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家用污水分类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69640发布日期:2019-05-03 19:10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家用污水分类回收再利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环保节能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家用污水分类回收再利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生活污水不仅仅有洗菜水、淘米水、洗衣污水等常见的生活污水,为了清洗一些比较特殊的污渍还会用到特殊的清洁剂,会产生大量含有有毒有害物质的污水。

目前市场上,人们对于污水大多统一排放,使得一些洗菜水淘米水等可回收利用的水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与一些污水一同排放,浪费了资源,不够环保节能,且由于下水管道排放污水,污水在管道内发酵后产生的气味能够从漏水口散发出,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家用污水分类回收再利用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人们对于污水大多统一排放,使得一些洗菜水淘米水等可回收利用的水源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与一些污水一同排放,浪费了资源,不够环保节能,且由于下水管道排放污水,污水在管道内发酵后产生的气味能够从漏水口散发出,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家用污水分类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连接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水池、漏水口、蓄水箱和支撑架,所述漏水口固定连接于所述水池,所述漏水口位于所述水池下方,所述蓄水箱位于所述水池下方,所述支撑架固定连接于所述蓄水箱,所述支撑架位于所述蓄水箱下方,所述连接组件包括分流板、流水管、水龙头和旋转开关,所述流水管固定连接于所述漏水口,所述流水管位于所述漏水口下方,所述分流板转动连接于所述流水管,所述分流板位于所述流水管一侧,所述水龙头固定连接于所述蓄水箱,所述水龙头位于所述蓄水箱一侧,所述旋转开关固定连接于所述分流板,所述旋转开关位于所述分流板一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流水管的形状为Y型,且Y型的所述流水管一端位于所述蓄水箱内。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分流板为形状梯形,且所述分流板的两端设有防水垫片。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漏水口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且所述漏水口的上端开设有过滤孔。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蓄水箱为无盖的六面箱体,且所述蓄水箱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所述水龙头。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分流板的长度大于所述流水管的宽度,且所述旋转开关固定连接于所述分流板的中间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家用污水分类回收再利用装置,通过设置所述流水管的形状为Y型,且Y型的所述流水管一端位于所述蓄水箱内,而所述流水管内固定连接有所述分流板,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旋转所述旋转开关转动所述分流板对不同的使用水进行分类处理,将能够二次利用的水能够通过所述分流板流入蓄水箱,使得水资源得到二次利用,节约资源,环保节能,而所述分流板的形状为梯形,且所述分流板的两端设有所述防水垫片,增加了所述分流板与所述流水管之间的密封性,使得所述分流板阻挡了污水管内气味的散发,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流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组件、11-水池、12-漏水口、13-蓄水箱、14-支撑架、2-连接组件、21-分流板、22-流水管、23-水龙头、24-旋转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家用污水分类回收再利用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和连接组件2,支撑组件1包括水池11、漏水口12、蓄水箱13和支撑架14,漏水口12固定连接于水池11,漏水口12位于水池11下方,蓄水箱13位于水池11下方,支撑架14固定连接于蓄水箱13,支撑架14位于蓄水箱13下方,连接组件2包括分流板21、流水管22、水龙头23和旋转开关24,流水管22固定连接于漏水口12,流水管22位于漏水口12下方,分流板21转动连接于流水管22,分流板21位于流水管22一侧,水龙头23固定连接于蓄水箱13,水龙头23位于蓄水箱13一侧,旋转开关24固定连接于分流板21,旋转开关24位于分流板21一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流水管22的形状为Y型,且Y型的流水管22一端位于蓄水箱13内,而流水管22内固定连接有分流板21,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旋转旋转开关24旋转分流板21对不同的使用水进行分类处理,将能够二次利用的水能够通过分流板21分流流入蓄水箱13,使得使用水得到二次利用,节约资源,环保节能,而分流板21的形状为梯形,且分流板21的两端设有防水垫片,增加了分流板21与流水管22之间的密封性,使得分流板21阻挡了污水管内气味的散发,增加了装置的实用性。

在本实施方式中,使用过的水通过水池11流入漏水口12,而漏水口12下端固定连接有形状为Y型的流水管22,且通过设置形状为梯形的分流板21,且旋转开关24固定连接于分流板21的中间位置,使得通过旋转开关24转动分流板21时,分流板21以旋转开关24为轴转动,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旋转旋转开关24对不同的使用水进行分类处理,分流板21两端设置有防水垫片,从而增加了分流板21与流水管22连接的密封性,避免了污水管内的气味散发出来,而流水管22的一端连接于下水道,方便污水的排出,流水管22的另一端通往蓄水箱13,使得能够二次利用的水得到存放,并通过将蓄水箱13的下端设置有水龙头23,使得方便取出能够二次利用的水,操作简单快捷。

进一步的,流水管22的形状为Y型,且Y型的流水管22一端位于蓄水箱13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流水管22的形状为Y型,且Y型的流水管22一端位于蓄水箱13内,使得当倒入水池11的水,通过漏水口12流入流水管22内,通过形状为Y型的流水管22,使得流入的水分流,当流入的水能够再用,则通过分流板21分流流入蓄水箱13内,实现了对使用过的水分类。

进一步的,分流板21的形状为梯形,且分流板21的两端设有防水垫片。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分流板21的形状为梯形,且分流板21的两端设有防水垫片,使得当水通过漏水口12进入流水管22内的水由分流板21进行分流,通过设置分流板21为梯形,使得分流板21的两端与流水管22的接触面积增大,而分流板21两端设置有防水垫片,从而增加了分流板21与流水管22连接的密封性。

进一步的,漏水口12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且漏水口12的上端开设有过滤孔。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漏水口12的上端直径大于下端直径,且漏水口12的上端开设有过滤孔,使得当使用过的水通过漏水口12流入流水管22内时,水通过漏水口21的孔流下,水里的杂物被漏水口21拦下,避免了杂物进入流水管22造成堵塞。

进一步的,蓄水箱13为无盖的六面箱体,且蓄水箱13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水龙头23。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蓄水箱13为无盖的六面箱体,且蓄水箱13的一侧下端固定连接有水龙头23,使得使用过的水被分流板21分流后,能够二次利用的水能够通过流水管22流入蓄水箱13内,使得能够二次利用的水得到存放,并通过将蓄水箱13的下端设置有水龙头23,使得方便取出能够二次利用的水,操作简单快捷。

进一步的,分流板21的长度大于流水管22的宽度,且旋转开关24固定连接于分流板21的中间位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分流板21的长度大于流水管22的宽度,且旋转开关24固定连接于分流板21的中间位置,使得通过旋转开关24转动分流板21时,分流板21以旋转开关24为轴转动,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旋转旋转开关24对不同的使用水进行分类处理。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使用过的水通过水池11流入漏水口12,而漏水口12下端固定连接有形状为Y型的流水管22,且通过设置形状为梯形的分流板21,且旋转开关24固定连接于分流板21的中间位置,使得通过旋转开关24转动分流板21时,分流板21以旋转开关24为轴转动,从而使得人们能够通过旋转旋转开关24对不同的使用水进行分类处理,分流板21两端设置有防水垫片,从而增加了分流板21与流水管22连接的密封性,避免了污水管内的气味散发出来,而流水管22的一端连接于下水道,方便污水的排出,流水管22的另一端通往蓄水箱13,使得能够二次利用的水得到存放,并通过将蓄水箱13的下端设置有水龙头23,使得方便取出能够二次利用的水,操作简单快捷。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