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六边形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4886发布日期:2019-04-23 23:58阅读:604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六边形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岸和河流等生态护坡工程,具体涉及一种新型六边形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



背景技术:

对于海岸和河流的边坡防护,传统工程一般采用硬质护坡结构,包括使用干(浆)砌块石,混凝土块体等,该类型结构强度大,稳定性高,对于防止波浪和潮流侵蚀岸线,防止土体滑坡等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封闭的堤坝切断了水体和陆地的物质交换途径,侵占了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空间,破坏了海岸和河流的生态系统平衡,且景观效果很差。因此,各种兼具防护、生态和美观作用的护坡结构相继出现在工程应用中,生态护坡概念开始深入人心。目前,国内工程常用于生态护坡的六边形绿化混凝土构件主要是将两种不同性质的混凝土浇筑在一起,即框架为高强度混凝土,填充为大孔隙的生态混凝土,并在表面覆土、植草。但是该类型构件中,各块体内部因外框架分割而彼此隔离,没有水体和物质的交换,不利于植被生长,而且虽然内部填充的是大孔隙的生态混凝土,但是仍无法满足较大植被的根茎的生长,因此可栽种植被种类单一且有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做出了一系列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六边形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和不足。

一种新型六边形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包括:六边形外框、生态混凝土和圆柱形空腔,所述生态混凝土设于六边形外框内,所述圆柱形空腔设于生态混凝土中心;

其中,所述六边形外框包括:六边形外框顶边、六边形外框左侧上边、六边形外框左侧下边、六边形外框底边、六边形外框右侧下边、六边形外框右侧上边和圆形孔洞,所述六边形外框顶边左端与六边形外框左侧上边连接,所述六边形外框顶边右端与六边形外框右侧上边连接,所述六边形外框底边左端与六边形外框左侧下边连接,所述六边形外框底边右端与六边形外框右侧下边连接,所述六边形外框左侧上边与六边形外框左侧下边连接,所述六边形外框右侧下边与六边形外框右侧上边连接,所述圆形孔洞设于六边形外框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生态混凝土内部设有大孔隙。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技术相比,通过在六边形外框的外侧面上增设孔洞,多个六边形生态混凝土构件通过六边形外框互相连接,同时通过孔洞可以使任意一个构件与其他六个构件实现水体和物质的交换,提高水体和物质交换;通过在生态混凝土中新增设圆柱形空腔,圆柱体空腔内将全部填土,因此该区域不受生态混凝土孔隙大小的影响,可栽种根茎较大的植被,一方面增加了可选植被的种类,另一方面也使得在同一块体内栽种多种植物成为可能,提高了生态和景观效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

六边形外框100、六边形外框顶边110、六边形外框左侧上边120、六边形外框左侧下边130、六边形外框底边140、六边形外框右侧下边150、六边形外框右侧上边160和圆形孔洞170。

生态混凝土200和圆柱形空腔300。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步说明。应理解,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实施例1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新型六边形生态混凝土护坡结构包括:六边形外框100、生态混凝土200和圆柱形空腔300,生态混凝土200设于六边形外框100内,圆柱形空腔300设于生态混凝土200中心;

其中,六边形外框100包括:六边形外框顶边110、六边形外框左侧上边120、六边形外框左侧下边130、六边形外框底边140、六边形外框右侧下边150、六边形外框右侧上边160和圆形孔洞170,六边形外框顶边110左端与六边形外框左侧上边120连接,六边形外框顶边110右端与六边形外框右侧上边160连接,六边形外框底边140左端与六边形外框左侧下边130连接,六边形外框底边140右端与六边形外框右侧下边150连接,六边形外框左侧上边120与六边形外框左侧下边130连接,六边形外框右侧下边150与六边形外框右侧上边160连接,圆形孔洞170设于六边形外框100的外壁上。

生态混凝土200内部设有大孔隙。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该六边形绿化混凝土构件的六边形外框100为高强度混凝土,内部填充为大孔隙的生态混凝土200,两种不同性质的混凝土结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整体。六边形外框100每条边的外侧面在浇筑时预留出一个圆形孔洞170,圆形孔洞170贯穿,所形成的圆柱体的高度为外框架的壁厚,圆形孔洞170可以使任意一个构件跟其周围其他六个构件实现水体和物质的交换,有利于排水和植被生长,提高水体和物质交换。在六边形外框100内填充生态混凝土200且高度略低于六边形外框100的高度,给表层覆盖土壤预留空间,且生态混凝土200在填充时并非完全充满,而是通过模具使其在中央位置形成一个圆柱形空腔300。应用到工程上时,该圆柱形空腔300内将全部填土,因此该区域不受生态混凝土孔隙大小的影响,可栽种根茎较大的植被,一方面增加了可选植被的种类,另一方面也使得在同一块体内栽种多种植物成为可能,增加了生态和景观效益。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不以此为限,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