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顶托式水稻田间排水闸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51494发布日期:2019-05-24 20:59阅读:384来源:国知局
一种顶托式水稻田间排水闸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田间排水技术领域,属于一种顶托式水稻田间排水闸。



背景技术:

农作物的生长对土壤受淹时间与淹水深度有一定的限度,一旦受淹时间过长或者淹水过深,将直接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发育甚至导致作物死亡,所以农田中的排水工程非常重要,通过农田排水,科学地控制农田水分状况,有利于创造良好的农作物生长环境。现有水稻田排水方式多是沟道或者管道排水,当田间蓄水超过排水界限后自动排出,这种排水方式简单易行,但不能高效利用雨水,且排水界限单一,难以适应水稻不同生育阶段不同的田间蓄水量需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了一种顶托式水稻田间排水闸,能有效的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

为了实现以上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顶托式水稻田间排水闸,包括:矩形的框架1、闸门2、手轮3、支架4、螺纹杆5。

框架1内侧的两侧壁上设有凹槽A11,凹槽A11与闸门2相契合,使闸门2能顺利升降。

框架1顶部中间位置开有圆孔,闸门2顶部中间位置开有螺纹孔,螺纹杆5穿过圆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杆5顶部固定手轮3。手轮3转动可以带动闸门2上下移动。

框架1下半部分,闸门2的高度,闸门2四周封闭,防止使用过程中泥土进入排水闸,阻碍闸门起降。

作为优选,框架1顶端两侧分别设置凹槽B12,便于手动将整个装置提起。

作为优选,框架1中部两边外侧分别设置螺丝口13,螺丝口13用于安装支架4并通过螺栓固定,支架用于稳定整个排水闸。

作为优选,支架4使用两边三角形框架,中间横架相连的外形,使得本排水闸可以在农田土壤里稳定地安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维护,体型小,重量轻,安装使用方便,排水效果好,控制水位范围大,能适应水稻不同生育期阶段的田间蓄水要求,防止水位过高造成减产。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并列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

一种顶托式水稻田间排水闸,包括:矩形的框架1、闸门2、手轮3、支架4、螺纹杆5。

框架1内侧的两侧壁上设有凹槽A11,凹槽A11与闸门2相契合,使闸门2能顺利升降。

框架1顶部中间位置开有圆孔,闸门2顶部中间位置也开有螺纹孔,螺纹杆5穿过圆孔与螺纹孔螺纹连接,螺纹杆5顶部固定手轮3。手轮3转动可以带动闸门2上下移动。

框架1下半部分,闸门2的高度,闸门2四周封闭,防止使用过程中泥土进入装置,阻碍闸门起降。

框架1顶端两侧分别设置凹槽B12,便于手动将整个装置提起。

框架1中部两边外侧分别设置螺丝口13,螺丝口13用于安装支架4并通过螺栓固定,支架用于稳定整个排水闸。

支架4使用两边三角形框架,中间横架相连的外形,使得本排水闸可以在农田土壤里稳定地安装。当需要把排水闸取出时,只需将连接框架1与支架4的螺栓松开,即可方便快捷地将排水闸与支架分别从泥土中取出,不需翻动土壤。

本排水闸在使用时,a-b段封闭埋在地下,螺丝口13露出土壤以便拆卸。a-a段的安装高程为田面高程,利用a-c段排水,c-c段为田埂高度,一般为0.3-0.4m。当闸门2没有提上来时,闸门2的顶部即处于a-a断面。

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要求,闸门2提升至不同高度,超出闸门2高度的田间降雨就排出去。根据不同的作物要求、不同的生育期阶段要求,通过闸门启闭机3调节闸门2的高度。

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会意识到,这里所述的实施例是为了帮助读者理解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法,应被理解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这样的特别陈述和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这些技术启示做出各种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的其它各种具体变形和组合,这些变形和组合仍然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