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地下室外墙与顶板的转角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116617发布日期:2019-07-10 09:10阅读:16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地下室外墙与顶板的转角防水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室建设中的防水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地下室外墙与顶板的转角防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地下室是利用了地下空间建设的建筑结构,通常作为基础一体式从而扩大基础的高度,进而增加基础的承受力。由于地下室的绝大部分结构埋设于地下,且埋设深度往往超过地下水的标高,这就导致了地下室会常常出现渗水的情况。

地下室外墙和顶板的转角位置是承受剪应力最大的区域,也就是说是斜剪裂缝最长出现的位置。在降水充沛或者外界湿度较高的情况下,水分就会从裂缝渗入到地下室内部,进而影响地下室的整体结构。

如图3所示,现有的地下室外墙1和顶板2的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1和顶板2,地下室外墙1和顶板2的转角位置覆盖有附加防水卷材41,附加防水卷材41向下、平伸个不小于250mm。附加防水卷材41的外部覆盖有厚度不小于4mm的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2至少覆盖地下室外墙1的1/3高度以及顶板2上单跨(单跨即为顶板2上两根主梁之间的垂直距离)的1/3长度。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附加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都是柔性材料,当建筑物在外力如风荷载和土壤不均匀沉降等作用下,会与土壤之间发生相对位移,从而导致附加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被破坏,致使地下室外墙和顶板的转角位置的防水效果大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地下室外墙与顶板的转角防水结构,具有防水效果良好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发明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地下室外墙与顶板的转角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和顶板,所述地下室外墙和顶板的转角位置覆盖有卷材防水层;所述地下室外墙覆盖有卷材防水层的一侧砌筑有砖墙,所述地下室外墙上的卷材防水层夹设于所述砖墙与地下室外墙之间;所述砖墙的顶部铺设有细石砼保护层,所述细石砼保护层朝向顶板覆盖有卷材防水层的一侧延伸设置,所述顶板上的卷材防水层夹设于所述细石砼保护层与顶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细石砼保护层和砖墙能够对卷材防水层进行保护,降低卷材防水层损坏的概率,从而提高卷材防水层的防水效果以及延长卷材防水层的实用寿命,进而提高卷材防水层对地下室外墙和顶板的转角位置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材防水层包括附加防水卷材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所述附加防水卷材对应地下室外墙和顶板的转角设置,且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完全覆盖所述附加防水卷材,且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两端分别沿着地下室外墙和顶板延伸设置;所述附加防水卷材的两端均连接有砂浆垫层,所述砂浆垫层夹设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地下室外墙或者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顶板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砂浆垫层的设置能够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支撑,并且有利于提高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砂浆垫层内部嵌设有抗裂网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砂浆垫层的抗拉强度,从而价格低砂浆垫层内部裂缝产生,进而提高对地下室外墙和顶板的转角位置的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对应地下室外墙与顶板的转角的位置增设有泡沫胶填充块,所述泡沫胶填充块位于所述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细石砼保护层和砖墙所围成的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提高了细石砼保护层和顶板转角位置的防水效果,并且能够增强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细石砼保护层或者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与砖墙之间的连接紧密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材防水层朝向地下室外墙和顶板的一侧增设有防水涂料层,所述防水涂料层夹设于地下室外墙和卷材防水层之间或者顶板和卷材防水层之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卷材防水层远离防水涂料层的一侧增设有砂浆保护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卷材防水层进行保护,从而提高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细石砼保护层和砖墙的转角位置覆盖有防水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低水分通过细石砼保护层和砖墙的连接处渗入的概率,进一步提高了防水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防水膜位于细石砼保护层远离卷材防水层的一侧或者砖墙远离卷材防水层的一侧,所述防水膜远离卷材防水层的一侧覆盖有土工布,所述土工布的两端分别沿着细石砼保护层和砖墙延伸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防水膜进行保护,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通过设置细石砼保护和砖墙,对卷材防水层进行保护,从而提高对地下室外墙与顶板的转角的防水效果;

2.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外部铺设砂浆保护层,从而对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进行进一步的保护,从而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3.在细石砼保护和砖墙的转角位置覆盖防水膜和土工布,降低水分从细石砼保护和砖墙的转角渗入的概率,进一步提高防水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地下室外墙;2、顶板;3、防水涂料层;4、卷材防水层;41、附加防水卷材;42、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5、砂浆保护层;6、砖墙;7、细石砼保护层;8、泡沫胶填充块;9、砂浆垫层;91、抗裂网片;10、防水膜;101、土工布。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地下室外墙1与顶板2的转角防水结构,包括地下室外墙1和顶板2。地下室外墙1和顶板2的转角位置自内向外依次覆盖有有防水涂料层3、卷材防水层4和砂浆保护层5,且防水涂料层3、卷材防水层4和砂浆保护层5正对地下室外墙1和顶板2的转角位置均为弧形设置。

砂浆保护层5远离地下室外墙1一侧砌筑有砖墙6,砖墙6的顶部铺设有细石砼保护层7,且细石砼保护层7沿着砂浆保护层5远离顶板2的一侧延伸设置。细石砼保护层7、砖墙6和砂浆保护层5之间形成有一个形似三角形的空间,该空间内填充有泡沫胶填充块8。

砖墙6和细石砼保护层7的转角远离泡沫胶填充块8的一侧覆盖有防水膜10,且防水膜10远离泡沫胶填充块8的一侧覆盖有土工布101。土工布101面积大于防水膜10面积,且土工布101的两端分别沿着砖墙6和细石砼保护层7延伸设置。

结合图1和图2,其中,卷材防水层4包括自防水涂料层3向外叠加设置的附加防水卷材41和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2。附加防水卷材41面积小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2,且附加防水卷材41正对地下室外墙1和顶板2的转角位置。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2与附加防水卷材41的两端均连接有砂浆垫层9,砂浆垫层9夹设于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2与地下室外墙1或者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42与顶板2之间。

为了提高砂浆垫层9的结构强度和抗裂性能,砂浆垫层9内部嵌设有抗裂网片91,抗裂网片91可以采用玻璃纤维网格布或者钢丝网等结构。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