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4211发布日期:2019-09-17 21:31阅读:432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基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预应力管桩。



背景技术:

预应力管桩是地基建筑领域广泛使用的桩柱用具,对地下室、地下车库、下沉式广场和地下商场等工程的建造具有重要作用。

现有技术中,有众多研究和探讨预应力管桩的期刊、专利和文献资料,其中有一篇专利号为CN201720798915.0的专利案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桩,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预应力管桩,包括桩身,桩身的顶端连接有上桩接头,桩身的底端连接有下桩接头,下桩接头的下端设置有插槽,上桩接头的上端可拆卸连接有插板,在两根桩身头尾相连时,其中一根桩身上的插板与另外一根桩身上的插槽插接配合;在进行接桩操作时,将插板固定在打入地下的桩身上的上桩接头的上端,这时将待接驳的桩身以下桩接头朝下的状态吊起,使插板与被吊起的桩身的下端下桩接头上的插槽插接配合,以使上下两根桩身对齐,并由施工人员将对齐的上桩接头与下桩接头焊接固定,然后继续进行打桩操作,加快了预应力管桩的对齐操作,加快了施工效率现。

再如申请号为:CN201520573080.X的专利公开了一种预应力管桩,包括桩体,桩体的底端面上沿圆周均匀设置有若干个侧钻刀,侧钻刀包括有侧刀体和侧钻体,侧刀体一端与伸入桩体的底端部,侧刀体一端侧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侧连接板;侧刀体另一端与侧钻体相固定连接;桩体的底端面的正中心处设置有主钻刀,主钻刀包括有主刀体和主钻体,主刀体一端与伸入桩体的底端部,主刀体一端的两侧壁沿长度方向设置有若干个主连接板;主刀体另一端与主钻体相固定连接。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极大地提高了破石能力,使得桩体能够伸入基岩中;同时缩短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设置合理,制作成本低等优点。

基于上述检索发现,上述实用新型专利在使用时均存在:

1.当管桩沉桩时桩周土体被压密或挤开,使土体产生水平移动或竖直隆起,这会造成邻近已压入的桩产生上浮、桩位偏移和桩身翘曲折断或影响相邻建筑物、管线和道路等,造成使用的局限性。

于是,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秉持多年对该相关行业丰富的设计开发及实际制作的经验,针对现有的结构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期达到更具有实用价值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当管桩沉桩时桩周土体被压密或挤开,使土体产生水平移动或竖直隆起,这会造成邻近已压入的桩产生上浮、桩位偏移和桩身翘曲折断或影响相邻建筑物、管线和道路等,造成使用的局限性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目的与功效,由以下具体技术手段所达成:

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其中,该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包括有:

桩体、支撑块、连接件、加固板、预留孔、固定管柱、混凝土加固体、横梁、支撑钢柱、连接柱;

所述支撑块均匀分布在桩体的一侧,且支撑块均与桩体一体化设置,所述连接件位于桩体的顶部,且连接件与桩体固定连接,所述加固板位于桩体的底端,且加固板与桩体一体化设置,所述桩体的中端固定设有固定管柱,所述固定管柱内部的一端均设有混凝土加固体,且混凝土加固体与固定管柱均为浇筑连接,所述两个混凝土加固体之间设有两个横梁,且横梁的一侧均与混凝土加固体固定连接,所述固定管柱的内部设有两个支撑钢柱,且支撑钢柱的一端均与横梁固定连接,所述两个支撑钢柱之间均匀设有连接柱,且连接柱的一侧均与支撑钢柱贯穿相连,所述加固板的底端均匀分布有预留孔。

优选的,所述支撑块均呈“长方形”状,且支撑块与桩体均为凹陷设置,并且凹陷的深度均为20cm。

优选的,所述连接柱的数量为6个,且连接柱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在两个支撑钢柱之间。

优选的,所述预留孔围绕加固板呈“环形”设置。

与现有结构相较之下,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由于支撑块均呈“长方形”状,且由于支撑块与桩体均为凹陷设置,并且由于凹陷的深度均为20cm,使本设备在沉桩时借助20cm的凹陷深度可使桩体周围的土体向管桩靠近,使周围的土体向凹陷区陷进,以避免周边的土层移动或竖直隆起而使邻近已压入的桩产生上浮,同时由于连接柱的数量为6个,并且由于连接柱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在两个支撑钢柱之间,使桩体在被打入土壤的过程中可进一步提升桩体对外力的承受力,以增强桩柱的抗压和承载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管柱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加固板结构示意图;

图中:1-桩体;2-支撑块;3-连接件;4-加固板;401-预留孔;5-固定管柱;501-混凝土加固体;502-横梁;503-支撑钢柱;504-连接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其实例显示在附图和以下描述中。虽然将结合示例性的实施例描述本实用新型,但应当理解该描述并非要把本实用新型限制于该示例性的实施例。相反,本实用新型将不仅覆盖该示例性的实施例,而且还覆盖各种替换的、改变的、等效的和其他实施例,其可包含在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

参见图1至图3,一种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包括有:

桩体1、支撑块2、连接件3、加固板4、预留孔401、固定管柱5、混凝土加固体501、横梁502、支撑钢柱503、连接柱504;

支撑块2均匀分布在桩体1的一侧,且支撑块2均与桩体1一体化设置,连接件3位于桩体1的顶部,且连接件3与桩体1固定连接,加固板4位于桩体1的底端,且加固板4与桩体1一体化设置,桩体1的中端固定设有固定管柱5,固定管柱5内部的一端均设有混凝土加固体501,且混凝土加固体501与固定管柱5均为浇筑连接,两个混凝土加固体501之间设有两个横梁502,且横梁502的一侧均与混凝土加固体501固定连接,固定管柱5的内部设有两个支撑钢柱503,且支撑钢柱503的一端均与横梁502固定连接,两个支撑钢柱503之间均匀设有连接柱504,且连接柱504的一侧均与支撑钢柱503贯穿相连,加固板4的底端均匀分布有预留孔401。

其中,支撑块2均呈“长方形”状,且支撑块2与桩体1均为凹陷设置,并且凹陷的深度均为20cm,以此可使桩体周围的土体向管桩靠近,使周围的土体向凹陷区陷进,以避免周边的土层移动或竖直隆起而使邻近已压入的桩产生上浮而影响相邻建筑物、管线和道路。

其中,连接柱504的数量为6个,且连接柱504依次为等距“纵向排列”分布在两个支撑钢柱503之间,通过连接柱504和支撑钢柱503使桩体在被打入土壤的过程中可进一步提升桩体对外力的承受力,以增强桩柱的抗压和承载性能。

其中,预留孔401围绕加固板4呈“环形”设置,通过预留孔401可进一步增强桩体底部与土壤粘合的紧实度。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

在使用本设备时,先检查本设备各部件之间连接的紧固性,在实际使用时,将本设备垂直打入预定的土壤区,当本设备在打入的过程中,桩体1会随着顶部受到压力而掘进土壤中,在掘进土壤的同时,桩体1周边的土壤会向空隙处钻进,使周边土壤会趁着桩体1掘进的同时而涌向支撑块2与桩体1的凹陷区域,使周边土壤进一步向桩体1靠近,避免周边的土层移动或竖直隆起而使邻近已压入的桩产生上浮,并且当桩体1在被打入的同时,桩体1顶部受到的力可通过两个支撑钢柱503而均衡的传导至连接柱504中,使桩体1借助支撑钢柱503和连接柱504可均衡的承受桩体1顶部的受力,以此增强桩柱的抗压和承载性能。

综上所述,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