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及钢板单元与流程

文档序号:18464522发布日期:2019-08-17 02:20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及钢板单元与流程

本申请涉及一种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及钢板单元。



背景技术:

作为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例如如专利文献1中所揭示的那样,已知有将钢板单元配置在经挖掘的海底地基中后,对其周边进行回填来进行埋置的所谓的河床挖掘式的施工方法。在所述专利文献1中,在经挖掘的海底地基中形成铺路石层,并在铺路石层上配置圆筒状的钢板单元。而且,对钢板单元的周边进行回填来进行埋置,并且将填充材料填充至钢板单元的内部。通过填充材料的填充而防止由潮流或波浪所引起的钢板单元的移动或变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778460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在所述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或构成中,存在填充材料从钢板单元中流出的情况。即,粒度细的填充材料从铺路石层的间隙中流出。进而,由于钢板单元的内外经由铺路石层的间隙而连通,因此,因潮位变动而经由铺路石层的间隙产生内外的海水的流动。由此,填充材料容易流出。

本申请中揭示的技术是鉴于所述情况而成者,其目的在于抑制钢板单元内的填充材料的流出。

[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本申请中揭示的技术是与具有圆筒状的单元本体,并设置在水底地基的河床挖掘部中所形成的铺路石部上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相关的技术。本申请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包括:本体设置工序、堵塞工序、填充工序、及回填工序。所述本体设置工序是将所述单元本体以轴方向变成铅垂方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铺路石部的上表面上的工序。所述堵塞工序是在所述本体设置工序之后,利用底盖堵塞所述单元本体的底部的开口的工序。所述填充工序是在所述堵塞工序之后,将填充材料填充至所述单元本体的内部的工序。所述回填工序是对所述河床挖掘部进行回填的工序。

另外,本申请中揭示的技术是与设置在水底地基的河床挖掘部中所形成的铺路石部上,且在所述设置后所述河床挖掘部被回填的钢板单元相关的技术。本申请的钢板单元包括单元本体与底盖。所述单元本体是以轴方向变成铅垂方向的状态设置在所述铺路石部的上表面上的圆筒状者。所述底盖是在已设置所述单元本体之后、且在将填充材料填充至所述单元本体的内部之前,堵塞所述单元本体的底部的开口者。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申请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或钢板单元,可抑制钢板单元内的填充材料的流出。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钢板单元的设置结构的剖面图。

图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4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5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6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的钢板单元的设置结构的剖面图。

图7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8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11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12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13是表示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图14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的一工序的图。

[符号的说明]

1:设置结构

2:水底地基

3:河床挖掘部

4:铺路石部

5、6:回填部

10:钢板单元

11:单元本体

11a:补强板

12:底板

12a:开口(单元本体的底部的开口)

13、20、25、30、35、40:底盖

14、18:填充材料

15:混凝土盖

17:水下混凝土

21:转动体

22:铰链部

23、32:钢缆

26、31:缘部

27:镇石

33:转向部

36:圆板构件

37:分割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面参照附图一面对本申请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另外,以下的实施方式本质上是优选的例示,并不意图限制本申请中揭示的技术、其应用物、或其用途的范围。

(实施方式1)

本实施方式的钢板单元是用于护岸、码头、防波堤等的构筑者,且为所谓的埋置式的钢板单元。图1是表示显示安设有钢板单元10的状态的钢板单元10的设置结构1的图。

如图1所示,钢板单元10设置在水底地基2(例如,海底地基)的河床挖掘部3中。河床挖掘部3是对水底地基2的表面进行挖掘而形成的凹部,且形成有铺路石部4。铺路石部4铺满粒度比较大的砾石等。钢板单元10设置在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上。河床挖掘部3中的钢板单元10的周边成为回填部5。在钢板单元10的设置完成后,利用回填材料对回填部5进行回填。

钢板单元10包括:单元本体11、底板12、及底盖13。

单元本体11是形成为圆筒状的钢制构件。单元本体11是以轴方向变成铅垂方向(上下方向)的状态设置(载置)在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上者。底板12是圆环状的板构件。底板12的外径比单元本体11的外径大,底板12的内径比单元本体11的内径小。底板12设置在单元本体11的底部(下部)的端面上。即,底板12的外缘部朝比单元本体11更外侧突出(伸出),内缘部朝比单元本体11更内侧突出(伸出)。单元本体11以底板12的下表面接触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的状态设置在铺路石部4上。

底盖13是在已将单元本体11设置在铺路石部4上之后、且在将填充材料14填充至单元本体11的内部之前,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者。此处,由于如所述那样在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圆环状的底板12,因此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变成底板12的开口12a。

具体而言,底盖13形成为圆板状。底盖13的外径比单元本体11的内径小且比底板12的内径(开口12a的直径)大。底盖13是以在单元本体11的内部,设置(载置)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由此堵塞底板12的开口12a(即,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的方式构成。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底盖13只是被放置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并非通过螺栓或焊接等接合手段而固定在包含底板12在内的其他构件上者。但是,本申请中揭示的技术并不限定于此,底盖也可以是通过螺栓或焊接等来固定者。

另外,如图4所示,单元本体11具有许多补强板(stiffener)11a。补强板11a设置在单元本体11的内周面上,并在单元本体11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设置。补强板11a在单元本体11的轴方向上延伸,并且从单元本体11的内周面突出。底板12的内缘部位于比补强板11a更内侧。即,底板12的内缘部朝比补强板11a的前端更内侧伸出。在如所述那样朝比补强板11a更内侧伸出的底板12的上表面上设置有底盖13。

填充材料14是在通过底盖13来堵塞底板12的开口12a后,被填充至单元本体11的内部者。填充材料14是砂土等粒度比较小(粒度比铺路石部4的铺路石小)者。

在单元本体11的上端部设置有混凝土盖15。混凝土盖15形成为圆板状,外径与单元本体11的内径大致相等,且与单元本体11的上部的端面设置成同一平面。混凝土盖15具有以填充材料14不从单元本体11的上部流出的方式,堵塞单元本体11的上部的开口的盖的功能。另外,混凝土盖15构成护岸等的上表面的一部分。

<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

一面参照图1~图5,一面对如所述那样构成的钢板单元10的设置方法进行说明。钢板单元10的设置方法包括本体设置工序、堵塞工序、水位增加工序、填充工序、及回填工序,并且包括在这些工序之前进行的前工序(准备工序)。

首先,在前工序中,对水底地基2的表面进行挖掘而形成凹状的河床挖掘部3。而且,在河床挖掘部3中铺满铺路石而形成铺路石部4。使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尽可能平坦。

若前工序结束,则进行本体设置工序。如图2所示,本体设置工序是将事先在底部的端面上固定有底板12的单元本体11以轴方向变成铅垂方向的状态设置在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上的工序。即,沿着单元本体11的轴方向将单元本体11及底板12沉入水中,并使底板12接触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来设置。此时,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即,底板12的开口12a)未被堵塞,因此可几乎不受到浮力或水压的影响,而使单元本体11及底板12下沉。

在如所述那样设置有单元本体11的状态下,单元本体11的内外经由铺路石部4的间隙而连通。因此,单元本体11的内部的水位与外部的水位(单元本体11的内外的水位)变得相同。

在本体设置工序之后,进行堵塞工序。堵塞工序是利用底盖13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的工序。具体而言,如图3及图4所示,使底盖13在单元本体11的内部下沉,而将底盖13设置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由此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在此状态下,在单元本体11的底部,内外的连通被底盖13阻断。另外,在此状态下,单元本体11的内外的水位不变而相同。

在堵塞工序之后,进行水位增加工序。水位增加工序是将水供给至单元本体11的内部来增加内部的水位(以下,也称为内水位)的工序。具体而言,如图3所示,通过泵等来将单元本体11的外部的水供给至单元本体11的内部(参照图3中所示的箭头)。如上所述,在单元本体11的底部,内外的连通被底盖13阻断,因此若在此状态下将水供给至单元本体11的内部,则单元本体11的内水位增加(上升)。朝单元本体11内的水的供给例如进行至内水位到达单元本体11的上端附近为止。

如此,若单元本体11的内水位增加,则单元本体11内的水压增加。即,在单元本体11内向下作用的水压及朝径向外侧作用的水压增加。通过向下的水压增加而抑制单元本体11的移动,并且底盖13与底板12进一步密接。另外,通过朝径向外侧作用的水压增加而抑制单元本体11的变形或移动。

在水位增加工序之后,进行填充工序。如图5所示,填充工序是将填充材料14投入单元本体11的内部来进行填充的工序。在填充工序中,由于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底板12的开口12a)由底盖13堵塞,因此已被投入至单元本体11内的填充材料14不会从开口12a经由铺路石部4而朝外部流出。填充材料14被填充至比单元本体11的上端略低的位置为止。

在填充工序之后,进行回填工序。回填工序是对河床挖掘部3进行回填,并且设置混凝土盖15的工序。具体而言,如图1所示,利用回填材料(例如,与铺路石部4相同的铺路石)对河床挖掘部3的回填部5进行回填。通过如所述那样对河床挖掘部3进行回填,来进行钢板单元10的埋置。另外,在单元本体11的上端部,在填充材料14的上表面上浇筑混凝土,由此形成混凝土盖15,而堵塞单元本体11的上端。

如以上那样,所述实施方式1的钢板单元10包括:圆筒状的单元本体11,以轴方向变成铅垂方向的状态设置在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上;以及底盖13,在已设置单元本体11之后、且在将填充材料14填充至单元本体11的内部之前,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底板12的开口12a)。

另外,所述实施方式1的钢板单元10的设置方法是将圆筒状的单元本体11以轴方向变成铅垂方向的状态设置在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上(本体设置工序),继而,利用底盖13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堵塞工序),继而,将填充材料14填充至单元本体11的内部(填充工序)。

根据所述构成,当将单元本体11沉入水中时,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敞开,因此可几乎不受到浮力或水压的影响,而将单元本体11沉入水中。而且,当将填充材料14填充至单元本体11内时,由于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由底盖13堵塞,因此可抑制填充材料14朝外部的流出。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在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端面上设置有形成为内径比单元本体11的内径小的环状、且接触铺路石部4的底板12。根据此构成,可使设置在铺路石部4上的单元本体11的姿势稳定。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底盖13形成为具有比单元本体11的内径小且比底板12的内径大的外径的圆板状。进而,底盖13通过设置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来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根据此构成,即便在已将单元本体11设置在铺路石部4上后,也能够以简易的方法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

进而,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单元本体11具有补强板11a,补强板11a在其轴方向上延伸,并且从单元本体11的内周面突出来设置,底板12的内缘部位于比补强板11a更内侧。根据此构成,可提升单元本体11的刚性,并将底盖13确实地设置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在堵塞工序之后,将水供给至单元本体11的内部来增加所述内部的水位(水位增加工序)。根据此构成,在单元本体11内,向下作用的水压及朝径向外侧作用的水压增加。通过向下的水压增加,可使底盖13与底板12进一步密接。因此,可进一步抑制填充材料14的流出。

另外,通过朝径向外侧作用的水压增加,在填充材料14的填充完成之前,可抑制由波浪所引起的单元本体11的变形。另外,通过向下作用的水压增加,在填充材料14的填充完成之前,可抑制由潮流或波浪所引起的单元本体11的移动。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1)

本变形例在所述实施方式1的单元本体11的内部及河床挖掘部3中浇筑水下混凝土。

具体而言,如图6所示,在单元本体11内,在底部侧(即,底盖13侧)浇筑水下混凝土17,且与所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将填充材料18填充至上部侧。通过如所述那样在单元本体11内的底部侧浇筑水下混凝土17,可进一步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由此可进一步抑制填充材料18的流出。如此,在本变形例的填充工序中,首先在单元本体11内的底部侧浇筑水下混凝土17,其后填充填充材料18。另外,由于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由底盖13堵塞,因此在浇筑水下混凝土17时,可抑制硬化前混凝土流出。

另外,在河床挖掘部3的回填部6中浇筑水下混凝土。由于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被堵塞,因此在单元本体11的底部不会产生内外的水的流动。因此,可容易地进行水下混凝土的施工。因此,与例如如所述实施方式1那样铺满铺路石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地进行回填。如此,在本变形例的回填工序中,可使用水下混凝土作为回填材料。其他构成、作用及效果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2)

本变形例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变更底盖的构成。如图7~图9所示,本变形例的底盖20包括:两个转动体21、铰链(hinge)部22、及钢缆(wirerope)23。

铰链部22形成为在底板12的径向上延伸的轴状。铰链部22的长度比单元本体11的内径短且比底板12的内径长。铰链部22的两端被固定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两个转动体21分别为大致半圆状的板构件,且转动自如地连接在铰链部22上。钢缆23分别悬挂在两个转动体21上。详细而言,钢缆23的一端设置在单元本体11的底部侧的端部,另一端经由转动体21的前端而与单元本体11的外部的例如船连接。

底盖20是以通过相互闭合的状态的两个转动体21转动而相互打开来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开口12a)的方式构成。具体而言,底盖20事先在陆地上被安装在单元本体11的内部。另外,底盖20以两个转动体21相互接近并闭合的状态(图7及图8中所示的状态)安装在单元本体11中。在所述本体设置工序中,底盖20与单元本体11一同沉入水中,单元本体11被设置在铺路石部4上(参照图7)。此时,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开口12a)未被堵塞,因此不会受到浮力或水压的影响。

在接下来的堵塞工序中,通过底盖20来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开口12a)。具体而言,底盖20的钢缆23通过船来拉拽。伴随通过船来拉拽,钢缆23接近单元本体11的内周面。另一方面,随着钢缆23接近单元本体11的内周面,两个转动体21分别朝图7中所示的箭头的方向转动。而且,两个转动体21若转动大致90度,则接触底板12的上表面并停止。由此,两个转动体21变成相互隔开并打开的状态(图9中所示的状态),而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开口12a)。另外,在此状态下,钢缆23沿着单元本体11的内周面延伸。

如此,在本变形例中,由于将底盖20与单元本体11一同沉入水中,因此无需其后仅将底盖20沉入水中。另外,尽管将底盖20与单元本体11一同沉入水中,但由于可在使开口12a敞开的状态下进行,因此难以受到浮力或水压的影响。另外,底盖20由于以转动体21闭合的状态(即,纵长的状态)下沉,因此更难以受到浮力或水压的影响。其他构成、作用及效果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在本变形例中,使转动体21转动的方法并不限定于所述方法。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3)

本变形例如图10所示,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变更底盖的构成。即,相对于所述实施方式1的底盖13形成为平坦的圆板状,本变形例的底盖25形成为大致中央朝上方弯曲的圆板状。换言之,底盖25是以大致中央朝上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底盖25的外径比单元本体11的内径小且比底板12的内径(开口12a的直径)大。

在本变形例的堵塞工序中,所述底盖25在单元本体11的内部下沉,并被设置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即,底盖25的缘部26与底板12的上表面接触。继而,在堵塞工序中,将镇石27载置在底盖25的弯曲部上。于是,底盖25的弯曲部因镇石27的重量而朝下方位移,伴随于此,缘部26朝径向外侧扩展(位移)。如此,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将底盖25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由此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开口12a)。

如此,在本变形例的堵塞工序中,使底盖25的弯曲部朝下方变形来使缘部26朝外侧扩展,由此将底盖25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镇石27例如可使用碎石或所述填充材料等。在以上的堵塞工序之后,进行所述水位增加工序。其他构成、作用及效果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4)

本变形例如图11所示,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变更底盖的构成。本变形例的底盖30具有与所述变形例3的底盖相同的形状。即,底盖30以大致中央朝上方突出的方式弯曲。另外,底盖30的外径比单元本体11的内径小且比底板12的内径(开口12a的直径)大。

在本变形例的堵塞工序中,所述底盖30在单元本体11的内部下沉,并被设置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继而,在堵塞工序中,底盖30的缘部31被朝径向外侧拉拽而扩展,伴随于此,底盖30的弯曲部朝下方位移。如此,在底板12的上表面上,将底盖30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由此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开口12a)。

如图11所示,钢缆32的一端与底盖30的缘部31连接。钢缆32的另一端经由设置在单元本体11的内周面上的转向部33而与单元本体11的外部的例如船连接。在缘部31的圆周方向上等间隔地连接有多个钢缆32,对应于各个钢缆32而设置有多个转向部33。在堵塞工序中,通过船来拉拽钢缆32,由此朝径向外侧拉拽底盖30的缘部31。

如此,在本变形例的堵塞工序中,通过朝外侧拉拽底盖30的缘部31而将底盖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在以上的堵塞工序之后,进行所述水位增加工序。其他构成、作用及效果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如以上那样,在所述变形例3及变形例4中,底盖由进行某种程度的变形的材质形成,在沉入水中后使底盖变形,由此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

(实施方式1的变形例5)

本变形例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变更底盖的构成。如图12及图13所示,本变形例的底盖35包括一个圆板构件36、及多个(本变形例中为八个)分割体37。

圆板构件36形成为平坦的圆板状,在底板12的内侧(开口12a)设置(载置)在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上。圆板构件36的外径形成得比底板12的内径(开口12a的直径)小,厚度与底板12的厚度大致相同。圆板构件36以沿着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延伸的状态来设置。

分割体37是将圆环状的板构件(以下,称为环状构件)在其圆周方向上分割成八个而成者(参照图13)。即,分割体37是将所述环状构件在径向上切断并分割成八个而成者。所述环状构件的外径比单元本体11的内径小且比底板12的内径(开口12a的直径)大。所述环状构件的内径比圆板构件36的外径小。八个分割体37在圆板构件36的外缘部上排列在圆周方向上,并横跨圆板构件36的上表面与底板12的上表面来设置。八个分割体37以相互邻接的分割体37彼此接触的状态来设置(参照图13)。如此,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开口12a)由底盖35堵塞。

在本变形例的堵塞工序中,圆板构件36在单元本体11的内部下沉,并被设置在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上。即,圆板构件36被设置在底板12的内侧(开口12a)的大致中央。继而,在堵塞工序中,八个分割体37按顺序一个一个地在单元本体11的内部下沉并被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

具体而言,首先以横跨圆板构件36的上表面与底板12的上表面的方式设置第一个分割体37。而且,使分割体37在圆板构件36的径向(图12及图13中由箭头所示的方向)上滑动,由此调整分割体37的位置(径向位置),而将分割体37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继而,将第二个分割体37设置在与第一个分割体37邻接的规定的位置上。即,将第二个分割体37设置在横跨圆板构件36的上表面与底板12的上表面、且与第一个分割体37接触的规定的位置上。如此,将第三个以后的分割体37也依次设置在与已设置的分割体37邻接的规定的位置上。另外,也使第二个以后的分割体37滑动,由此调整位置。

如此,若将所有(八个)分割体37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则形成所述环状构件,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由底盖35堵塞。在以上的堵塞工序之后,进行所述水位增加工序。如此,在本变形例中,将底盖35分成圆板构件36与八个分割体37,并使它们分别下沉来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因此,与使单个底盖下沉来进行设置的情况相比,可容易地使底盖35下沉来设置在规定的位置上。其他构成、作用及效果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另外,在本变形例中,分割体37的数量当然也可以是所述以外的多个。

(实施方式2)

本实施方式是在所述实施方式1中变更底盖的构成,并且变更单元本体及底盖的设置顺序者。

如图14所示,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本实施方式的底盖40是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底板12的开口12a)者。底盖40形成为比单元本体11的轴方向观察时的外形大的板状。所谓单元本体11的轴方向观察时的外形,是指在图14中所示的状态下从上方观察单元本体11时的最大的外形,且为底板12的外形。更详细而言,底盖40形成为外径比底板12的外径大的圆板状。底盖40以水平地延伸的状态设置在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上。单元本体11以轴方向变成铅垂方向的状态设置在底盖40的上表面上。即,单元本体11以底板12的下表面接触底盖40的上表面的状态来设置。如此,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由底盖40堵塞。

在本实施方式中,钢板单元10的设置方法包括盖设置工序、本体设置工序、水位增加工序、填充工序、及回填工序,并且包括在这些工序之前进行的前工序(准备工序)。此处,对与所述实施方式1不同的盖设置工序及本体设置工序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方式中,若前工序结束,则进行盖设置工序。如图14所示,盖设置工序是将所述底盖40设置在铺路石部4的上表面上的工序。在盖设置工序之后,进行本体设置工序。如图14所示,本体设置工序是将单元本体11以轴方向变成铅垂方向的状态设置在底盖40的上表面上的工序。另外,本体设置工序是将单元本体11设置在底盖40上,由此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底板12的开口12a)由底盖40堵塞的工序。另外,图14表示前工序、盖设置工序及本体设置工序已结束的状态。

即,在本体设置工序中,沿着单元本体11的轴方向将单元本体11及底板12沉入水中,并使底板12接触底盖40的上表面来设置。此时,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未被堵塞,因此可几乎不受到浮力或水压的影响而使单元本体11下沉。而且,在已将单元本体11设置在底盖40上的状态下,单元本体11的内外的连通被底盖40阻断。另外,单元本体11的内外的水位相同。若本体设置工序结束,则与所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依次进行水位增加工序、填充工序及回填工序。

如此,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单元本体11设置在比单元本体11的外形大的底盖40的上表面上,由此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因此,对于单元本体11的设置位置并不要求那么高的精度,可容易地通过底盖40来堵塞单元本体11的底部的开口。其他构成、作用及效果与所述实施方式1相同。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也可以使橡胶等密封构件介于底盖与底板之间。在此情况下,在所述实施方式1及变形例中,密封构件可以固定在底盖的下表面上,也可以固定在底板的上表面上。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2中,密封构件可以固定在底盖的上表面上,也可以固定在底板的下表面上。另外,在所述变形例2中,也可以使密封构件介于转动体与底板之间。根据此构成,底盖与底板之间的水密性提升,可进一步抑制填充材料的流出。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1及实施方式2中,也可以将底盖的材质设为具有透水性者(例如树脂)。更详细而言,也可以将底盖的材质设为容许水穿过,但可阻止填充材穿过者。在此情况下,不需要水位增加工序。

另外,在所述实施方式及变形例中,也可以省略水位增加工序。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如以上那样,本申请中揭示的技术对于钢板单元的设置方法及钢板单元而言有用。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