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雨水口内截污沉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92036发布日期:2019-08-09 21:51阅读:586来源:国知局
一种应用于雨水口内截污沉砂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雨水过滤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应用于雨水口内截污沉砂的装置。



背景技术:

初期降雨冲刷地面形成的初期径流含有高负荷的污染物,尤其是城市道路初期雨水,是城市水体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其中,悬浮物(SS)是主要污染指标之一,悬浮固体不仅自身是污染物,而且往往吸附重金属、油类等其它污染物,去除悬浮物是削减面源污染最有效的手段。

目前,现有的截污通常仅仅是一个简单的具有滤网的的截污篮,截污篮将雨水中较大的颗粒度的垃圾拦截在篮内,其截污效果不够理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应用于雨水口内截污沉砂的装置,截污效果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应用于雨水口内截污沉砂的装置,包括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两侧分别设有沉淀槽,所述过滤槽与沉淀槽为一体式结构;所述沉淀槽内设有多组分隔板,多组所述分隔板在沉淀槽内形成“S”型通道;所述过滤槽与沉淀槽相连通的侧壁上设有溢流通道;所述过滤槽的槽底上设有多个过滤孔。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槽和/或所述沉淀槽中设有吸附填料。

进一步的,所述沉淀槽的外侧槽壁的顶部向外弯折延伸构成翻边。

进一步的,所述翻边上设有提手。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槽和所述沉淀槽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槽和所述沉淀槽均为矩形槽。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槽的槽深大于所述沉淀槽的槽深。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使用时,将该装置安装在现有的雨水口或者其他需要过滤雨水的管道口上,由于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沉淀槽内设有多组分隔板,多组所述分隔板在沉淀槽内形成“S”型通道,雨水进入后,沉淀槽内设有的“S”型通道一方面可以对水流起到缓冲的作用,可以较好的截留沉淀物,防止槽中的沉淀物被冲刷进入过滤槽;另一方面可以延长雨水在沉淀槽内的滞留时间,从而对雨水起到充分的过滤沉降作用,有利于雨水的快速截污,截污效果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使用原理图。

图中,1-过滤槽,2-沉淀槽,3-分隔板,4-“S”型通道,5-溢流通道,6-过滤孔,7-翻边,8-提手,9-雨水篦子。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如图1-图4所示,

一种应用于雨水口内截污沉砂的装置,包括过滤槽1,所述过滤槽1的两侧分别设有沉淀槽2,所述过滤槽1与沉淀槽2为一体式结构,其均为矩形槽,由不锈钢钣金冲压制成;所述沉淀槽2内设有多组分隔板3,多组所述分隔板3在沉淀槽2内形成“S”型通道4,具体的,分隔板3为不锈钢钢板,其通过焊接固定在沉淀槽2前后的内侧壁上,分隔板3的高度低于沉淀槽3的高度或者是与沉淀槽3的高度平齐;所述过滤槽1与沉淀槽2相连通的侧壁上设有溢流通道5,溢流通道5的设置位置低于分隔板3的高度,使得雨水可以顺利溢出,流入过滤槽1;所述过滤槽1的槽底上设有多个过滤孔6。

本实用新型中的过滤槽1与沉淀槽2的规格尺寸可参照《市政排水管道工程及附属设施》(06MS201)中的平箅式单箅雨水口调整设计。

具体的,所述过滤槽1和/或所述沉淀槽2中设有吸附填料。吸附填料可以选用沸石或活性炭,均具有较好的吸附效果,通过吸附并固定沉淀物,从而保证沉淀效果。

具体的,为了便于沉淀槽2的安装布置,所述沉淀槽2的外侧槽壁的顶部向外弯折延伸构成翻边7。

具体的,为了便于取出过滤槽1和沉淀槽2,所述翻边7上焊接有提手8,提手8为两个,对称设置在沉淀槽2的翻边上。

具体的,所述过滤槽1和所述沉淀槽2均由不锈钢材料制成。

具体的,所述过滤槽1的槽深大于所述沉淀槽2的槽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使用时,雨水经过地表排入雨水口,打开雨水口处的雨水篦子9,将该装置安装在现有的雨水口或者其他需要过滤雨水的管道口处,合上雨水篦子9,完成安装;雨水经过地表排入雨水口,雨水首先进入沉淀槽2顺着“S”型通道4流动,雨水中夹带的泥砂等沉淀物在沉淀槽2中沉淀;当沉淀槽2中雨水水面上升到超过溢流通道5时,经沉淀后的雨水漫过内侧槽壁流入过滤槽1;沉淀后的雨水通过过滤槽1过滤后排入雨水管渠,雨水上所漂浮的漂浮垃圾则被过滤槽1拦截,留在过滤槽1中;当降雨强度较大时,过滤槽1来不及过滤全部雨水,部分雨水进入到过滤槽1另一侧的沉淀槽中进行沉淀。

使用一段时间后,需要清理截留下来的垃圾时,开启雨水箅子9,通过把手8将本实用新型中装置取出,倾倒出泥砂、树叶烟头等垃圾杂物以及残余雨水,随后将原样放回,盖上雨水箅子9。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