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根据水位自动调整的水体漂浮物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17267发布日期:2019-08-13 20:19阅读:244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根据水位自动调整的水体漂浮物收集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垃圾收集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可根据水位自动调整的水体漂浮物收集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现如今,我们可以经常看到漂浮在水体上的生活垃圾、水生植物等,其不但影响了市容环境,也污染了生活水源。传统的水体漂浮物的处理方法是采用人工打捞,其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成本高。

为此,目前市面上也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垃圾收集器,如申请号为“2017211202773.5”,名称为“一种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实用新型专利也公开了一种水面垃圾收集方案,该装置设有固定圈、收集外桶、垃圾网兜、撑杆和水泵,在水泵的抽水作用下,垃圾网兜装设在收集外桶内进行垃圾收集,然而,该装置必须要将收集外桶固定在水面以下的一个确定位置,且水面不能有变化。如果水泵的抽水量大于收集外桶上面的进水量则收集外桶的水会出现抽干的情况,影响水泵的工作寿命。如果水泵的抽水量小于收集外桶上面的进水量,那么会出现外筒满水的情况,达不到收集的效果,人为很难将其调整达到平衡,只要水泵的抽水量与收集外桶上面的进水量不相等,经过长时间的运行就会出现上述两种情况,况且水面的水位不可能绝对不变,一有变动,没有内浮桶的水面垃圾收集装置会失效。

再者,该水面垃圾收集装置是通过撑杆插入水底进行固定的,需要找固定点,并且水面垃圾收集装置的位置固定不变的,不能根据水面的水位变化进行自我调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收集效果好、效率高、采用内浮桶设计、能够自动调整使进水量能够与出水量达到平衡以及可根据水位自动调整的水体漂浮物收集系统。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根据水位自动调整的水体漂浮物收集系统,包括外桶体、外桶盖、具有浮力的内浮桶、用于过滤水中的水体漂浮物的过滤部件、用于将外桶体内的水抽出到外部的潜水泵、用于增加外桶体的重量使其下沉的配重块和用于使外桶体离水面的深度能够适应水位变化的浮体,所述外桶体的内部设置有内层腔体,所述内层腔体在外桶体的顶部形成外桶体入口,所述外桶盖装设在外桶体的顶部,所述外桶盖上开设有与外桶体的外桶体入口相对应的桶盖通孔,所述内浮桶的内部上下贯通,所述内浮桶活动安装在外桶体的内层腔体中并与外桶盖限位配合,所述内浮桶能够相对于外桶体上下移动,并且内浮桶的上端部位能够穿过外桶盖的桶盖通孔伸出到外部,所述过滤部件装设在内浮桶的内部,所述过滤部件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过滤孔,所述潜水泵装设在外桶体的内部并位于内浮桶的下方,所述潜水泵的水泵进水口连通外桶体的内层腔体,所述潜水泵的水泵出水口对应于外桶体底部开设的桶体出水口,所述浮体通过连接件与外桶体的外壁相连接,所述配重块装设在外桶体的内部或外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浮桶的下端外壁上设有用于与外桶盖限位配合的限位凸缘,所述限位凸缘的直径大于外桶盖的桶盖通孔的直径。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内浮桶具有中空的内浮桶夹层。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部件与内浮桶的连接方式为可拆卸式连接。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过滤部件设置为过滤桶、过滤网或者过滤筛。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浮体设置为浮球,所述连接件设置为连接杆或连接绳。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浮体设置有三个并呈中心对称分布。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内浮桶设计,内浮桶能够进行位置的自我调整,使进水量能够与出水量达到平衡,并且增设了浮体和配重块,使整个收集系统能够随水面的水位变化而变化,不需要在水中找固定点,可确保外桶体在水下某个合适位置,其收集效果好,效率高,可避免出现系统失效的情况。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体漂浮物收集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体漂浮物收集系统的剖面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体漂浮物收集系统的主体结构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考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根据水位自动调整的水体漂浮物收集系统,包括外桶体1、外桶盖2、具有浮力的内浮桶3、用于过滤水中的水体漂浮物的过滤部件4、用于将外桶体1内的水抽出到外部的潜水泵5、用于增加外桶体1的重量使其下沉的配重块6和用于使外桶体1离水面的深度能够适应水面水位变化的浮体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施例各个组成部件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和图3所示,外桶体1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内浮桶3及供水体流通的内层腔体11,内层腔体11在外桶体1的顶部形成外桶体入口12,外桶盖2装设在外桶体1的顶部,外桶盖2上开设有与外桶体1的外桶体入口12相对应的桶盖通孔21,内浮桶3的内部上下贯通,内浮桶3能够相对于外桶体1上下移动,并且内浮桶3的上端部位能够穿过外桶盖2的桶盖通孔21伸出到外部,潜水泵5装设在外桶体1的内部并位于内浮桶3的下方,潜水泵5的水泵进水口位于外桶体1的内层腔体11内以连通内层腔体11,潜水泵5的水泵出水口位于外桶体1底部开设的桶体出水口13。

其中,潜水泵5可以与设置在外桶体1的内部密封腔室内的电源(即蓄电池)电连接,也可以通过伸出外桶体1的潜水泵电线与陆地上的电源电连接,但是潜水泵电线与外桶体1之间需要通过密封O型圈或其他各种密封件进行密封防水。

过滤部件4装设在内浮桶3的内部,在本实施例中,该过滤部件4优选设置为硬质有孔的过滤桶,如塑胶网桶、金属网桶等,过滤桶的上端开口,过滤桶的桶壁和/或桶底上开设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过滤孔。当然,根据实际需要,该过滤部件4也可以设置为软材质的过滤网,如尼龙丝、金属丝、布及其它纤维材质制成的过滤网,也可以设置为过滤筛等。

为了防止内浮桶3脱离外桶体1,内浮桶3的下端外壁上可以设有用于与外桶盖2限位配合的限位凸缘31,限位凸缘31的直径大于外桶盖2的桶盖通孔21的直径。当内浮桶3上浮到预设的位置时,外桶体1能够阻挡内浮桶3继续上浮。当然,内浮桶3也可以采用其他限位结构与外桶盖2或这外桶体1的内壁限位配合,非本实施例为限。

较佳的,在本实施例中,内浮桶3可以设有中空的内浮桶夹层32,其有利于内浮桶3漂浮在水中。当然,内浮桶3也可以不设置内浮桶夹层32,只要内浮桶3由具有浮力的材料制成即可。

为了便于清理过滤桶中收集到的垃圾等水体漂浮物,过滤桶与内浮桶3的连接方式可以为可拆卸式连接(如:卡扣连接等)。当过滤桶装满水体漂浮物时,可以将过滤桶拆卸下来。

如图1和图2所示,浮体7通过连接件8与外桶体1的外壁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该浮体7可以优选设置为浮球,浮球设置有三个并呈中心对称分布,其有利于收集系统的平衡放置。连接件8可以优选设置为连接杆,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部件,如连接绳等。

如图2所示,配重块6装设在外桶体1的内部,当然,根据实际需要,配重块6也可以装设在外桶体1的外部。

工作时,可以直接将整套收集系统放置在水中,无需寻找固定点,浮体7能够使整套收集系统不会沉入到水底,外桶体1在配重块6的重力下能够设置在水面以下,外桶体1的深度不能超过内浮桶3的高度,在浮体7和配重块6配合作用下,整套收集系统能够随水面的水位变化而变化,可确保外桶体在水下某个合适位置。

水体漂浮物收集系统的主体结构的工作原理如下:当外桶体1的内层腔体11里面没有水时,内浮桶3由于重力会往下落,当内浮桶3的上边缘到水面以下时,内浮桶3的上部开口开始进水,水及水中的漂浮物一起流进过滤桶,经过过滤桶的过滤后,水体漂浮物留在过滤桶中,而水则流入到外桶体1的内层腔体11,外桶体1里面会开始装水,当外桶体1的内层腔体11内的水到一水位时,内浮桶3开始上浮,当内浮桶3伸出外桶盖2的桶盖通孔21浮出水面上时,内浮桶3能够挡住进水,水不再进入外桶体1,潜水泵5继续抽水,外桶体1的内层腔体11内的水位开始下降,内浮桶3又开始下落,掉到水面以下,又开始一个新的循环,如此不断的循环,将水中的漂浮物收集到过滤桶中。慢慢的,经过多次循环后,内浮桶3能够进行位置的自我调整,内浮桶3会稳定在在水面以下某个位置(即不上浮也不下落),此时内浮桶3的进水量刚好等于潜水泵5的抽水量,内浮桶3的重力等于浮力,达到平衡。当水面的水位有波动时,进出水量会不平衡,则再一次开始上述循环,最终又能够达到平衡。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采用内浮桶设计,内浮桶能够进行位置的自我调整,使进水量能够与出水量达到平衡,并且增设了浮体和配重块,使整个收集系统能够随水面的水位变化而变化,收集效果好,效率高,可避免出现系统失效的情况。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应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