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7641783发布日期:2019-05-11 00:43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路基压实度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到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路基压实度是衡量道路施工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路基压实度不够而造成道路破坏的事例在我国时有发生,给国家和地区造成巨大经济损失和很坏的社会影响。传统检测方法有环刀法、灌沙法和灌水法等,一方面,这些方法都是有损检测会破坏道路的整体性结,而且检测的数据结果与操作人员技术水平有关离散性较大,这些方法都是用于碾压完成后的检测,不能在进行过程中准确了解压实度。另一方面,它们只适用于细粒土路基,如素土垫层、灰土垫层、砂土路基,对中粗粒土路基,对砂石垫层不适用。

现有关于路基压实度检测的公开文献有很多,但是一般只适用于细粒土路基,而对于中粗粒土路基压实度的检测却很少,例如:中国专利号为201710888053.5,公开时间为2017年12月1日的中国专利文件就存在上述的问题,其公开了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装置,包括底板以及液压缸,在所述液压缸的输出端上固定有下压板,在下压板下表面的一端固定有长立柱,在下压板下表面的另一端设有固定筒,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短立柱,长立柱、短立柱分别贯穿通孔后沿竖直方向朝远离所述底板下表面的方向延伸,长立柱延伸段的轴向长度大于短立柱延伸段的轴向长度,在小孔中部设有双向气缸,在双向气缸的两个输出端上分别安装有掘进头,掘进头上开设有盲孔,在挡块的上表面上嵌入行程开关。

目前,对于中粗粒土路基压实度的检测还没有一个有效的办法,灌砂法与灌水法虽能使用,但挖坑的成功率比较低,碰到大一点的石块坑就废了,即使不废,由于坑的尺寸不够测量精度非常低,水分测量非常困难,测量误差大。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0910219460.2,公开时间为2010年6月9日的中国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落锤式中粗粒土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装置,其包括冲击装置、实时对冲击响应进行检测的加速度传感器和与加速度传感器相接的频谱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所述冲击装置包括冲击架、支撑架、固定在冲击架内侧的水平上底板、由上至下竖直穿过上底板且能上下自由移动的锤杆、安装在锤杆底部的锤体以及分别设置在上底板或冲击架上部内壁和冲击架下部内壁上且保证锤杆沿竖直方向移动的定向装置;锤杆下部设置有定位装置且上底板上安装有与定位装置配合使用的临时限位装置,限位装置上装有能实现锤体自由下落的开合机构。但是也存在一些缺陷,定向装置由于需要保证锤杆和锤体沿竖直方向运动,因此需要与锤杆和锤体保持接触,锤杆和锤体在下落过程中与定向装置之间产生动摩擦,导致锤杆和锤体的下落过程不是理想状态下的自由下落运动,因此会对检测带来不利影响,检测精度不高;此外,为了提高测量精度,其采用的加速度传感器的价格势必要求比较高,而且,加速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也有限,相比于机械结构,其存在可靠性不高、使用寿命短等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对中粗粒土路基压实度测量精度比较低,费时费力以及为了提高测量精度而引起的可靠性不高、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及其检测装置,其能够确保锤杆和锤体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时不受摩擦阻力的影响,达到自由下落运动的理想状态,提高了测量精度,并且不用加速度传感器,即能满足使用,具有适应性强、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装置,其包括底支架、动态定向装置和落锤装置,所述的底支架包括底板,所述的动态定向装置包括圆筒体,所述的落锤装置包括锤体;所述的底板中心位置设有通孔;所述的圆筒体位于底板的中心位置的上方且在圆筒体所在的竖直空间内上下滑动,所述的圆筒体的内径大于通孔的直径;所述的锤体滑动连接在圆筒体的内部,所述的锤体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的底支架还包括多个导杆,所述的导杆均匀分布在圆筒体的周围且底部连接在底板上;所述的圆筒体的外侧设有伸出端,所述的伸出端滑动连接在导杆上。

优选地,所述的动态定向装置还包括滚轮座以及安装在滚轮座上的滚轮,所述的滚轮座均匀安装在圆筒体的内壁圆周面上;所述的滚轮与锤体的外侧相接触;滚轮座和滚轮分为多层布设,多层的滚轮围成一个供锤体竖直向下运动的通道;所述的锤体的底部伸出圆筒体。

优选地,所述的导杆的底部套有弹簧;所述的底板上对应圆筒体的竖直投影区域安装有缓冲垫;所述的底板的底部设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位置与通孔的距离不小于1.5m。

优选地,所述的底支架的上方设有顶支架,所述的顶支架通过设置在底板上的支撑柱固定在底板上;所述的顶支架上安装有控制装置;所述的顶支架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设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以及用于连接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的支撑杆;所述的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对应通孔的投影区域均设有圆孔;所述的控制装置包括第一滑块;所述的圆筒体的顶部圆滑过渡收缩,使得圆筒体的顶端直径小于第一顶板上的圆孔直径,圆筒体的顶端伸出第一顶板上的圆孔且设有第一环形凸起;所述的第一滑块为多个且环绕圆筒体的顶部均匀分布,第一滑块的连接端滑动连接在第一顶板的上表面对应设置的第一滑块座内,第一滑块座内部设有压缩弹簧以给于第一滑块一个远离第一滑块座的力驱使第一滑块的工作端顶在圆筒体的侧部并限制第一环形凸起下落。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顶板的上方还设有第三顶板;所述的第三顶板通过支撑杆与第二顶板连接;所述的第三顶板对应通孔的投影区域均设有圆孔;所述的锤体的顶部连接有锤杆;所述的锤杆的顶端依次穿过第一顶板和第二顶板后伸出第三顶板上圆孔且设有第二环形凸起;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第二滑块,所述的第二滑块的数量为多个且环绕圆孔投影区域均匀分布,第二滑块连接端滑动连接在第三顶板的下表面对应设置的第二滑块座中,第二滑块座内部设有压缩弹簧以给于第二滑块一个远离第二滑块座的力驱使第二滑块的工作端顶在锤杆的侧部并限制第二环形凸起下落。

优选地,所述的控制装置还包括双向螺纹筒、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所述的双向螺纹筒转动连接在第二顶板上的圆孔位置;所述的第一调节体位于双向螺纹筒的下方且顶部螺旋连接在双向螺纹筒的内部,第一调节体的底部为一个倒立的第一圆台体,所述的第一圆台体的外侧沿着母线方向设有与第一滑块对应的第一滑槽;所述的第一滑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触块;所述的第一触块的顶部顶在第一圆台体外侧的第一滑槽内;所述的第二调节体位于双向螺纹筒的上方且底部螺旋连接在双向螺纹筒的内部,第二调节体的顶部为一个正立的第二圆台体,第二圆台体外侧沿着母线方向设有与第二滑块对应的第二滑槽,第二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触块,第二触块的底部顶在第二圆台体外侧的第二滑槽内。

优选地,所述的双向螺纹筒的内壁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所述的双向螺纹筒转动能够同时驱使第一调节体下移和第二调节体上移。

优选地,所述的第一环形凸起的直径小于圆孔直径;所述的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均为中空结构;所述的第二环形凸起的直径均小于双向螺纹筒、第一调节体和第二调节体的内壁直径。

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上所述的路基压实度检测装置,具体步骤为:

a.将圆筒体和锤体提升至预定高度,第一滑块的工作端顶在圆筒体的侧部并限制第一环形凸起下落,实现了对圆筒体的限位作用;第二滑块的工作端顶在锤杆的侧部并限制第二环形凸起下落,实现了对锤体的限位作用;

b.双向螺纹筒的内壁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转动双向螺纹筒,同时驱使第一调节体下移和第二调节体上移,第一调节体下移驱使直至第一滑块的工作端移出第一环形凸起的竖直投影区间进而消除对圆筒体的约束的同时,第二调节体上移驱使第二滑块的工作端移出第二环形凸起的竖直投影区间进而消除对锤体的约束;

c.圆筒体和锤体一同开始自由下落,直至锤体先冲击测试路基表面;

d.圆筒体下落至一定位置与弹簧接触,圆筒体的下落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下落至底板上的缓冲垫位置;

e.锤体的顶部安装有频谱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根据频谱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检测到的冲击响应信号频谱幅值就反映了路基的压实度或者根据测试沉陷值计算出动态变形模量evd值,计算公式为其中:λ为承载板形状影响系数,取1.5;σ为路基面最大动应力,取0.1mpa;r为承载板半径,即锤体301半径,取150mm;s为承载板的垂直沉陷值,s的单位为mm。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的路基压实度检测装置,能够确保锤杆和锤体沿竖直方向向下运动时不受摩擦阻力的影响,达到自由下落运动的理想状态,提高了测量精度,与现有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已确定锤体下落加速度的技术相比,具有适用性强、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也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

(2)本发明的路基压实度检测装置,圆筒体和锤体一同自由下落,虽然导杆与圆筒体之间产生相应的动摩擦,会影响圆筒体的自由下落运动,但是这对圆筒体的下落速度影响不大,圆筒体与锤体的下落速度差也很小,并且,采用滚轮与锤体的外侧接触方式,滚轮发生滚动也能够消除由于圆筒体与锤体的下落速度差而导致的不利影响,使得圆筒体在实现锤体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的同时,不会对锤体的下落运动速度产生影响,确保锤体的下落过程为理想状态下的自由下落运动,大大提高了路基压实度的检测精度;

(3)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采用的第一调节体的底部为第一圆台体,第一滑块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触块,第一触块的顶部顶在第一圆台体外侧的第一滑槽内,通过转动双向螺纹筒即可调整第一调节体下移,驱使直至第一滑块的工作端移出第一环形凸起的竖直投影区间,同时消除各个第一滑块对圆筒体的约束,有利于圆筒体的竖直下落运动,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度;

(4)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采用的第二调节体的顶部为第二圆台体,第二滑块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触块,第二触块的底部顶在第二圆台体外侧的第二滑槽内,通过转动双向螺纹筒即可调整第二调节体上移,驱使直至第二滑块的工作端移出第二环形凸起的竖直投影区间,同时消除各个第二滑块对锤体的约束,有利于锤体的竖直下落运动,进而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度;

(5)本发明中的控制装置,采用的双向螺纹筒的内壁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转动双向螺纹筒,同时驱使第一调节体下移和第二调节体上移,第一调节体下移驱使直至第一滑块的工作端移出第一环形凸起的竖直投影区间进而消除对圆筒体的约束的同时,第二调节体上移驱使第二滑块的工作端移出第二环形凸起的竖直投影区间进而消除对锤体的约束,保证圆筒体与锤体运动起始时间需要保持一致,有利于提高检测的精度;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其具有操作方便和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而且避免了摩擦阻力对锤体的自由下落产生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检测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中检测装置的内部结构图;

图3为本发明中检测装置的顶部立体结构图一;

图4为本发明中检测装置的顶部立体结构图二;

图5为本发明中检测装置的顶部内部结构图;

图6为本发明中检测装置的底部内部结构图。

图中:1、底支架;101、底板;102、导杆;103、弹簧;104、缓冲垫;

2、动态定向装置;201、圆筒体;202、伸出端;203、滚轮座;204、滚轮;205、第一环形凸起;

3、落锤装置;301、锤体;302、锤杆;303、第二环形凸起;

4、顶支架;401、第一顶板;4011、第一滑块座;402、第二顶板;403、第三顶板;4031、第二滑块座;404、支撑杆;405、调节螺母;

5、控制装置;501、第一滑块;5011、第一触块;502、双向螺纹筒;503、第二滑块;5031、第二触块;504、第一调节体;5041、第一滑槽;505、第二调节体;5051、第二滑槽;506、调节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进行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装置,其包括底支架1、动态定向装置2和落锤装置3,底支架1包括底板101和多个导杆102,动态定向装置2包括圆筒体201,底板101作为支撑平台,其中心位置设有通孔,圆筒体201位于底板101的中心位置的上方,圆筒体201的内径大于通孔的直径,使得圆筒体201的竖直投影位于通孔的外侧,落锤装置3包括锤体301和锤杆302,锤体301位于圆筒体201的内部,锤体301的直径小于通孔的直径,使得锤体301能够在通孔所在位置的竖直空间内上下运动,锤杆302位于锤体301的顶部且端部伸出动态定向装置2,可以根据使用需求调整锤体301的竖直高度,导杆102均匀分布在圆筒体201的周围,且端部竖直连接在底板101上,圆筒体201的圆周外侧设有伸出端202,伸出端202滑动连接在导杆102上,能够实现圆筒体201能够沿竖直方向运动,圆筒体201的内壁上环向设有滚轮座203,滚轮座203安装有滚轮204,滚轮204与锤体301的外侧相接触,滚轮座203和滚轮204成对设置,均匀分布在圆筒体201的内壁上,滚轮座203和滚轮204分为多层,多层的滚轮204围成一个供锤体301竖直向下运动的通道;锤体301的底部伸出圆筒体201,以使锤体301先冲击测试路基后圆筒体201才与底板101接触,有利于避免圆筒体201由于减速运动而影响锤体301的自由下落运动,有利于提高待测路基的压实度的检测精度,使用时,将圆筒体201和锤体301提高至预定位置,同时消除对圆筒体201和锤体301的约束,使得圆筒体201和锤体301一同自由下落,虽然导杆102与圆筒体201之间产生相应的动摩擦,会影响圆筒体201的自由下落运动,但是这对圆筒体201的下落速度影响不大,所以圆筒体201与锤体301的下落速度差也很小,并且,采用滚轮204与锤体301的外侧接触方式,滚轮204发生滚动也能够消除由于圆筒体201与锤体301的下落速度差而导致的不利影响,因此,圆筒体201不会对锤体301的下落运动产生影响,确保锤体301的下落过程为理想状态下的自由下落运动,大大提高了路基压实度的检测精度,与现有采用加速度传感器已确定锤体下落加速度的技术相比,具有适用性强、可靠性高和使用寿命长等优点,同时,也降低了装置的生产成本。

进一步地,为了减少由于圆筒体201下落至底板101上而引起的底板101对待测路基产生冲击,底板101底部设有支撑台,支撑台的位置与通孔的距离不小于1.5米,以避免圆筒体201的下落对待测路基的压实度检测精度产生不利影响。此外,导杆102的底部套有弹簧103,以使得圆筒体201下落至底板101前给于圆筒体201一个向上的缓冲力以减少圆筒体201对底板101的冲击,确保整个检测装置的位置不变,进而保证待测路基的准确定位,有利于多次检测操作,当然,底板101上对应圆筒体201的竖直投影区域安装有一个为环形结构的缓冲垫104,进一步减少圆筒体201对底板101的冲击,有利于待测路基的压实度检测。

锤体301的顶部安装有频谱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由于不同密实度的土对冲击能量的吸收不同,因此,频谱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检测到的冲击响应信号频谱幅值就反映了压实度,该种检测方式具有设备简单、操作方便和检测速度快等优点,但是,传统的检测方法由于摩擦阻力对锤体301的自由下落产生不利影响,使得检测的精度降低,使得检测数值参考意义不大,而本实施例中,圆筒体201在实现锤体301沿竖直方向运动的的同时,不会对锤体301的下落运动速度产生影响,确保锤体301的下落过程为理想状态下的自由下落运动,大大提高了路基压实度的检测精度。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如图5和图6所示,底支架1的上方设有顶支架4,顶支架4通过设置在底板101上的支撑柱固定在底板101上,顶支架4上安装有控制装置5,控制装置5用于控制对圆筒体201和锤体301的约束,顶支架4包括自下而上依次布设的第一顶板401、第二顶板402、第三顶板403以及用于连接第一顶板401、第二顶板402和第三顶板403的支撑杆404,支撑杆404的数量为多个,有利于对第一顶板401、第二顶板402和第三顶板403三者之间的固定,支撑杆404的数量为3个以上,有利于第二顶板402和第三顶板403保持平衡,第一顶板401、第二顶板402和第三顶板403对应通孔的投影区域均设有圆孔,控制装置5包括第一滑块501、双向螺纹筒502、第二滑块503、第一调节体504、第二调节体505;控制装置5对圆筒体201的约束控制具体实现方式如下:圆筒体201的顶部圆滑过渡收缩,使得圆筒体201的顶端直径小于圆孔直径,圆筒体201的顶端伸出第一顶板401上的圆孔且设有第一环形凸起205,第一环形凸起205的直径小于圆孔直径,第一滑块501为多个且环绕圆孔投影区域均匀分布,第一滑块501的连接端滑动连接在第一顶板401的上表面对应设置的第一滑块座4011内,第一滑块座4011内部设有压缩弹簧以给于第一滑块501一个远离第一滑块座4011的力,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驱使第一滑块501的工作端顶在圆筒体201的侧部并限制第一环形凸起205下落,实现了对圆筒体201的限位作用;双向螺纹筒502转动连接在第二顶板402上的圆孔位置,第一调节体504位于双向螺纹筒502的下方且顶部螺旋连接在双向螺纹筒502的内部,第一调节体504的底部为一个倒立的第一圆台体,第一圆台体的外侧沿着母线方向设有与第一滑块501对应的第一滑槽5041,第一滑块501的上表面设有第一触块5011,第一触块5011的顶部顶在第一圆台体外侧的第一滑槽5041内;使用时,双向螺纹筒502转动,由于第一触块5011会限制第一调节体504转动,导致第一调节体504下移,驱使第一触块5011及第一滑块501进一步压缩压缩弹簧,直至第一滑块501的工作端移出第一环形凸起205的竖直投影区间,同时消除各个第一滑块501对圆筒体201的约束,使得圆筒体201自由下落运动,满足使用需求。

控制装置5对锤体301的约束控制具体实现方式如下:锤杆302的顶端伸出第三顶板403上圆孔且设有第二环形凸起303;第二滑块503的数量为多个且环绕圆孔投影区域均匀分布,第二滑块503连接端滑动连接在第三顶板403的下表面对应设置的第二滑块座4031中,第二滑块座4031内部设有压缩弹簧以给于第二滑块503一个远离第二滑块座4031的力,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驱使第二滑块503的工作端顶在锤杆302的侧部并限制第二环形凸起303下落,实现了对锤体301的限位作用,第二调节体505位于双向螺纹筒502的上方且底部螺旋连接在双向螺纹筒502的内部,第二调节体505的顶部为一个正立的第二圆台体,第二圆台体外侧沿着母线方向设有与第二滑块503对应的第二滑槽5051,第二滑块503的下表面设有第二触块5031,第二触块5031的底部顶在第二圆台体外侧的第二滑槽5051内;其中,第一调节体504和第二调节体505均为中空结构,用于提供锤杆302的顶端的运动空间,第二环形凸起303的直径均小于双向螺纹筒502、第一调节体504和第二调节体505的内壁直径;使用时,双向螺纹筒502转动,由于第二触块5031会限制第二调节体505转动,导致第二调节体505上移,驱使第二触块5031及第二滑块503进一步压缩压缩弹簧,直至第二滑块503的工作端移出第二环形凸起303的竖直投影区间,同时消除各个第二滑块503对锤体301的约束,使得锤体301自由下落运动,满足使用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提高路基压实度的检测精度,势必要避免圆筒体201对锤体301的自由下落产生影响,因此,在圆筒体201和锤体301的运动起始时间需要保持一致,具体到本实施例中,需要通过控制装置5同时消除对圆筒体201和锤体301的约束,为此,双向螺纹筒502的内壁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转动双向螺纹筒502,同时驱使第一调节体504下移和第二调节体505上移,第一调节体504下移驱使直至第一滑块501的工作端移出第一环形凸起205的竖直投影区间进而消除对圆筒体201的约束,第二调节体505上移驱使第二滑块503的工作端移出第二环形凸起303的竖直投影区间进而消除对锤体301的约束,需要强调的是,通过控制双向螺纹筒502内壁的内螺纹的螺距进而控制第一调节体504下移和第二调节体505上移的速度,可以同时消除对圆筒体201和锤体301的约束,也可以通过控制第一圆台体和第二圆台体的侧面锥度也可同时消除对圆筒体201和锤体301的约束,最简单的,可以通过控制第一环形凸起205和第二环形凸起303的凸起高度也可同时消除对圆筒体201和锤体301的约束。此外,第二顶板402上安装有调节动轮506,调节动轮506与双向螺纹筒502通过带传动或链条传动;调节动轮506的端面靠近圆周位置处设有手柄,以方便操作人员转动调节动轮506进而带动双向螺纹筒502转动。

在使用该检测装置在对路基的压实度进行检测时,往往需要对待测路基进行多次的检测,以获取更准确的数值,但是,由于第一次锤体301对待测路基进行冲击会使得待测路基出现一定的下陷,如果在提升锤体301至原来高度,使得这几次的锤体301对待测路基的冲击力不等,会对检测产生不利影响,为此在锤体301与锤杆302的结合部安装有沉陷测定仪,每次可以获取待测路基下陷的数值,支撑杆404的顶部套接有调节螺母405,调节螺母405转动连接在第三顶板403上,以便调节螺母405对第三顶板403提供支撑,转动调节螺母405,使得调节螺母405上移或下移,进而调节第三顶板403的高度位置,可以根据待测路基下陷的数值调节第三顶板403的高度位置,使锤体301对待测路基的冲击力保持相等,有利于压实度的检测数值更加精准。

本实施例中的检测原理是采用锤体301自由落下冲击路基面和测试沉陷值,模拟汽车或列车高速运行时对路基面产生的冲击效应,进行动力加载,检测路基在动荷载作用下的动应力和动应变参数,按照下式计算动态变形模量evd值:其中:λ为承载板形状影响系数,取1.5;σ为路基面最大动应力,取0.1mpa;r为承载板半径,即锤体301半径,取150mm;s为承载板的垂直沉陷值,s的单位为mm。

实施例3

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采用实施例2中的所述的路基压实度检测装置,下面是对其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具体步骤为:

a.将圆筒体201和锤体301提升至预定高度,第一滑块座4011内部设有压缩弹簧以给于第一滑块501一个远离第一滑块座4011的力,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驱使第一滑块501的工作端顶在圆筒体201的侧部并限制第一环形凸起205下落,第二滑块座4031内部设有压缩弹簧以给于第二滑块503一个远离第二滑块座4031的力,在没有外力的作用下驱使第二滑块503的工作端顶在锤杆302的侧部并限制第二环形凸起303下落,实现了对锤体301的限位作用;

b.双向螺纹筒502的内壁的两端设有旋向相反的内螺纹,转动双向螺纹筒502,同时驱使第一调节体504下移和第二调节体505上移,第一调节体504下移驱使直至第一滑块501的工作端移出第一环形凸起205的竖直投影区间进而消除对圆筒体201的约束的同时,第二调节体505上移驱使第二滑块503的工作端移出第二环形凸起303的竖直投影区间进而消除对锤体301的约束;

c.圆筒体201和锤体301一同开始自由下落,直至锤体301先冲击测试路基表面;

d.圆筒体201下落至一定位置与弹簧103接触,圆筒体201的下落速度逐渐减小,直至下落至底板101上的缓冲垫104位置;

e.锤体301的顶部安装有频谱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根据频谱式路基压实度快速测定仪检测到的冲击响应信号频谱幅值就反映了路基的压实度或者根据测试沉陷值计算出动态变形模量evd值,计算公式为其中:λ为承载板形状影响系数,取1.5;σ为路基面最大动应力,取0.1mpa;r为承载板半径,即锤体301半径,取150mm;s为承载板的垂直沉陷值,s的单位为mm。

由此可见,该路基压实度检测方法具有操作方便和检测速度快等优点,而且避免了摩擦阻力对锤体301的自由下落产生不利影响,大大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本发明所述实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构思和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思想的前提下,本领域工程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