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22209发布日期:2019-04-17 00:16阅读:457来源:国知局
一种雨水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境保护技术领域,涉及一种雨水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在石油化工等行业,由于装置界区内设备的跑、冒、滴、漏等原因,设备围堰内的初期污染雨水可能含有大量的油污,需对这部分雨水进行收集处理;后期的清净雨水较为清洁,可直接排入厂区内的清净雨水收集系统。现有的一种雨水收集系统采用的收集方法是,通过设在设备围堰外雨水管上的阀门切换(人工手动切换或者遥控切换),设备围堰内的初期污染雨水通过污水管网排入污水处理场处理,后期清净雨水直接排入清净雨水收集系统。在设备围堰数量较多的情况下,所述系统需使用很多阀门,阀门与管网的工程投资巨大。阀门数量多且切换时间不易确定,切换阀门的操作繁琐,并且容易发生对雨水洁净程度的误判而错误地切换阀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雨水收集系统,以解决现有雨水收集系统所存在的阀门数量多且切换时间不易确定、切换阀门的操作繁琐并且容易发生对雨水洁净程度误判等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雨水收集系统,设有连接管、支管、雨水收集池,连接管埋于装置界区的地面以下,支管设于设备围堰内地漏的底部与连接管之间,连接管的出口与雨水收集池相连,其特征在于:雨水收集池的外部设有流动通道和溢流井,溢流井与溢流通道的入口相连,溢流通道的出口与清净雨水收集系统相连,雨水收集池与流动通道之间用隔油板隔开,溢流井与流动通道之间用溢流板隔开,隔油板在位于雨水收集池下部的位置设有过水孔洞,过水孔洞将雨水收集池的下部与流动通道的下部连通。

采用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设备围堰内的初期污染雨水进入雨水收集池后发生油水分离,形成的油污层位于分离出油污的初期污染雨水上方。油污层中的油污被隔油板阻挡于雨水收集池内,分离出油污的初期污染雨水以及后续进入雨水收集池内的清净雨水通过水孔洞、流动通道、溢流井和溢流通道进入清净雨水收集系统。本实用新型不设置阀门,可以节省掉阀门投资;不进行阀门切换操作,可以不必确定切换时间、免除切换阀门操作的繁琐、避免发生对雨水洁净程度的误判而错误地切换阀门,实现简化操作。油污被阻挡于雨水收集池内,可避免油污混入清净雨水并进入清净雨水收集系统。少量油污和分离出油污的初期污染雨水进入清净雨水收集系统,没有太大危害。

本实用新型主要用于石油化工等行业,经济、高效地收集雨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雨水收集池、流动通道、溢流井和溢流通道的俯视图。

图1和图2中,相同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技术特征。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雨水收集系统设有连接管3、支管10、雨水收集池4、清净雨水收集系统。连接管3埋于装置界区的地面(简称地面)13以下,支管10垂直设于设备围堰1内地漏2的底部与连接管3之间,连接管3的出口与雨水收集池4相连。连接管3沿地漏2至雨水收集池4的方向向下倾斜。雨水收集池4的外部设有流动通道11和溢流井5,雨水收集池4、流动通道11和溢流井5的主体均埋于地面13以下。溢流井5与溢流通道6的入口相连,溢流通道6的出口与清净雨水收集系统相连(图略),溢流通道6自其入口至出口向下倾斜。溢流通道6可以是溢流沟(图略),从地面13向下开设;溢流通道6还可以是溢流管(如图1和图2所示),埋于地面13以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向下倾斜是指相对于水平面向下倾斜。

雨水收集池4与流动通道11之间用隔油板8隔开(隔油板8作为雨水收集池4和流动通道11的一个共用侧壁),溢流井5与流动通道11之间用溢流板7隔开(溢流板7作为溢流井5与流动通道11的一个共用侧壁)。隔油板8在位于雨水收集池4下部的位置设有过水孔洞9,过水孔洞9将雨水收集池4的下部与流动通道11的下部连通。过水孔洞9的数量一般为1个,形状一般为矩形,高度一般为0.5~1米。

设备围堰1设于地面13上,设置多个(图1所示设置的是2个)。每个设备围堰1内设有一台设备12和一个地漏2。地面13向下倾斜,倾斜方向与连接管3相同。如图1所示,雨水收集池4的顶部位于地面13较低的位置,设备围堰1位于地面13较高的位置。

如图2所示,雨水收集池4、流动通道11和溢流井5的俯视图整体形状为矩形,流动通道11和溢流井5位于该矩形的一个角部,流动通道11位于雨水收集池4与溢流井5之间。流动通道11和溢流井5各自的俯视图形状也为矩形。

雨水收集池4的容积,一般能容纳流向雨水收集池4的初期污染雨水,可根据设备围堰1的数量、面积、初期污染雨水深度等数据按常规方法计算。雨水收集池4的面积和深度应足够大,使池中的初期污染雨水有足够的停留时间进行油水分离形成油污层。

各种管道的横截面形状一般为圆形。连接管3的公称直径一般为150~600毫米,坡度一般为1.7‰~10‰。连接管3出口内壁顶部与溢流板7顶部之间的垂直距离一般为0.1~5米。溢流通道6为溢流沟时,其入口内壁底部至上方地面13的垂直距离一般为0.2~1米。溢流通道6为溢流管时,其入口内壁顶部至上方地面13的垂直距离一般为0.5~2米。

采用图1和图2所示的本实用新型雨水收集系统进行雨水收集的方法如下。当降雨时,各设备围堰1内的初期污染雨水经地漏2和支管10进入连接管3,再从连接管3的出口进入雨水收集池4。雨水收集池4内的初期污染雨水油水分离,形成的油污层位于分离出油污的初期污染雨水上方。油污层中的油污被隔油板8阻挡于雨水收集池4内,雨水收集池4内分离出油污的初期污染雨水由过水孔洞9进入流动通道11,流动通道11与雨水收集池4内的水位一同上升。当流动通道11内的水位上升到溢流板7的顶部时,初期污染雨水收集完毕。

此后进入连接管3的雨水为清净雨水,从连接管3的出口进入雨水收集池4、位于油污层的下方,再由过水孔洞9进入流动通道11。流动通道11内的雨水(包括早期进入的少量油污和分离出油污的初期污染雨水以及后期不断进入的清净雨水)由溢流板7的顶部进入溢流井5。当溢流井5内的水位上升到溢流通道6入口内壁底部的高度时,溢流井5内的雨水开始经溢流通道6进入清净雨水收集系统。

参见图1,油污层的厚度t一般为50~500毫米。油污层上表面的最高位置与溢流板7的顶部高度相同,连接管3出口位于油污层下方。

雨停后,雨水收集池4内的油污和雨水进入污水处理场进行处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