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防洪装置的预埋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05275发布日期:2019-04-05 19:22阅读:24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防洪装置的预埋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防洪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用于防洪装置的预埋件。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气候的逐渐变得复杂多变,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甚至松花江流域时值雨季就备受洪涝灾害的影响,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受到了极大的危险和严重的影响。

传统的防汛防洪措施一般是预警-撤离-保护-围堰等,危急时刻采用沙包填埋围堰的方式来阻挡洪水的入侵,其劣势在于通常所需的沙包数量非常庞大,甚至当洪水突然肆虐之时,大量的沙包甚至来不及运输还调度到位,加之同时也需要大量得抗洪人员比如人民子弟兵冒着生命危险奋战于一线来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再者,沙包在运输以及搬运使用过程中极其容易破损,一旦决堤后果不堪设想。况且,沙包的循环再利用率很低甚至有些甚至只能使用一次,当沙包破裂之后,将沙包残余部分进行清除处理也是一大问题。

此外,传统的还具有提前修建大型堤坝的方式进行防洪,其缺点在于:一方面堤坝的建设是非常巨大的工程,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况且,一旦此地气候以及水文特征发生变化,进而可能多年没有洪涝威胁的时候,耗费巨大人力、物力、财力修建的堤坝很可能成为无用的“马奇诺防线”,当其影响地区的整体规划需要拆除时更是需要更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消耗。

因此亟待解决的是一种新型的拆卸可靠、使用方便并且易于多次重复性使用的防洪装置。然而,对于这种拆卸可靠、使用方便并且易于多次重复性使用的防洪装置来说,其地面部分比如立柱和挡板的稳固性是非常重要的。通常对于这种类型的防洪装置来说,典型的做法就是在地面或者混凝土结构上固定立柱,然后在立柱之间放置挡板。当洪水到来时,会冲击或者施加压力给挡板,这又经由挡板传递给立柱,因此立柱的固定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某一个立柱的不稳定会造成整个防洪装置的彻底崩溃。

通常立柱的固定是通过预埋件实现,由于立柱是沿着河道边缘或者要防护的区域以固定间隔设立,因此沿着需要设立立柱的沿线的各个位置可能具有不同的高度,因此,假如由于地形的原因,在相邻立柱的预埋件高度不同的情况下,必然会影响挡板的放置。因此,必然需要一种带有补偿预埋件高度差的功能的预埋件,以便确保挡板的放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用于防洪装置的预埋件,该防洪装置可以包括:多个与所述预埋件固定并可拆卸连接的立柱、一个或多个放置在所述立柱之间的挡板,其中该预埋件可以包括:用于与立柱连接并且与之固定在一起的连接板和位于在连接板之下的预埋组件,该预埋组件可以包括多个螺纹套筒、与所述螺纹套筒的数量相同的数量的螺纹连接杆、预埋底板和用于容纳挡板的预埋框架,该预埋框架可以位于在预埋底板上并与连接板和/或预埋底板固定连接。

按照实用新型提出的防洪装置的预埋件的构思在于,当相邻的立柱的预埋件的高度不同并且无法预埋到相同高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包含在预埋组件中的预埋框架实现补偿这两个预埋件之间的高度差,从而在预埋之后并且固定安装立柱之后,顺利地在其间放置挡板,从而确保挡板的水平放置,进一步确保该防洪装置的水密性。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该预埋件适用于在预埋位置明显高于相邻预埋件的情况。

有利地,该连接板构成为具有一个或两个凹部的矩形板体,该凹部用于容纳预埋框架。当一侧的预埋件明显低于该预埋件的情况下,设有一个凹部,当两侧的预埋件都低于该预埋件的高度的情况下,凹部可以以两个的形式设置在基本上矩形的连接板的两侧。

有利地,该预埋框架构成为基本上U形的金属板材,以便用于容纳挡板。

当预埋件之间的高度差比较大从而导致预埋框架比较长的情况下,有利地,在该连接板与预埋底板之间设有基本上三面环绕该预埋框架的加强板,该加强板上设有带内螺纹的螺孔用于与螺纹连接杆螺纹连接。

有利地,该预埋框架可以具有50厘米以下的长度。由此可以确保,该预埋件可以补偿至少50厘米的高度差。

有利地,该连接板可以具有至少7至9毫米的厚度,优选为至少10毫米的厚度。由此可以确保该连接板的强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这些附图对于本实用新型来说并不是限制性的,而是起示例性的作用。其中:

图1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防洪装置的预埋件100的立体图;

图2示出图1中的预埋件100的俯视图;

图3示出图1中的预埋件100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按照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用于防洪装置的预埋件100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预埋件100特别是适用于如下可拆卸的防洪装置,该防洪装置可以包括:多个与预埋件100固定并可拆卸连接的立柱、放置在立柱之间的挡板。其中预埋件100构成为该防洪装置的地下部分,而立柱和挡板主要构成为地上部分。其中,主要通过立柱与预埋件100之间的可拆卸连接以及立柱与挡板之间的可拆卸连接实现这种防洪装置的可拆卸性。

根据图1,该预埋件100主要包括连接板10和预埋组件20。连接板10构成为不锈钢板材并且用于与立柱连接。预埋组件20位于在连接板10之下并且在完成预埋的情况下主要位于在地面水平面之下并且基本上主要由与连接板10相同或者相似的材料制成。为了与位于地上的立柱连接诸如螺纹连接,该预埋组件20可以包括多个螺纹套筒201,从而借助于螺栓或螺钉可以实现将预埋件100与地上部分亦即立柱的连接,连接板10可以在其中有助于力的传递和连接在一起的整体的稳定性。其中在图1中示出的预埋件100包括四个螺纹套筒201。自然,根据施工以及防洪装置的需要,也可以设有3个、5个或者5个以上的螺纹套筒201。此外,预埋组件20还可以包括与螺纹套筒201的数量相同的数量的螺纹连接杆202,其中螺纹套筒201的内螺纹与螺纹连接杆202的外螺纹相匹配并且两者相互螺纹连接。此外,预埋组件20还可以包括预埋底板203和预埋框架204,如图所示。

其中,预埋底板203的设定一方面用于力的更好的传导,另一方面也有利于预埋件100整体结构的稳定,从而在于地上部分安装在一起的情况下,确保整个防洪装置的稳定性。

此外,预埋框架204同样由金属、例如不锈钢制成并且构成为用于容纳挡板,具体地构成为基本上U形的不锈钢板。其中,该预埋框架204按照图1位于在预埋底板上并与连接板或预埋底板固定连接,比如焊接。

由于设有预埋框架204,当相邻的立柱的预埋件的高度不同并且无法预埋到相同高度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预埋框架204实现补偿这两个预埋件之间的高度差,从而在预埋之后并且固定安装立柱之后,顺利地在其间放置挡板,从而确保挡板的水平放置,进一步确保该防洪装置的水密性。按照附图示出预埋件100适用于在预埋位置明显高于相邻预埋件的情况。具体地在应用中,相邻的与该预埋件100对接的另一预埋件的连接板10的上水平面高度基本上与预埋框架204底部平齐。由此可以实现在其间水平地放置挡板。

图2和3分别示出图1中的预埋件100的俯视图和正视图。

根据附图,连接板10构成为具有一个凹部的矩形板体,该凹部用于容纳预埋框架,也就是说,该凹部位于的侧可以理解为位于该侧的相邻的预埋件低于本预埋件100的高度。

此外当两侧的预埋件都低于该预埋件100的高度的情况下,凹部可以以两个的形式设置在基本上矩形的连接板10的两侧。

此外,如图所示,在连接板10与预埋底板203之间设有基本上三面环绕预埋框架204的加强板205,该加强板205上设有带内螺纹的螺孔用于与螺纹连接杆202螺纹连接。由于与相邻的预埋件之间的高度差比较大,从而导致在连接板10与预埋底板203之间的连接部分亦即螺纹套筒201和螺纹连接杆202比较长,所以加强板205的作用在于,使得预埋件100结构整体更加稳定,如果必要,可以设有两个以上的加强板205。自然,当预埋件之间的高度差比较小的情况下,也可以省去加强板205,以便降低成本。

通常,预埋框架204可以具有50厘米以下的长度。由此可以确保,该预埋件100可以补偿至少50厘米的高度差。

再者,连接板10可以具有至少7至9毫米的厚度,优选为至少10毫米的厚度。由此可以有效确保该连接板10的强度。

对所提出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应当理解,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特征,除了有特别说明的情形外,都可以单独地或者相结合地使用。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文所公开的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所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是意在涵盖如所附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之内的修改。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