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便除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694523发布日期:2019-09-17 21:35阅读:316来源:国知局
一种坐便除味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卫生间除味系统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便除味装置。



背景技术:

如厕时空气臭已成为了人们心中的常态,感觉已经习以为常了,却不知道这臭味中含有大量的氨气等有害物质,对人体的伤害极大。目前,针对坐便器使用过程中除味的需求,我国普遍流行的处理方式基本分为四种。

其一,是在棚面安装排风扇,这种处理方式仅能起到换风的作用,对排便过程中的臭气排除作用微乎其微;其二,是在坐便器的水箱中加入化学药剂或者香料,这种处理方式仅能起到临时性的增香作用,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其三,是采用带排风功能的马桶盖,将臭气排到下水管道中,这种方法会造成臭气从地漏及房间的其他下水管返回房间,并且这类方式需特殊定制马桶和马桶盖,不实用又不美观;其四,是在马桶上安装带吸气功能的坐便器盖子,用排风的形式将臭气排到室外,这个方式最大的问题是坐便器盖子难以和各类型号的坐便器匹配,不美观又不耐用,并且排气系统设计不科学,安装时极度不合理,影响美观效果。

此外,公告号为CN20309688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卫生间除味系统,其在墙体内设置有与马桶连通的通气管,该通气管的一端与马桶的便池连通,另一端与卫生间外部连通,并在通气管内设置风扇,以利用风扇在通气管内产生吸力,从而将便池中的臭气排至室外;这种处理方式,需要破坏马桶原有的结构,在马桶的后侧开设与便池连通的开口,以便于安装通气管,此外,由于通气管直接与便池连通,会在便池内产生吸力,为如厕者带来不好的如厕体验;不仅如此,在便池内进行抽水或水箱内的水溢流至便池内部时,极易导致部分水体进入通气管中,影响排气效果;再者,其技术方案中的通气管埋设在墙体内,需要在装修时即铺设完毕,即预留的通气管的位置和长度固定,容易导致材料的浪费,且难以很好地适配多种型号的马桶。

综上所述,我国需要一款及经济实惠,又不影响使用和美观的一款坐便除味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坐便除味装置,以在不改变马桶结构的同时,可以将便池内的臭气排出。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坐便除味装置,包括风扇安装盒,在该风扇安装盒的内部设置有一风扇,且该风扇安装盒的顶部通过第一通气管与建筑物内的排气管道连通,该风扇安装盒的底部通过第二通气管与坐便器的便池连通;所述第二通气管与所述坐便器的冲水箱内的溢水管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风扇安装盒和第一通气管、第二通气管均安装在墙体内部,其中第二通气管与坐便器冲水箱的溢水管连通,该溢水管为坐便器的原有结构,其底部与坐便器便池连通;在使用时通过风扇转动产生吸力将便池内的臭气依次经由溢水管、第二通气管、风扇安装盒和第一通气管排至建筑物内的排气管道中。由此可见,本实用新型可在保持坐便器结构的前提下,将便池内的臭气排出,且安装简便经济实惠。

优选地,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第一端与所述风扇安装盒连接,第二端与所述溢水管连接,且在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第二端设置有一支管,该支管与所述第二通气管垂直连通,且该支管的内壁底部与所述溢水管的顶部齐平。支管的设置可以保留溢水管的溢水功能,且该支管的内壁底部与溢水管的顶部齐平,可以在安装坐便除味装置之后,保持冲水箱内的溢流液面高度不变。

优选地,所述风扇安装盒的底部连接有一高度调节装置,所述第二通气管通过该高度调节装置与所述风扇安装盒的底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装置用于调节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第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在装修时,可以将风扇安装盒和高度调节装置预埋在墙体内部,当用户安装好坐便器之后,可以根据坐便器的高度,在墙体上钻孔(贯通高度调节装置一侧),然后将第二通气管的第一端插接在该钻孔处,并使用玻璃胶密封固定,从而实现第二通气管与高度调节装置的连接,采用这种设计结构,可以使得第二通气管的第一端在竖直方向上的安装位置可调,而无需预留过长的第二通气管,从而节省了第二通气管的材料,且可以使得第二通气管的外露部分隐藏在冲水箱和墙体之间,不影响坐便器的外观。

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装置呈顶部敞口的盒体,所述第二通气管的第一端与该盒体的底壁或侧壁固定连接。使用时,臭气经由第二通气管进入高度调节装置的内部,并从其顶部敞口处进入风扇安装盒内部,从而有效防止臭气的泄漏。

优选地,所述盒体的顶部敞口处与所述风扇安装盒的底部紧密卡接,从而实现高度调节装置盒体与风扇安装盒快捷牢固的连接。

优选地,所述风扇安装盒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部,在该第一连接部的下部外周设有卡接块,所述盒体套设在该第一连接部的外周,且在所述盒体的内周设置有与所述卡接块适配的卡槽。

优选地,在所述风扇安装盒的顶部设有第二连接部,该第二连接部的外周设有若干凸棱,该凸棱的外周尺寸沿远离所述风扇安装盒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第一通气管紧密套设在该第二连接部的外周。

优选地,所述风扇通过支架安装在所述风扇安装盒内,且在所述支架与风扇安装盒之间设置有一减震垫。通过设置减震垫可以隔离风扇转动产生的振动,从而有效避免风扇安装盒产生异响,营造安静的如厕环境。

优选地,所述风扇通过导线与建筑物内的配电箱电连接,且在该导线上设置有一开关,该开关用于控制所述风扇的通断电。人们可以在如厕时,按下开关,启动坐便除味装置。

优选地,所述风扇安装盒安装在墙体内部,所述开关安装在墙体外部与所述风扇安装盒对应的位置。采用这种安装结构,在坐便除味装置安装完成后,从外观上仅能看到开关,不影响卫生间的整洁美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坐便除味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安装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与支架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减震垫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风扇安装盒与高度调节装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第二通气管与溢水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坐便除味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坐便除味装置的安装结构示意图之二。

附图标记:

1-风扇安装盒;2-高度调节装置;3-第一通气管;4-第二通气管;5-风扇;6-支架;7-减震垫;8-溢水管;9-开关;

101-第二连接部;102-凸棱;103-第一连接部;104-卡接块;201-卡槽;401-支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坐便除味装置,包括风扇安装盒1、高度调节装置2、第一通气管3和第二通气管4,其中风扇安装盒1和高度调节装置2为工程塑料材质,第一通气管3和第二通气管4为市面上常见的橡胶软管。

参考图2、图3和图4,在上述风扇安装盒1的内部设置有风扇5,该风扇5通过支架6安装在风扇安装盒1内,且在支架6与风扇安装盒1之间设置有一减震垫7,该减震垫7具体为皮垫;在支架6和减震垫7的四个角部均设置有一连接孔,在安装时,将减震垫7设于支架6的顶部,然后通过螺钉将二者与风扇安装盒1连接在一起,且在减震垫7的中间位置设置有一通孔,以确保空气的流通。

具体地,在上述风扇安装盒1的顶部一体成型有第二连接部101,该第二连接部101呈环柱形,在其外周上一体成型有两圈凸棱102,该凸棱102的外周尺寸沿远离风扇安装盒1的方向逐渐减小,上述第一通气管3紧密套设在该第二连接部101的外周,凸棱102的设置可以有效防止第一通气管3与风扇安装盒1脱离连接。

参考图2和图5,高度调节装置2呈顶部敞口的盒体,该盒体为空心长方体;风扇安装盒1的底部设有第一连接部103,在该第一连接部103的下部外周设有一圈卡接块104,上述盒体套设在该第一连接部103的外周,且在该盒体的内周设置有与卡接块104适配的卡槽201,从而通过卡接块104和卡槽201的卡接实现高度调节装置2与风扇安装盒1的连接。

本实施例的坐便除味装置在安装时,在坐便器排水管正后方的墙体距地面400mm高度开一个500mm深、100mm宽的沟槽,该沟槽开设至吊顶以上,然后将风扇安装盒1和高度调节装置2安装到沟槽内固定,固定方式可以采用胶接或螺钉连接等,再将第一通气管3的底部套设在第二连接部101的外周,将第一通气管3的顶部与建筑物内的排气管道连通;贴砖后,根据坐便器高度在墙面开孔,该开孔需贯穿高度调节装置2的侧壁,并将第二通气管4的第一端经该墙面开孔处插入到墙体内的高度调节装置2中(在第二通气管4与高度调节装置2的连接处采用玻璃胶密封固定),第二通气管4的第二端与坐便器冲水箱内的溢水管8相连(参考图7),则在如厕时产生的臭气可以经由溢水管8、第二通气管4、高度调节装置2、风扇安装盒1和第一通气管3排至排气管道内,在实际中,第二通气管4可以夹设在冲水箱的箱体和上盖之间,也可以在冲水箱的箱体上部开设一个过孔,以便于第一通气管3通过,与在便池内开设通孔相比,这种在冲水箱上开孔的方式,可以由用户自行操作,只需保证该过孔的最低端高于冲水箱内的溢水水位即可。进一步地,参考图6,在第二通气管4的第二端设置有一支管401,该支管401与第二通气管4垂直连通,且该支管401的内壁底部与溢水管8的顶部齐平,以保留溢水管8的溢水功能。

在实际中,风扇5通过导线与建筑物内的配电箱电连接,该导线需要预先埋设在墙体上的沟槽中,在该导线上设置有开关9,以用于控制风扇5的通断电,且该开关9安装在墙体外部与风扇安装盒1对应的位置,安装完成后,从外观上仅能看到该开关9,如图8所示。进一步地,开关9上还可以设置WiFi模块和USB接口,以实现远程控制风扇5的开关或为手机充电。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