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173260发布日期:2019-11-19 21:36阅读:177来源:国知局
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矿业开采技术领域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域的排洪技术领域,具体而言主要涉及一种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



背景技术:

排土山为矿山防排水的重点区域,如果暴雨洪水进入将对排土山安全构成严重影响,必须采取可靠截排水措施,最大程度降低地表水在排土山的下渗和表面冲刷,以保证排土山的稳定性和汛期安全。

由于矿山服务期长,很多排洪设施和生产运行交叉,采山边坡排水和排土山排水需要按照生产运行要求变更排水设施标高和平面位置,很多排洪设施单次服务期仅为一至三年,重复建设难于避免;单次有效施工期短;排土山区域排洪设施大都为新排土标高表面开挖建设,地基基础不满足建设传统排洪设施条件。

现有技术中,通常使用的排洪明渠从结构上主要分为刚性结构和弹性结构。刚性结构主要采用浆砌毛石、素混凝土等修葺而成。弹性结构主要由钢筋混凝土修葺而成。该两种结构存在如下缺陷:

浆砌毛石、素混凝土结构:造价相对适中,但施工工期较长,抵抗地基变形能力弱,抗冲刷和撞击能了差,安全可靠性不足,无法重复利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使用寿命相对较长,但造价相对较高,施工工期长,抵抗地基变形能力一般,抗冲刷和撞击能力较差,安全可靠性一般,无法重复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该装置施工工期短,抵抗地基变形能力强,更耐冲刷和抗物理撞击,安全可靠性高,可重复利用性好,使用过程中修复容易,造价相对较低。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其包括多个可拆卸连接的排水槽,多个所述排水槽通过第一连接件依次紧密连接形成排水通道;所述排水槽由钢板制成,包括底部平板和侧面斜板,所述侧面斜板通过第二连接件紧密连接至所述底部平板的两侧,所述侧面斜板于所述底部平板之间可拆卸连接;两侧的所述侧面斜板之间设置有支撑钢筋。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钢板为柔性结构,受外力影响可忽略不计且不受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拉裂缝而影响排水功能。由于采用拼装式设计,在雨季运行时能快速、有效的进行修复,确保排水设施正常运行;支撑钢筋的设置,可对侧面斜板形成支撑,以抵抗地基对侧面的挤压而造成的形变,增加稳定性。不需要运行时,可以快速地拆卸,移除。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所述支撑钢筋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支撑钢筋之间间隔设置,并且与所述侧面斜板之间可拆卸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所述支撑钢筋连接至所述侧面斜板的中间或中间往上部位,并且与所述底部平板之间平行。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钢筋对侧面斜板形成均匀支撑,更好地发挥作用,增强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所述排水槽顶部设置有镂空的顶部平板,所述顶部平板分别与两侧面斜板相连,所述顶部平板的宽度大于所述底部平板的宽度;所述排水槽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顶部平板能够有效避免周围的大块泥土或石头进入排水槽影响排洪。梯形截面稳定性高。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所述顶部平板与所述侧面斜板之间卡接,所述侧面斜板上设置有设置的卡梢,所述顶部平板设置有u型槽,所述卡梢和所述u型槽互相配合。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所述第一连接件和/或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活页;所述底部平板和侧面斜板上均设置有抓地钢梢。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便于排水槽的安装或拆卸,以及快速有效的修复。抓地钢梢的设置,可以保证运行过程的稳定性,避免因水流作用力而造成的排水槽与地基之间的相对位移;

本实用新型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多个所述排水槽的连接处设置有遇水膨胀的密封条,所述侧面斜板与所述底部平板的连接处也设置有遇水膨胀的密封条。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降低水从排水槽中泄漏导致的地基沉降。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该装置为柔性结构,具有较强的形变能力,能遭受外部荷载冲击作用,不会因为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排水装置失效而影响排水功能,同时施工周期短,可重复利用性好,使用过程中易修复,造价相对较低。

附图说明

图1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的结构简式图;

图2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的结构简式图;

图4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记:1是排水槽,11是底部平板,12是侧面斜板,121是卡梢,13是支撑钢筋,14是第二连接件,15是密封条,16是顶部平板,161是u型槽,17抓地钢梢。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的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其包括多个排水槽1,相邻两个排水槽1之间采用第一连接件(图未示)可拆卸连接。第一连接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种连接件,本实施例中,为拆卸方便,采用至少两个活页。

排水槽1由钢板制成,从而具有足够的柔性。排水槽1的纵截面呈等腰梯形。排水槽包括底部平板11和侧面斜板12。侧面平板12设置有两块,分别通过第二连接件14连接至底部平板11的两侧,并且侧面斜板12与底部平板11之间可拆卸连接。

两块侧面斜板12之间设置有支撑钢筋13。支撑钢筋13可根据实际情况设置有多个,多个支撑钢筋13之间均匀间隔设置,留有空隙。支撑钢筋13设置连接至侧面斜板12的中间或中间往上部位,并且与底部平板11之间平行。支撑钢筋13与侧面斜板13之间分别可拆卸连接,如卡接等现有技术中的可连接方式均可。

第二连接件可采用现有技术中的多种连接方式,如卡接。本实施例中,为拆卸方便,第二连接件14采用至少两个活页。

为了有效降低水从排水槽中泄漏导致地基沉降,多个排水槽1的连接处设置有遇水膨胀的密封条15,侧面斜板12与底部平板11的连接处也设置有遇水膨胀的密封条15。遇水膨胀的密封现有技术中很多,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即可。

实施例2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其与实施例1中的适用于矿山及地基不均匀沉降区的移动式排洪装置大致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其还包括顶部平板16,顶部平板16分别与侧面斜板的顶部相连。

如图3-4所示,顶部平板16的宽度大于底部平板11的宽度。顶部平板16分别与侧面斜板12相连,顶部平板16与侧面斜板12之间卡接。侧面斜板12上设置有竖直的卡梢121,顶部平板16设置有u型槽161,卡梢121和u型槽161之间互相配合。底部平板11和侧面斜板12上均设置有抓地钢梢17以将排水槽1紧固于地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