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态沟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459384发布日期:2019-04-20 03:50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态沟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沟坡防护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态沟坡。



背景技术:

侵蚀沟是沟蚀所造成的侵蚀地形,受冻胀作用及沟底径流冲刷坡脚的影响,侵蚀沟沟坡极易出现沟岸坍塌和土质流失,导致侵蚀沟道横向扩张,且植被难以存活。

目前,针对侵蚀沟沟坡的生态防护技术鲜有报道,已有的研究多集中于公路路基边坡、河岸边坡的治理,其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生态治理技术包括:生态混凝土砌块护坡技术、生态袋护坡技术、植被护坡技术以及工程与植物相结合的护坡技术,但由于侵蚀沟分布零散、单沟工程量少但跨度大以及交通不便、植被难以恢复等问题,上述护坡技术并不适用于侵蚀沟道。

因此提供一种适用于侵蚀沟道的护坡技术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生态沟坡,其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易行、成本低廉,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适用于侵蚀沟道的治理。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态沟坡,包括设在沟道的坡面上的多排生态木桩以及草本植物,各排所述生态木桩沿所述坡面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排所述生态木桩均沿所述坡面的长度方向延伸,各排所述生态木桩之间裸露的所述坡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平铺有秸秆,相邻各排所述生态木桩之间设置有用于压实秸秆的檀条,所述檀条沿所述坡面宽度方向延伸,且所述檀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生态木桩上。

优选地,所述生态木桩为活柳桩,所述生态木桩的顶芽向上设置,且所述顶芽的顶端露出所述坡面。

优选地,相邻排所述生态木桩之间的排距为1.0米,每排所述生态木桩内相邻所述生态木桩间的桩距为0.3米。

优选地,所述草本植物为草籽。

优选地,所述秸秆为玉米秸秆。

优选地,各排所述生态木桩内的相邻所述生态木桩之间栽植有柳树或扦插有柳条。

优选地,所述坡面的坡角不大于45°。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沟坡,在沟道的坡面上设置多排生态木桩以及草本植物,各排生态木桩沿坡面宽度方向间隔设置,每排生态木桩均沿坡面的长度方向延伸,在各排生态木桩之间裸露的坡面上沿其长度方向平铺秸秆,在相邻各排生态木桩之间设置用于压实秸秆的檀条,檀条沿坡面宽度方向延伸,且檀条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生态木桩上;以秸秆和生态木桩作为护坡技术的主要材料,材料来源广泛且质地轻,工艺简单,易于运输和施工,而采用秸秆对坡面覆盖并利用檀条固定后,降低了坡面溅蚀强度,抑制了径流的产生,随着秸秆的腐烂,可逐步改善坡面土壤条件,为植被群落演替创造了条件,因此适用于侵蚀沟道的治理。

附图说明

图1为沟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态沟坡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态沟坡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侧视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

L1:原沟道断面、L2:现沟道断面

坡面1、生态木桩2、草本植物3、秸秆4、檀条5、柳条6、绑绳7。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生态沟坡,其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易行、成本低廉,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适用于侵蚀沟道的治理。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图1为沟道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态沟坡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态沟坡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另一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2的侧视图。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生态沟坡,包括设在沟道坡面1上的多排生态木桩2以及草本植物3,各排生态木桩2沿坡面1宽度方向间隔设置,且每排生态木桩2均沿坡面1的长度方向延伸,各排生态木桩2之间裸露的坡面1上沿坡面1长度方向平铺有秸秆4,具体可以选用带叶秸秆4,防冲蚀性能更好,且仅设置单层秸秆4即可,相邻各排生态木桩2之间设置有用于压实秸秆4的檀条5,檀条5沿坡面1宽度方向延伸,且檀条5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生态木桩2上。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沟坡,以秸秆4和生态木桩2作为护坡技术的主要材料,材料来源广泛且质地轻,工艺简单,易于运输和施工,且采用秸秆4对坡面1覆盖并利用檀条5固定后,降低了坡面1溅蚀强度,抑制了径流的产生,随着秸秆4的腐烂,可逐步改善坡面1土壤条件,为植被群落演替创造了条件。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沟坡,具有就地取材、施工易行、成本低廉、生态效益显著等特点,适用于侵蚀沟道的治理。

其中,由于径流主要冲刷沟道底部及坡脚部分,因此具体施工时,可以仅将沟道坡面1下部设置为生态沟坡,具体可以将沟道坡面1下部1/2以下的位置设置为生态沟坡,以节省材料,减小施工量。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态沟坡,生态木桩2的长度优选不小于50cm,直径不小于5cm,打入沟道坡面1后生态木桩2露出地面不小于15~20cm。

另外,生态木桩2优选为活柳桩,生态木桩2的顶芽向上设置,且顶芽的顶端露出坡面1,这样成排生态木桩2在固定秸秆4、防止秸秆4顺坡面1下滑的同时可生长为柳树,其根系能够固结坡面1土壤,稳固坡面1。

具体地,相邻排生态木桩2之间的排距可以设置为1.0米,每排生态木桩2内相邻生态木桩2间的桩距可以设置为0.3米,保证生态木桩2对秸秆4的固定作用。当然生态木桩2的排距和桩距具体并不限于此,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在一定范围内调整,本申请对此不作具体限制。

可选地,檀条5可以通过绑绳7固定在生态木桩2上,就地取材,且固定简单可靠。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生态沟坡,草本植物3优选为草籽,在布设生态木桩2后在坡面1上撒播草籽,简单易行,秸秆4可为草籽的生长提供养料。

其中,撒播草籽具体可以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可以在铺设秸秆4之间,第二次可以在铺设秸秆4之后,撒播草籽后可以用铁锹轻拍秸秆4,使撒在秸秆4上的草籽落在坡面1上。

具体地,秸秆4可以选用玉米秸秆4,材料来源更广泛,且更不易沿坡面1下滑。

进一步地,为提高坡面1植被密集度,在各排生态木桩2内的相邻生态木桩2之间还可以栽植有柳树或扦插有柳条7,柳条7成活率较高;柳条7优选采用2年生休眠期活柳条,具体扦插间距可以为50cm;进行上述植苗后可进行平茬处理,保留2至3个芽眼即可。当然,也可扦插其他易成活的苗木,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在上述各具体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生态沟坡,为防止沟道坡面1在施工过程中及日后发生坍塌,对于水流冲刷严重的陡坡沟道可进行削坡处理,使沟道的坡面1达到自然安息角后再进行生态木桩2等的设置;具体地,坡面1的坡角优选不大于45°,具体可以设置在35°左右。

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生态沟坡,对易于塌坍、水流冲刷严重的沟坡削坡后达到土的自然安息角,通过沿沟道走向在坡面1上定植成排柳桩后,撒播草籽并铺设植物秸秆4,就地取材、施工易行,成排柳桩在固定秸秆4、防止其顺坡面1下滑的同时,可进行生长,其根系能够固结坡面1土壤,稳固坡面1,同时能够增加坡面1植被覆盖度,降低土壤侵蚀;另一方面,在坡面1铺设的秸秆4能够有效拦蓄坡上部径流泥沙,减少泥沙进行沟道;且秸秆4被泥沙覆盖腐烂后能够改善堆积泥沙的理化性质,更易于植被的恢复。

需要说明的是,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较为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生态沟坡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