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管道直接开挖检测用探坑组合防护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59079发布日期:2019-05-15 22:15阅读:579来源:国知局
一种管道直接开挖检测用探坑组合防护板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管道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管道直接开挖检测用探坑组合防护板。



背景技术:

在长途输送管道检测工程中,通常涉及防腐层检测、土壤腐蚀性检测、管体腐蚀状况测试、无损检测和缺陷修复等环节,需要对检测段的埋地管道进行直接开挖。管道的实际情况及开挖段的地理环境情况对挖出的探坑都有一定要求,通常要求挖出的探坑形状为:在管道上方挖出具有一定坡度的呈梯形空间,在管道四周挖出矩形空间,管道位于矩形空间内,如图1所示。挖好的探坑用于给工人对管道检测的一系列操作时提供操作空间,包括检测仪器等工具的放置、操作工人的现场检测、修复施工等。而长途输送管道通常跨距远,管道敷设沿途经过的地形、地貌复杂,时常出现开挖点土质松软、甚至泥泞的情况,导致挖出的探坑湿滑或易垮塌,现场操作人员站在里面进行管道检测、修复等操作时需要十分小心。这样不利于操作人员全神贯注的进行工作,同时也对放置的检测仪器等工具的安全性造成威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管道直接开挖检测用探坑组合防护板,用于在管道直接开挖检测工程中对挖出的探坑进行固定、防护,方便操作人员的施工和工具摆放,保证操作人员和检测仪器等的安全性,并通过安全保障让操作人员全神贯注投入检测工作中,从而提高检测效率和准确性。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给出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管道直接开挖检测用探坑组合防护板,包括防护板框架主体,所述防护板框架主体包括外框和内架,所述外框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有一长条状的插孔;所述外框的另一侧边缘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插孔相匹配的插杆;所述内架为连接于外框内侧的镂空架体;所述内架顶面与外框顶面齐平,所述内架底面超出外框底面形成凸出体。

优选的,所述外框呈矩形,所述插孔的上端与外框上侧框体的内边缘齐平,所述插孔的下端与外框下侧框体的外边缘齐平。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通过连接块实现与外框边缘的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插杆与外框边缘平行且有间隔,所述间隔宽度与插孔的孔壁厚度相适应;所述连接块设置于外框上侧框体的侧边缘,其高度和厚度与外框上侧框体一致,宽度为插杆直径与所述间隔宽度之和。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的框体底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抓地刺片,所述抓地刺片与外框的框体通过弹簧折叠支架连接,可实现刺片的直立与平放。

进一步的,所述抓地刺片可以为矩形或三角形等形状。

进一步的,所述外框、内架、插孔、插杆为一体成型。

进一步的,所述一体成型的外框、内架、插孔、插杆的材质为铝合金。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的框架主体顶面,还敷设有一橡胶层。

进一步的,所述镂空架体可以为菱形格镂空架体、圆形格镂空架体或三角形格镂空架体等。

进一步的,所述防护板框架主体的长度不小于50cm,宽度不小于30c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各单个防护板间可通过插孔和插杆实现连接,使用时,可以根据探坑的大小尺寸,选择合适数量的防护板进行适应性组合连接,将其铺设与探坑内实现探坑的固定和防护,使用完毕后可以拆分成单个的防护板,方便存放和运输;且防护板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质量轻,结构稳定,方便安装和搬运。

2.内架顶面与外框顶面齐平,底面高于外框底面形成凸起,使整个防护板形成上平下凸的形状。使用时,工人踩踏在防护板平整的顶面,方便移动,而凸出的下底面则在重力作用下陷入探坑的泥土内,形成良好的抓地效果,防止防护板位移,进一步保证了操作工人的安全。

3.防护板顶面铺设有橡胶层,一是可以防滑,保证操作工人的安全,二是可以防水,既为操作工人提供一个干燥清爽的工作环境,又可以避免检测仪器等工具在放置时不慎浸水而导致部件损坏的隐患。

4.防护板外框的框体底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可折叠抓地刺片,可以在地质情况恶劣-如泥泞或极易松塌的探坑中使用时,选择适量的抓地刺片,将其通过弹簧折叠支架拉垂直,刺入探坑泥地中,进一步加强防护板的抓地效果,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使用完毕后,再通过弹簧折叠支架将其放平,使抓地刺片不占空间,简洁,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背景技术所述现有燃气管道检测中通常挖出的探坑的形状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橡胶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使用时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敷设于探坑中的实施例示意图。

附图中的数字标记分别是:

1-框架主体,2-外框,3-内架,4-橡胶层;

21-插孔,22-插杆,23-连接块,24-抓地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2-5所示,一种管道直接开挖检测用探坑组合防护板,包括防护板框架主体1,所述框架主体1包括外框2和内架3,所述外框2呈矩形,其框体宽度不小于2cm,所述外框2右边缘固定连接有一长条状插孔21,所述插孔21的上端与外框2上侧框体的内边缘齐平,所述插孔21的下端与外框2下侧框体的外边缘齐平;

所述外框2左边缘固定连接有一与所述插孔21相匹配的插杆22,所述插杆22与外框2左边缘平行且有间隔,所述间隔宽度与插孔21的孔壁厚度相适应;插杆22上端与外框2通过连接块23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23设置于外框2上侧框体的左边缘,其高度和厚度与外框2上侧框体一致,宽度为插杆22直径与所述间隔宽度之和;

所述外框2的框体底面,设置有均匀分布的三角形抓地刺片24,所述抓地刺片24与外框2的框体通过弹簧折叠支架(本实施例的弹簧折叠支架的结构见公开号为CN204032791U的专利<一种可调折叠支架>所披露的结构)连接,可实现刺片的直立与平放;

所述内架3为连接于外框2内侧的镂空架体;本实施例中,所述镂空架体为菱形格镂空架体;

所述内架3顶面与外框2顶面齐平,所述内架3底面的高度高于外框2底面高度形成凸起,本实施例中,内架3底面的高度高出外框2底面高度1cm;

所述外框2、内架3、插孔21、插杆22为铝合金材质一体成型。

所述防护板的框架主体1顶面,还敷设有一橡胶层4。

所述防护板框架主体1的长度不小于50cm,宽度不小于30cm,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护板框架主体1的长度为80cm,宽度为50cm。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及步骤为:

①根据挖好的探坑,测量所需防护面的面积大小,然后根据测量的数据,搬运出适量的防护板;②根据之前测量的数据,选择合适的位置铺设第一块防护板,然后将第二块防护板的插杆插入第一块防护板的插孔内,再向下按压铺设第二块防护板,以此类推,直至所有计划的防护板全部组合铺设完毕。在铺设过程中,如果遇到地质情况恶劣-如泥泞或极易松塌的地块时,可以视情况选择适量的抓地刺片,将其通过弹簧折叠支架拉垂直,刺入探坑泥地中,进一步加强防护板的抓地效果,确保其使用的安全性;③使用完毕后,将防护板一块一块的取下,如有刺片垂直的,通过弹簧折叠支架将其放平,使抓地刺片不占空间;然后统一存放。

本管道直接开挖检测用探坑组合防护板采用铝合金一体成型,质量轻,结构简单、稳定,使用方便,且抓地效果好,防水防滑,安全性高。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橡胶层的纹路、厚度等,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计,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所述内架的镂空架体的镂空面大小、镂空率,也可根据实际需要具体设计,本实施例不做具体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补充,如根据需要在外框的上下边缘再分别设置插孔和插杆,使得防护板可以实现上下左右的组合连接等,这些改进和补充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