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闸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81516发布日期:2019-01-04 22:43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闸门牵引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闸门牵引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水利工程中,为实现长距离的水资源的输出灌溉,大部分会设立水渠,而水渠包括主干道和分支,各个主干道在分支部位都会设立闸门,而所有砸门为了实现压实堵塞作用,都会由铁块或者水泥板,在进行提拉时,非常不方面,一个工作人员很难办到,而且费时费力,由于该支流点都是在户外,根本没办法直接使用电力,所以局限性比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闸门牵引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闸门牵引装置,包括顶部限位壳体和位于顶部限位壳体底表面中心的底部插入壳体,所述顶部限位壳体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液体压缩空间,所述顶部限位壳体的内部在位于所述液体压缩空间的外围设置有环形液体储存空间,所述液体压缩空间的内部安放一活塞板,所述活塞板上表面的中心通过铰链连接一活动杆,所述活动杆的顶端通过铰链连接在一施压杆中段的底部,所述施压杆一端的底部通过铰链连接一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在顶部限位壳体的上表面,所述底部插入壳体内部的中心设置有运动升降空间,所述顶部限位壳体和底部插入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管道孔、第二管道孔和第三管道孔,所述第一管道孔的两端分别连通环形液体储存空间底部和液体压缩空间底部,所述第二管道孔的两端分别连通运动升降空间底部和液体压缩空间底部,所述第三管道孔的两端分别连通运动升降空间底部和环形液体储存空间底部,所述第一管道孔和第二管道孔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液体单向阀和第二液体单向阀,且第一液体单向阀的进液端口朝向环形液体储存空间,所述第二液体单向阀的进液端口朝向液体压缩空间,所述底部插入壳体的内部在位于所述第三管道孔内部的部位安装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所述运动升降空间的内部安放一活塞压缩控制机构,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底部的中心安装一拉伸杆,所述拉伸杆的杆体贯穿所述底部插入壳体,且所述底部插入壳体在被拉伸杆贯穿的部位安装一主密封圈,所述拉伸杆的底端安装一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包括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底部环形凹槽结构、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顶部环形凹槽结构、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环形密封圈和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拉伸杆插入镶嵌凹槽结构;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侧面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底部环形凹槽结构和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顶部环形凹槽结构,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在位于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底部环形凹槽结构和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顶部环形凹槽结构的内部均套接有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环形密封圈,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底部的中心设置有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拉伸杆插入镶嵌凹槽结构,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在位于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拉伸杆插入镶嵌凹槽结构的内部插入有拉伸杆的顶端。

进一步地,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的结构半径与运动升降空间的结构半径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包括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拉伸杆插入凹槽结构、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施力板、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插入凹槽结构、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结构、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结构和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底表面的中心设置有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拉伸杆插入凹槽结构,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的侧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的内部在位于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的一侧设置有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插入凹槽结构,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插入凹槽结构与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连通,且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在位于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插入凹槽结构的内部安放一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一端面中心设置有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结构,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结构的内部安装一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的内环套接一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贯穿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和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在贯穿部位之间通过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结构连接,且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在位于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外部的一端安装一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施力板,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拉伸杆插入凹槽结构的内部镶嵌有拉伸杆的一端。

进一步地,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结构包括设置在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杆体上的外螺纹结构和设置在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内部的内螺纹结构,且所述外螺纹结构与内螺纹结构相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杆体的长度大于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的横向宽度。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包括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阀体、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密封圈、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施力板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内部的中心设置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一端的侧面内部设置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且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外侧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一端的另一侧面内部设置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且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的两端分别连通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外侧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在位于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的内部安放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阀体,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阀体的侧面设置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的内部套接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密封圈,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阀体一端面的中心安装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的杆体贯穿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的一端面,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在位于外部的一端安装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施力板,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在位于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施力板之间的杆体套接在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的内部,且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施力板的表面,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均连通第三管道孔。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与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的一端相距1-5厘米。

进一步地,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利用千斤顶的液压原理,实现以液压技术对闸门进行升降控制,而且液压具有稳定性和高强度的支撑能力,能够使得闸门以稳定的特性进行升降,实用性强,而且,该装置具有活塞压缩控制机构,能够在密封的前提下进行工作,而且密封程度较强,工作稳定,此外,该装置具有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能够将闸门顶部进行固定作用,而且固定关系为挤压性,具有操作方便的特点,另外,该装置具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能够在工作完毕后,实现快捷且方便的操作功能,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闸门牵引装置的全剖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闸门牵引装置中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闸门牵引装置中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水利工程用水渠闸门牵引装置中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顶部限位壳体、2,底部插入壳体、3,环形液体储存空间、4,液体压缩空间、5,运动升降空间、6,第一管道孔、7,第二管道孔、8,第三管道孔、9,第一液体单向阀、10,第二液体单向阀、11,活塞板、12,活动杆、13,固定杆、14,施压杆、15,活塞压缩控制机构、151,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152,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底部环形凹槽结构、153,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顶部环形凹槽结构、154,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环形密封圈、155,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拉伸杆插入镶嵌凹槽结构、16,主密封圈、17,拉伸杆、18,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181,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182,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183,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拉伸杆插入凹槽结构、184,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施力板、185,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插入凹槽结构、186,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187,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188,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结构、189,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1810,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结构、1811,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19,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191,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2,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193,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94,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95,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阀体、196,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197,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密封圈、198,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199,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施力板、1910,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包括顶部限位壳体1和位于顶部限位壳体1底表面中心的底部插入壳体2,所述顶部限位壳体1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液体压缩空间4,所述顶部限位壳体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液体压缩空间4的外围设置有环形液体储存空间3,所述液体压缩空间4的内部安放一活塞板11,所述活塞板11上表面的中心通过铰链连接一活动杆12,所述活动杆12的顶端通过铰链连接在一施压杆14中段的底部,所述施压杆14一端的底部通过铰链连接一固定杆13,所述固定杆13的底部固定在顶部限位壳体1的上表面,所述底部插入壳体2内部的中心设置有运动升降空间5,所述顶部限位壳体1和底部插入壳体2的内部设置有第一管道孔6、第二管道孔7和第三管道孔8,所述第一管道孔6的两端分别连通环形液体储存空间3底部和液体压缩空间4底部,所述第二管道孔7的两端分别连通运动升降空间5底部和液体压缩空间4底部,所述第三管道孔8的两端分别连通运动升降空间5底部和环形液体储存空间3底部,所述第一管道孔6和第二管道孔7的内部分别安装有第一液体单向阀9和第二液体单向阀10,且第一液体单向阀9的进液端口朝向环形液体储存空间3,所述第二液体单向阀10的进液端口朝向液体压缩空间4,所述底部插入壳体2的内部在位于所述第三管道孔8内部的部位安装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19,所述运动升降空间5的内部安放一活塞压缩控制机构15,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15底部的中心安装一拉伸杆17,所述拉伸杆17的杆体贯穿所述底部插入壳体2,且所述底部插入壳体2在被拉伸杆17贯穿的部位安装一主密封圈16,所述拉伸杆17的底端安装一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18。

请参阅图2,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15包括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151、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底部环形凹槽结构152、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顶部环形凹槽结构153、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环形密封圈154和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拉伸杆插入镶嵌凹槽结构155;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151侧面的底部和顶部均设置有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底部环形凹槽结构152和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顶部环形凹槽结构153,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151在位于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底部环形凹槽结构152和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顶部环形凹槽结构153的内部均套接有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环形密封圈154,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151底部的中心设置有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拉伸杆插入镶嵌凹槽结构155,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151在位于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拉伸杆插入镶嵌凹槽结构155的内部插入有拉伸杆17的顶端;所述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151的结构半径与运动升降空间5的结构半径相同,其主要作用是:由于上下两个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环形密封圈154的作用,能够有效防止液压油泄漏现象的发生,同时活塞压缩控制机构用移动圆板151又能够在液压的作用下进行移动作用。

请参阅图3,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18包括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181、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182、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拉伸杆插入凹槽结构183、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施力板184、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插入凹槽结构185、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186、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187、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结构188、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189、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结构1810和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1811;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181底表面的中心设置有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182,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181上表面的中心设置有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拉伸杆插入凹槽结构183,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181的侧面设置有与其一体式结构的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187,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181的内部在位于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182的一侧设置有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插入凹槽结构185,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插入凹槽结构185与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182连通,且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矩形体181在位于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插入凹槽结构185的内部安放一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186,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186一端面中心设置有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结构188,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安装凹槽结构188的内部安装一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189,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轴承189的内环套接一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1811,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1811贯穿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187,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1811和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187在贯穿部位之间通过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结构1810连接,且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1811在位于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187外部的一端安装一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施力板184,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拉伸杆插入凹槽结构183的内部镶嵌有拉伸杆17的一端;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结构1810包括设置在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1811杆体上的外螺纹结构和设置在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187内部的内螺纹结构,且所述外螺纹结构与内螺纹结构相啮合;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1811杆体的长度大于所述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182的横向宽度,其主要作用是:起到固定闸门的作用,当需要固定闸门时,将闸门的顶部卡接在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闸门插入凹槽结构182内部,然后旋转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施力板184,由于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结构1810包括设置在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螺纹杆1811杆体上的外螺纹结构和设置在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管道体结构187内部的内螺纹结构,且所述外螺纹结构与内螺纹结构相啮合,所以旋转时,能够使得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用触板186对闸门起到抵触作用,从而进行固定。

请参阅图4,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19包括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1、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192、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93、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94、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阀体195、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196、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密封圈197、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198、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施力板199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910;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1内部的中心设置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192,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1一端的侧面内部设置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93,且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93的两端分别连通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1外侧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192,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1一端的另一侧面内部设置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94,且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94的两端分别连通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1外侧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192,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1在位于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192的内部安放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阀体195,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阀体195的侧面设置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196,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环形凹槽结构196的内部套接有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密封圈197,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阀体195一端面的中心安装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198,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198的杆体贯穿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1的一端面,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198在位于外部的一端安装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施力板199,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推杆198在位于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1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施力板199之间的杆体套接在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910的内部,且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910的两端分别安装在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空心壳体191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施力板199的表面,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93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94均连通第三管道孔8;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93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94与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中心空间192的一端相距1-5厘米;所述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910处于拉伸状态,其主要作用是:起到控制液压油的作用,由于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910处于拉伸状态,所以在不触动该装置时,在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螺旋弹簧1910的作用下,能够使得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阀体195将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进液孔193和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排液孔194堵塞,从而防止液体流动,当需要开启时,向外拔动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用施力板199,即可。

一定注意:环形液压油储存空间3的内部储存有大量的液压油。

具体使用方式:本实用新型工作中,将顶部限位壳体1通过固定在水渠分流部位的闸门安装墩顶部,然后将底部插入壳体2插入到闸门安装墩内部的中心孔中,然后控制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18,使得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18固定在闸门板的顶部,当需要进行提拉工作时,通过往复式按压施力杆14,由于施力杆14带动活动杆12不断运动,使得活塞板11不断做往复式上下移动,在第一液体单向阀9和第二液体单向阀10的共同作用下,使得液压油不断注入到运动升降空间5的内部,由于液压油的不断注入,使得活塞压缩控制机构15上移,活塞压缩控制机构15带动拉伸杆17移动,在连接关系的作用下拉伸杆15带动板状闸门顶部固定限位牵引机构18和闸门移动,从而实现水流连通作用,当需要关闭水流时,打开液体压力复位控制机构19,使得液压油复位,从而使得各部件复位,水流关闭。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