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入式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063088发布日期:2019-03-08 18:30阅读:581来源:国知局
斜入式坐便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洁具,具体是一种斜入式坐便器。



背景技术:

目前坐便器的应用已经非常普遍,但是往往市场上的坐便器由于水的势能不能充分利用,冲水中能量损失较大,造成坐便器用水量大,冲洗力度小,排污能力差等现象,且水封中间水的深度较深,大便时容易水花飞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用水量少,冲洗效果好,减少飞溅,排污能力强的斜入式坐便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所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斜入式坐便器,包括坐便器主体,坐便器主体内分别设置有锅体和排污管道,坐便器主体内还设置有连通锅体与排污管道的斜入式帽子头,斜入式帽子头由锅体部分斜入向下设置,使锅体内刷洗用水及固体污物倾斜进入排污管道。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突出的特点是:

①斜入式帽子头的设置,改变了锅体洗刷用水进入排污管道的角度,使锅体内刷洗用水及固体污物倾斜进入排污管道,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固体污物在进污口的堵塞。

②能够对锅体内的洗刷用水起到汇聚加压的作用,推进排污管道内的存水,加快虹吸产生速度,使产品能够快速产生虹吸。

③减小了锅体内洗刷用水及污物进水排污管道时的折弯角度,大大的减小水流流动中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污物排污量,减少用水量。

④使坐便器落便点处的存水深度减小,落便接触面由传统平面改为斜面,从而能够大大减少大便落下时的水滴飞溅。

⑤由于帽子头后壁由原有的垂直方向改为倾斜方向,能够对喷射水流向上分散的水流起到导流作用,从而减少喷射孔喷射水流分散撞击帽子头后壁造成的能量损失。

作为优选,本实用新型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

斜入式帽子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75°,使锅体内洗刷用水及污物进水排污管道时的折弯角度由传统的90°改为10°-75°,水流折弯角度较小,能够大大的减小水流流动中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污物排污量,减少用水量。

斜入式帽子头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30°-50°,使得污物排污量达到最大化,用水量达到最小化

当斜入式帽子头入口上端点设置在斜入式帽子头入口下端点前面时,斜入式帽子头入口上端点与斜入式帽子头入口下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60mm;当斜入式帽子头入口上端点设置在斜入式帽子头入口下端点后面时,斜入式帽子头入口上端点与斜入式帽子头入口下端点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50mm。

坐便器主体后上方设有水箱,水箱底部设置有进水孔,坐便器主体内设置有连接进水孔的主水道,斜入式帽子头末端下方对应排污管道的进污口位置上设置有喷射孔,主水道向下前方向分支有用于对喷射孔喷射供水的喷射水道,主水道向两侧分别分支有分流水道,锅体上方设置有圈道,左侧分流水道末端设置有圈道喷嘴,圈道喷嘴位于圈道下方,用于对锅体进行旋转冲刷,右侧分流水道末端连接圈道,圈道后半段均匀布置多个刷洗孔,用于对锅体后表面进行刷洗;采用水流量较大的圈道喷嘴与刷洗孔结合的方式对锅体进行旋转刷洗,圈道喷嘴主导锅体刷洗,后半段的几个刷洗孔起到对锅体遗漏面的补充刷洗的作用;设置分流水道对圈道喷嘴直接供水,提高了圈道喷嘴喷出水的的水流速度,采用此种方式进行刷洗,由于水流集中流速快对锅体表面360°旋转多层次刷洗,从而能够大大减少锅体表面的污物残留,还可以减少锅体表面刷洗的用水量。

圈道下方与锅体之间设有导流斜面,在圈道下方设置导流斜面,起到对圈道喷嘴喷出的水流的导流作用,从而延长旋转刷洗距离。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纵向剖面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2 是图1中A-A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 是图1中B-B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 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纵向剖面斜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水箱1;进水孔2;主水道3;喷射水道4;主水道出口5;分流水道6;左侧分流水道6-1;右侧分流水道6-2;左侧分流水道入口6-1-1;右侧分流水道入口6-2-1;圈道7;圈道喷嘴8;刷洗孔9;导流斜面10;锅体11;水封12;斜入式帽子头13;喷射孔14;排污管道15;进污口16;排污口17;入口上端点18;入口下端点19。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目的仅在于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内容,因此,所举之例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参见图1、图2、图3、图4,包括坐便器主体,坐便器主体内分别设置有锅体11和用于排污的排污管道15,锅体11内设置有水封12,排污管道15前端设置有进污口16,末端设置有排污口17,坐便器主体内还设置有连通锅体11与排污管道15的斜入式帽子头13,斜入式帽子头13由锅体11部分斜入向下设置在锅体11的底部,使锅体11内刷洗用水及固体污物倾斜进入排污管道15,斜入式帽子头13入口指向向圈尖方向,出口指向排污管道15的进污口16方向,斜入式帽子头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75°,坐便器主体后上方设有水箱1,水箱1底部中间位置设置有进水孔2,坐便器主体内设置有连接进水孔2的主水道3,斜入式帽子头13末端下方对应排污管道15的进污口16位置上设置有喷射孔14,主水道3向下前方向分支有用于对喷射孔14喷射供水的喷射水道4,喷射水道4末端延伸至斜入式帽子头13前面,喷射水道4为独立水道,只对喷射孔14供水,主水道3向两侧分支有分流水道6,分流水道6包括左侧分流水道6-1和右侧分流水道6-2,主水道3的主水道出口5连接左侧分流水道6-1的左侧分流水道入口6-1-1和右侧分流水道6-2的右侧分流水道入口6-2-1,锅体11上方设置有圈道7,左侧分流水道6-1末端设置有圈道喷嘴8,圈道喷嘴8位于圈道7下方,用于对锅体11进行旋转冲刷,圈道喷嘴8起到对锅体11的主要冲刷及控制锅体11内水流方向及水流的旋转速度的作用,右侧分流水道6-2末端连接圈道7,左侧分流水道6-1主要对圈道喷嘴8供水,右侧分流水道6-2主要对圈道7供水,圈道7的后半段均匀布置5-15个刷洗孔9,用于对锅体11的后表面进行刷洗,刷洗孔9起到补充刷洗的作用 ,圈道7下方与锅体11之间设有导流斜面10,起到对圈道喷嘴8喷出水的导流作用,增强锅体11内水流旋转速度及加大旋转角度。

当斜入式帽子头13的入口上端点18设置在斜入式帽子头13的入口下端点19前面时,斜入式帽子头13的入口上端点18与斜入式帽子头13的入口下端点19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60mm;当斜入式帽子头13的入口上端点18设置在斜入式帽子头13的入口下端点19后面时,斜入式帽子头13的入口上端点13与斜入式帽子头13的入口下端点19之间的水平距离为0-50mm。

当打开排水阀,水流从水箱1 中流出时, 水流经过进水孔2进入主水道3,主水道3水流经过分流一部分水进入主水道3下前方的喷射水道4,一部分水向主水道3两侧的左侧分流水道6-1和右侧分流水道6-2分流,左侧分流水道6-1末端设置圈道喷嘴8,左侧分流水道6-1的水流大部分水从圈道喷嘴8中喷出冲刷锅体11,圈道7与锅体11之间设置有用于缓冲导流的导流斜面10,圈道喷嘴8喷出水流经过导流斜面10导流对锅体11表面进行360°旋转多层次冲刷,保证锅体11表面冲洗干净;右侧分流水道6-2中的水流全部进入圈道7,圈道7中的水流通过圈道7后端设置的5-15个刷洗孔9喷出,对锅体11后端表面进行补充刷洗;喷射水道4内的水流通过斜入式帽子头13下方的喷射孔14喷出,用于刷洗锅体11表面的水流刷洗完锅体11后通过斜入式帽子头13汇聚加压与喷射孔14喷出的水流共同冲击排污管道15,使坐便器快速产生虹吸,由排污口17排出污物及污水,由于斜入式帽子头13的倾斜式设计,使锅体11内的水进入排污管道15时水流折弯角度大大减小,减少水流方向突变造成的能量损失,同时水流方向与喷射口14喷出水流方向为小于90°的锐角,能够使水流冲力叠加,加大冲力,增强虹吸产生速度、加大排污力。

斜入式帽子头13的设置,改变了锅体11洗刷用水进入排污管道15的角度,由传统的与排污口17入口方向垂直进入改为倾斜进入排污管道15,斜入式帽子头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0°-75°,使得斜入式坐便器锅体11内冲刷水流进入方向与排污管道15入口方向的角度为10°-75°,斜入式帽子头13的设置,使锅体11内刷洗用水及固体污物倾斜进入排污管道15,能够很大程度上减少固体污物在进污口16的堵塞,能够对锅体11内的洗刷用水起到汇聚加压的作用,推进排污管道15内的存水,加快虹吸产生速度,使产品能够快速产生虹吸,使锅体11内洗刷用水及污物进水排污管道15时的折弯角度由传统的90°改为10°-75°,由于水流折弯角度较小,能够大大的减小水流流动中的能量损失,从而提高污物排污量,减少用水量,可将斜入式帽子头13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设置为30°-50°,使得污物排污量达到最大化,用水量达到最小化,斜入式帽子头13的设置,使坐便器落便点处的存水深度减小,落便接触面由传统平面改为斜面,从而能够大大减少大便落下时的水滴飞溅,由于帽子头后壁由原有的垂直方向改为本方明的倾斜方向,能够对喷射水流向上分散的水流起到导流作用,从而减少喷射孔14喷射水流分散撞击帽子头后壁造成的能量损失。

采用水流量较大的圈道喷嘴8与刷洗孔9结合的结构对锅体11进行旋转刷洗,圈道喷嘴8主导锅体11刷洗,后半段的刷洗孔9起到对锅体11遗漏面的补充刷洗的作用,在圈道7设置导流斜面10,起到对圈道喷嘴8喷出的水流的导流作用,从而延长旋转刷洗距离,设置分流水道6对圈道喷嘴8直接供水,提高了圈道喷嘴8喷出水的的水流速度,本结构使得水流集中流速快,对锅体11表面360°旋转多层次刷洗,从而能够大大减少锅体11表面的污物残留,还可以减少锅体11表面刷洗的用水量。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斜入式帽子头13,圈道喷嘴8与刷洗孔9喷出的水在导流斜面10和锅体11表面上形成360°旋转冲洗锅体11,冲洗锅体11后水流通过斜入式帽子头13导流汇聚加压进入排污管道15,喷射孔14设置在斜入式帽子头13末端下方,喷射孔14喷出的水流与斜入式帽子头13流出的水流汇合共同冲击排污管道15,快速产生强大虹吸,有效的解决了坐便器排污困难,锅体11刷洗不净,飞溅严重等问题,用水量少,冲洗效果好,减少飞溅,排污能力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可行的实施例而已,并非因此局限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其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