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位无扰动河道底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014759发布日期:2019-06-26 00:39阅读:4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原位无扰动河道底泥清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原位无扰动河道底泥清理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的中小河道的淤积现状不容乐观,而且河道的调蓄能力与防灾能力都有所减弱。近些年来,我国对河道的治理方式缺乏科学性,治理力度有待提升。河道清淤工作有利于改善水质情况,从当前来看,最常用的清淤方式有以下几种:

排干清淤:干挖的优势主要表现为具有良好的效果,而且不需要运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主要是在施工中应用挖掘机与渣土车,进行开挖与淤泥外运工作。

水下清淤:水下清淤主要适用于在船上安装清淤设备,以清淤船为中心进行开挖淤泥,再利用管道输送到指定位置,主要有抓斗式绞吸式泵吸式以及斗轮式等。

专利CN108193730A公开了一种小型水利河道清淤设备。该设备主要包括有底座、支架、电机、卡块、支杆、安装板、销轴、卡杆等,该装置清淤工作具有多道工序,具有合理利用资源的效果,通过凸轮的不断转动使得活塞持续上下移动,从而产生气压差使得水箱内的水在流至喷头时更有力度。专利CN103469839A公开了一种自行筏式河道清淤装置,该装置是以河水发电装置为动力系统,以筏单元板块或其组合体为载运工具,以水体流动力为自行动力的连续清淤工具。专利CN104099964A公开了一种河道淤泥挖泥器,该装置主要包括封闭式铲泥箱,工作时将淤泥渣土汇到箱体后部的收集处,由输送机经管道将淤泥渣土运至船上,实现在不封闭河道的前提下,无“滴跑漏”的清淤工作。但以上发明结构复杂,实用性不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对河道底泥无扰动的原位无扰动河道底泥清理装置,不仅克服了装置复杂性,而且也避免了清淤过程中导致的水质浑浊影响。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原位无扰动河道底泥清理装置,包括浮于水面上的船体、设置于水底的底泥收集装置、连接杆和吸泥管,所述的底泥收集装置包括顶板和设置于顶板底部两侧的垂直侧板,顶板和垂直侧板围成底部、前部和后部均开口的箱体,垂直侧板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滑轮,两个垂直侧板之间设置有多个沿前后延伸的底泥扰动板,所述多个底泥扰动板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的连接杆一端连接顶板,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顶板,顶板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吸泥管的通孔,通孔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吸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顶板并连通通孔,吸泥管的另一端设置于船体上并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泥水分离机和污泥压滤机,污泥压滤机的清水出水口连接分离水回流管路。分离后的清水经分离水回流管路回流河道。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为伸缩杆,连接杆的上端与船体固定连接,连接杆的底端通过球铰连接顶板。

优选的,所述的底泥扰动板均为具有左弯折和右弯折的折板。

优选的,所述的吸泥管的数量不少于两个,顶板上设置有与吸泥管一一对应的通孔。

优选的,顶板和吸泥管采用碳纤维制作,具有耐高压的性质。底泥收集箱体的上部采用碳纤维材质,随着压力的改变发生一定形变。当底泥收集箱对进入箱体的底泥进行扰动时,并不会对周边底泥产生剧烈扰动,避免水质浑浊。

特别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该装置沿河到中心线分别向河道两边行走,通过船体的压力伸缩杆给底泥收集箱体一个推力,之后向相反的方向行走。该装置特别适用于硬质河底的人工河道的日常底泥清除。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底泥收集箱具有无扰动周边底泥的优势,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导致水体浑浊;该设备形成了对底泥无害化处置,结构简单,具有实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船体与底泥收集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3为底泥扰动板与通孔在顶板底部布设结构示意图。

图4为连接杆与顶板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船体,2-连接杆,3-通孔,4-底泥收集装置,5-泥水分离机,6-污泥压滤机,7-分离水回流管路,8-滑轮,9-底泥扰动板,10-球铰,11-顶板,12-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如图1、图2所示,一种原位无扰动河道底泥清理装置,包括浮于水面上的船体1、设置于水底的底泥收集装置4、连接杆2和吸泥管,所述的底泥收集装置4包括顶板11和设置于顶板11底部两侧的垂直侧板12,顶板11和垂直侧板12围成底部、前部和后部均开口的箱体,垂直侧板12的底部均设置有多个滑轮8,两个垂直侧板12之间设置有多个沿前后延伸的底泥扰动板9,如图3所示,所述多个底泥扰动板9沿左右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的连接杆2一端连接顶板11,连接杆2的另一端连接顶板11,顶板11上设置有用于连接吸泥管的通孔3,通孔3连通所述箱体的内部空间,吸泥管的底端固定连接顶板11并连通通孔3,吸泥管的另一端设置于船体1上并通过管道依次连接泥水分离机5和污泥压滤机6,污泥压滤机6的清水出水口连接分离水回流管路7。分离后的清水经分离水回流管路7回流河道。

优选的,所述的连接杆2为伸缩杆,连接杆2的上端与船体1固定连接,连接杆2的底端通过球铰10连接顶板11,如图4所示。

优选的,所述的底泥扰动板9均为具有左弯折和右弯折的折板。

优选的,所述的吸泥管的数量不少于两个,顶板11上设置有与吸泥管一一对应的通孔3。

优选的,顶板11和吸泥管采用碳纤维制作,具有耐高压的性质。底泥收集箱体的上部采用碳纤维材质,随着压力的改变发生一定形变。当底泥收集箱对进入箱体的底泥进行扰动时,并不会对周边底泥产生剧烈扰动,避免水质浑浊。

特别的是,在施工过程中,该装置沿河到中心线分别向河道两边行走,通过船体1的压力伸缩杆给底泥收集箱体一个推力,之后向相反的方向行走。该装置特别适用于硬质河底的人工河道的日常底泥清除。

本实用新型的底泥收集箱具有无扰动周边底泥的优势,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导致水体浑浊;该设备形成了对底泥无害化处置,结构简单,具有实用价值。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