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盾坝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04204发布日期:2019-04-13 01:44阅读:225来源:国知局
一种气盾坝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盾坝,属于气盾坝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气盾坝主要包括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气盾坝在河道运行工况中,存在一些特殊工况,如气盾坝挡水运行状态下上下游水位无高差,或是下游水位高于上游水位。在这样的工况就要求气盾坝不仅限于挡住上游的水,还需要挡住下游的回水,想要实现双向挡水,边墙止水带就需要有双向挡水的功能,一般的边墙止水带只能挡住上游的水,如果下游的水位较高或是超过上游水位,水会就会从边墙处流向上游,如果下游是污水,就会污染上游的水质;

2、气盾坝运行过程中,升坝和塌坝的角度范围在0-80°,为了使气盾坝实现挡水滴水不漏,除了气盾坝边墙止水带制造要求高外,对边墙的粗糙度、平整度和垂直度等也相对与传统挡水建筑物要求较高。在气盾坝护墙板的设计中,较多采用不锈钢或是PP塑料板,平面板材整体或是拼接而成,如果只用平面板材做护墙板,虽然材料的强度、刚度满足要求,但是护墙板和混凝土边墙结合成一体的稳定性、牢固性、护墙板的平面度、防止真空和控制坝高等性能,还需合理设计护墙板;

3、基础软连接带在气盾坝升起和降坝中起到底部与边墙止水密封作用,还得承受水压力、盾板的拉伸力和锚固件的挤压力,在这样复杂的受力情况下,还要承受升降盾板的过程中自身反复屈挠,现有的基础软连接带容易出现裂痕,甚至于断裂,影响工程安全,

基础软连接带需要打孔与基础软连接压板和基础锚固压板安装成一体,气盾坝运行过程中基础软连接带承受水压力、盾板的拉伸力等,螺栓孔会出现拉扯变形以至于拉坏的情况发生,导致基础软连接带从基础软连接压板或基础锚固压板处拉脱失效,在气盾坝正常运行过程中,基础软连接带承受锚固件的挤压力,会出现被锚固件切断的问题;

4、河流枯水期气盾坝升坝挡水,没有溢流的情况下,气盾坝下游气囊和限位带裸露在外,升坝蓄水时,气盾坝下游气囊和限位带裸露在外,加速橡胶气囊和限位带的老化速度,减少气盾坝的使用寿命低,黑色的气囊以及限位带与彩色的盾板搭配不协调,美观性较差,不具有观赏性;

5、随着坝高和坝长的不断增加,以及河水过流量的加大,共振是不可避免的,当共振产生时,会对气盾坝整个系统产生损坏,使气盾坝的安全性大大降低,如果发生事故的话危害性也更加严重,对人民的生产、生活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

目前,亟待出现一种能解决上述问题的气盾坝。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强度高,耐磨性好,止水效果好,与混凝土边墙连接牢固,能防止气盾坝过水运行时形成真空,且具有控制坝高功能,柔韧性好,不易断裂,使用寿命长,稳定性好,减少老化速度,且具有观赏性,能将水流破波并且进行扰流,不会产生共振,安全系数高的气盾坝。

一种气盾坝,其特殊之处在于包括底部固定于基础底板40上的盾板37,盾板37的背面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用于带动盾板37升降的气囊41、用于遮住气囊41且具有观赏性的幕布43,盾板3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护墙板,盾板37的左右两侧与所对应的护墙板之间均设有双向边墙止水带本体组,盾板37底部通过基础软连接带与基础底板40相连接,盾板37的顶部安装有扰流装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双向边墙止水带本体组贯穿于盾板37整个高度方向,每个双向边墙止水带本体组均包括形状相对称的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对称的安装于盾板37的上游板面73、下游板面74上,其中,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包括与盾板37安装为一体的水平安装面76以及延伸至边墙84的止水侧翼75,止水侧翼75与水平安装面76为一体结构;

作为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止水侧翼75与水平安装面76二者交汇处的内角85呈90-150°、外角86呈90°,止水侧翼75与边墙84相接触的一侧设有尖角77;所述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通过螺柱78及螺母79安装于盾板37上;所述螺柱78的外部套设有两个紧贴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的边墙止水带压板80,边墙止水带压板80通过螺母79紧固;所述水平安装面76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相间隔的螺栓孔81;所述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结构相对称,均包括骨架层82及包覆于骨架层82外部的三元乙丙橡胶层83;

作为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护墙板包括安装于边墙84上的护墙板本体2,护墙板本体2包括板面2-1,板面2-1板边处设有向混凝土边墙84方向翻折的折边3,从而形成槽状的墙板本体2,板面2-1上开设有多个与排气管道4相连通的排气孔,板面2-1与边墙84之间安装有多个高度不同的坝高控制装置,板面2-1上开设有与坝高控制装置数量相匹配的安装孔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板面2-1板边采用钣金折边90°后形成折边3,或者通过焊接或者胶粘垂直同材料形成折边3;所述板面2-1朝向边墙84的一面安装有用于实现与边墙84牢固连接的T型加固件6、型材7,型材7上开设有型材孔15;所述型材7为角钢、槽钢、方管中的任意一种;所述板面2-1上开设有两个排气孔,分别为第一排气孔16、第二排气孔13,两个排气孔共用一个排气管道4或者各自连通一个排气管道4,排气管道4一端位于边墙84的外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坝高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于板面2-1上的外壳8,外壳8浇筑于边墙84内,安装孔5开设于板面2-1上靠近外壳8的位置处,外壳8内设有圆形触头9、与圆形触头9联动的触杆4、安装于外壳8上的触点10,触杆4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11,触点10连接有信号线14,信号线14与用于控制盾板升降的控制系统相通讯,外壳8与板面2-1相固定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开口8-1,圆形触头9靠近圆形开口10且圆形触头9的直径大于圆形开口8-1的直径,盾板37上安装有用于推动圆形触头9的触板17,板面2-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分别为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18;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基础软连接带包括由内部骨架层20以及包覆于骨架层20外部的橡胶包覆层36构成的连接带本体21,连接带本体21的长度方向两侧均向上凸起形成防拔脱凸台22,位于两个防拔脱凸台22之间的连接带本体21为平面结构29,沿着平面结构29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两排螺栓孔,分别为用于穿过基础锚固件25的第一排螺栓孔23、用于穿过盾板锚固件26的第二排螺栓孔24;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骨架层20包括贯穿于两个防拔脱凸台22整个长度方向上的两个骨架杆27,两个骨架杆27之间设有用于增加连接带本体21强度的连接层28,连接层28贯穿于骨架杆27整个长度方向上,所述骨架杆27呈柱形或者棱柱型,为钢筋、钢丝绳、尼龙棒中的任意一种,连接层28由缠绕于两个骨架杆27之间的锦纶帆布和/或芳纶丝构成;基础锚固件25包括插设于第一排螺栓孔23内的基础螺栓30,基础螺栓3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基础螺母31,位于上方的基础螺母31与连接带本体21之间设有压板Ⅰ32,所述盾板锚固件26包括插设于第二排螺栓孔24内的盾板螺栓33,盾板螺栓33的上端均设有盾板螺母34,盾板螺母34与连接带本体21之间设有压板Ⅱ35。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幕布43的顶部固定于盾板37上、底部固定于基础底板40上,幕布43包括幕布骨架44及包覆于幕布骨架44外部的表层45,幕布骨架44是由纤维丝(可以是天然纤维丝、人造再生纤维丝、合成纤维丝中的任意一种)通过平纹组织、牛津式组织、篮式组织、网眼式组织方式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交织而成,表层45上绘制有装饰图案或文字,幕布43的顶部通过方管Ⅰ46固定于盾板37上,方管Ⅰ46呈条状、为中空结构、两端开口且横剖面呈方形或矩形,方管Ⅰ46相对的两面管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幕布螺栓48的安装孔47,幕布43的底部通过幕布锚固件54固定于基础底板40上,气囊41与幕布43之间还设有限位带42,限位带42的顶部固定于盾板37上、底部固定于基础底板40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扰流装置包括可升降的盾板37及安装于盾板37顶部的扰流装置,扰流装置包括间隔排列于盾板37长度方向上的多个扰流板60,扰流板60包括与盾板37表面相贴合且通过可拆卸的安装件61安装于盾板37上的安装板面60-1、斜向上延伸至盾板37顶部之外的扰流板面60-2,安装板面60-1与扰流板面60-2为一体结构,安装板面60-1、扰流板面60-2二者上表面交汇处的角度为110-170°,述安装板面60-1的长度为30-200mm,扰流板面60-2的长度为100-1000mm,所述安装板面60-1与扰流板面60-2的宽度相同均为30-200mm,所述多个扰流板60间隔的排列于盾板37长度方向上,相邻扰流板60之间的距离为1.5-5m,安装板面60-1呈矩形或者方形,安装板面60-1上开设有四个用于插装安装件61且能起到定位作用的定位孔62,安装板面60-1与盾板37之间还设有橡胶垫片64,盾板37上安装有加强肋63,盾板37的背面由前至后依次设有能带动盾板37升降的气囊41、限位带42,限位带42的顶部固定于盾板37上、底部均固定于基础底板40上。

本实用新型的气盾坝具有如下积极效果:

1、在盾板左、右两侧分别安装有双向边墙止水带本体组,且双向边墙止水带本体组包括形状相对称的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因此能实现双向止水;

2、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结构设计巧妙,包括与盾板安装为一体的水平安装面以及延伸至边墙的止水侧翼,止水侧翼与水平安装面二者交汇处的内角呈90-150°、外角呈90°,止水侧翼与边墙相接触的一侧设有尖角,使用时,依靠水压将止水侧翼紧紧贴靠在边墙上,实现边墙和盾板之间缝隙的止水,达到极佳的止水效果;

3、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均包括骨架层及包覆于骨架层外部的三元乙丙橡胶层,不仅耐磨性好,而且强度高;

4、护墙板本体上开设有与排气管道相连通的排气孔,在气盾坝过水运行时可连通水帘内部和外部的空气,防止水帘和气盾坝形成真空,安全性大大提高;

5、护墙板本体上安装有多个坝高控制装置,通过坝高控制装置可以精确的控制盾板的升降高度,盾板经过坝高控制装置时,盾板上的触板推动圆形触头,圆形触头按压触杆,触杆接触到触点,触点通过信号线将信号传到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做出停止升坝充气或停降坝排气的操作,实现控制坝高的功能;

6、护墙板板边采用钣金折边90°或是焊接(胶粘)垂直同材料板条使护墙板形成槽状与边墙混凝土结合,在护墙板朝向边墙的一面焊接(胶粘)型材(角钢、槽钢、方管等)和T形加固钉,增大与边墙混凝土的结合力,将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与型材(角钢、槽钢、方管等)和T形加固钉焊接增强稳定性,或将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穿在型材(角钢、槽钢、方管等)上的孔中,和T形加固钉绑扎来增强稳定性,护墙板焊接型材(角钢、槽钢、方管等)可增加护墙板的平面度;

7、护墙板的弧度和边墙的弧度相匹配,而且护墙板呈槽状,不仅节省制作成本,而且配合T型加固件、型材能使护墙板牢固的安装于混凝土边墙上,进一步提高安全系数;

8、基础软连接带包括内部骨架层以及包覆于骨架层外部的橡胶包覆层,而且骨架层结构特殊,能承受较大的水压以及盾板的拉伸力和锚固件的挤压力,能承受升降盾板的过程中自身反复屈挠,强度及柔韧性极佳,橡胶包覆层橡胶选用三元乙丙橡胶,内部骨架层选用锦纶帆布和芳纶丝材料能进一步提高基础软连接带的强度,连接带本体的长度方向两侧均向上凸起形成防拔脱凸台,骨架层的两个骨架杆位于防拔脱凸台内,配合连接层共同作用,能防止气盾坝运行过程中基础软连接带螺栓孔出现拉扯变形以至于拉坏的情况发生,导致基础软连接带从基础软连接压板或基础锚固压板处拉脱失效的情况,稳定性高;

9、通过幕布将气囊及限位带遮住,能防止升坝蓄水时气囊和限位带裸露在外而造成的橡胶气囊和限位带的快速老化,大大提高气盾坝的使用寿命,幕布是由幕布骨架及包覆于幕布骨架外部的表层构成,而且骨架采用交织的纤维丝构成,而且幕布骨架外部覆盖有表层,能增加幕布的强度,幕布使用寿命高,幕布上可以采用喷绘或其他绘制方式绘制公司名称、文字或适应项目情况的彩色图案,不仅具有宣传作用,而且能提高美观性,幕布的顶部通过方管或者条状压板配合螺栓等部件固定于盾板上,底部通过幕布锚固件固定于基础底板上,不仅牢固的固定住幕布,而且能使固定后的幕布平整度高,进一步提高美观性,幕布还可以取代限位带,起到限制坝高的作用;

10、增加了扰流装置,由于水流在河流同一截面上由于流速和流量都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水流撞击盾板所产生的力也基本相同,当水流流经盾板顶部时,当振幅达到一定频率时就会产生共振作用,加装扰流装置以后,水流流经盾板顶部时,流经扰流装置的水会被挑起,形成扰流,并且由于扰流板的阻碍作用,改变振动的频率,以破坏共振作用,从而大大的提高了气盾坝的安全系数,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扰流装置结构简单,可拆卸,安装方便,扰流装置可以加装在现有的旧坝上,节省成本,盾板与扰流板之间安装橡胶垫片,起到的缓振作用,扰流板的外部设有防腐蚀层,使用寿命长,扰流装置的结构是通过大量研究工作所获得的,由一体结构的安装板面、扰流板面构成,便于加工,盾板塌坝时,要求完全塌落,与基础面接触的必须是一个平面,所以扰流装置的扰流板面必须是斜向上倾斜,不能斜向下倾斜,而且安装板面、扰流板面二者上表面交汇处的角度为110-170°时扰流效果最佳,在盾板顶部过水时,溢流的水流会将水帘与气盾坝之间的空气带走,造成真空现象;扰流装置的结构,可将水分流,使空气能进入到水帘与气盾坝之间,避免真空形成,增加运行安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巧妙,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一种气盾坝的结构示意图;

图2:双向边墙止水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的立体图;

图5:护墙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图5的A-A剖结构示意图;

图7:型材的结构示意图;

图8:护墙板、排气管道、边墙的结构示意图;

图9:坝高控制装置的圆形触头未受触板按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坝高控制装置的圆形触头受到触板按压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护墙板与气盾坝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护墙板与气盾坝相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3:基础软连接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3的A-A剖结构示意图;

图15:基础软连接带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16:幕布安装于气盾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17:盾板与幕布的安装关系结构示意图;

图18:幕布骨架纤维丝的排列方式图;

图19:方管Ⅰ的结构示意图;

图20:幕布的剖视图;

图21:扰流装置安装于气盾坝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2:图21的A处放大图;

图23:扰流板在盾板上的排布图;

图24:扰流板的侧视图;

图25:扰流板的俯视图。

图中:37、盾板;71、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3、上游板面;74、下游板面;75、止水侧翼;76、水平安装面;77、尖角;78、螺柱;79、螺母;80、边墙止水带压板;82、骨架层;83、三元乙丙橡胶层;84、边墙;85、内角;86、外角;

2、护墙板本体;2-1、板面;3、折边; 4、排气管道;5、第一安装孔;6、T型加固件;7、型材;8、外壳;8-1、圆形开口;9、圆形触头;10、触点;11、复位弹簧; 13、第二排气孔;14、信号线;15、型材孔;16、第一排气孔;17、触板;18、第二安装孔;19、水帘;

20、骨架层;21、连接带本体;22、防拔脱凸台;23、第一排螺栓孔;24、第二排螺栓孔;25、基础锚固件;26、盾板锚固件;27、骨架杆;28、连接层;29、平面结构;30、基础螺栓;31、基础螺母;32、压板Ⅰ;33、盾板螺栓;34、盾板螺母;35、压板Ⅱ;36、橡胶包覆层;

40、基础底板;41、气囊;42、限位带;43、幕布;44、幕布骨架;45、表层;46、方管Ⅰ;47、安装孔;48、幕布螺栓; 54、幕布锚固件;

37、盾板;40、基础底板;41、气囊; 60、扰流板;60-1、安装板面;60-2、扰流板面;61、安装件;62、定位孔;63、加强肋;64、橡胶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的气盾坝,参考附图1-25,本实施例的气盾坝包括底部固定于基础底板40上的盾板37,盾板37的背面从前至后依次设有用于带动盾板37升降的气囊41、用于遮住气囊41且具有观赏性的幕布43,盾板37的左、右两侧均设有护墙板,盾板37的左右两侧与所对应的护墙板之间均设有双向边墙止水带本体组,盾板37底部通过基础软连接带与基础底板40相连接,盾板37的顶部安装有扰流装置。

其中,双向边墙止水带包括安装于盾板37左、右两侧的两个双向边墙止水带本体组,两个双向边墙止水带本体组贯穿于盾板37整个高度方向,每个双向边墙止水带本体组均包括形状相对称的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对称的安装于盾板37的上游板面73、下游板面74上,其中,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包括与盾板37安装为一体的水平安装面76以及延伸至边墙84的止水侧翼75,止水侧翼75与水平安装面76为一体结构;为了达到较好的止水效果,止水侧翼75与水平安装面76二者交汇处的内角85呈120°、外角86呈90°,止水侧翼75与边墙84相接触的一侧设有尖角77;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通过螺柱78及螺母79安装于盾板37上;螺柱78的外部套设有两个紧贴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的边墙止水带压板80,边墙止水带压板80通过螺母79紧固,从而将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牢固的固定于盾板37上,为了配合安装,水平安装面76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多个相间隔的螺栓孔81;为了提高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的强度及耐磨性,上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1、下游边墙止水带本体72均包括骨架层82及包覆于骨架层82外部的三元乙丙橡胶层83;

护墙板包括安装于边墙84上的护墙板本体2,护墙板本体2包括板面2-1,板面2-1板边处设有向混凝土边墙84方向翻折的折边3,从而形成能与边墙84牢固安装的槽状墙板本体2,板面2-1上开设有多个与排气管道4相连通的排气孔,板面2-1与边墙84之间安装有多个高度不同的坝高控制装置,不同高度的坝高控制装置可以使盾板37升降至不同高度,板面2-1上开设有与坝高控制装置数量相匹配的安装孔5;板面2-1板边采用钣金折边90°后形成折边3,或者通过焊接或者胶粘垂直同材料形成折边3,从而能形成槽状护墙板本体2;为了能使护墙板本体2牢固的安装于边墙84上,板面2-1朝向边墙84的一面安装有用于实现与边墙84牢固连接的T型加固件6、型材7,型材7上开设有型材孔15,从而增大与边墙混凝土边墙84的结合力,将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与型材(角钢、槽钢、方管等)和T形加固件6焊接增强稳定性,或将钢筋混凝土内的钢筋穿在型材6(角钢、槽钢、方管等)上的型材孔15中,和T形加固件6绑扎来增强稳定性,护墙板焊接型材(角钢、槽钢、方管等)可增加护墙板的平面度;护墙板本体2上的排气装置结构包括:开设于板面2-1上的两个高度不同的排气孔,分别为第一排气孔16、第二排气孔13,第一排气孔16距离板面2-1底部100mm-4000mm,第二排气孔13位于第一排气孔16斜上方且距离板面2-1底部400mm-10000mm,两个排气孔之间的直线距离为100mm-5000mm两个排气孔共用一个排气管道4或者各自连通一个排气管道4,排气管道4一端位于边墙84的外部;护墙板本体2上的坝高控制装置包括:固定于板面2-1上的外壳8,外壳8浇筑于边墙84内,安装孔5开设于板面2-1上靠近外壳8的位置处,外壳8内设有圆形触头9、与圆形触头9联动的触杆4、安装于外壳8上的触点10,触杆4的外部套设有复位弹簧11,触点10连接有信号线14,信号线14与用于控制盾板升降的控制系统相通讯,外壳8与板面2-1相固定的一侧开设有圆形开口8-1,圆形触头9靠近圆形开口10且圆形触头9的直径大于圆形开口8-1的直径,盾板37上安装有用于推动圆形触头9的触板12;板面2-1上开设有两个安装孔,分别为第一安装孔5、第二安装孔18,第一安装孔5距离板面2-1底部50mm-5000mm,第二安装孔18位于第一安装孔5斜上方且距离板面2-1底部100mm-10000mm,两个安装孔之间的50mm-4000mm;排气装置及坝高控制装置参考附图4至附图8,以挡水坝高3米、蓄水高度3.2米为例,当盾板37升坝蓄水到3米坝高时,盾板37上的触板17触动圆形触头9,圆形触头9按压触杆4,触杆4压动触点10,触点10通过信号线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做出停止升坝充气的操作,实现控制坝高的功能,气盾坝过水运行时,排气孔与排气管道4连通水帘19内部和外部的空气,防止水帘19和气盾坝形成真空;降坝时,若挡水坝高3米,蓄水高度为1.5米,当盾板37降坝蓄水到1.5米坝高时,盾板37上的触板17触动圆形触头9,圆形触头9按压触杆4,触杆4压动触点10,触点10通过信号线将信号传递至控制系统,控制系统做出停止降坝排气的操作,实现控制坝高的功能,气盾坝过水运行时,排气孔与排气管道4连通水帘19内部和外部的空气,防止水帘19和气盾坝形成真空。本实施例的护墙板本体2的板面2-1是有弧度的,弧度和边墙84的弧度相匹配,护墙板本体2为PE、PVC、不锈钢板材、橡胶覆盖不锈钢板材、钢化玻璃等平面板材中的任意一种板材制成的护墙板本体2,护墙板本体2由单张板材制成或由多张板材拼接而成,不仅强度高,耐腐蚀,而且能使护墙板本体2牢固的安装于边墙2上。

基础软连接带包括由内部骨架层20以及包覆于骨架层20外部的橡胶包覆层20构成的连接带本体21,连接带本体21的长度与盾板37的长度相匹配,连接带本体21的长度方向两侧均向上凸起形成防拔脱凸台22,位于两个防拔脱凸台22之间的连接带本体21为平面结构29,沿着平面结构29的长度方向上开设有两排螺栓孔,分别为用于穿过基础锚固件25的第一排螺栓孔23、用于穿过盾板锚固件26的第二排螺栓孔24;防拔脱凸台22是采用硫化工艺成型,防拔脱凸台22的纵剖面形状为矩形、方型、三角形、半圆形、梯形中的任意一种,也可以是其它不规则形状,防拔脱凸台22的高度为10mm-100mm、宽度为10mm-100mm,位于两个防拔脱凸台22之间的平面结构29厚度为5mm-50mm;骨架层20的具体结构为:骨架层20包括贯穿于两个防拔脱凸台22整个长度方向上的两个骨架杆27,两个骨架杆27之间设有用于增加连接带本体21强度的连接层28,连接层28贯穿于骨架杆27整个长度方向上,骨架杆27呈柱形或者棱柱型,为钢筋、钢丝绳、尼龙棒中的任意一种,连接层28由缠绕于两个骨架杆27之间的锦纶帆布和/或芳纶丝构成;橡胶包覆层20是由三元乙丙橡胶经硫化工艺包覆于骨架层20外部所形成的橡胶包覆层,三元乙丙橡胶耐磨性极佳;基础软连接带通过基础锚固件25、盾板锚固件26固定,基础锚固件25包括插设于第一排螺栓孔23内的基础螺栓30,基础螺栓30的上下两端均设有基础螺母31,位于上方的基础螺母31与连接带本体21之间设有压板Ⅰ32;盾板锚固件26包括插设于第二排螺栓孔24内的盾板螺栓33,盾板锚固件26包括插设于第二排螺栓孔24内的盾板螺栓33,盾板螺栓33的上端均设有盾板螺母34,盾板螺母34与连接带本体21之间设有压板Ⅱ35。

多个盾板37的背面固定有一张能将气囊41及限位带42遮住的幕布43,幕布43的形状为正方形,幕布43的顶部固定于盾板37上、底部固定于基础底板40上;幕布43包括幕布骨架44及包覆于幕布骨架44外部的表层45,幕布骨架44是由天然纤维丝通过平纹组织方式交织而成,本实施例的表层45上绘制有装饰图案或文字;幕布43的顶部通过方管Ⅰ46固定于盾板37上,方管Ⅰ46呈条状、为中空结构、两端开口且横剖面呈方形或矩形,方管Ⅰ46相对的两面管壁上开设有用于安装幕布螺栓48的安装孔47,幕布43的底部通过幕布锚固件54固定于基础底板40上;通过幕布43将气囊41及限位带42遮住,能防止升坝蓄水时气囊和限位带裸露在外而造成的橡胶气囊41和限位带42的快速老化,大大提高气盾坝的使用寿命;幕布43是由幕布骨架44及包覆于幕布骨架44外部的表层45构成,而且幕布骨架44采用交织的纤维丝构成,而且幕布骨架44外部覆盖有表层45,能增加幕布43的强度,幕布43使用寿命高,幕布43上可以采用喷绘或其他绘制方式绘制公司名称、文字或适应项目情况的彩色图案,不仅具有宣传作用,而且能提高美观性,幕布的顶部通过方管或者条状压板配合螺栓等部件固定于盾板上,底部通过幕布锚固件固定于基础底板上,不仅牢固的固定住幕布,而且能使固定后的幕布平整度高,进一步提高美观性。

盾板37底部固定于基础底板40上,盾板37上安装有加强肋63,盾板37的背面由前至后依次设有能带动盾板37升降的气囊41、限位带42,限位带42的顶部固定于盾板37上、底部均固定于基础底板40上,盾板37的顶部安装有扰流装置,扰流装置包括间隔排列于盾板37长度方向上的多个扰流板60,扰流板60包括与盾板37表面相贴合且通过可拆卸的安装件61(螺栓)安装于盾板37上的安装板面60-1、斜向上延伸至盾板37顶部之外的扰流板面60-2,安装板面60-1与扰流板面60-2为一体结构;,其中,安装板面60-1、扰流板面60-2二者上表面交汇处的角度为110-170°,安装板面60-1的长度为100mm,扰流板面60-2的长度为300mm,安装板面60-1与扰流板面60-2的宽度相同均为80mm,安装板面60-1与扰流板面60-2的厚度相同均为14mm;安装板面60-1呈矩形或者方形,安装板面60-1上开设有四个用于插装安装件61且能起到定位作用的定位孔62;

多个扰流板60间隔的排列于盾板37长度方向上,相邻扰流板60之间的距离为1.5-5m;

为了起到的缓振作用,安装板面60-1与盾板37之间还设有橡胶垫片64,为了提高使用寿命,扰流板60的外部覆盖有防腐蚀层,在盾板37的顶部安装扰流装置,从而解决水流所产生的共振问题,扰流装置可以将水流破波并且进行扰流,大大的提高了气盾坝的安全系数,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保障,盾板37上部对应位置钻孔用安装件61(螺栓)固定安装扰流板,橡胶垫片安装在盾板与扰流装置之间,以起到一定的缓振作用,扰流板60根据使用水域的不同,相应的调整材质、使用数量,并根据所使用的材质不同来选取相应的防腐形式进行防腐处理,由于河流同一截面上由于流速和流量都是基本一致的,所以水流撞击盾板37所产生的力也基本相同,当水流流经盾板37顶部时,当振幅达到一定频率时就会产生共振作用,加装扰流装置以后,水流流经盾板顶部时,流经扰流装置的水会被挑起,形成扰流,并且由于扰流板的阻碍作用,改变振动的频率,以破坏共振作用,扰流板接近于L型,扰流板的结构是做了大量研究工作的结果,因为盾板37塌坝时,要求完全塌落,与基础面接触的必须是一个平面,所以扰流板不能反向安装,从加工的角度来说,接近于L型也比较容易制作加工。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