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于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修复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861250发布日期:2019-06-11 22:52阅读:427来源:国知局
适于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修复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生态环境修复领域,涉及一种适于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修复方法。



背景技术:

河道两侧为了固水通常修缮岸坡,现有的岸坡大多是混凝土形式的岸坡,但是为了实现河道两侧的绿化,逐步在河道两边修复绿化带,不仅能够绿化环境,并且能够实现对河道中水位的阻挡,但是岸坡在长期雨水冲刷和河水浸泡下容易出现水土流失和浅层局部滑坡现象,边坡植被在3-5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都难以恢复。

在裸露边坡上实现绿化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坡面上必须有植物能赖以生长的种植基质,二是种植基质能永久固定在坡面上,但是由于在种植固土植被初期在雨水和河水的作用下,容易冲走岸边土壤,进而造成种植的制备无法生存,不能实现对边坡的修复,现有的修复过程中采用土工布格实现对土壤的固定,但是河道边坡地面砂石较多,土壤大多为湿滑的泥土,土工布格在固定过程中通常通过一个地钉进行固定,很容易出现地钉在外力作用下拔起,不能长时间固定,同时根据不同的河道情况固定不同高度的土工布格时,固定困难,拆卸不方便,并且固定不牢固,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0447674.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稳固型边坡生态修复装置及修复方法,该修复装置直接通过锚钎进行固定,在河边不稳固的土壤环境下容易出现锚钎拔出的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于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修复方法,通过在河道岸坡上固定定位座,然后在相邻定位座上套设防护定位网,相邻防护定位网之间形成固定网格,实现对土壤的固定,同时对于不同高度的要求通过锁定机构连接定位柱,然后通过在定位柱之间套设防护定位网,形成高层的网格结构,实现对不同高度土壤固定要求,进而有效的解决了在种植固土植被初期在雨水和河水的作用下,容易冲走岸边土壤,进而造成种植的制备无法生存,不能实现对边坡的修复的问题。

本发明的定位座包括中间地钉和若干侧固地钉,通过两者的结合实现对定位座的固定,并且侧固地钉与卡接板之间有一定角度,在向上外力作用时,若干侧固地钉在竖直方向通过底面的阻挡不容易脱离底面,进而使得定位座固定更牢固,不会由于外力的作用脱出底面,解决了现有土工格固定时直接通过一个地钉进行固定,很容易出现地钉在外力作用下拔起,不能长时间固定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适于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在河道岸坡地面需要修复处相隔一定距离固定定位座,然后在相邻两个定位座之间套设防护定位网,使得相邻定位座之间形成固定的底层网格结构;

第二步,根据河道岸坡的破坏情况,在定位座顶端通过锁定机构固定四个定位柱,相邻两个定位座顶部的定位柱之间通过防护定位网套设连接,使得底层网格机构上部形成二层网格结构;

第三步,根据河道岸坡破坏情况,在四个定位柱的顶端通过锁定机构依次连接固定一层定位柱,并且相邻定位柱之间通过防护定位网连接固定,形成上部网格结构,以此类推,通过锁定机构在定位柱的顶部依次固定若干定位柱,然后相邻定位柱之间通过防护定位网连接,形成多层网格结构;

第四步,先在底层网格结构中填充土壤,然后在土壤表面铺设一层绿色肥料,然后再在绿色肥料表面填充土壤,依次类推,在每层土壤之间都铺设一层绿色肥料,便于对肥效的固定,并且通过防护定位网可知实现对土壤的固定,防止土壤流失;

第五步,土壤铺设完毕后在表面种植稳土草坪和固土树木。

其中定位座包括定位连接板和等角度安装固定在定位连接板周侧的侧固座,定位连接板的侧壁等角度开有若干卡接槽,卡接槽的底部粘结固定有橡胶垫,同时卡接槽的顶部等距开有若干三角形卡槽,三角形卡槽的槽底偏向远离定位连接板中心位置一侧;定位连接板的底面中心处一体连接固定有中心地钉,通过中心地钉将定位连接板牢固的固定在河道岸坡上,同时定位连接板的表面中部等角度一体连接固定有定位连接柱,定位连接柱的顶端一体连接固定有第一锁紧杆;

相连两个定位座上的定位连接柱之间套设有防护定位网,通过防护定位网连接;

侧固座包括插接在卡接槽中的卡接板,卡接板的一端一体连接固定有侧固地钉,卡接板的底面与橡胶垫的表面压紧相接,卡接板的表面等距开有若干倒齿,倒齿与卡槽配合;

定位柱的两端面均一体连接固定有第二锁紧杆。

进一步地,侧固地钉与卡接板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15-120度。

进一步地,第二锁紧杆的半径等于第一锁紧杆的半径,定位柱的半径等于定位连接柱的半径,同时第二锁紧杆的半径小于定位柱的半径3-4cm。

进一步地,锁定机构包括锁定板,锁定板的表面中部等角度开有若干弧形通孔和若干与弧形通孔相连通的方形定位通孔,若干第一弧形通孔靠近锁定板的中心位置,第一弧形通孔的半径与第一锁紧杆的半径相同,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均插接在弧形通孔中,并且第一锁紧杆和第二锁紧杆的端面相接,同时定位通孔远离弧形通孔的一侧壁开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的槽底中心开有第一滑动孔,第一滑动槽的直径大于第一滑动孔的直径1-1.5cm,第一滑动槽和第一滑动孔组成压紧孔,压紧孔中滑动安装有压紧座;同时锁定板的底面等角度开有与第一滑动槽相连通的锁定槽,锁定槽的槽底开有第二滑动孔,锁定槽和第二滑动孔组成锁定孔,锁定孔中安装有锁定座。

进一步地,压紧座包括压紧块和安装在压紧块一侧壁的压紧定位杆,压紧定位杆的一端安装固定有第一滑动杆,第一滑动杆上套设有第一锁紧弹簧,压紧块的表面开有延伸至一边侧的第二弧形通孔,同时压紧块卡接在定位通孔中,压紧块的侧壁与定位通孔的侧壁相接,压紧块在定位通孔中滑动,同时第二弧形通孔的半径等于第一锁紧杆的半径,压紧定位杆与第一滑动槽相配合,压紧定位杆在第一滑动槽中滑动,压紧定位杆的侧壁外表面开有环形锁紧槽,压紧定位杆的直径大于第一滑动杆的直径1-1.5cm,第一滑动杆与第一滑动孔相配合,第一滑动杆在第一滑动孔中滑动,第一锁紧弹簧的一端与压紧定位杆的端面压紧相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槽的槽底压紧相接。

进一步地,锁定座包括与环形锁紧槽配合的锁定块,锁定块卡接于环形锁紧槽中,锁定块的表面安装有与第二滑动孔配合的第二滑动杆,锁定块与锁定槽相配合,第二滑动杆上套设有第二锁紧弹簧,第二锁紧弹簧的顶端与锁定槽的槽底压紧相接,另一端与锁定块的端面压紧相接。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在河道岸坡上固定定位座,然后在相邻定位座上套设防护定位网,相邻防护定位网之间形成固定网格,实现对土壤的固定,同时对于不同高度的要求通过锁定机构连接定位柱,然后通过在定位柱之间套设防护定位网,形成高层的网格结构,实现对不同高度土壤固定要求,进而有效的解决了在种植固土植被初期在雨水和河水的作用下,容易冲走岸边土壤,进而造成种植的制备无法生存,不能实现对边坡的修复的问题。

本发明的定位座包括中间地钉和若干侧固地钉,通过两者的结合实现对定位座的固定,并且侧固地钉与卡接板之间有一定角度,在向上外力作用时,若干侧固地钉在竖直方向通过底面的阻挡不容易脱离底面,进而使得定位座固定更牢固,不会由于外力的作用脱出底面,解决了现有土工格固定时直接通过一个地钉进行固定,很容易出现地钉在外力作用下拔起,不能长时间固定的问题。

本发明设置的锁定机构通过压紧座和锁定座的配合,能够对定位柱实时的进行固定和拆卸,不仅固定拆卸方便,并且在解锁情况下,锁定座直接对压紧座进行定位,便于在固定时直接将定位柱插接其中,而不需要用力拉动压紧座,使用方便。

本发明的定位座周侧设置有侧固座,侧固座通过倒齿和卡槽的配合直接插接在定位连接板侧壁的卡接槽中,不仅安装方便,直接插接即可安装完毕,并且通过倒齿和卡槽的作用,可以有效的防止侧固座脱出定位座边侧,而在拆卸时通过卡接槽底部的橡胶垫的弹性作用,能够实现侧固座向下移动使得倒齿脱出卡槽,使得倒齿和卡槽解锁,进而保障侧固座脱出定位座,拆卸方便,并且可以根据不同的地势情况选择数量不同的侧固座,不仅能够实现很好的固定,并且节省成本和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发明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修复过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定位座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的局部爆炸图;

图5为图4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侧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锁定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9为锁定板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的剖视图;

图11为图9的剖视图;

图12为图7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的爆炸图;

图14为图12的局部结构爆炸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14,结合如下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一种适于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步,首先在河道岸坡地面需要修复处相隔一定距离固定定位座1,然后在相邻两个定位座1之间套设防护定位网2,使得相邻定位座1之间形成固定的底层网格结构;

第二步,根据河道岸坡的破坏情况,在定位座1顶端通过锁定机构3固定四个定位柱4,相邻两个定位座1顶部的定位柱4之间通过防护定位网2套设连接,使得底层网格机构上部形成二层网格结构;

第三步,根据河道岸坡破坏情况,在四个定位柱4的顶端通过锁定机构3依次连接固定一层定位柱4,并且相邻定位柱4之间通过防护定位网2连接固定,形成上部网格结构,以此类推,通过锁定机构3在定位柱4的顶部依次固定若干定位柱4,然后相邻定位柱4之间通过防护定位网2连接,形成多层网格结构;

第四步,先在底层网格结构中填充土壤,然后在土壤表面铺设一层绿色肥料,然后再在绿色肥料表面填充土壤,依次类推,在每层土壤之间都铺设一层绿色肥料,便于对肥效的固定,并且通过防护定位网2可知实现对土壤的固定,防止土壤流失;

第五步,土壤铺设完毕后在表面种植稳土草坪和固土树木。

其中定位座1包括定位连接板11和等角度安装固定在定位连接板11周侧的侧固座12,定位连接板11的侧壁等角度开有若干卡接槽111,卡接槽111的底部粘结固定有橡胶垫112,同时卡接槽111的顶部等距开有若干三角形卡槽113,三角形卡槽113的槽底偏向远离定位连接板11中心位置一侧;定位连接板11的底面中心处一体连接固定有中心地钉13,通过中心地钉13可以将定位连接板11牢固的固定在河道岸坡上,同时定位连接板11的表面中部等角度一体连接固定有定位连接柱14,定位连接柱14的顶端一体连接固定有第一锁紧杆141;

相连两个定位座1上的定位连接柱14之间套设有防护定位网2,通过防护定位网2连接;

侧固座12包括插接在卡接槽111中的卡接板121,卡接板121的一端一体连接固定有侧固地钉122,卡接板121的底面与橡胶垫112的表面压紧相接,卡接板121的表面等距开有若干倒齿123,倒齿123与卡槽113配合,倒齿123可以直接卡接在卡槽113中,同时由于卡接槽111为三角形卡槽,并且三角形卡槽的槽底偏向定位连接板11,在安装侧固座12时,直接将卡接板121插接在橡胶垫112与卡接槽111顶部之间,由于卡接槽111的槽底偏向远离定位连接板11中心位置一侧,所以在卡接板121插接后通过倒齿123卡接进而不会滑出卡接槽111,需要取出侧固座12时,通过向下按压卡接板121,通过卡接板121对橡胶垫112施加压力,使得橡胶垫112收缩,倒齿123脱离出卡接槽111,进而可以将卡接板121拉出;同时侧固地钉122与卡接板121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15-120度,在定位座1固定于底面时,通过向下施加压力,使得中心地钉13和侧固地钉122均固定于河道岸坡,在固定后由于侧固地钉122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角度,在向上外力作用时,若干侧固地钉122在竖直方向通过底面的阻挡不容易脱离底面,进而使得定位座1固定更牢固,不会由于外力的作用脱出底面;

定位柱4的两端面均一体连接固定有第二锁紧杆41,第二锁紧杆41的半径等于第一锁紧杆141的半径,定位柱4的半径等于定位连接柱14的半径;同时第二锁紧杆41的半径小于定位柱4的半径3-4cm;

锁定机构3包括锁定板31,锁定板31的表面中部等角度开有若干弧形通孔311和若干与弧形通孔311相连通的方形定位通孔312,若干第一弧形通孔312靠近锁定板31的中心位置,第一弧形通孔312的半径与第一锁紧杆141的半径相同,第一锁紧杆141和第二锁紧杆41均插接在弧形通孔311中,并且第一锁紧杆141和第二锁紧杆41的端面相接,同时定位通孔312远离弧形通孔311的一侧壁开有第一滑动槽313,第一滑动槽313的槽底中心开有第一滑动孔314,第一滑动槽313的直径大于第一滑动孔314的直径1-1.5cm,第一滑动槽313和第一滑动孔314组成压紧孔,压紧孔中滑动安装有压紧座32;同时锁定板31的底面等角度开有与第一滑动槽313相连通的锁定槽315,锁定槽315的槽底开有第二滑动孔316,锁定槽315和第二滑动孔316组成锁定孔,锁定孔中安装有锁定座33;

压紧座32包括压紧块321和安装在压紧块321一侧壁的压紧定位杆322,压紧定位杆322的一端安装固定有第一滑动杆323,第一滑动杆323上套设有第一锁紧弹簧325,压紧块321的表面开有延伸至一边侧的第二弧形通孔3211,同时压紧块321卡接在定位通孔312中,压紧块321的侧壁与定位通孔312的侧壁相接,压紧块321在定位通孔312中滑动,同时第二弧形通孔3211的半径等于第一锁紧杆141的半径,压紧定位杆322与第一滑动槽313相配合,压紧定位杆322在第一滑动槽313中滑动,同时压紧定位杆322的侧壁外表面开有环形锁紧槽324,压紧定位杆322的直径大于第一滑动杆323的直径1-1.5cm,第一滑动杆323与第一滑动孔314相配合,第一滑动杆323在第一滑动孔314中滑动,第一锁紧弹簧325的一端与压紧定位杆322的端面压紧相接,另一端与第一滑动槽313的槽底压紧相接,在第一锁紧弹簧325处于自由状态时,第一锁紧弹簧325对压紧定位杆322施加压力,使得压紧定位杆322沿第一滑动槽313滑动,同时带动压紧块321在定位通孔312中滑动,直到压紧块321的第二弧形通孔3211的弧形面与第一锁紧杆141和第二锁紧杆41的侧壁外表面压紧相接,此时通过压紧座32中第一锁紧弹簧325的弹力作用对第一锁紧杆141和第二锁紧杆41进行固定,实现若干定位柱4通过锁定机构3固定在定位连接柱14的顶部,同时定位柱4的顶端通过锁定机构3依次连接固定若干定位柱4;

锁定座33包括与环形锁紧槽324配合的锁定块331,锁定块331卡接于环形锁紧槽324中,锁定块331的表面安装有与第二滑动孔316配合的第二滑动杆332,锁定块331与锁定槽315相配合,第二滑动杆332上套设有第二锁紧弹簧333,第二锁紧弹簧333的顶端与锁定槽315的槽底压紧相接,另一端与锁定块331的端面压紧相接;在自由状态时锁定块331没有卡接在环形锁紧槽324中,此时第二锁紧弹簧333处于压缩状态,在锁定时,通过向外侧拉动第一滑动杆323,此时压紧定位杆322压动第一锁紧弹簧325收缩,当压紧定位杆322侧壁的环形锁紧槽324滑动至锁定块331的正下方时,锁定块331在第二锁紧弹簧333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使得锁定块331卡接在环形锁紧槽324中,实现对压紧定位杆322的锁定,此时锁定机构3处于解锁状态;由于压紧定位杆322向外滑动时压紧块321在动力作用下沿定位通孔312向外移动,此时压紧块321的第二弧形通孔3211的弧形面与第一锁紧杆141和第二锁紧杆41的侧壁外表面不相接,此时可以取下锁定机构3和定位柱4;

在河道岸坡生态环境修复过程中定位座1、防护定位网2、锁定机构3和定位柱4的具体安装拆卸过程如下:

定位座1、防护定位网2、锁定机构3和定位柱4的具体安装过程:

第一步,将侧固座12插接在卡接槽111中,此时通过倒齿123与卡槽113的配合实现侧固座12的固定防止侧固座12脱离定位座1,可以根据河道环境的需要适当改变侧固座12的数量,不仅节省成本,并且能够实现定位座1很好的固定;然后对定位座1施加向下的力,使得中心地钉13和侧固地钉122均固定于河道岸坡,在固定后由于侧固地钉122与水平面之间有一定角度,在向上外力作用时,若干侧固地钉122在竖直方向通过底面的阻挡不容易脱离底面,进而使得定位座1固定更牢固,不会由于外力的作用脱出底面;

第二步,将相邻定位座1的定位连接柱14之间套设防护定位网2,使得相邻定位座1之间形成网格结构;

第三步,当河道边坡某处地势较低时,在该处周侧的定位座1上通过锁定机构3安装定位柱4,然后相邻定位座1上的定位柱4之间通过防护定位网2连接,在需要增加较高的防护定位网2时,通过锁定机构3安装定位柱4后,依次在相邻定位座1上的定位柱4之间套设防护定位网2;

第四步,锁定机构3上安装定位柱4时,锁定机构3在解锁状态时,锁定块331卡接在环形锁紧槽324中,同时压紧块321与第一弧形通孔312之间有很大间隙,将第一锁紧杆141插接在第一弧形通孔312中,同时将定位柱4的第二锁紧杆41插接在第一弧形通孔312的顶部,此时第一锁紧杆141与第二锁紧杆41的端面相接,然后向上拉动第二滑动杆332,第二滑动杆332带动锁定块331向上移动,直到其脱离环形锁紧槽324,此时第二锁紧弹簧333压缩,此时压紧定位杆322在第一锁紧弹簧325的弹力作用下带动压紧块321沿定位通孔312向锁定板31的中心位置移动,直到压紧块321侧壁的第二弧形通孔3211的弧形侧壁与第一锁紧杆141和第二锁紧杆41的侧壁压紧相接,实现对第一锁紧杆141与第二锁紧杆41的锁紧固定;

第五步,然后在相连两个定位座1上的定位柱4上套设防护定位网2实现固定。

定位座1、防护定位网2、锁定机构3和定位柱4的具体拆卸过程:

第一步,先取下顶部的防护定位网2,向外侧拉动第一滑动杆323,此时压紧定位杆322压动第一锁紧弹簧325收缩,当压紧定位杆322侧壁的环形锁紧槽324滑动至锁定块331的正下方时,锁定块331在第二锁紧弹簧333的弹力作用下向下移动,进而使得锁定块331卡接在环形锁紧槽324中,实现对压紧定位杆322的锁定,此时锁定机构3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压紧块321远离第一锁紧杆141与第二锁紧杆41,可以将定位柱4取下并取下锁定机构3;

第二步,然后取下底部的防护定位网2,同时向上施加拉力将定位座1拉出地面,接着向下按压卡接板121,通过卡接板121对橡胶垫112施加压力,使得橡胶垫112收缩,倒齿123脱离出卡接槽111,进而可以将卡接板121拉出,实现定位座1的拆卸。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