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化用帽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927214发布日期:2019-10-19 04:09阅读:1435来源:国知局
绿化用帽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帽石结构设计领域,具体而言,涉及绿化用帽石。



背景技术:

帽石,位于挡土墙或涵洞翼墙及出入口顶部,略宽于下面墙体。帽石通常悬出下部墙体 5cm左右,是挡土墙或翼墙的重要组成部分。帽石的主要作用是与挡土墙或翼墙形成整体,保护下部墙体,兼具引导视线及美观装饰作用。

传统挡土墙或涵洞翼墙及出入口顶部的帽石,多采用花岗岩等石质材料切割而成。由花岗岩等石质材料切割而成的帽石,不仅制作工序繁琐(切割、打磨及刻画标识标记等工序)、而且自重大,施工不便,且价格昂贵,一般只用于景区等建设工程量小,但投资较大的建筑工程中。

在大部分建设工程中,为了降低造价且适应大批量生产的需求,挡土墙或涵洞翼墙及出入口顶部的帽石多采用素混凝土预制结构。但是传统素混凝土帽石存在以下三大问题:一是自重大,施工不便;二是脆性高,运输和施工过程中帽石表面及边角易磕碰破损,影响工后表观效果;三是强度低,难以加工成绿化用中空帽石结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绿化用帽石,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传统石质帽石制作工序繁琐、价格昂贵,以及素混凝土预制帽石自重大施工不便、表面脆性高易破损、强度低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绿化用帽石。该绿化用帽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中空的壳体和填充于所述壳体内部的芯体;所述壳体上端具有开口,其壳壁包括由岩石纤维缠绕堆积形成的多孔结构和填充于所述多孔结构中的粘接剂;所述芯体包括混凝土芯。

岩石纤维是将岩石融化后拉丝制成的一种无机材料,整个生产过程中无毒害物质释放,属天然绿色新型材料。本实用新型的绿化用帽石具有核壳结构,其中,壳体采用了岩石纤维,利用纤维的相互堆积缠绕成型,成本低廉且可以显著降低自重和降低壳体的脆性,易搬运且不易损坏,形成的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透气性,由此,不仅运输和安装的成本显著降低,而且用于绿化时有助于植物生长,非常适合于铁路、公路、机场、房建及市政道路的挡土墙或涵洞翼墙及出入口顶部的防护及景观装饰。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壳壁厚度为1-3mm;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度为20%-50%。具有上述数值范围的壳体,兼具强度高、脆性低、透气性好和质轻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芯体的厚度为10-20mm。具有上述数值范围的芯体的帽石,兼具质轻和强度高的优点。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的底部设有贯穿上壳壁和下壳壁的通孔。由此,有助于植物生长。

进一步地,所述通孔的直径为2-5mm;孔径太大,一来会不利于混凝土芯的浇筑成型,二来会影响壳体的强度;孔径太小,则起不到良好的透气作用。相邻两个通孔的距离为 20-80mm;距离太大,起不到良好的透气作用;距离太小,则会因为孔太多而降低壳体的强度;贯穿上壳壁的通孔和贯穿下壳壁的通孔错位设置;由此,可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适当增加孔的数量。

进一步地,所述岩石纤维为玄武岩纤维。由此,便宜且更易获取。

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包括底壁、前后壁、左璧和右壁,所述左璧和/或右壁上部外侧设有倒角。由此,降低偶然碰撞发生时的应力集中而造成的损坏。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底部与芯体下表面相接触的壳壁上设有凸起。由此,提升壳体底部与芯体的接触面积,提升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为凸台或凸面。

进一步地,所述混凝土芯包括由岩石纤维缠绕堆积形成的多孔结构和填充于所述多孔结构中的泡沫轻质混凝土。由此,进一步在保证强度的前提下降低帽石的脆性和自重。

可见,本实用新型的绿化用帽石结构简单,具有核壳结构,成本低廉且可以显著降低自重和降低壳体的脆性,易搬运且不易损坏,形成的多孔结构具有很好的透气性,不仅运输和安装的成本显著降低,而且用于绿化时有助于植物生长,非常适合于铁路、公路、机场、房建及市政道路的挡土墙或涵洞翼墙及出入口顶部的防护及景观装饰。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实用新型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实用新型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实用新型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绿化用帽石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绿化用帽石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绿化用帽石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

1:壳体;

2:芯体;

11:凸面;

12:通孔;

13:倒角;

14: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实用新型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关于本实用新型中术语和单位。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实施例1

如图1和图2所示的绿化用帽石,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具有中空的壳体1和填充于所述壳体1内部的芯体2;所述壳体1上端具有开口,其壳壁包括由岩石纤维缠绕堆积形成的多孔结构和填充于所述多孔结构中的粘接剂;所述芯体2包括混凝土芯,该混凝土芯由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

所述壳体1的壳壁厚度为1mm;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度为20%。

所述芯体2的厚度为20mm。

所述壳体1的底部设有贯穿上壳壁和下壳壁的通孔12,所述通孔12的直径为2mm,相邻两个通孔12的距离为2mm,贯穿上壳壁的通孔12和贯穿下壳壁的通孔12错位设置。

所述岩石纤维为玄武岩纤维。

所述本体包括底壁、前后壁、左璧和右壁,所述左璧上部外侧设有倒角13。

所述壳体1底部与芯体2下表面相接触的壳壁上设有凸起,所述凸起为凸面11。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绿化用帽石结构具有以下区别:

如图3所示,该混凝土芯由泡沫轻质混凝土浇筑而成;所述壳体1的壳壁厚度为3mm;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度为50%。所述芯体2的厚度为10mm。所述通孔12的直径为5mm,相邻两个通孔12的距离为80mm;所述右壁上部外侧设有倒角13;所述凸起为凸台14。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绿化用帽石结构具有以下区别:

如图4所示,所述混凝土芯包括由岩石纤维缠绕堆积形成的多孔结构和填充于所述多孔结构中的泡沫轻质混凝土。所述壳体1的壳壁厚度为2mm;所述多孔结构的孔隙度为35%。所述芯体2的厚度为15mm。所述通孔12的直径为3mm,相邻两个通孔12的距离为50mm;所述左璧和右壁上部外侧设有倒角13;

实施例1-3的玄武岩纤维可以采用但是不限于采用《玄武岩纤维增强沥青砂浆的抗裂性能研究》(建筑材料学报,ISSN 1007-9629)所公布的玄武岩纤维。

实施例2-3的泡沫轻质混凝土可以采用但是不限于《玻璃纤维增强泡沫轻质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工业建筑,2017年第47卷第9期)所公布的泡沫轻质混凝土。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