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223552发布日期:2019-07-19 23:1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利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水利工程是用于控制和调配自然界的地表水和地下水,达到除害兴利目的而修建的工程。也称为水工程。水是人类生产和生活必不可少的宝贵资源,但其自然存在的状态并不完全符合人类的需要。只有修建水利工程,才能控制水流,防止洪涝灾害,并进行水量的调节和分配,以满足人民生活和生产对水资源的需要。水利工程需要修建坝、堤、溢洪道、水闸、进水口、渠道、渡漕、筏道、鱼道等不同类型的水工建筑物,以实现其目标。

目前,用于水利工程中的水闸一般是人工手动启闭闸门和人工操作的机械动力启闭的闸门,还需要人工观测闸前的水位来控制闸门的开闭,另外水利工程中的水闸站点分散,站与站之间路程遥远,人工管理成本高,效率低下,非常不利于水资源的有效量化管理,所以我们提出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用以解决上述所提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渠道上的U型闸门基座,所述U型闸门基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位控制器,所述U型闸门基座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所述U型闸门基座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所述滑动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所述第二转动杆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两个挡板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闸板,两个闸板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接触,所述U型闸门基座的一侧内壁上对称焊接有拉簧,所述拉簧的一端与挡板的一侧相焊接,四个支撑板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底板,所述底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所述水位控制器的输出端与减速电机的输入端相串联,所述底板的顶部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导杆,所述减速电机位于两个导杆之间,两个导杆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顶板,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螺杆,所述螺杆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螺杆的顶部与顶板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移动板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导杆的顶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移动板的上方,所述移动板的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动杆,两个第一转动杆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杆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U型闸门基座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板的一侧延伸至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滑动连接。

优选的,所述顶板的底部焊接有轴承,所述螺杆的顶端延伸至轴承的内圈并与轴承的内圈相焊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条,所述密封条的一侧与挡板的一侧相接触。

优选的,所述移动板上设置有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螺母,所述螺杆的顶端贯穿螺母并延伸至移动板的上方,且螺杆与螺母螺纹连接。

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导轮,所述导轮的一侧与闸板的一侧相接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若闸前的水位高于设定的水位时,水位控制器会启动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可以带动滑动板在U型闸门基座上进行纵向滑动,拉簧可以拉动两个闸板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闸前的水会从两个闸门的间隙流至闸后,在闸前的水位下降到设定的水位时,水位控制器可以使减速电机进行反转,则减速电机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杆进行转动,两个第二转动杆可以分别推动两个闸门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并接触,同时挡板会与密封条接触,进而可以防止水从支撑板和挡板之间的间隙流出。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水位控制器可以控制减速电机,减速电机可以控制闸门的开启和关闭,使得可以根据闸前的水位自动的对闸门进行控制,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有利于水资源的有效量化管理,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的U型闸门基座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的U型闸门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中:1渠道、2 U型闸门基座、3滑动板、4挡板、5支撑板、6闸板、7第一转动杆、8移动板、9导杆、10拉簧、11减速电机、12螺杆、13顶板、14底板、15导轮、16第二转动杆、17水位控制器、18密封条、19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水利工程中的水闸自动控制装置,包括对称固定安装在渠道1上的U型闸门基座2,U型闸门基座2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水位控制器17,U型闸门基座2的两侧内壁上均固定安装有支撑板5,U型闸门基座2的一侧内壁上滑动连接有滑动板3,滑动板3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转动杆16,第二转动杆16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4,两个挡板4相互靠近的一侧均焊接有闸板6,两个闸板6相互靠近的一侧相接触,U型闸门基座2的一侧内壁上对称焊接有拉簧10,拉簧10的一端与挡板4的一侧相焊接,四个支撑板5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底板14,底板1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减速电机11,水位控制器17的输出端与减速电机11的输入端相串联,底板14的顶部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导杆9,减速电机11位于两个导杆9之间,两个导杆9的顶部焊接有同一个顶板13,减速电机11的输出轴上焊接有螺杆12,螺杆12的外壁上螺纹连接有移动板8,螺杆12的顶部与顶板13的底部转动连接,移动板8上对称设置有两个第一通孔,两个导杆9的顶端分别贯穿两个第一通孔并延伸至移动板8的上方,移动板8的底部对称转动连接有两个第一转动杆7,两个第一转动杆7的底端分别与两个第二转动杆16的顶部一侧转动连接,若闸前的水位高于设定的水位时,水位控制器17会启动减速电机11,减速电机11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杆16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16可以带动滑动板3在U型闸门基座2上进行纵向滑动,拉簧10可以拉动两个闸板6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闸前的水会从两个闸门6的间隙流至闸后,在闸前的水位下降到设定的水位时,水位控制器17可以使减速电机11进行反转,则减速电机11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杆16进行转动,两个第二转动杆16可以分别推动两个闸门6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并接触,同时挡板4会与密封条18接触,进而可以防止水从支撑板5和挡板4之间的间隙流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水位控制器17可以控制减速电机11,减速电机11可以控制闸门6的开启和关闭,使得可以根据闸前的水位自动的对闸门6进行控制,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有利于水资源的有效量化管理,使用方便,其中水位控制器17的型号为CX-P18,减速电机11的型号为7IK400RGU-CF/7GU 20K。

本实用新型中,U型闸门基座2的一侧内壁上设置有滑动槽,滑动板3的一侧延伸至滑动槽内并与滑动槽滑动连接,顶板13的底部焊接有轴承,螺杆12的顶端延伸至轴承的内圈并与轴承的内圈相焊接,支撑板5的一侧设置有凹槽19,凹槽19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密封条18,密封条18的一侧与挡板4的一侧相接触,移动板8上设置有第二通孔,第二通孔的内壁上焊接有螺母,螺杆12的顶端贯穿螺母并延伸至移动板8的上方,且螺杆12与螺母螺纹连接,支撑板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多个对称设置的导轮15,导轮15的一侧与闸板6的一侧相接触,若闸前的水位高于设定的水位时,水位控制器17会启动减速电机11,减速电机11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杆16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16可以带动滑动板3在U型闸门基座2上进行纵向滑动,拉簧10可以拉动两个闸板6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进而闸前的水会从两个闸门6的间隙流至闸后,在闸前的水位下降到设定的水位时,水位控制器17可以使减速电机11进行反转,则减速电机11可以带动第二转动杆16进行转动,两个第二转动杆16可以分别推动两个闸门6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并接触,同时挡板4会与密封条18接触,进而可以防止水从支撑板5和挡板4之间的间隙流出,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通过水位控制器17可以控制减速电机11,减速电机11可以控制闸门6的开启和关闭,使得可以根据闸前的水位自动的对闸门6进行控制,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有利于水资源的有效量化管理,使用方便。

工作原理:在使用时,水位控制器17可以对闸前的水位进行检测,若闸前的水位高于设定的水位时,水位控制器17会启动减速电机11,减速电机11带动螺杆12进行转动,螺杆12带动移动板8在两个导杆9上进行纵向滑动,移动板8带动第一转动杆7进行纵向移动并转动,第一转动杆7带动第二转动杆16进行转动,第二转动杆16带动滑动板3在U型闸门基座2上进行纵向滑动,拉簧10会拉动两个闸板6向相互远离的方向进行移动,同时导轮15会在闸门6上进行转动,进而闸前的水会从两个闸门6的间隙流至闸后,在闸前的水位下降到设定的水位时,水位控制器17可以使减速电机11进行反转,则减速电机11带动第一转动杆7进行纵向移动,第一转动杆17带动第二转动杆16进行转动,两个第二转动杆16会分别推动两个闸门6向相互靠近的方向进行移动并接触,同时挡板4会与密封条18接触,进而可以防止水从支撑板5和挡板4之间的间隙流出,使得可以根据闸前的水位自动的对闸门6进行控制,降低了人工管理成本,提高了效率,有利于水资源的有效量化管理,使用方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