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15602发布日期:2019-07-31 21:28阅读:342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漏领域,具体涉及的是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其具有排水量大以及可实现自动关闭防臭的特点。



背景技术:

地漏,是连接排水管道系统与室内地面的重要接口。作为住宅中排水系统的重要部件,它的性能好坏直接影响室内空气的质量,对卫浴间的异味控制非常重要。

市场上的地漏基本都包括安装在地板上的上部部件以及用于与下水管相连的下部部件,目前为了实现防臭功能,大部分地漏都是在下部部件(即与下水管相连的出水管)上设置开关,由于下水管的直径是一个固定值,所述出水管的直径也会因直接限制而比较小,如此使得开关中的流水通道比较狭小,进而直接影响整个地漏的排水量。

有鉴于此,本申请人针对上述问题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以解决现有技术为了实现防臭而造成整个地漏排水量较小的问题。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

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其中,包括上盖、外座以及位于上盖和外座之间的内芯座,所述上盖上形成有地漏进水口,所述外座底部形成有用于与下水管对接相连的出水管;

所述内芯座具有芯体、过滤盘以及可转动连接在芯体上的开关门,所述芯体具有用于承接地漏进水口进水的承接台以及位于承接台下部的排水座,所述排水座侧边形成有呈锐角倾斜设置的密封侧面以及位于密封侧面内的排水口,所述密封侧面与开关门抵触时密封所述排水口。

进一步,所述承接台下部两侧还形成有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所述第一凸耳和第二凸耳上还均形成有枢接孔,所述开关门两侧则形成有与枢接孔对接的转动轴。

进一步,所述过滤盘可拆装连接在芯体的承接台上。

进一步,所述外座在出水管上方依次形成有圆柱外壳和方形上壳,所述圆柱外壳、方形上壳以及出水管一体成型,所述内芯座容设在圆柱外壳内,所述上盖与方形上壳配合相连。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在需要进行排水时,废水经上盖的地漏进水口进入到内芯座中,经过滤盘之后顶开开关门而流至外座的出水管,并最终由下水管向外排出。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用于起到截断下水管中的臭气上扬的开关门设置在内芯座内,而不是位于下水管中,如此使得开关门可以相对设置的较大一些,从而大大提高整个地漏在正常使用时的排水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的立体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芯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上盖-1;地漏进水口-11;外座-2;

出水管-21;圆柱外壳-22;方形上壳-23;

内芯座-3;芯体-31;承接台-311;

排水座-312;密封侧面-313;排水口-314;

第一凸耳-315;第二凸耳-316;枢接孔-317;

过滤盘-32;开关门-33;转动轴-33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4所示,其为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包括上盖1、外座2以及位于上盖1和外座2之间的内芯座3。

所述上盖1上形成有地漏进水口11,所述外座2底部形成有用于与下水管对接相连的出水管21。

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内芯座3具有芯体31、过滤盘32以及可转动连接在芯体31上的开关门33。

所述芯体31具有用于承接地漏进水口11进水的承接台311以及位于承接台311下部的排水座312,所述排水座312侧边形成有呈锐角倾斜设置的密封侧面313以及位于密封侧面313内的排水口314,所述密封侧面313与开关门33抵触时密封所述排水口314。

这样,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改进型大排量地漏,在需要进行排水时,废水经上盖1的地漏进水口11进入到内芯座3中,经过滤盘32之后顶开开关门33而流至外座2的出水管21,并最终由下水管向外排出。在没有废水需要下排时,由于密封侧面313呈锐角倾斜设置,所述开关门33在重力的作用下,会自动贴在密封侧面313上形成密封结构,实现自动密封。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由于将用于起到截断下水管中的臭气上扬的开关门33设置在内芯座3内,而不是位于下水管中,如此使得开关门33可以相对设置的较大一些,从而大大提高整个地漏在正常使用时的排水量。

如图4所示,作为所述开关门33可转动连接的一种具体结构,所述承接台311下部两侧还形成有第一凸耳315和第二凸耳316,所述第一凸耳315和第二凸耳316上还均形成有枢接孔317,所述开关门33两侧则形成有与枢接孔317对接的转动轴331。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方便清洗,所述过滤盘32可拆装连接在芯体31的承接台311上。

如图1至图4所示,作为一种具体实施例,所述外座2在出水管21上方依次形成有圆柱外壳22和方形上壳23,所述圆柱外壳22、方形上壳23以及出水管21一体成型,所述内芯座3容设在圆柱外壳22内,所述上盖1与方形上壳23配合相连。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