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拔桩的可注浆钢板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34898发布日期:2019-05-11 00:20阅读:1155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拔桩的可注浆钢板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钢板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拔桩的可注浆钢板桩。



背景技术:

由于钢板桩具有使用寿命长、可重复使用、施工简单方便、工期短、环保和具有很好的挡土防水性能等较多优点,基坑常使用钢板桩作为支护结构。但土层性质和周边环境有时也限制钢板桩的应用。遇到硬塑粘土层及密实的砂土层时沉桩和拔桩均很困难。但采用锤击和引孔工艺时可以强行打入,钢板桩埋入土中时间较长,土层恢复后,特别是硬土层对钢板桩的吸附力大,需拔桩力大经常超出打拔机的极限负荷无法拔出。同时,钢板桩拔出之后会留下孔洞,在泥土回填之前容易发生坍塌,同时拔桩的振动影响以及拔桩带土过多会引起地面沉降,影响周边建筑、道路及管道的安全。必须解决以上问题才能让钢板桩应用得更广泛。

专利号为CN201720322909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注浆的钢板桩,包括若干相连的钢板桩本体,相邻钢板桩本体沿其连接点呈中心对称设置,同一侧的钢板桩本体上固定有注浆管。钢板桩本体上固定注浆管后,使得钢板桩与注浆实现一体化施工,即注浆管随钢板桩一起打入,待钢板桩拔除时,采用边拔除边注浆的方式,从而及时控制土体的变形程度。该技术理论上较好的解决了钢板桩拔桩之后留下的孔洞问题。但是无法解决当硬土层对钢板桩的吸附力大,致使拔桩力大经常超出打拔机的极限负荷导致钢板桩无法拔出的问题。而且注浆管和加强板的增加又使得钢板桩沉桩过程增大了阻力,注浆管在沉桩过程中还会被土壤堵塞,给后续的注浆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便于拔桩的可注浆钢板桩,其目的在于在拔桩前通过压力注浆,减少钢板桩本体周边土层强度,减少土层对钢板桩吸附力,减少拔桩阻力,同时在拔桩过程中对拔桩造成的孔洞进行同步注浆管,填充了钢板桩拔出后土体留下的空隙,无需二次插管注浆,显著减小拔桩带来的地面沉降,提高作业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便于拔桩的可注浆钢板桩,包括:钢板桩本体,所述钢板桩本体包括斜板一、直板、斜板二,所述斜板一、斜板二分别固定连接在直板两端,所述斜板一、直板、斜板二组合成钢板桩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减阻注浆管、加固注浆管,所述若干个钢板桩本体通过锁钩连接,所述减阻注浆管侧面开设若干减阻喷浆口,减阻注浆管的底部密封,所述加固注浆管底部开设加固喷浆口,所述加固注浆管的侧边密封,所述减阻注浆管和加固注浆管与钢板桩本体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减阻注浆管和加固注浆管通过点焊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在钢板桩本体的两个凹角单侧。

优选的,所述减阻注浆管侧边减阻喷浆口分层次开设,在同一径向截面内至多有两个减阻喷浆口且两个喷浆口关于减阻注浆管中心对称。

优选的,所述减阻注浆管侧边的减阻喷浆口使用塑料胶带密封。

优选的,所述减阻注浆管的底部密封件为圆锥体,所述圆锥体密封件在不与钢板桩接触的部分设置有突出面,所述圆锥体的锥尖向下。

优选的,所述加固注浆管的底部设置管帽,所述管帽与斜板一固定连接,所述管帽与加固注浆管之间存在间隙,方便浆液顺利流出,所述管帽向下部分为圆锥体,圆锥体的锥尖向下。

优选的,所述锁钩为钢板弯折形成的角型锁钩,所述锁钩设置在钢板桩本体斜板一和斜板二的端口处。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减阻注浆管设计为双侧减阻注浆管,所述减阻注浆管分为两部分包括大弧管,小弧管,所述大弧管,小弧管分别固定在钢板桩本体凹角处的两侧。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锁钩设计成套钩,所述套钩包括卡柱,卡环,所述卡柱固定连接斜板一,所述卡环固定连接斜板二,所述卡环与斜板二之间设有加强筋,所述卡柱底部设置为四棱锥且锥尖向下。

有益效果:在钢板桩本体凹角两侧点焊接两根注浆管,一根减阻注浆管在管侧面开孔,注浆时侧面出浆,水泥浆液注入钢板桩周边土层内,在短期内,水泥浆液起到润滑作用,减小土层对钢板桩吸附力,拔桩力减小,震动也减小,同时浆液填充在土体与钢板桩间有隔离作用,拔桩带土现象也大大改善,从而钢板桩可以顺利拔出;一根加固注浆管在底部开孔,在拔桩过程中加固注浆管的底部注浆管同时开启注浆,及时填充了土体间留下的孔洞,无需二次插管注浆,基本可消除拔桩带来的地面沉降,而且加固注浆管底部设置的管帽有效避免沉桩过程中,泥土灌入加固注浆管影响以后的注浆工作。该技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效果明显。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角钩型锁钩连接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注浆管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减阻注浆管结构示意图。

图5为设置双侧减阻注浆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套钩型锁钩结构示意图。

其中:1、直板 2、斜板一 3、斜板二 4、加固注浆管 401、管帽 5、减阻注浆管 501、管腔 502、减阻喷浆口 503、密封件 504、大弧管 505、小弧管 506、突出面 6、角型锁钩 7、卡柱 8、卡环 801、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至图4,一种便于拔桩的可注浆钢板桩,包括钢板桩本体,减阻注浆管5,加固注浆管4。所述钢板桩本体包括直板1,斜板一2,斜板二3,所述斜板一2,斜板二3分别固定连接在直板1两端,所述斜板一2,直板1,斜板二3组合成钢板桩本体。若干组所述钢板桩本体通过角型锁钩6连接。所述减阻注浆管5和加固注浆管4通过点焊的方式分别固定连接在钢板桩本体的两个凹角处。所述减阻注浆管5侧面开设若干减阻喷浆口502,所述减阻注浆管5侧边减阻喷浆口502分层次开设,在同一径向截面内至多有两个减阻喷浆口502且两个减阻喷浆口502关于减阻注浆管5中心对称。所述减阻注浆管5侧边的减阻喷浆口502使用塑料胶带密封,减阻注浆管5的底部密封件503为圆锥体,所述圆锥体密封件503在不与钢板桩接触的部分设置有突出面506,圆锥体的锥尖向下。所述加固注浆管4底部开设加固喷浆口,加固注浆管4的侧边密封,所述加固喷浆口处设置管帽401,所述管帽401向下部分为圆锥体,圆锥体的锥尖向下。

具体工作原理:

如图1至图4,沉桩作业时,用塑料胶带环绕减阻注浆管5,在减阻注浆管5管腔501内注入水,使得在沉桩作业时,塑料胶带可以封住减阻注浆管5侧面的减阻喷浆口502,注入水可以增加管腔501内部压力减小土体对胶带的压力,同时减阻注浆管5底部的密封件503周片的突出面506可以保护减阻注浆管5的侧边胶带在沉桩过程中的磨损,起到保护作用。在完成沉桩后,水会慢慢渗透出一部分会减小胶带对减阻注浆管5的吸附力,方便拔桩之前的减阻注浆工作。拔桩作业之前制备水泥浆,将高压浆泵连接在减阻注浆管5和加固注浆管4上端。拔桩之前先行向减阻注浆管5内部高压注浆,水泥浆会冲开胶带注入钢板桩周边土层内起到润滑作用,减小拔桩阻力。土层遇水强度也减弱,减小土层对钢板桩吸附力,拔桩力减小,震动也减小,同时水泥浆液填充在土体与钢板桩间有隔离作用,拔桩带土现象也大大改善,从而钢板桩可以顺利拔出。在钢板桩被拔出的同时会在底部土层留下孔洞间隙,通过加固注浆管4向钢板桩底部土层间隙注浆,由于管帽401和加固注浆管4底端存在间隙,在钢板桩拔出的同时实施注浆,高压水泥浆会从管帽401与加固注浆管4之间的间隙冲出,实施注浆。

如图5所示,作为本实用新型减阻注浆管5的另一种安装技术方案:将单侧减阻注浆管5改为双侧减阻注浆管5,将减阻注浆管5分为大弧管504,小弧管505,分别将大弧管504和小弧管505固定在凹角两侧,在实施减阻注浆时,可以实现钢板桩两侧同时注浆,对于钢板桩在渗透性差的土层中的实际拔桩作业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如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锁钩的另一种技术方案:在土层硬度较大的时候,由于角型锁钩的内部空间较小,在实施沉桩的过程中会导致角型锁钩6处阻力过大,严重的情况下,沉桩过程中产生的压力会挤坏角型锁钩,严重威胁整个钢板桩使用的安全性。因此可以采用套钩来解决这个问题。所述套钩包括卡柱7,卡环8。所述卡柱7为矩形,卡环8为不完整的圆形。所述卡柱7固定连接斜板一2,所述卡环8固定连接斜板二3,所述卡环8与斜板二3之间设有加强筋801,所述卡柱7底部设置为四棱锥且锥尖向下。实际施工过程中,卡柱7的四棱锥下端有利于沉桩的实施,矩形卡柱7与圆形卡环8之间留存有足够的空间。卡环8内的土层由于卡柱7的插入被挤压至卡柱7与卡环8之间的空隙,既可以避免钩锁内压力过大,又可以利用被挤压在卡环8与卡柱7之间的土层进一步增强连接处的强度,提高整个钢板桩的使用强度和安全性。

综上,本实用新型达到预期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