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防渗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07496发布日期:2019-01-22 22:24阅读:462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防渗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利工程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水利工程防渗水结构。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重大的民生工程。在水利工程中防渗止水是多数结构必备的特性。

在坡道或者河流段或者一些其他领域中,需要对区域内进行防渗止水处理,常用的防渗止水结构是在堤岸内铺设一层防渗水膜层,并在防渗水膜层表面铺设一层用于保护防渗水膜层的混凝土层。

由于防渗水膜层与混凝土层材质不同,混凝土层容易从防渗水膜层表面脱落下来,使防渗水膜层裸露出来,从而容易破坏防渗水膜层。

因此需要提出一种新的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防渗水结构,能够有效防止混凝土保护层从防渗水膜层表面脱落下来。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防渗水结构,包括固定于河堤侧壁的碎石基层,所述碎石基层表面铺设有一层第一混凝土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表面铺设有一层防渗水膜层,所述防渗水膜层表面铺设有一层混凝土保护层,所述第一混凝土层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所述防渗水膜层贴合于所述凹槽底面,所述混凝土保护层设置有若干穿设于对应凹槽的混凝土连接柱,所述混凝土连接柱贴合于所述防渗水膜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凹槽及连接柱可以有效增加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渗水膜层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混凝土保护层脱落下来。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凹槽中心线相对于第一混凝土层呈倾斜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凹槽及混凝土连接柱呈倾斜设置,防止混凝土连接柱脱离凹槽。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混凝土连接柱呈圆台形设置,所述混凝土连接柱背离混凝土保护层的端面面积大于混凝土连接柱靠近于混凝土保护层的端面面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混凝土连接柱呈圆台形设置,达到确保混凝土连接柱固定于凹槽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渗水膜层采用厚度为5~10cm的聚乙烯防渗土工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样防渗膜层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好,耐环境应力开裂和耐撕裂强度性能好;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腐蚀。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混凝土保护层背离防渗水膜层的表面涂设有水位标示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水位标示线可以直接观测到河道内的水位。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上端面浇筑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设置有供绳索系接的连接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杆及连接环,方便供绳索系接于连接环。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杆侧壁开设有供所述连接环穿设有连接孔,所述连接环可转动至贴合于所述第一混凝土层上端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连接环贴合于第一混凝土层上端面可以避免连接环突出于第一混凝土层上端面,容易导致行人被连接环绊倒。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凹槽及连接柱可以有效增加混凝土保护层与防渗水膜层的接触面积,同时凹槽呈倾斜设置以及混凝土连接柱呈圆台形设置,达到确保混凝土连接柱固定于凹槽内,可以有效防止混凝土连接柱脱离凹槽,这样可以混凝土保护层固定于防渗水膜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部放大视图。

附图说明:1、碎石基层;2、第一混凝土层;3、防渗水膜层;4、混凝土保护层;5、凹槽;6、混凝土连接柱;7、水位标示线;8、连接杆;9、连接环;10、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底面”和“顶面”、“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1所示,一种水利工程防渗水结构,包括固定于河堤侧壁的碎石基层1,碎石基层1铺设有一层第一混凝土层2,第一混凝土层2表面铺设有一层防渗水膜层3,防渗水膜层3采用厚度为5~10cm的聚乙烯防渗土工膜,由乳白色半透明至不透明的热塑性树脂材料-聚乙烯树脂制作而成,防渗膜层3具有良好的耐热、耐寒性,化学稳定性好,机械强度好,耐环境应力开裂和耐撕裂强度性能好;可耐酸、碱、有机溶剂等腐蚀。防渗水膜层3表面还铺设有一层混凝土保护层4,混凝土保护层4可以有效保护防渗水膜层3,通过混凝土保护层4可以有效保护防渗水膜层3与外界接触,避免防渗水膜层3被划伤等。

为了防止混凝土保护层4从防渗水膜层3表面脱落下来,如图1所示,第一混凝土层2表面设置有若干个凹槽5,凹槽5的中心线响度与第一混凝土层2呈倾斜设置,并且凹槽5呈圆台形设置,防渗水膜层3贴合于凹槽5的底面及侧壁,混凝土保护层4浇筑有若干个与凹槽5一一对应的混凝土连接柱6,混凝土连接柱6贴合于凹槽5内的防渗水膜层3,并且混凝土连接柱6呈圆台形设置,连接柱背离混凝土保护层4的端面面积大于连接柱靠近于混凝土保护层4的端面面积。通过凹槽5及连接柱可以有效增加混凝土保护层4与防渗水膜层3的接触面积,从而防止混凝土保护层4脱落下来,同时凹槽5及混凝土连接柱6呈倾斜设置,防止混凝土连接柱6脱离凹槽5,并且混凝土连接柱6呈圆台形设置,达到确保混凝土连接柱6固定于凹槽5内。

如图1所示,混凝土保护层4壁垒防渗水膜层3的表面用油漆涂设有水位标示线7,通过水位标示线7可以直接观测到河道内的水位。

如图2所示,在第一混凝土层2的上端面还浇筑有连接杆8,连接杆8呈竖直设置,并且连接杆8的材质可以为钢,连接杆8上端面略突出于第一混凝土层2的上端面,连接杆8设置有供绳索系接的连接环9,并且连接杆8侧壁开设有供连接环9穿设的连接孔10,连接孔10下侧壁贴合于第一混凝土层2上端面,这样通过连接环9穿设于连接孔10,达到连接环9相对于连接杆8转动,并且通过连接环9贴合于第一混凝土层2上端面可以避免连接环9突出于第一混凝土层2上端面,容易导致行人被连接环9绊倒。

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