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595发布日期:2019-08-16 21:26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混凝土方桩领域,特别是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背景技术:

离心成型的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是一种新型预制桩,具有承载力高、生产周期短、节约材料等优点。其生产工艺先进科学且已成熟,配筋合理,环保节能。

现有空心方桩主要通过其内部的钢筋主筋来提高其抗剪性能,但其其抗剪性能有限,在一些抗震设防烈度高的地区也不宜使用,其抗剪防震性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

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包括空心方桩本体,所述空心方桩本体的数量为两个,其中一个所述空心方桩本体翻转180度后与另一所述空心方桩本体沿两者长度方向相向的一侧面完全贴合,所述空心方桩本体包括预应力钢筋、螺旋箍筋、预埋件、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上端板和下端板,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分别位于所述空心方桩本体上下两端,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上均开有若干均匀分布的定位孔和镦头孔,所述定位孔和所述镦头孔连通,所述预应力钢筋两端位于所述定位孔内且与所述上端板和所述下端板锚固连接,所述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和所述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上端与所述上端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和所述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下端与所述下端板焊接固定,所述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与所述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通过钢丝绑扎搭接,所述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与所述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通过钢丝绑扎搭接。

所述预埋件的数量为4-16个,所述预埋件包括L型对拉板,所述L型对拉板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L型对拉板可拼接成一方管,所述L型对拉板均匀分布在所述螺旋箍筋外侧,所述L型对拉板间设有多层井型连接架,所述井型连接架包括横向对拉锚筋和纵向对拉锚筋,所述横向对拉锚筋两端水平横向固定在两个相向的所述L型对拉板上,所述纵向对拉锚筋两端水平纵向固定在两个相向的所述L型对拉板上,所述纵向对拉锚筋位于所述横向对拉锚筋下方且与其焊接固定。

所述井型连接架与所述预应力钢筋和所述螺旋箍筋通过钢丝绑扎固定连接。

所述预应力钢筋、螺旋箍筋、预埋件、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和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均位于所述螺旋箍筋内侧且与其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与所述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均为Φ16螺纹钢。

所述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与所述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均为Φ12螺纹钢。

所述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的数量相同,所述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的数量均为3-6根。

所述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和所述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对称分布在所述空心方桩本体内,所述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和所述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与所述预应力钢筋间隔排列。

所述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和所述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对称分布在所述空心方桩本体内,所述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和所述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与所述预应力钢筋间隔排列。

所述空心方桩本体之间通过上连接板和下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上连接板与一未翻转的所述空心方桩本体的上端板及另一翻转后的所述空心方桩本体的所述下端板固定连接,所述下连接板与一未翻转的所述空心方桩本体的下端板及另一翻转后的所述空心方桩本体的所述上端板固定连接。

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制作的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通过增加6-12根的Φ12螺纹钢和6-12根的Φ16螺纹钢,可提高空心方桩的抗剪性,达到厂房柱子的抗剪防震要求,通过添加4-16个预埋件,使其与预应力钢筋和螺旋箍筋通过钢丝绑扎固定连接,可提高预应力钢筋和螺旋箍筋的稳定性,便于空心方桩的制作,制成后的空心方桩的承载能力、抗震性和耐久性均显著提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B-B的剖视图;

图4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是图1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埋件的俯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述预埋件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的正视图;

图中,1、空心方桩本体;2、预应力钢筋;3、螺旋箍筋;4、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5、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6、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7、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8、上端板;9、下端板;10、定位孔;11、镦头孔;12、L型对拉板;13、井型连接架;14、横向对拉锚筋;15、纵向对拉锚筋;16、上连接板;17、下连接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8所示,一种预制预应力混凝土空心方桩,在本实施方案中,首先将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4和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6上端与上端板8焊接固定,将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5和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7下端与下端板9焊接固定,随后通过钢丝将第一上非预应力钢筋4与第一下非预应力钢筋5绑扎搭接,通过钢丝将第二上非预应力钢筋6与第二下非预应力钢筋7绑扎搭接,将所有的预应力钢筋2一同插入墩头孔中,让直径较大的墩头完全穿过墩头孔,通过钢丝将螺旋箍筋3与预应力钢筋2绑扎固定,然后对预应力钢筋2施加压力使其具有预应力,随后对其施加一个径向的力使其横向移动至定位孔10中,提高空心方桩的抗剪性,将L型对拉板12放至合适位置,先将井型连接架13与L型对拉板12焊接固定,再通过钢丝将井型连接架13与预应力钢筋2和螺旋箍筋3绑扎固定连接,可提高预应力钢筋2和螺旋箍筋3的稳定性,便于空心方桩的制作。

制作好两个空心方桩本体1后,将其中一个空心方桩本体1翻转180度后,并将其与另一空心方桩本体1沿两者长度方向相向的一侧面完全贴合,最后通过上连接板16将未翻转的空心方桩本体1的上端板8与翻转后的空心方桩本体1的下端板9固定连接,通过下连接板17将未翻转的空心方桩本体1的下端板9与翻转后的空心方桩本体1的上端板8固定连接,从而使这两个空心方桩本体1固定连接。

上述技术方案仅体现了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优选技术方案,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其中某些部分所可能做出的一些变动均体现了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