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卫生间的沉降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090308发布日期:2019-11-08 23:51阅读:1734来源:国知局
一种卫生间的沉降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卫生间的沉降池结构。



背景技术:

卫生间是指厕所、洗手间和浴池的总称,在长时间的使用后,如果防水层出现破裂、从而积水会透过防水层从瓷砖缝流入找平层在渗入到回填区的沉降池,若常年无法排出,会导致两个结果,第一个是防水提前衰竭而引起渗漏,导致楼下遭殃,第二个是导致卫生间有异味,因此,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有效改善背景技术中出现渗漏和异味的卫生间的沉降池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卫生间的沉降池结构,包括:墙体,基础防水层,还包括:设置于基础上的第一找平层,所述第一找平层上端设置有第一防水层,所述第一找平层与所述第一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引流防水层,所述引流防水层和所述第一防水层之间设置有可供水渗透的透水层,所述引流防水层中间地势低于两端,所述第一找平层中设置有主排水管,所述引流防水层下端设置有与主排水管相连通的收集水管。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水发生渗透,透过第一防水层时,此时在引流防水层的作用下,可以引导渗透下来的水汇集到引流防水层地势低的地方,从而可以将水收集到收集水管中,通过收集水管流入到主排水管中,从而可以对渗漏的水做进一步收集排出,进一步预防楼下渗水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减少卫生间由于长期渗水积压而散发的臭味。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透水层为透水混凝土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透水混凝土由粗骨料表面包覆一薄层水泥浆相互粘结而形成孔穴均匀分布的蜂窝状结构,故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可以快速将水渗透到收集水管中,对渗透的水进行处理。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引流防水层包括设置于收集水管左侧的第一引流层,设置于收集水管的第二引流层,所述收集水管低于所述第一引流层和第二引流层,所述第一引流层和第二引流层不接触,所述第一引流层和所述第二引流层都朝着收集水管方向倾斜,且所述收集水管与所述第一引流层和第二引流层相贴合。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引流层和第二引流层朝着收集水管方向倾斜,从而可以使得渗透到引流防水层的水方便收集到收集水管中,第一引流层和第二引流层不相互接触,这样收集水管在进行收集时,可以较少积水透过引流防水层的时间,从而可以提高收集积水的速度。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收集水管在所述主排水管的最上端。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收集水管位于主排水管的最上方,从而收集到的积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便可以流入到主排水中,不会造成主排水管中的水外流。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防水层的上端设置有回填层,所述回填层上端设置有与回填层相贴合固定的钢筋铁丝网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钢筋铁丝网层的设置可以提高沉降池的整体承重能力,有效预防沉降池地面鼓起或者下沉,更有甚者开裂的情况的出现。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钢筋铁丝网层上方设置有与钢筋铁丝网层相贴合固定的第二找平层,所述第二找平层靠近墙体的两端阴角设置,所述第二找平层上端设置有与第二找平层相贴合固定的第二防水层。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二找平层靠近墙体的两端阴角设置,从而可以实现坡度引流,方便同时方便实现第二防水层的设置。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沉降池中设置有地漏口,所述地漏口上设置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主排水管的上端相连通。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连通管的设置可以使得地漏口中流下来的水总有一部分保留在连通管中,通过连通管中的水可以隔离一部分主排水的水散发出来的异味,从而可以起到隔离主排水中异味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连通管内设置有供水通过的卡板,所述卡板之间设置有可吸附异味的活性炭,所述活性炭限制于卡板中。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活性炭可以进一步对主排水管中的散发的异进行进一步的去除异味。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技术效果为:

1.引流防水层可以引导渗透下来的水汇集到引流防水层地势低的地方,从而可以将水收集到收集水管中然后排出,从而预防楼下渗水的可能性。

2.透水混凝土具有透气、透水和重量轻的特点,可以快速将水渗透到收集水管中;钢筋铁丝网层的设置可以提高沉降池的整体承重能力,有效预防沉降池地面鼓起或者下沉,更有甚者开裂的情况的出现;连通管中的水可以隔离一部分主排水的水散发出来的异味,性炭可以进一步对主排水管中的散发的异进行进一步的去除异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墙体;2、基础防水层;3、第一找平层;4、第一防水层;5、引流防水层;51、第一引流层;52、第二引流层;6、透水混凝土层;7、主排水管;71、收集水管;72、地漏口;73、连通管;74、卡板;75、活性炭;8、回填层;81、钢筋铁丝网层;82、第二找平层;83、第二防水层;9、阴角。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实施例:一种卫生间的沉降池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墙体1,设置于墙体1底面的基础防水层2,基础防水层2是开发商提前设置好的;设置于基础上的第一找平层3,第一找平层3上端设置有与第一找平层3相贴合固定的第一防水层4;第一防水层4的上端设置有与第一防水层4相贴合固定的回填层8,回填层8上端设置有与回填层8相贴合固定的钢筋铁丝网层81;钢筋铁丝网层81上方设置有与钢筋铁丝网层81相贴合固定的第二找平层82,第二找平层82靠近墙体1的两端阴角9设置,第二找平层82上端设置有与第二找平层82相贴合固定的第二防水层83,可以改善卫生间渗漏和异味的优化结构如下:

第一找平层3与第一防水层4之间设置有引流防水层5,引流防水层5和第一防水层4之间设置有可供水渗透的透水层,渗水层与第一防水层4和引流层防水层5相贴合固定,引流防水层5中间地势低于两端,第一找平层3中设置有主排水管7,引流防水层5下端设置有与主排水管7相连通的收集水管71。其中,透水层为透水混凝土层6,引流防水层5包括设置于收集水管71左侧的第一引流层51,设置于收集水管71的第二引流层52,并且第一引流层51和第二引流层52不接触,第一引流层51和第二引流层52都朝着收集水管71方向倾斜,收集水管71低于第一引流层51和第二引流层52,且收集水管71与第一引流层51和第二引流层52相贴合。

为了使得主排水管7中的水不会流到收集水管71中,收集水管71在主排水管7的最上端。另外,沉降池中设置有地漏口72,比如浴池中的地漏口72,地漏口72上设置有连通管73,从而可以使得水一部分存留在连通管73中,为了防止主排水管7中的水倒流到连通管73中,连通管73于主排水管7的上端相连通,连通管73靠近地漏口72的一端设置有设置有供水通过的卡板74,卡板74之间设置有可吸附异味的活性炭75,活性炭75限制于卡板74中,进一步吸除来自主排水管7中的异味。

工作原理:当第一防水层4和第二防水层83不能完全起到防水作用时,水会依次透过第一防水层4、第一找平层3、回填层8以及第二防水层83,水继续往下渗透过透水混凝土层6,顺着第一引流层51和第二引流层52流入到收集水管71中,最终汇入到主排水管7中实现积水的排出。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