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桶污水提升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971172发布日期:2019-02-26 18:14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一种马桶污水提升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家庭污水综合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桶污水提升器。



背景技术:

在人口密集的大城市,清洁水源的供给面临压力,清洁水源的短缺成为普遍关注的问题。据相关数据研究调查表明,目前城市卫生间用水占家庭用水的60%-70%,其中马桶用水占其40%以上,为了节约用水,人们往往将重点放在了如何减少马桶用水,例如设计节水型马桶等,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节水,但仍有大量生活用水白白浪费。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马桶污水提升器,将厨房、洗衣机和洗手池的生活废水进行回收预处理重新利用作为冲洗厕所的水源,箱体容积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保证不同日常冲厕需求,节水效果好,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桶污水提升器,包括提升器箱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水器箱体包括厨房污水处理盒、洗衣机污水处理盒、洗手池污水处理盒、消毒箱、排水口、溢流管、控制器和加压泵,所述提水箱箱体内上部自左至右依次设有洗衣机污水处理盒、厨房污水处理盒和洗手池污水处理盒,排水口设置于提水器箱体一侧下部与马桶进水口相连且设有单向阀,加压泵设置于提水器箱体内下部,提升器箱体侧壁设置有溢流管且与下水管道相连通,消毒箱设置于提水器箱体内的两侧壁上且高于溢流管,消毒箱开关设置于提升器箱体外侧;

所述厨房污水处理盒为上窄下宽的圆柱体,包括进水口、过滤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单向阀且与厨房排水口相连,所述过滤器与厨房污水处理盒可拆卸连接且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油污等杂质的滤膜,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过滤器底部;

所述洗衣机污水处理盒为底部倾斜的箱体,包括进水口、过滤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单向阀且与洗衣机排水口相连,过滤器与洗衣机污水处理盒可拆卸连接且内部设有活性炭滤芯用于对洗衣机排出水中杂质进行吸附,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过滤器底部;

所述洗手池污水处理盒为底部倾斜的箱体,包括进水口、过滤器和压力传感器,所述进水口上设置有单向阀且与洗手池排水口相连,所述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过滤器底部,所述过滤器与洗手池污水处理盒可拆卸连接;所述消毒箱开关、压力传感器和加压泵均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洗衣机污水处理盒、厨房污水处理盒和洗手池污水处理盒表面均开设若干均匀小孔;

优选地,所述提水器箱体内的底部还设置有电机和搅拌叶,所述电机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带动搅拌叶转动,使混合液和水混合均匀;

优选地,所述消毒箱内设有消毒剂和除臭剂的混合液,且消毒箱的出水管向下倾斜设置;

优选地,所述过滤器形状与提升器箱体相同且与进水口相连通;

优选地,所述提升器箱体上设有用于取放过滤器的箱门;

优选地,所述厨房污水处理盒、洗手池污水处理盒和洗衣机污水处理盒与提升器箱体可拆卸连接;

优选地,所述提升器箱体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提示更换或清理洗手池污水处理盒、厨房污水处理盒的过滤器和洗衣机污水处理盒的指示灯,所述指示灯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洗衣机污水处理盒和洗手池污水处理盒底部倾斜角度为1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将生活废水分类收集预处理回收利用作为冲厕水源,有效利用了废水资源,且箱体容积可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保证不同日常冲厕需求,节水效果好,成本小,结构简单,安装方便。

2.箱体内设有加压泵,对水箱的安装位置没有要求,安装方便,经济适用。

3.箱体侧壁设有溢流管和进水管上设置有单向阀,有效防止水位过高,水流外溢。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桶污水提升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中:

1.提水器箱体 2.厨房污水处理盒 21.进水管 22.过滤器 3.洗衣机污水处理盒 31.进水管 32.过滤器 4.洗手池污水处理盒 41.进水管 42.过滤器 5.消毒箱 6.排水口 7.溢流管 8.加压泵 9.电机 10.搅拌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以助于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内容。

如图1-2所述,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马桶污水提升器,包括提升器箱体1,提水器箱体1包括厨房污水处理盒2、洗衣机污水处理盒3、洗手池污水处理盒4、消毒箱5、排水口6、溢流管7、控制器和加压泵8,提水箱箱体1内上部自左至右依次设有洗衣机污水处理盒3、厨房污水处理盒2和洗手池污水处理盒4,排水口6设置于提水器箱体1一侧下部与马桶进水口相连且设有单向阀,加压泵8设置于提水器箱体1内下部,提升器箱体1侧壁设置有溢流管7且与下水管道相连通,消毒箱5设置于提水器箱体1内的两侧壁上且位置高于溢流管7,消毒箱开关设置于提升器箱体1外侧;厨房污水处理盒2为上窄下宽的圆柱体,包括进水口21、过滤器22和压力传感器,进水口21上设置有单向阀且与厨房排水口相连,过滤器22与厨房污水处理盒2可拆卸连接且内部设置有用于过滤油污等杂质的滤膜,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过滤器22底部;洗衣机污水处理盒3为底部倾斜的箱体,包括进水口31、过滤器32和压力传感器,进水口31上设置有单向阀且与洗衣机排水口相连,过滤器32与洗衣机污水处理盒3可拆卸连接且内部设有活性炭滤芯用于对洗衣机排出水中杂质进行吸附,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过滤器32底部;洗手池污水处理盒4为底部倾斜的箱体,包括进水口41、过滤器42和压力传感器,进水口41上设置有单向阀且与洗手池排水口相连,压力传感器设置于过滤器42底部,过滤器42与洗手池污水处理盒4可拆卸连接;消毒箱开关、压力传感器和加压泵8均与控制器电连接。洗衣机污水处理盒3、厨房污水处理盒2和洗手池污水处理盒4表面均开设若干均匀小孔;消毒箱5内设有消毒剂和除臭剂的混合液,且消毒箱5的出水管向下倾斜设置;提水器箱体1内的底部还设置有电机9和搅拌叶10,电机9与控制器电连接用于带动搅拌叶10转动,使混合液和水混合均匀;厨房污水处理盒2、洗手池污水处理盒4和洗衣机污水处理盒3与提升器箱体1可拆卸连接,过滤器形状与各处理盒的形状相同且与进水口相连通,提升器箱体1上设有用于取放过滤器的箱门;洗衣机污水处理盒4和洗手池污水处理盒3底部倾斜角度为11°,提升器箱体1上分别设置有用于提示更换或清理洗手池污水处理盒、4厨房污水处理盒2的过滤器和洗衣机污水处理盒3的指示灯,指示灯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流程:将厨房污水处理盒2的进水管21连接厨房的排污口,洗衣机污水处理盒4的进水管41连接洗衣机排污口,洗手池污水处理盒3的进水管31连接洗手池的排污口,排水管6连接马桶进水口,连接电源,当洗手池的污水通过进水管31进入到洗手池污水处理盒3内的过滤器32中,毛发随水流被拦截在过滤器32的滤板上,水流则通过过滤器32从处理盒表面的孔隙中排出至箱体内,当过滤器32内的毛发等杂质被拦截到一定重量,过滤器32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到重量后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其对应的指示灯亮以提示需要清理或更换滤板,由于洗手池处理盒3底部呈11°向下倾斜,使盒内的污水排出的更彻底,而且过滤器32底部倾斜的角度与洗手池处理盒3相同,杂质受重力原因汇集至过滤器32最底部,大大方便后期对过滤器上拦截的杂质进行清理。当厨房的污水通过进水管21进入到厨房污水处理盒2的过滤器中,掺杂油污等杂质的污水水流首先经过过滤器22,由于过滤器22内设置有滤膜,可以有效过滤油污及细小杂质,水流则通过滤膜通过处理盒表面的孔隙排出至箱体内;当过滤器22内的油污等杂质被拦截到一定重量,过滤器22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到重量后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控制其相对应的指示灯亮以提示需要清理或更换过滤器22,由于厨房污水处理盒2底部呈11°向下倾斜,使盒内的污水排出的更彻底,而且过滤器22底部倾斜的角度与厨房污水处理盒2相同,水流可以完全流出不存在残留而且杂质受重力原因汇集至过滤器22最底部,大大方便后期对过滤器22上拦截的油污杂质进行清理。当洗衣机的污水通过进水管41进入到洗衣机污水处理盒4的过滤器42中,掺杂泡沫等杂质的污水首先流经过滤器42,由于过滤器42内设有活性炭滤芯,可以有效的吸附水中的杂质,水流则通过旅行经处理盒表面的孔隙排出至箱体内,由于过滤器42与洗衣机污水处理盒4的形状均为上窄下宽的圆柱体,污水在流动过程中密度大于水,污水在流出处理盒体时更加顺畅;当过滤器42内的活性炭滤芯吸附杂质到一定重量时,过滤器42底部的压力传感器感受到重量后将信号传输给控制器,控制器42控制其相对应的指示灯亮以提示需要清理或更换滤芯。当水位高于最高水位时,防止水流从进水口外溢,过量的水流经溢流管11排出至下水管道。当马桶水箱内水空时,马桶水箱内的水位最低处的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传输信号,控制器控制加压泵8开始工作将水从排水口排6入至马桶水箱内,当水箱内的水到达最高水位,水箱内的液位传感器向控制器传递信号,控制器控制加压泵8停止工作,以此循环往复。提升器箱体1侧壁设置有两个消毒箱5,消毒箱5内设有消毒剂和除臭剂的混合液,由于消毒箱5的出水管向下倾斜设置,更好的将混合液流入水中,定期对提升器箱体1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消毒箱开关设置于提升器箱体1外侧,启动开关,出水管将混合液流入水中,同时向控制器传输信号,控制器控制电机9带动搅拌叶10转动,更好的使消毒箱内的混合液与水混合均匀,对箱体内的水进行杀菌消毒除味,防止产生有害有味气体污染室内环境。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实用新型构思进行了详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该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所做的任何显而易见的修改、等同替换或其他改进,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