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水井滤管的扶正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53547发布日期:2019-06-11 22:25阅读:982来源:国知局
降水井滤管的扶正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降水井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降水井滤管的扶正器装置。



背景技术:

根据《水文地质手册》要求,降水井反滤层的厚度不能低于70mm,根据实践验证,滤料层厚度低于该值常常会造成降水井的漏沙现象。

目前,公告号为CN205188934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加肋的降水井管,它包括具有透水孔的滤管,所述滤管外层依次包裹有肋板和过滤层。

这种降水井管虽然通过过滤层提高了井管的透水性,但是在安放井管的过程中不能保证井管的竖直,导致井管靠近钻孔孔壁,从而使得后续填充的滤料的厚度低于70mm,降低了滤料的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降水井滤管的扶正器装置,其优点是可以在安放滤管的过程中保证滤管外壁距离钻孔孔壁的距离大于70mm,保证了滤料的过滤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一种降水井滤管的扶正器装置,包括设置在位于钻孔孔壁内的滤管外壁上的若干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沿滤管外壁周向分布,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设置在滤管外壁上的两连接钢板,两所述连接钢板背离滤管外壁的一端与滤管外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0mm~90mm,两所述连接钢板背离滤管外壁的一端之间连接有长度方向竖直的抵触钢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钢板保证了抵触钢板远离滤管至少70mm,即使滤管没有位于钻孔正中或者被倾斜放置,抵触钢板会抵触于钻孔孔壁从而保证后续填充滤料的厚度大于70mm,减少漏沙事故。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钢板靠近滤管外壁的一端设有竖直的加强钢板,所述加强钢板朝向滤管外壁的壁面与滤管外壁形状配合且焊接在滤管外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钢板将连接钢板与滤管外壁的线连接变为面连接,更加牢固,支撑组件强度提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钢板远离滤管的一端相向倾斜设置且分别焊接在抵触钢板上下两端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连接钢板与抵触钢板之间形成了竖直放置的桥梁的形状,且相向倾斜设置的两连接钢板与滤管外壁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结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组件在滤管外壁上每周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一周上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在节省材料的情况下保证了不管滤管在往哪个方向倾斜时都可以距离钻孔孔壁超过一定距离。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接钢板上开设有供滤料通过的竖直通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竖直通槽加快了填充滤料时滤料从支撑组件向下流通的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加强钢板和/或抵触钢板上开设有直径若干小于滤料直径的水平通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位于滤管外壁和降水井井壁之间的实心的加强钢板和抵触钢板降低了水的汇集速率,而通孔增加了钻孔外的水经过滤料过滤后向滤管内汇集的速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抵触钢板朝向滤管外壁的一侧面设有若干加强柱,所述加强柱远离抵触钢板的一端连接在滤管外壁。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柱增强了抵触钢板受到外力的作用后抵触钢板抵抗形变的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还包括设置在滤管外壁上端的若干水平定位杆,所述定位杆均匀分布在滤管外壁且远离滤管外壁的一端与钻孔孔壁抵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定位杆保证了滤管上端位于钻孔中心,从而增加了滤管在钻孔内的居中程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支撑组件保证了滤管距离钻孔孔壁的距离大于70mm,减少漏沙事故;

2.定位杆保证了滤管上端位于钻孔中心,从而增加了滤管在钻孔内的居中程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支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施例加强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施例加强柱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钻孔;2、支撑组件;21、连接钢板;22、抵触钢板;3、加强钢板;4、竖直通槽;5、通孔;6、加强柱;7、定位杆;8、滤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降水井滤管的扶正器装置,参考图1和图2,包括设置在位于钻孔1孔壁内的滤管8外壁上的若干支撑组件2,若干支撑组件2环绕滤管8外壁一周分布,支撑组件2包括焊接在滤管8外壁上的两连接钢板21,连接钢板21水平设置且朝向滤管8的侧面与滤管8外壁形状配合,两连接钢板21背离滤管8外壁的一端与滤管8外壁之间的垂直距离为70mm~90mm,在本实施例中设置为80mm,两连接钢板21背离滤管8外壁的一端之间焊接有与长度方向竖直的抵触钢板22,抵触钢板22与连接钢板21同宽,连接钢板21与抵触钢板22厚度均为5mm,抵触钢板22在竖直方向上长度为200mm。

工作过程中,连接钢板21保证了连接钢板21远离滤管8一端所连接的抵触钢板22距离滤管8外壁一定大于70mm,这样即使操作者在安放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到最后滤管8没有位于钻孔1居中放置或倾斜放置在钻孔1内,抵触钢板22会抵触于钻孔1孔壁从而保证后续填充滤料的厚度大于70mm,从而保证后续浇筑至滤管8外壁和钻孔1内壁之间的滤料厚度大于70mm,从而减少漏沙事故。

参考图2,原先连接钢板21与滤管8外壁之间的连接方式为线连接,较为不稳固,于是在连接钢板21靠近滤管8外壁的一端连接有竖直的加强钢板3,加强钢板3横截面为与滤管8外壁形状配合的圆弧,加强钢板3竖直方向长度为50mm且与连接钢板21同宽,加强钢板3焊接在滤管8外壁,连接钢板21与加强钢板3之间通过焊接连接或为一体折弯而成。

工作过程中,加强钢板3将连接钢板21与滤管8外壁的线连接变为面连接,使得支撑组件2与滤管8之间的连接方式更为稳固。

参考图2,为了增强支撑组件2的抗冲击能力,将每组支撑组件2中的两连接钢板21远离滤管8的一端相向倾斜设置,两连接钢板21远离滤管8的一端分别焊接在抵触钢板22上下两侧面,连接钢板21长120mm,连接钢板21远离滤管8的一端距离滤管8外壁的垂直距离为80mm。

工作过程中,连接钢板21与抵触钢板22之间形成了竖直放置在滤管8外壁的桥梁形状,且相向倾斜设置的两连接钢板21与滤管8外壁形成了稳定的三角形结构,在抵触钢板22受到指向滤管8外壁的力时,倾斜放置的连接钢板21不易发生形变,也就提升了每个支撑组件2的强度。

参考图3,滤管8外壁上分布的支撑组件2若是过多会造成不必要的浪费,但是如果过少,就会使得滤管8倾斜时得不到有效的纠正,考虑到使用效果和节约资源两方面,支撑组件2在滤管8外壁上每周周向均匀分布有三个,在一周上形成了稳定的等边三角形结构,在保证节省材料的情况下保证了不管滤管8在往哪个方向倾斜时都可以距离钻孔1孔壁超过一定距离。

参考图4,在将滤管8放置到钻孔1内后,需要在滤管8外壁和钻孔1内壁之间填充滤料,细密的滤料经过支撑组件2时会因为支撑组件2的阻拦而降低填充速率,于是在连接钢板21上开设有供滤料通过的竖直通槽4,填充过程中,滤料经过支撑组件2时,先经过上方的连接钢板21的竖直通槽4,经过抵触钢板22与滤管8之间的间隙后,再从下方的连接钢板21的竖直通槽4内滑落,提升了填充效率。

参考图4,加强钢板3和抵触钢板22由于遮挡住了部分滤管8外壁,所以当滤管8外部的水进入滤管8内时,加强钢板3和抵触钢板22降低了降水井的抽水效率,为了水可以从加强钢板3和抵触钢板22通过,在加强钢板3和/或抵触钢板22上开设有直径若干小于滤料直径的水平通孔5。

工作过程中,通孔5阻挡了滤料的通过,但是经过滤料过滤后的水可以从加强钢板3和/或抵触钢板22穿过从而流向滤管8内部。

参考图4,较长的抵触钢板22在下管的过程中受到外界的冲击力时可能会发生形变,从而影响后续滤管8与钻孔1孔壁的距离,为了减少抵触钢板22在受到冲击力后形变,在抵触钢板22朝向滤管8外壁的一侧面上设有三根水平的加强柱6,加强柱6远离抵触钢板22的一端焊接在在滤管8外壁,加强柱6保证了抵触钢板22远离钻孔1孔壁的距离不发生较大变化。

参考图1和图3,滤管8下管完毕后,若可以保证滤管8上端的管口位于钻孔1中心,就可以增加滤管8居中位于钻孔1的可能,于是在滤管8外壁上端设有四根均匀分布的水平定位杆7,定位杆7的截面为矩形,定位杆7位于支撑组件2上方且定位杆7远离滤管8外壁的一端抵触于钻孔1孔壁。

施工过程中,操作者先将滤管8没有设置定位杆7的一端放入钻孔1内,当整个滤管8位于钻孔1内且在支撑组件2的作用下保证滤管8远离钻孔1孔壁70mm以上时,操作者通过调节滤管8上端在钻孔1内的位置,从而保证四根定位杆7远离滤管8的一端抵触于钻孔1孔壁,从而保证滤管8上端的管口位于钻孔1中心,在这之后操作者可以从定位杆7之间的间隙填充滤料。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