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生活垃圾场防渗的导气花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72015发布日期:2019-04-02 23:56阅读:1073来源:国知局
用于生活垃圾场防渗的导气花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垃圾排气技术领域,特别是用于生活垃圾场防渗的导气花管。



背景技术:

垃圾填埋气体又称填埋气。是垃圾在填埋后,主要为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气体,具有危害性。主要气体包括氨、二氧化碳、一氧化碳、氢、硫化氢、甲烷、氮和氧等,其中以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含量最高。其典型特征为温度约43-49℃,相对密度约1.02-1.06,水蒸气含量达到饱和,高位热值为15630-19537KJ/m3。填埋气具有易燃易爆性,由于气体中甲烷含量较高,为可燃气体;不加以收集与控制,就很容易引起火灾和爆炸;填埋气由于气体中含有硫化氢、一氧化碳和硫醇等一般有毒,具有恶臭气味,甲烷、二氧化碳和氮气会使人窒息。

为了使垃圾填埋场能安全、稳定地运行,在填埋库区内每隔40~50米设置一垂直导气石笼,导气石笼中部设置φ200毫米穿孔管,管外用钢丝网围成φ1500毫米的网笼,管与网笼之间填充粒径20~40mm的碎石,导气石笼及导气管的铺设随着填埋作业面逐层上升而逐渐加高。

在中间覆土层下设置软管与石笼相接,收集与排出垃圾堆内的填埋气,经发明人研究发现,填埋气一部分通过管体上的通孔进入到土壤层被自然降解后,还是会有一部分气体通过管体的出气口排出,且排出的气体同样还含有恶臭气味,从而影响周边的空气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除臭效果好、拆装方便的用于生活垃圾场防渗的导气花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用于生活垃圾场防渗的导气花管,它包括管体,管体上开设有若干通孔,管体的出气口安装有除臭装置,除臭装置包括壳体、框体和吸附件,壳体上开设有与管体相通的出气孔,壳体安装在管体的出气口,吸附件安装在框体上,框体插接在壳体上,且使得吸附件位于出气孔内。

优选的,吸附件为活性碳吸附件,框体上开设有放置吸附件的第二卡部,吸附件的边缘卡在第二卡部上。

优选的,第二卡部为向框体中心位置凸起的凸块。

优选的,框体上还设置有一拿持部,拿持部位于壳体的外侧。

优选的,壳体的连接端设置有一插接部,插接部插接在管体的出气口内。

优选的,壳体的连接端设置有一螺纹连接部,螺纹连接部通过螺纹插接在管体的出气口内。

优选的,壳体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一卡部,第一卡部上安装有防堵件。

优选的,防堵件为滤网。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管体上设置有除臭装置,除臭装置中的吸附件交错分布在壳体上,从而使得吸附件具有折流效果,使得气体被吸附的时间得到延长,从而增强了吸附性能,达到了除臭的目的;

进一步的,吸附件通过框体安装在壳体内,且框体与壳体之间为插接连接,拆装即为方便,且框体上设置有第二卡部,吸附件放置在第二卡部上,因此拆装吸附件也比较方便,因此,当吸附件吸附饱和后,能够快速的更换吸附件,且该吸附件为活性碳吸附件,饱和后的吸附件能够通过释放等方式进行再生,从而节约了生产成本;

进一步的,除臭装置与管体之间为可拆卸连接,其拆装方便,提高施工效率;

进一步的,除臭装置的顶部,还设置有防堵件,防堵件能够防止砂砾、落叶等物体堵塞管体,从而保证了管体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 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 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 为图1中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 为图2中的II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 为框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2-通孔,3-除臭装置,4-防堵件,5-第一卡部,6-框体,7-吸附件,8-壳体,9-拿持部,10-插接部,11-螺纹连接部,12-第二卡部,13-出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用于生活垃圾场防渗的导气花管,它包括管体1,管体1上开设有若干通孔2,管体1的出气口安装有除臭装置3。

如图1和图2所示,管体1为高密度聚乙烯管,即HDPE管,它呈圆筒状,且它具有很强的热塑性,可通过管材挤塑、吹塑等方式制成,管体1安装在石笼内,石笼由等粒状物填充。通常情况下,管体1为竖直安装,且间隔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50m,其管体1的出气口高度高出场地1m以上,但管体1的长度不够,因此管体1与管体1之间采用热熔性连接,才用此方式连接,其连接处的强度还高于管体强度。

如图1和图2所示,通孔2为圆孔,均匀分布在管体1的外表面上,当管体1安装在石笼内后,石笼内的填充物不能堵塞通孔2,管体1内的气体一部分通过通孔2进入到石笼内,然后进入到土壤中,通过自然降解吸收,达到气体净化目的。

如图3和图4所示,除臭装置3包括壳体8、框体6和吸附件7。

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8上开设有与管体1相通的出气孔13,壳体8安装在管体1的出气口内,进一步的,壳体8的连接端设置有一插接部10,插接部10插接在管体1的出气口内,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插接部10与管体1的出气口紧密配合,安装时,将插接部10插接在出气口即可,拆卸时,可将管体1的出气口预热,然后再取出插接部10,因而安装方便。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壳体8的连接端设置有一螺纹连接部11,螺纹连接部11通过螺纹插接在管体1的出气口内,安装时,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将壳体8与管体1连接起来,其螺纹丝口达到三圈即可,采用螺纹连接方式连接,不会受管体1的出气口变形的影响,当管体1的出气口变形后,只需将螺纹的第一圈对准丝口并安装后,通过转动壳体8,管体1的出气口在壳体8的作用下就可复位。

如图3和图4所示,吸附件7安装在框体6上,吸附件7为活性碳吸附件,根据需求,可将吸附件7设置成板状或块状,活性炭吸附件能够快速有效的吸附气体中的硫化氢、一氧化碳等恶臭气体,还能吸收甲烷,从而避难甲烷过多,造成危害。

如图5所示,框体6由一矩形框体和一圆弧框体组成,圆弧框体设置在矩形框体的插人端,在壳体8上开设有插入框体6的孔洞,进一步的框体6上还设置有一拿持部9,拿持部9位于壳体8的外侧,即拿持部9不能穿过孔洞。

如图3和图4所示,框体6穿过空洞插接在壳体8上,并且使得吸附件7位于出气孔13内,在本实施例中,框体6为多个,且上下交错分布安装在壳体8上,从而使得位于框体内的吸附件7交错分布,使其具有折流气体的效果,因此气体进入到壳体8内后,通过吸附件7的折流,使得气体被吸附的时间延长,从而增强了吸附效果,而且还不影响气体的正常流动。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框体6上开设有放置吸附件7的第二卡部12,吸附件7的边缘卡在第二卡部12上,进一步的,第二卡部12为向框体6中心位置凸起的凸块,从而使得吸附件7拆装方便,当需要安装时,将吸附件7放置在框体6内,然后将框体6插入到壳体8内即可,当吸附件7吸附饱和后,取出框体6,然后托举吸附件7就可将吸附件取出,取出后的吸附件7可放置于再生装置中,使其再生,从而可以多次利用,从而减低了生产城而不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4所示,壳体8的出气端设置有第一卡部5,第一卡部5上安装有防堵件4,进一步的防堵件4为滤网,防堵件4能够防止砂石、落叶等堵塞物进入到管体1内,从而避免管体1被堵塞,保证了管体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垃圾堆内经过发酵,产生气体,气体进入到导气管内,一部分气体通过管体1上的通孔2进入到土壤中,完成自然降解,另一部分则通过管体1的出气口进入到除臭装置3中,气体中的恶臭气体即有危害的气体则通过吸附件7吸附,从而排出洁净的空气,且吸附件7通过折流安装,使得气体的被吸附时间延长,增强了吸附效果,且整个除臭装置3拆装方便。

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 “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

尽管这里参照本实用新型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形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