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挖掘机传动系统及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35506发布日期:2019-10-09 05:12阅读:424来源:国知局
一种挖掘机传动系统及挖掘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挖掘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挖掘机传动系统及挖掘机。



背景技术:

挖掘机是一种常见的工程车辆。挖掘机的上车身与下车身之间可以相对转动,由此使得在下车身不移动的情况,便能对不同的位置进行挖掘作业。

由于加工及装配精度等原因,传动系统的零件之间会存在较大的传动间隙。当挖掘机的上车身与下车身产生相对运动时,会因为传动间隙而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而这种振动会加速挖掘机上零部件的磨损和老化,并对司机造成不适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挖掘机传动系统及挖掘机,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挖掘机的上车身与下车身之间相对转动时振动大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

一种挖掘机传动系统,包括:

驱动装置,安装于挖掘机的上车身,用于驱使所述挖掘机的上车身与所述挖掘机的下车身之间产生相对转动;

回转轴,转动连接所述挖掘机的下车身并与所述挖掘机的上车身固定连接;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回转轴两者同步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所述回转轴通过联轴器相连。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轴与所述挖掘机的下车身之间设置有用于减小摩擦阻力的滚珠。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中央回转接头。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轴上设置有用于限定所述中央回转接头安装位置以使所述中央回转接头与所述回转轴两者的轴心线共线的导向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央回转接头上设置有对心杆,所述对心杆上设置有与所述导向槽相对应的连接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中央回转接头包括主体和芯轴,所述芯轴设置于所述主体内部并与之转动连接。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芯轴的顶部设置有凸缘;

所述凸缘位于所述主体的外部,所述凸缘的下端面与所述主体的上端面之间设置有回转支撑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转支撑件包括推力球轴承。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挖掘机,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挖掘机传动系统。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出一种挖掘机传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安装于挖掘机的上车身,用于驱使挖掘机的上车身与挖掘机的下车身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回转轴,转动连接挖掘机的下车身并与挖掘机的上车身固定连接;其中,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回转轴两者同步转动连接。

由于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与回转轴两者同步转动连接,所以回转轴会随驱动装置的输出轴同步启动、停止和运转,由此减小传动间隙,并降低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

该挖掘机传动系统所产生的振动小,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示出了一种挖掘机传动系统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图1中的局部放大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下车身;2-焊接板;3-第一紧固螺栓;4-支撑壳;5-上车身;6-固定壳;7-联轴器;8-驱动装置;9-第二紧固螺栓;10-第一固定螺钉;11-第二固定螺钉;12-上支撑板;13-回转轴;14-滚珠;15-下支撑板;16-第三固定螺钉;17-中央回转接头;1701-端盖;1702-紧固螺钉;1703-深沟球轴承;1704-套筒;1705-调节螺栓;1706-主体;1707-推力球轴承;1708-芯轴;1709-堵头;1710-对心杆;1711-挡尘环;1712-密封圈;1713-弹簧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在本实施例中,提出一种挖掘机传动系统,包括驱动装置8和回转轴13。

驱动装置8,安装于挖掘机的上车身5,用于驱使挖掘机的上车身5与挖掘机的下车身1之间产生相对转动。其中,驱动装置8可为减速机总成,可包括驱动马达和减速箱等。

回转轴13,转动连接挖掘机的下车身1并与挖掘机的上车身5固定连接。回转轴13不仅可以进行传动,同时,还起到支撑上车身5的作用。

其中,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回转轴13两者同步转动连接。其中,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回转轴13两者还同轴设置,即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回转轴13两者的轴心线共线。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回转轴13两者同步转动连接,所以回转轴13会随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同步启动、停止和运转,由此减小传动间隙,并降低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

利用本实施例中提出的方案,可以降低上车身5与下车身1相对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由此降低维护的成本并提高司机工作过程中的舒适度。

在本实施例中,为使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回转轴13两者同步转动连接,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回转轴13可通过联轴器7相连。其中,联轴器7可选择刚性联轴器。

联轴器7成本低廉,安装及维护都十分方便。

由于回转轴13与挖掘机的下车身1转动连接,所以,为减低摩擦阻力,回转轴13与挖掘机的下车身1之间可设置有用于减小摩擦阻力的滚珠14。

挖掘机包括上车身5和下车身1,其中,上车身5与下车身1的液压系统共用同一个泵站。由于上车身5与下车身1之间可以相对转动,为避免液压管路因转动而产生扭转和弯曲,可以通过设置中央回转接头17来实现上车身5与下车身1之间的液压油的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轴13上可设置有中央回转接头17。

当上车身5与下车身1之间发生相对转动时,中央回转接头17和回转轴13会关于自身的轴心线进行转动。但由于加工精度及安装工艺等原因,中央回转接头17与回转轴13两者的轴心线会存在不对齐的情况。

如果中央回转接头17与回转轴13两者的轴心线不对齐,那么在转动的过程中,中央回转接头17就会因为受力不均而发生倾斜,继而导致磨损、泄露等情况的发生。

为避免上述情况的发生,回转轴13上可设置有用于限定中央回转接头17安装位置以使中央回转接头17与回转轴13两者的轴心线共线的导向槽。

如图2所示,中央回转接头17上可设置有对心杆1710。其中,对心杆1710上可设置有与导向槽相对应的连接部。

在本实施例中,对心杆1710与中央回转接头17两者的轴心线共线;在导向槽及连接部之间的配合下,当连接部插入导向槽内后,对心杆1710与回转轴13的轴心线也共线。通过对心杆1710、连接部及导向槽之间的配合,起到限定中央回转接头17的位置的目的,并由此确保中央回转接头17与回转轴13两者的轴心线共线。

中央回转接头17可包括主体1706和芯轴1708,芯轴1708设置于主体1706内部并与之转动连接。

其中,芯轴1708的顶部可设置有凸缘,凸缘位于主体1706的外部。

在挖掘机上,中央回转接头17的主体1706和芯轴1708,都会受到来自轴向上的负载,同时,由于负载的原因,芯轴1708与主体1706之间也会存在较大的作用力和反作用力。

为了确保主体1706与芯轴1708之间可以相对转动,凸缘的下端面与主体1706的上端面之间可设置有回转支撑件。

在本实施例中,回转支撑件可选用推力球轴承1707。

为避免灰尘等杂质的污染,在凸缘的下端面与主体1706的上端面之间可设置有挡尘环1711,其中,回转支撑件位于挡尘环1711的内部。

如图1所示,为对回转轴13进行安装,下车身1上可焊接有焊接板2,焊接板2上可设置有支撑壳4,其中,回转轴13安装于支撑壳4内并与之转动连接。

支撑壳4内可设置有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5,回转轴13的轴肩位于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5之间,其中,上支撑板12和下支撑板15与回转轴13的轴肩之间均设置有滚珠14。

当挖掘机行走或工作过程中产生的倾覆力时,回转轴13的轴肩会压迫滚珠14,通过滚珠14可以使得回转轴13均匀受力。

回转轴13的顶部通过联轴器7与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相连,为对联轴器7进行保护,联轴器7可设置于固定壳6内。其中,固定壳6与上车身5可转动地连接,回转轴13与上车身5固定连接。

参照图1,对挖掘机传动系统进行简要说明:

中央回转接头17安装于下车身1上;

在焊接板2上,自下而上依次安装下支撑板15、滚珠14、回转轴13、滚珠14和上支撑板12,其中,焊接板2可焊接于下车身1上;

在下车身1上安装支撑壳4,其中,支撑壳4与第一紧固螺栓3与焊接板2固定连接;

通过第二固定螺钉11使支撑壳4与上支撑板12固定连接,通过第三固定螺钉16使焊接板2与下支撑板15固定连接;

通过第一固定螺钉10将上车身5固定于回转轴13上;

通过联轴器7将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回转轴13连接;

通过第二紧固螺栓9将驱动装置8固定在固定壳6上。

参照图2,对中央回转接头17进行简要说明:

在主体1706与芯轴1708的之间设置密封圈1712和深沟球轴承1703,其中,密封圈1712可提高密封性并降低泄露的风险,深沟球轴承1703可提高主体1706与芯轴1708两者转动连接的稳定性;

在主体1706的上端面与凸缘的下端面之间安装推力球轴承1707;

将弹簧挡圈1713套设于芯轴1708底部的套筒1704上,弹簧挡圈1713与主体1706内部的凸台相对应,由此实现芯轴1708的轴向上的定位;

使用紧固螺钉1702将端盖1701固定在主体1706的底部,由此实现芯轴1708轴向上的固定;

通过对心杆1710使中央回转接头17与回转轴13的轴心线共线;

通过调节螺栓1705将中央回转接头17安装在下车身1上,其中,下车身1可设置有调节孔,中央回转接头17位于调节孔内。

为了方便将管路安装于中央回转接头17侧边,在芯轴1708的上端面可设置有堵头1709。通过堵头1709可堵住芯轴1708上端面上的连接孔,由此使得液压油从中央回转接头17侧边的连接孔流出,此时,管路与中央回转接头17侧边连接孔相连通。

在图1和图2中,为了方便观察,上车身5和下车身1仅示出局部。

本实施例提出的挖掘机传动系统具备以下优点:

1.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回转轴13之间采用同步转动连接,降低了转动过程中所产生的振动和噪音;

2.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与回转轴13通过联轴器7进行传动,结构得到简化,安装及维护成本变低;

3.中央回转接头17与回转轴13两者的轴心线可以准确对位,避免因两者轴心线不对齐而导致的磨损、泄露等情况。

在本实施例中,还提出一种挖掘机,包括上文中提出的挖掘机传动系统。

由于采用了该挖掘机传动系统,所以挖掘机在工作的振动及噪音更小,且舒适度更高。同时,该挖掘机传动系统还能有效的降低挖掘机的维护成本并提高挖掘机的使用寿命。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的底部可设置有插孔,回转轴13的顶部可设置有与插孔相对应的插接部,其中,插接部插入插孔中并与之过盈配合。

需要注意的是,插孔和插接部两者的横截面形状相同且均为非圆形,具体的,可为椭圆形、矩形或多边形等。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驱动装置8的输出轴的底部可设置有半月形的第一拼接部,回转轴13的顶部可设置有半月形的第二拼接部。

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两者形状和尺寸均相同,两者拼接后横截面形状呈圆形。其中,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径向分别设置有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当两者拼接成圆形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位于同一直线上。

调整驱动装置8输出轴与回转轴13的位置,使得第一拼接部和第二拼接部拼接成圆形;将螺栓贯穿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并通过螺母对螺栓进行固定,由此便可实现驱动装置8输出轴与回转轴13的同步转动连接。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

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