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坡面截流促渗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14674发布日期:2019-05-21 21:44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坡面截流促渗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水土保持蓄水促渗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坡面截流促渗系统。



背景技术:

山前冲洪积扇往往因其背山面水、周围环境优美而为当今房地产开发商选址所青睐。工程建设深基坑处理势必截断原有地表径流的水平排泄渠道,而不得不花费较大代价来排泄上游坡面地表径流洪涝威胁,常规硬质的排泄措施又进一步加剧了对下游的冲刷和影响;另一方面,下游承泄区水体大多被污染,上游净水排泄后再利用难度较大,成本较高;第三、地下工程的硬化也截断了地表径流竖向联系渠道,虽在地表尽力增加绿化措施和渗水工程,但蓄水促渗功效相对微弱,难以弥补地表径流快速就地入渗的缺憾。水土保持的基本功能是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改良与合理利用水土资源。通过截流促渗措施增加地表水的截蓄,减少地表径流的流失,快速使其由地表水转化为地下水进行存储或再利用,既减少了地表径流对下游的冲刷,又涵养了水源,维持了原有水资源的时空分布特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自然条件下层间越流补给难度较大,以及坡面径流排导和蓄水促渗之间矛盾而创造的一种适用于我国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具有水源涵养、地下水补给要求的丘陵地区蓄水促渗水土保持新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坡面截流促渗系统,包括渗流井和截渗沟,截渗沟下游边坡和底部设有一层环保无纺布,截渗沟内布设上下三层反滤结构,上层为碎石滤层,中层为砂滤层,下层为小卵石层,所述砂滤层与小卵石层的接触面铺设一层环保无纺布;所述截渗沟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在小卵石层又逐渐减小,最后汇集于渗流井的井口处。

这样,由于碎石滤层的孔隙率较砂滤层的大,所以上部下渗的水不能及时的通过中层砂滤层,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可以有效的使碎石滤层与砂滤层的渗水能力相适应,使下渗水及时排出;小卵石层可以提供支撑作用,并且在小卵石层形成一漏斗形的结构,使得下渗水能够快速的汇集到渗流井的井口处,并可以保护井口。砂滤层与小卵石层之间的环保无纺布为了防止砂滤层中的较小颗粒落入小卵石层,保护少滤层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降低施工成本,渗水迅速,截流渗水效果好,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坡面截流促渗系统,包括渗流井1和截渗沟2,截渗沟2下游边坡和底部设有一层环保无纺布3,截渗沟2内布设上下三层反滤结构,上层为碎石滤层 4,中层为砂滤层5,下层为小卵石层6,所述砂滤层5与小卵石层6的接触面铺设一层环保无纺布3;所述截渗沟2的横截面面积由上至下逐渐增大,在小卵石层6又逐渐减小,最后汇集于渗流井1的井口处。

这样,由于碎石滤层4的孔隙率较砂滤层5的大,所以上部下渗的水不能及时的通过中层砂滤层5,采用上小下大的结构可以有效的使碎石滤层4与砂滤层 5的渗水能力相适应,使下渗水及时排出;小卵石层6可以提供支撑作用,并且在小卵石层6形成一漏斗形的结构,使得下渗水能够快速的汇集到渗流井1的井口处,并可以保护井口。砂滤层5与小卵石层6之间的环保无纺布3为了防止砂滤层5中的较小颗粒落入小卵石层6,保护少滤层5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结构简单,施工方便,降低施工成本,渗水迅速,截流渗水效果好,易于推广。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