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载机后悬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84870发布日期:2019-07-27 10:48阅读:1890来源:国知局
装载机后悬挂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装载机的后悬挂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能够实现装载机后属具升降调节且确保升降调节稳定的装载机后悬挂结构。



背景技术:

常见的后悬挂装置是用在拖拉机上,装载机上基本上没有应用。一般拖拉机后悬挂下拉杆采用螺纹连接,需要手动调节其高低位置;并且下拉杆直接与后悬挂的底座连接,只能在固定范围内摆动,提升范围小,运输高度小。而拖拉机后悬挂(包括2点式和3点式)通常不保证属具提升后平移性。

因此,如何确保属具在提升后的平稳性,同时能应用于装载机上,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问题是:使装载机具备配置后属具的能力,能保证后属具在提升和下降过程中的平移性,并有较大的提升高度。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载机后悬挂结构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杆组、油缸及第二连接件,其中:

所述连杆组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件可旋转连接,所述油缸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件可旋转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装载机后车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与装载机后属具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连杆组包括四根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杆,各所述连杆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件可旋转连接。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四根连杆两两一组,形成两组连杆,所述两组连杆分别连接与第一、第二连接件同侧边沿,形成四平行连杆结构。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缸位于两组连杆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缸平行于所述连杆组设置。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油缸的活塞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可旋转相连,而油缸的尾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可旋转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装载机后车架可拆卸的相连。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接件与装载机后属具通过销轴相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中于第一、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油缸及连杆组,其中所述油缸的伸缩来控制第二连接件的升降,并通过连杆组保证第二连接件上下升降的平移性,从而实现后属具的上下升降,并保持优良的平移性;另,本实用新型中第二连接件可通过销轴联接可快速挂接作业所需的后属具,第一连接件与装载机后车架采用可拆卸联接,进而需要本新型阐述的后悬挂结构时,可拆除原装载机后平衡重,装配本后悬挂结构;如不需要时,可拆除本后悬挂结构,装上原装载机后平衡重,恢复原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装载机后悬挂结构的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2是图1主视图;

图3是图2后视图;

图4是图2仰视图;

图5是图4左视图;

图6是图4右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常见的后悬挂装置是用在拖拉机上,装载机上基本上没有应用。一般拖拉机后悬挂下拉杆采用螺纹连接,需要手动调节其高低位置;并且下拉杆直接与后悬挂的底座连接,只能在固定范围内摆动,提升范围小,运输高度小。而拖拉机后悬挂(包括2点式和3点式)通常不保证属具提升后平移性。

发明人针对上述技术问题,经过对原因的分析,不断研究发现一种装载机后悬挂结构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第一连接件、连杆组、油缸及第二连接件,其中:

所述连杆组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件可旋转连接,所述油缸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件可旋转连接;

所述第一连接件与装载机后车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与装载机后属具相连。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结构上第一、第二连接件之间设置有油缸及连杆组,其中所述油缸的伸缩来控制第二连接件的升降,并通过连杆组保证第二连接件上下升降的平移性,从而实现后属具的上下升降,并保持优良的平移性。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装载机后悬挂结构的技术方案,其包括第一连接件1、连杆组2、油缸3及第二连接件4;所述连杆组2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件1、4可旋转连接,所述油缸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件1、4可旋转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1与装载机后车架相连,所述第二连接件4与装载机后属具相连。。

结合图1及图5所示,所述第一连接件1包括垂直相连的水平悬挂板11及竖直悬挂板12,所述水平悬挂板11与竖直悬挂板12均为条状的矩形板,其中:

所述水平悬挂板11与所述装载机后车架可拆卸的相连,该水平悬挂板11朝外水平延伸处两个弧形凸起111,沿着所述水平悬挂板11直线开设有多个通孔,优选的:所述水平悬挂板11下方安装有多块加强板13,各所述加强板13两个相邻边沿分别与垂直相连的水平悬挂板11及竖直悬挂板12相连;

所述竖直悬挂板12与水平悬挂板11一体相连,所述竖直悬挂板12的侧面相外延伸有多个铰接耳121,以与所述连杆组2及油缸3一端相连,且该竖直悬挂板12山个开设有多个通孔;所述任一铰接耳121上开设有铰接孔。

结合图1及图6所示,所述第二连接件4包括一连接板41,该连接板41为矩形板且其朝远离连杆组一侧延伸有两个与装载机后属具相连的挂钩板42,两个挂钩板42平行设置且与所述连接板41垂直相连,各所述挂钩板42竖直设置且其上端开设有一挂钩槽,用以与所述装载机后属具通过销轴相连,以实现后悬挂与装载机后属具可快速挂接作业;两个所述挂钩板42之间通过两个水平加强板43相连;所述连接板41的朝向所述连杆组2一侧面设置有与第一连接件相适配的铰接耳411。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连杆组2包括四根相互平行设置的连杆21,各所述连杆21的首尾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连接件1、4可旋转连接;所述四根连杆21两两一组,形成两组连杆,所述两组连杆分别连接与第一、第二连接件1、4同侧边沿,形成四平行连杆结构。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两组连杆分别置于所述第一连接件1中竖直悬挂板12的两个短边沿处,而各组连杆中两个连杆21位于所述竖直悬挂板12短边沿呈上下分布,进而四根连杆21构成四平行连接结构;各所述连杆21为扁杆,各所述连杆21任一一端处安装一铰接架22,该铰接架22包括两个分别置于连杆两侧的夹板,各夹板端处分别设置有铰接凸轴,并通过所述铰接凸轴分别与第一连接件对应的铰接耳121、第二连接件对应的铰接耳411铰接。

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油缸3位于两组连杆之间,所述油缸3平行于所述连杆组2设置,所述油缸3的活塞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4可旋转相连,而油缸3的尾端与所述第一连接件1可旋转相连。

具体的说:如图1至图4所示,所述油缸3包括缸体31及活塞32,所述缸体31的下端为所述的尾端,该尾端设置有能与第一连接件1上铰接孔121枢接的轴体;所述活塞32的端处为所述的活塞端,该活塞端通过轴体与第二连接件4上铰接孔421枢接。

本实用新型虽然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不是用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以做出可能的变动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