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景区园林池塘打捞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350156发布日期:2019-04-09 21:06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景区园林池塘打捞船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景区园林设计和维护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景区园林池塘打捞船。



背景技术:

景区园林工程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包括景区园林设计、施工和养护。施工处于园林工程的中期,强调进度与质量,而园林工程主要关注于最后的成果;而养护处于园林工程的后期,强调实效,力求实用与美观,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使园林理念得以延续;在维护景区园林河湖上的漂浮垃圾、水草或景区荷叶时尤为的麻烦,其水草或漂浮垃圾可直接进行打捞,但荷叶在过了适合欣赏的盛夏后,在秋季时节荷叶枯黄其矗立在水面很影响湖面的美观度,尤其是一些主推夏季欣赏莲花的景区在入秋后水面上均是矗立在水面的荷叶茎杆,为了不影响水面的观赏性在对荷叶进行打捞时需要对水面下的茎杆进行截断,但如此打捞较为麻烦,从水下进行打扰难度较大,同时工人在打扰工作也相当辛苦,尤其是将占有水的水草拉上船或卸下船均是非常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景区园林池塘打捞船,通过调节油缸和角度油缸调节剪切装置的角度,使得剪切装置的工作端下降至水面下,达到对水面下荷叶茎杆进行剪切,有效完成荷叶茎杆水面下的剪切工作。

一种景区园林池塘打捞船,包括有打捞船体,所述打捞船体上铰接有固定架和调节油缸,所述调节油缸的动力端铰接在固定架上,所述固定架上设置有挤压装置;所述固定架上铰接有铰接支架和角度油缸,所述角度油缸的动力端铰接在铰接支架上,所述铰接支架设置有输送机和剪切装置,所述输送机进料端与剪切装置配合,所述输送机出料端设置在挤压装置进料口处;所述打捞船体内设置有调节输送装置和承料板,所述调节输送装置工作端设置在承料板上方,所述调节输送装置调节端设置在承料板下方。

优选的,所述剪切装置包括有定剪切机构和动剪切机构,所述动剪切机构连接在定剪切机构底部;所述定剪切机构包括有剪切板和剪切板固定架,所述剪切板一端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剪切槽,所述剪切板另一端通过剪切板固定架固定在铰接支架上;所述动剪切机构包括有剪切组、传动杆、铰接连接柱、电机固定块和连接杆,所述剪切组由若干个根剪切条组成,所述剪切条中部通过铰接连接柱连接在剪切板底部,所述剪切条一端与剪切槽互相配合,所述剪切条另一端铰接在传动杆上;所述电机通过固定块固定在铰接支架上,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板,所述连接杆一端铰接在转板上,所述连接杆另一端铰接在传动杆一端上。

优选的,所述调节输送装置包括有上调节机构、下调节机构和输送调节机构,所述上调节机构设置在承料板上方,所述下调节机构设置在承料板下方,所述上调节机构和下调节机构的调节部位均与输送调节机构连接,所述输送调节机构包括有升降辊、动力辊、输送电机、输送带和若干个导辊,所述承料板上固定有两升降油缸,所述两升降油缸的动力端分别与升降辊一端连接,所述升降辊设置在挤压装置出料口下方;所述动力辊一端与输送电机连接,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与之配合的升降辊、导辊、动力辊和上调节机构与下调节机构中的调节辊上;所述调节输送装置上设置有张力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张力感应器、上调节机构、下调节机构、调节油缸、挤压装置、角度油缸、输送机和剪切装置。

优选的,所述上调节机构和下调节机构均包括有第一丝杆、第二丝杆、轴承座、转杆、调节电机和调节辊,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均套设有横移套,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均通过轴承座分别固定在打捞船体内两侧上,所述转杆两端均连接有动力斜齿,所述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动力斜齿相啮合的转换斜齿,所述转杆上设置有转换齿轮,所述调节电机动力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转换齿轮相啮合的动力齿轮,所述调节辊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丝杆和第二丝杆上的横移套上。

优选的,所述剪切槽靠近剪切板固定架的一侧设置有斜导料面。

优选的,所述剪切板固定架底部设置有托架;所述剪切板一端远离剪切板固定架的底部设置有剪切斜面。

优选的,所述相邻剪切槽之间的间距为20mm至60mm。

优选的,所述挤压装置为对辊碾压机。

优选的,所述对辊碾压机一侧设置有刮料板。

优选的,所述剪切板的长度b与剪切槽的长度a之比为1:2至2:3。

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一种景区园林池塘打捞船,通过调节油缸和角度油缸调节剪切装置的角度,使得剪切装置的工作端下降至水面下,达到对水面下荷叶茎杆进行剪切,有效完成荷叶茎杆水面下的剪切工作。

(2)本发明的一种景区园林池塘打捞船,通过输送机将剪切后的荷叶及其茎杆输送至挤压装置中,通过挤压装置对其进行挤压将多余的水分挤压掉,避免打捞上来的荷叶带有大量的水而导致打捞物过重使得卸载时增加工作人员劳动强度,其打捞水葫芦这种含水量大的水草更加有效。

(3)本发明的一种景区园林池塘打捞船,通过上调节机构和下调节机构调节输送调节机构中的输送带的松紧,同时可调节调节输送装置工作部分横移距离,使船体内的物料运输出去更为的方便,减少员工卸料工作强度。

(4)本发明的一种景区园林池塘打捞船,通过升降油缸调节升降辊两端的高低,使输送带长时间工作发生偏移后及时进行调整,有效降低输送带的调节难度且节约传输时间;同时通过升降油缸调节升降辊的高低达到切换调节输送装置工作状态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修剪及输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调节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打捞修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修剪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剪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定剪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动剪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剪切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挤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1-打捞船体,2-调节输送装置,21-上调节机构,22-下调节机构,23-输送调节机构,24-升降辊,25-升降油缸,26-导辊,27-动力辊,28-输送电机,29-第一丝杆,210-第二丝杆,211-横移套,212-轴承座,213-转换斜齿,214-转杆,215-转换齿轮,216-动力斜齿,217-调节电机,218-动力齿轮,219-调节辊,3-调节油缸,4-固定架,5-挤压装置,51-刮料板,6-角度油缸,7-输送机,8-剪切装置,81-定剪切机构,82-动剪切机构,83-剪切板,84-剪切槽,85-斜导料面,86-剪切板固定架,87-托架,88-剪切条,89-铰接连接柱,180-传动杆,181-电机,182-固定块,183-转板,184-连接杆,185-剪切斜面,9-承料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景区园林池塘打捞船,包括有打捞船体1,所述打捞船体1上铰接有固定架4和调节油缸3,所述调节油缸3的动力端铰接在固定架4上,所述固定架4上设置有挤压装置5;所述固定架4上铰接有铰接支架和角度油缸6,所述角度油缸6的动力端铰接在铰接支架上,所述铰接支架设置有输送机7和剪切装置8,所述输送机7进料端与剪切装置8配合,所述输送机7出料端设置在挤压装置5进料口处;所述打捞船体1内设置有调节输送装置2和承料板9,所述调节输送装置2工作端设置在承料板9上方,所述调节输送装置2调节端设置在承料板9下方;所述剪切装置8包括有定剪切机构81和动剪切机构82,所述动剪切机构82连接在定剪切机构81底部;所述定剪切机构81包括有剪切板83和剪切板固定架86,所述剪切板83一端均匀的设置有若干个剪切槽84,所述剪切板83另一端通过剪切板固定架86固定在铰接支架上;所述动剪切机构82包括有剪切组、传动杆180、铰接连接柱89、电机181固定块182和连接杆184,所述剪切组由若干个根剪切条88组成,所述剪切条88中部通过铰接连接柱89连接在剪切板83底部,所述剪切条88一端与剪切槽84互相配合,所述剪切条88另一端铰接在传动杆180上;所述电机181通过固定块182固定在铰接支架上,所述电机181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转板183,所述连接杆184一端铰接在转板183上,所述连接杆184另一端铰接在传动杆180一端上。

通过调节油缸3控制固定架4的角度,使得固定架4上的输送机7和剪切装置8可整体上升或下降,其上升下降是相对打捞船体1的顶面有所下降或上升,其主要目的是方便船只靠岸不会使剪切装置8撞击到岸边的东西,同时方便将打捞物卸载,在通过角度油缸6调节铰接支架一端的角度使铰接支架上的剪切装置8的工作端进入水面以下,使得剪切装置8将水面以下部位的水生植物进行切断;通过电机181带动转板183旋转,电机181尽量连接在转板183中心,转板183采用尽量圆形,转板183旋转带动连接杆184一端围绕电机181主轴旋转,其连接杆184一端旋转幅度根据根剪切条88的工作端横移距离进行调节,连接杆184另一端带动传动杆180横向来回移动,传动杆180移动会带动若干根剪切条88一端移动,而若干根剪切条88另一端跟着移动的同时会与相应的剪切槽84配合对荷叶茎杆进行剪切,在打捞船体1向前移动时荷叶的茎杆进入剪切槽84内,使得剪切槽84与剪切条88配合对其进行截断,截断的茎杆会与荷叶通过输送机7输送至挤压装置5内挤掉多余的水份在进入打捞船体1内,其电机181采用伺服电机即可。

实施例2

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调节输送装置2包括有上调节机构21、下调节机构22和输送调节机构23,所述上调节机构21设置在承料板9上方,所述下调节机构22设置在承料板9下方,所述上调节机构21和下调节机构22的调节部位均与输送调节机构23连接,所述输送调节机构23包括有升降辊24、动力辊27、输送电机28、输送带和若干个导辊26,所述承料板10上固定有两升降油缸25,所述两升降油缸25的动力端分别与升降辊24一端连接,所述升降辊24设置在挤压装置5出料口下方;所述动力辊27一端与输送电机28连接,所述输送带套设在与之配合的升降辊24、导辊26、动力辊27和上调节机构21与下调节机构22中的调节辊219上;所述调节输送装置2上设置有张力感应器和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电性连接张力感应器、上调节机构21、下调节机构22、调节油缸3、挤压装置5、角度油缸6、输送机7和剪切装置8;所述上调节机构21和下调节机构22均包括有第一丝杆29、第二丝杆210、轴承座212、转杆214、调节电机217和调节辊219,所述第一丝杆29和第二丝杆210上均套设有横移套211,所述第一丝杆29和第二丝杆210均通过轴承座212分别固定在打捞船体1内两侧上,所述转杆214两端均连接有动力斜齿216,所述第一丝杆29和第二丝杆210上均设置有与所述动力斜齿216相啮合的转换斜齿213,所述转杆214上设置有转换齿轮215,所述调节电机217动力轴上设置有与所述转换齿轮215相啮合的动力齿轮218,所述调节辊219两端分别连接在第一丝杆29和第二丝杆210上的横移套211上;通过张力感应器所以输送带的张力,实现输送带张力过小时可通过控制器控制下调节机构22对输送带的张力进行调节,控制器采用集成控制器,张力感应器采用德国海纳(haehne)bzh轴台式张力传感器bzh,根据需求安装本案例安装在导辊上即可,也可以根据需求选用别的类型。

当挤压装置5将物料内的水挤压干净后,物料排出至输送调节机构23上,物料在通过输送调节机构23的工作端输送至打捞船体1内各部位;其输送调节机构23工作原理为通过输送电机28带动输送带运动,通过若干个导辊26对输送带行进的方向进行改变,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改变,通过两升降油缸25调节升降辊24的高低,当将物料输送至打捞船体1时,其升降辊24处于挤压装置5物料出口下方,其挤压装置5最好采用对辊碾压机,其操作方便,且处理完的物料便于输送出来,物料输送出来后直接掉在输送带上,在通过输送带输送至打捞船体1内,而将物料输送出去时,通过两升降油缸25调节升降辊24高度使其处于挤压装置5物料出口上方,同时开启对辊碾压机,使对辊碾压机反转,而输送带输送出来的物料掉在对辊碾压机上辊上,反转的上辊会将物料输送至对辊碾压机另一侧的输送机7上,在通过输送机7输送至剪切装置8上,在通过人工用工具扯出至垃圾车上;通过输送调节机构23的工作端和调节端的工作原理为,通过对于的调节电机217带动动力齿轮218,动力齿轮218带动转换齿轮215,转换齿轮215带动转杆214旋转,转杆214两端的动力斜齿216旋转会带动第一丝杆29和第二丝杆210上的转换斜齿213旋转,同时转换斜齿213会带动对于的第一丝杆29和第二丝杆210旋转,而第一丝杆29和第二丝杆210旋转其上通过调节辊219连接在一起的横移套211会横向移动,同时将两横移套211连接在一起的调节辊219也同时实现横向移动,达到套设在调节辊219上的输送带也会被调节辊219带着移动,而输送带是定长的为了保证调节辊219移动后输送带不会出现绷断,其上调节机构21伸长而下调节机构22就会收缩,反之一样,实现上调节机构21中的调节辊219横向移动至打捞船体1各个部位均不会影响到输送带的正常工作。

实施例3

实施例2的基础上,所述剪切槽84靠近剪切板固定架86的一侧设置有斜导料面85,所述剪切板固定架86底部设置有托架87;所述剪切板83一端远离剪切板固定架86的底部设置有剪切斜面185,所述相邻剪切槽84之间的间距为20mm至60mm;所述挤压装置5为对辊碾压机,所述对辊碾压机一侧设置有刮料板51,所述剪切板83的长度b与剪切槽84的长度a之比为1:2至2:3。

通过在剪切槽84靠近剪切板固定架86的一侧设置斜导料面85,使得其正对荷叶茎杆的面不会挂住荷叶茎杆,其原因是荷叶茎杆截断后还会有藕丝未断的现象,导致藕丝和一些较短的茎杆挂在剪切槽84处,通过斜导料面85可使荷叶茎杆被截断后顺着斜导料面85滑入输送机7中,且截断后的荷叶茎杆会顺着斜导料面85的方向侧倒也可减小挂物现象;通过在剪切板固定架86底部设置有托架87,通过托架87对剪切条88一端进行托起,避免剪切条88端部在传动杆180带动时因工作时间长而出现间隙,导致剪切条88一端下降而影响另一端的剪切效果;通过在剪切板83一端远离剪切板固定架86的底部设置有剪切斜面185,使得后续剪切条88和剪切板83磨损后,可直接对剪切条88进行修理,采用摩擦进行降面处理即可;通过将剪切板83的长度b与剪切槽84的长度a之设置比为1:2至2:3,避免剪切槽84过短容易出现剪切板83断裂的现象,剪切槽84过长出现荷叶茎杆在剪切板83上移动距离过长出现增加移动阻力导致剪切物料出现堆积的现象;采用对辊碾压机更容易操作,且方便观察挤压水分的效果,通过设置刮料板51方便物料更加方便导出。

以上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但其只是作为范例,本发明并不限制于以上描述具体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任何对本发明进行的等同修改和替代也都在本发明的范畴之中。因此,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所作的均等变换和修改,都涵盖在本发明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