混凝土梁两端的嵌固体嵌固在两侧山体中,最终荷载由两侧山体承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由于荷载传递原理简单,对于两侧不对称的地形,或者底部开口比较大的地形同样适用,对设计施工无任何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1-钢筋混凝土梁,2-锚索,3-嵌固体,4-止水,5-钢筋混凝土防渗板,6-防渗体,7-灌浆排水廊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钢筋混凝土板梁坝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及图2所示,包括钢筋混凝土梁1和钢筋混凝土防渗板5,在钢筋混凝土防渗板5的下游侧从上至下设置有两根以上的钢筋混凝土梁1,钢筋混凝土梁1与钢筋混凝土防渗板5为一体式结构,在钢筋混凝土梁1的两端设置有嵌固体3,嵌固体3嵌入山体中固定。所述嵌固体3与预埋在山体中的锚索2拉结固定。所述钢筋混凝土防渗板5内设置有一层防渗体6。所述钢筋混凝土防渗板5与两侧山体的岩体接触面设置有止水4。所述钢筋混凝土梁1内预留有灌浆排水廊道7。

本实用新型在坝体上游面设置钢筋混凝土防渗板5,板内设置防渗体,其下游面设置多根钢筋混凝土梁1,水压力传递给钢筋混凝土防渗板5后,再传递给钢筋混凝土梁1承担,而钢筋混凝土梁1两端的嵌固体3嵌固在两侧山体中,最终荷载由两侧山体承载。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仅结构简单,而且由于荷载传递原理简单,对于两侧不对称的地形,或者底部开口比较大的地形同样适用,对设计施工无任何影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