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钉形劲芯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21473发布日期:2019-04-29 12:20阅读:373来源:国知局
一种钉形劲芯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钉形劲芯桩。



背景技术:

在地基处理施工过程中,采用搅拌桩技术能够快速的处理加固地基,且施工工艺简单,施工噪声小,但传统水泥搅拌桩在较大荷载作用下,桩顶易发生破坏,仍属于柔性桩的范畴且承载力较低。为了提高水泥搅拌桩的承载能力,将预制混凝土桩芯插入水泥搅拌桩中,称之为劲芯桩。

目前的预制混凝土桩芯多采用圆形或方形的柱体作为劲芯打入水泥搅拌桩,受较大荷载时桩顶容易受力不均匀,造成劲芯偏斜,影响劲芯桩的成桩质量。同时,传统的劲芯桩仍属于单体桩的范畴,难以发挥桩土的共同作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效果明显,能显著解决以上问题的钉形劲芯桩。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钉形劲芯桩,包括钉形劲芯和搅拌桩,所述钉形劲芯由圆台型桩帽和劲芯体组成,所述劲芯体位于所述圆台型桩帽的下方且与所述圆台型桩帽固定连接,所述劲芯体上设有多个凹槽,所述劲芯体插入到所述搅拌桩内,所述圆台型桩帽的底面与所述搅拌桩的顶面相抵接。

作为优选,所述劲芯体与所述圆台型桩帽同轴。

作为优选,所述劲芯体和圆台型桩帽均由混凝土制成。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成对设置,位于同一高度的一对凹槽关于劲芯体的轴线对称设置,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对凹槽相互交错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深度为所述劲芯体直径的1/5~1/4。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为楔形。

作为优选,所述圆台型桩帽的直径是所述劲芯体直径的5~25倍。

作为优选,所述劲芯体的长度为所述搅拌桩长度的1/4~2/3。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混凝土圆台型桩帽能够更好的协调桩土共同作用,有效提高桩体承载力;同时可避免压桩时桩体倾斜,提高劲芯桩的成桩质量。

2、混凝土劲芯体能够将混凝土圆台型桩帽所承担的荷载更好的向下方传递,有效保护桩顶及其浅层部分不易发生破坏。

3、分布于混凝土劲芯体的凹槽能够有效增加混凝土劲芯体和周围水泥土之间的咬合力和摩擦力,使桩土的共同作用效果更好,提高承载力。左右对称、上下交错的凹槽分布形式,使得桩体在各个方向受力均匀,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2是钉形劲芯桩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搅拌桩,2-钉形劲芯;3-圆台型桩帽;4-劲芯体;5-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钉形劲芯桩,包括钉形劲芯2和搅拌桩1,钉形劲芯2由圆台型桩帽3和劲芯体4组成,劲芯体4位于圆台型桩帽3的下方且与圆台型桩帽3固定连接,劲芯体4上设有多个凹槽5,劲芯体4插入到搅拌桩1内,圆台型桩帽3的底面与搅拌桩1的顶面相抵接。劲芯体4与圆台型桩帽3同轴。劲芯体4和圆台型桩帽3均由混凝土制成。

凹槽5成对设置,位于同一高度的一对凹槽5关于劲芯体4的轴线对称设置,位于不同高度的相邻两对凹槽5相互交错设置。凹槽5的深度为劲芯体4直径的1/5~1/4。凹槽5为楔形。

圆台型桩帽3的直径是劲芯体4直径的5~25倍。劲芯体4的长度为圆台型桩帽3厚度的5~50倍。具体为,圆台型桩帽3的直径为1~2.5m,厚10~30cm;劲芯体4的直径为10~20cm,长度为1.5~5m。另外,劲芯体的长度为搅拌桩长度的1/4~2/3。

本实用新型的提供的钉形劲芯桩的施工方法如下:

第一步:根据设计图纸尺寸及规范等要求,预制钉形劲芯;

第二步:三通一平施工场地(即通水、通电、通车,场地整平),测定桩体位置,绘制施工轮廓线,组织施工材料、机械、人员就位;

第三步:钻机定位,调平,调整垂直度,钻杆对准中轴线,钻进喷浆搅拌,搅拌叶片下沉到设计深度后,提升20~50cm,开启灰浆泵将水泥浆压入土中,边喷浆边旋转,并重复上下搅拌,得到搅拌桩。

第四步:将钉形劲芯垂直压入第三步所得的搅拌桩中,压入到设计位置,完成施工。

本实用新型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