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沉降缝抗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434943发布日期:2019-08-16 21:28阅读:451来源:国知局
一种沉降缝抗压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沉降缝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沉降缝抗压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沉降缝,是指为防止建筑物各部分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房屋破坏所设置的垂直缝。

现有公告号为CN206070599U的中国专利,其公开了一种地下室沉降缝渗水补漏的导水结构,包括设在沉降缝内中部的沥青麻丝和止水钢板、设在沉降缝内两侧的嵌缝材料,沉降缝外侧墙体依次设有防水卷材、外侧盖板和防水砂浆,沉降缝内侧墙体依次设有导水盖板、柔性防水材料和内侧盖板,沉降缝内侧地面设有导水暗管,导水暗管一端连通至导水盖板与内侧盖板之间的区域、另一端连通至地下室排水沟,导水盖板在沿着沉降缝的竖直方向上分为多段,各段之间交错但不相连,该导水结构确保了沉降缝处渗水补漏,实现了沉降缝处导水、沉降的目的。

如上述公开技术中,由于人为的倚靠于墙体的内侧盖板处,特别是会存在踢打内侧盖板的下端,造成内侧盖板向内凹陷和破裂,使得内部结构暴露影响美观,存在待改进的不足之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沉降缝抗压连接结构,盖板水平方向的两端设置弹性件,盖板收到的冲击力或挤压力,通过弹性件的变形进行缓冲,进而提升盖板的耐用性。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沉降缝抗压连接结构,包括对称设置于沉降缝水平两侧墙体上的固定件以及设置于固定件之间的盖板,所述固定件相对端且沿水平方向开设有滑移槽,所述盖板包括分别滑动插接于滑移槽中的滑移板、位于固定件之间的挡板以及连接于滑移板和挡板之间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两端分别铰接于滑移板和挡板,所述滑移槽中设置有推动滑移板相对靠近的弹性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滑移板和遮盖板之间设置有连接板,连接板的两端分别与滑移板和遮盖板铰接固定,且滑移板、遮盖板以及连接板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当挤压遮盖板时,连接板向平行于滑移板的方向转动,并推动滑移板压缩弹性件,实现减缓遮盖板收到的压力和冲击力,并且当遮盖板发生损坏时,可单独将遮盖板取下更换,减少沉降缝连接结构的维护成本;并且当挤压力消失后,在弹性件的支撑下,盖板再次向外移动复位,提升盖板的耐用性以及其遮挡沉降缝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弹性件为橡胶条,所述橡胶条沿水平方向的两端开设有卡槽,所述固定板上且位于滑移槽中延伸有嵌设于橡胶条的卡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橡胶条能提供较强的支撑力,并且便于设置长条形固定于滑移槽中,橡胶条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在固定板朝向滑移槽的一侧延伸有卡条,卡条垂直于固定板,且在橡胶条上开设有卡槽,将卡条嵌设于橡胶条中,限定橡胶条在滑移槽中的移动,实现橡胶条对滑移板的稳定支撑。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滑移板朝向橡胶条的一端开设有嵌槽,所述橡胶条卡接于嵌槽中,且所述滑移板上插接有穿过嵌槽的固定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橡胶条卡接于嵌槽中,并在滑移板上穿设固定销,固定销穿过卡槽和橡胶条,实现橡胶条与滑移板之间的相对固定,避免滑移板从滑槽中脱离,提升盖板在固定件中的安装稳定性,并且便于橡胶条与滑移板之间的拆装以及橡胶条的更换。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条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有形变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形变槽增加了橡胶条的形变程度,增加滑移板的可移动范围,盖板在受到挤压和冲击时的缓冲能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形变槽中嵌设有支撑弹簧,所述支撑弹簧沿水平方向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弹簧提升了橡胶条变形后的弹性支撑力以及稳定的提供橡胶条的形变恢复力,能够稳定的支撑盖板恢复形变。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橡胶条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用于限定支撑弹簧的通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孔的轴线垂直穿过形变槽,在通孔中嵌入支撑弹簧,使得支撑弹簧稳定的固定于橡胶条中,支撑弹簧提升了橡胶条变形后的弹性支撑力。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于墙面的固定板、垂直连接于固定板上的限位板以及铰接于限位板上的翻盖板,所述翻盖板的转动轴线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所述翻盖板与所述固定板之间形成所述滑移槽,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用于锁定翻盖板转动的锁定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盖板稳定的将弹性件和盖板的部分限定于滑移槽中,并且实现了翻盖板的可拆卸连接,当弹性件出现损坏且弹性力不足时,将翻盖板打开,实现快速的更换弹性件以及盖板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定件还包括设置于固定板沿竖直方向两端的挡板,所述挡板垂直于所述固定板设置,所述锁定件为穿过翻盖板且螺纹连接于挡板上的锁定螺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转动翻盖板抵接于挡板时,在翻盖板与固定板之间形成滑移槽,并在翻盖板上穿设有锁定螺栓,且锁定螺栓路螺纹连接于挡板上,使得翻盖板稳定的将弹性件和盖板的部分限定于滑移槽中,并且实现了翻盖板的可拆卸连接,当弹性件出现损坏且弹性力不足时,将翻盖板打开,实现快速的更换弹性件以及盖板的目的。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遮盖板受到挤压和冲击时,遮盖板向墙体移动,连接板转动并推动滑移板在滑移槽中移动,橡胶条受压收缩,实现对盖板受力时的缓冲作用;当挤压和冲击力消失后,橡胶条支撑滑移板移动,使得盖板恢复形变。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沉降缝抗压连接结构的总装示意图;

图2是用于体现滑移板与固定件连接结构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1、固定件;11、滑移槽;2、固定板;21、卡条;3、限位板;4、翻折板;41、锁定螺栓;5、挡板;6、盖板;7、滑移板;71、嵌槽;72、固定销;8、连接板;9、遮盖板;10、橡胶条;101、卡槽;102、形变槽;103、通孔;104、支撑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沉降缝抗压连接结构,包括固定件1以及盖板6,在墙体且位于沉降缝的两侧均设置固定件1,固定件1之间的相对端开设有滑移槽11,盖板6的水平方向的两端滑动插接于滑移槽11中,并在滑移槽11中设置抵接盖板6两端的弹性件;当挤压盖板6时,盖板6水平方向的两端挤压弹性件并沿滑移槽11移动,盖板6的中间部分向内移动,进而缓冲了对盖板6的挤压力,并且当挤压力消失后,在弹性件的支撑下,盖板6再次向外移动复位。

如图1和图2所示,固定件1包括固定于墙体上的固定板2以及垂直连接于固定板2上的限位板3,且限位板3位于固定板2之间相远离的一端,并在限位板3远离固定板2的一端铰接有翻盖板6,固定板2、限位板3与翻盖板6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并在固定板2竖直方向的两端延伸有挡板5,挡板5垂直于固定板2;当转动翻盖板6抵接于挡板5时,在翻盖板6与固定板2之间形成滑移槽11,并在翻盖板6上穿设有锁定螺栓41,且锁定螺栓41路螺纹连接于挡板5上,使得翻盖板6稳定的将弹性件和盖板6的部分限定于滑移槽11中,并且实现了翻盖板6的可拆卸连接,当弹性件出现损坏且弹性力不足时,将翻盖板6打开,实现快速的更换弹性件以及盖板6的目的。

如图1和图2所示,盖板6包括嵌设于滑移槽11中的滑移板7以及设置于滑移板7之间的遮盖板9,在滑移板7和遮盖板9之间设置有连接板8,连接板8的两端分别与滑移板7和遮盖板9铰接固定,且滑移板7、遮盖板9以及连接板8均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当挤压遮盖板9时,连接板8向平行于滑移板7的方向转动,并推动滑移板7压缩弹性件,实现减缓遮盖板9收到的压力和冲击力,并且当遮盖板9发生损坏时,可单独将遮盖板9取下更换,减少沉降缝连接结构的维护成本。

如图1和图2所示,弹性件设置为橡胶条10,橡胶条10能提供较强的支撑力,并且便于设置长条形固定于滑移槽11中,橡胶条10沿竖直方向延伸设置,在固定板2朝向滑移槽11的一侧延伸有卡条21,卡条21垂直于固定板2,且在橡胶条10上开设有卡槽101,将卡条21嵌设于橡胶条10中,限定橡胶条10在滑移槽11中的移动,实现橡胶条10对滑移板7的稳定支撑;并且在滑移板7在朝向橡胶条10的一端开设有嵌槽71,将橡胶条10卡接于嵌槽71中,并在滑移板7上穿设固定销72,固定销72穿过卡槽101和橡胶条10,实现橡胶条10与滑移板7之间的相对固定,避免滑移板7从滑槽中脱离,提升盖板6在固定件1中的安装稳定性,并且便于橡胶条10与滑移板7之间的拆装以及橡胶条10的更换。

如图1和图2所示,其中橡胶条10上沿水平方向间隔开设有形变槽102,形变槽102增加了橡胶条10的形变程度,增加滑移板7的可移动范围,盖板6在受到挤压和冲击时的缓冲能力;并在橡胶条10上沿水平方向开设有通孔103,通孔103的轴线垂直穿过形变槽102,在通孔103中嵌入支撑弹簧104,使得支撑弹簧104稳定的固定于橡胶条10中,支撑弹簧104提升了橡胶条10变形后的弹性支撑力以及稳定的提供橡胶条10的形变恢复力,能够稳定的支撑盖板6恢复形变。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是:

当遮盖板9受到挤压和冲击时,遮盖板9向墙体移动,连接板8转动并推动滑移板7在滑移槽11中移动,橡胶条10受压收缩,实现对盖板6受力时的缓冲作用;当挤压和冲击力消失后,橡胶条10支撑滑移板7移动,使得盖板6恢复形变。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