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及地下建筑与流程

文档序号:19934218发布日期:2020-02-14 22:22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及地下建筑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在既有地下结构中实施新结构,新旧结构合为一体的实施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及地下建筑。



背景技术:

上世纪九十年代,因战略战备需要,许多城市的交通运输中心(如火车站、汽车站等)都建有一定规模的地下人防工程。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持续提高,城市用地也日益紧张、稀缺,充分开发并利用既有地下空间已成为新的发展方式。

在城市轨道交通的建设过程中,将地铁站设置在原交通运输中心的情况较为普遍,尤其当地铁站恰好位于既有地下人防工程的范围内。如何既保证人防工程的战时防核防化需求,又保证地铁结构的正常实施,成为一项新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及地下建筑,该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既能够保证既有人防结构的人防功能,又能够保证地铁建设的正常实施;该地下建筑采用前述的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实施得到。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要求确定出既有人防结构的破除区和非破除区;

在破除区和非破除区之间进行破除边界缝的实施、并完成破除边界缝的实施;

对破除区进行破除实施、并完成对破除区的破除实施,使破除后的破除区形成第一实施作业区;

在第一实施作业区和第二实施作业区进行地下结构的实施、并完成地下结构的实施,实施时,在地下结构和非破除区之间预留出后浇接缝;

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连接结构的浇筑实施、并完成连接结构的浇筑实施。

上述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在进行破除区的破除实施之前,实施出破除边界缝,以避免破除区进行破除实施时对非破除区的影响;破除区破除完成后,在进行地下结构的实施时,使地下结构与非破除区的既有人防结构之间预留后浇接缝,通过在后浇接缝浇接出连接结构,以将地下结构与非破除区的既有人防结构连接为一体,从而既保证既有人防结构的功能,也保证了新建的地下结构的正常实施。

下面进一步对技术方案进行说明: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根据预设要求确定出既有人防结构的破除区和非破除区的步骤之后,在对破除区进行破除实施、并完成对破除区的破除实施,使破除后的破除区形成第一实施作业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非破除区进行用于临时支撑的临时支撑结构的实施、并完成临时支撑结构的实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对破除区进行破除实施、并完成对破除区的破除实施的过程包括:

根据预设要求将破除区分隔为多个破除单元;

对破除单元进行破除实施、并完成对破除单元的破除实施;

将破除产生的破除废屑进行处理、并完成破除废屑的处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一实施作业区和第二实施作业区进行地下结构的实施、并完成地下结构的实施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实施作业区实施出复建人防结构;

在第二实施作业区实施出车站结构且车站结构与复建人防结构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第二实施作业区实施出车站结构且车站结构与复建人防结构为一体结构的过程还包括:

在第二实施作业区实施出车站附属结构,车站附属结构、车站结构和复建人防结构为一体结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复建人防结构的第一底板/第一顶板具有第一埋筋组件,车站结构的第二底板/第二顶板具有第二埋筋组件,第一埋筋组件和第二埋筋组件连接为一体。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地下结构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地下结构的地下部分的实施、并完成地下部分的实施;

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连接结构的浇筑实施、并完成所连接结构的浇筑实施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第一次浇筑实施、并形成初始连接结构,第一次浇筑实施与完成地下部分的实施之间间隔第一预设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地下结构的实施过程中,在进行地下结构的地下部分的实施、并完成地下部分的实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进行地下结构的地上部分的封顶实施、并完成地上部分的封顶实施;

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连接结构的浇筑实施、并完成所连接结构的浇筑实施的过程中,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第一次浇筑实施、并形成初始连接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初始连接结构上进行第二次浇筑实施、并形成连接结构,第二次浇筑实施与完成地上部分的封顶实施之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在地下结构和非破除区之间预留出后浇接缝的步骤之后,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连接结构的浇筑实施、并完成连接结构的浇筑实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步骤:

在后浇接缝的缝壁上涂设界面剂;

在后浇接缝内埋设止水件。

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地下建筑,包括既有人防结构和地下结构,地下建筑采用如上述任一个技术方案所述的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实施得到。

上述地下建筑,采用前述的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实施得到,既保证了既有人防结构的既有功能,又保证了地下结构的正常实施。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实施例中地下建筑的整体平面图;

图3为实施例中地下建筑的部分剖面图;

图4为图3实施例中的a局部结构的放大图;

图5为实施例中顶板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中顶板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中连接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附图标注说明:

100、既有人防结构;111、既有顶板;1111、第三埋筋组件;112、既有底板;113、既有支撑柱;114、临时支撑柱;115、既有覆土层;116、既有地基;117、注浆管;118、加固土体;119、既有防水层;210、车站结构;211、第二顶板;2111、第二埋筋组件;220、复建人防结构;221、第一底板;2211、第一埋筋组件;222、第一顶板;230、车站附属结构;241、焊接组件;242、拉筋组件;250、第一防水层;260、防水加强层;270、细石混凝土保护层;300、连接结构;310、界面剂;321、遇水膨胀止水条;322、中埋式止水带;331、迎水土层方向;332、背水土层方向;340、注浆导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称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固定”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与另一个元件“连接”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请参照图1和图2,一种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预设要求确定出既有人防结构100的破除区和非破除区;

在破除区和非破除区之间进行破除边界缝的实施、并完成破除边界缝的实施;

对破除区进行破除实施、并完成对破除区的破除实施,使破除后的破除区形成第一实施作业区;

在第一实施作业区和第二实施作业区进行地下结构的实施、并完成地下结构的实施,实施时,在地下结构和非破除区之间预留出后浇接缝;

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连接结构300的浇筑实施、并完成连接结构300的浇筑实施。

该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在进行破除区的破除实施之前,实施出破除边界缝,以避免破除区进行破除实施时对非破除区的影响;破除区破除完成后,在进行地下结构的实施时,使地下结构与非破除区的既有人防结构100之间预留后浇接缝,通过在后浇接缝内浇接出连接结构300,以将地下结构与非破除区的既有人防结构100连接为一体,从而既保证既有人防结构100的功能,也保证了新建的地下结构的正常实施。

地下建筑可以理解为地下的地铁站台等建筑、地下防空结构、地下车站结构、地下商场结构等,而既有人防结构100是为了说明的方便,其可以是既有的人防结构,也可以是暂时未被开发利用的其他地下结构,如废弃的地下车站等,虽然废弃,但仍然对整体地质平衡起到一定的平衡作用,如果不考虑新实施的结构对其的影响,则可能导致事故的发生,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地下建筑可以理解为既有人防结构100和新建的地下结构的组合吧,不再赘述。

实施时,预设要求可以是:结合既有人防结构100的地下室无梁楼盖的结构特点,拟破除边界可以选择在柱跨中部且与柱网垂直(该处的结构受力较小);结合人防分区及战时功能房间布置,破除边界需避开防毒通道、滤毒室、防护密闭门、临战封堵门框墙等,以保证既有人防结构100的密闭性要求;另外,还需结合对既有人防结构100的评估鉴定,以综合考虑后最终确定出破除区域和非破除区域。

破除时,在破除区和非破除区之间切割实施出破除边界缝,这样,在对破除区进行破除实施时,所产生的剧烈振动等则不会对非破除区的既有人防结构100造成较大冲击。

破除边界缝可以设在非破除区,破除边界缝和破除区之间呈预设间距设置,如破除边界缝可以距离破除区0.5m-2m,具体可以选择为1m,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的破除强度等因素进行具体确定,这里不再赘述。

破除区破除后形成了第一实施作业区,而第二实施作业区指所规划的地下结构的实施区域,如所规划的地铁站的实施区域,此时,则可以在第一实施作业区和第二实施作业区进行地下结构的实施,需要注意的是,实施时,为地下结构和非破除区的后续浇筑连接预留出后浇接缝,本文中,实施也指施工,不再赘述。

当地下结构实施完成后,在后浇接缝之间进行浇筑实施,以使地下结构与既有人防结构100连接为一体,完成整体的实施;当然,这里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地下结构分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封盖等),而既有人防结构100同样包括地下和地上,因此,这里的后浇接缝包括地下和地上,浇筑时,两部分均要进行浇筑实施,以使地下与地下连接为一体,地上与地上连接为一体,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知悉该内容,这里不再具体赘述。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2至图4,在根据预设要求确定出既有人防结构100的破除区和非破除区的步骤之后,在对破除区进行破除实施、并完成对破除区的破除实施,使破除后的破除区形成第一实施作业区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在非破除区进行用于临时支撑的临时支撑结构的实施、并完成临时支撑结构的实施。

如图4所示,既有人防结构100具有既有顶板111和既有底板112,既有顶板111和既有底板112之间呈间距设置,且既有顶板111和既有底板112之间设置有若干既有支撑柱113,既有支撑柱113与既有顶板111的对接位置还设有支撑柱帽,既有顶板111的顶部还具有既有覆土层115,既有底板112的底部还具有既有地基116。

为进一步保证破除实施不对非破除区的既有人防结构100不造成较大冲击,在既有底板112和既有顶板111之间增设临时支撑结构,该临时支撑结构包括设于既有底板112和既有顶板111之间的临时支撑柱114,该临时支撑柱114呈间距设有多个。

进一步地,对破除区进行破除实施、并完成对破除区的破除实施的过程包括:

根据预设要求将破除区分隔为多个破除单元;

对破除单元进行破除实施、并完成对破除单元的破除实施;

将破除产生的破除废屑进行处理、并完成破除废屑的处理。

由于地下结构占地面积通常较大,且地下结构所占用的空间本身也属于既有人防结构100的一部分(也即利用既有人防结构100的一部分来充分利用城市地下空间,并降低地下结构的实施成本),为避免破除难度,在进行破除区的破除实施时,通常进行分区域、分块破除,当破除完毕后,分别将破除后得到的破除废屑人工清理掉,需要注意的是,该过程中需保护好破除区与非破除区之间的破除边界缝的混凝土。

另外,在对破除区进行破除实施的过程还包括以下步骤:

对非破除区的既有地基116采用注浆管117进行注浆操作,以形成加固土体118。加固土体118对既有地基116进行加固,有利于控制破除过程中的既有地基116变形、沉降,为后期地下结构与既有人防结构100之间的后浇接缝的浇筑实施密闭性提供条件。

请参照图1至图4,在第一实施作业区和第二实施作业区进行地下结构的实施、并完成地下结构的实施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在第一实施作业区实施出复建人防结构220;

在第二实施作业区实施出车站结构210且车站结构210与复建人防结构220为一体结构。

复建人防结构220为对已经破除的人防结构的部分复建,针对第二实施作业区,可以是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第一实施作业区为破除区破除后形成的区域,第二实施作业区为在第一实施作业区内设计出的车站结构210实施区域;

第二种情况,第二实施作业区为设计的车站结构210实施区域,而与第一实施作业区部分重合。

复建人防结构220起到维护既有人防结构100的人防功能的同时,还起到衔接既有人防结构100和车站结构210的作用,车站结构210可以是地铁车站,也可以是地下车站等,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车站结构210被复建人防结构220所包围,而既有人防结构100将复建人防结构220包围,不再赘述。

请参照图2和图3,在第二实施作业区实施出车站结构210且车站结构210与复建人防结构220为一体结构的过程还包括:

在第二实施作业区实施出车站附属结构230,车站附属结构230、车站结构210和复建人防结构220为一体结构。

车站附属结构230指与车站的交通功能有关,起到改善交通体验的附属结构,如便利店、电梯井等;车站附属结构230与车站结构210、复建人防结构220等为一体实施结构,不再赘述。

进行车站结构210和复建人防结构220的实施时,可以选择浇筑抗渗混凝土,以保证浇筑后的结构密实性,以有效阻止室外有毒气体进入到既有人防结构100的防空区域,并保持清洁区正常的毒剂水平,也保证结构的自防水要求。

请参照图4至图6,复建人防结构220的第一底板221/第一顶板222具有第一埋筋组件2211,车站结构210的第二底板/第二顶板211具有第二埋筋组件2111,第一埋筋组件2211和第二埋筋组件2111连接为一体。

图4至图6中,顶板和底板的情况相同,复建人防结构220具有第一顶板222和第一底板221,车站机构具有与第一顶板222对应的第二顶板211,既有人防结构100的既有顶板111与第一顶板222对应。以顶板结构为例进行说明:

实施时,第一埋筋组件2211和第二埋筋组件2111均包括横向埋筋和纵向埋筋,第一埋筋组件2211和第二埋筋组件2111通过焊接件连接为一体,同时,又通过拉筋件将上下的埋筋连接为一体,由于第一埋筋组件2211和第二埋筋组件2111均包括多个横向埋筋和纵向埋筋,因此,焊接组件241包括多个焊接件,拉筋组件242包括多个拉筋件,从而使第一埋筋组件2211和第二埋筋组件2111共同形成埋筋框架结构,当浇筑完成后,复建人防结构220和车站结构210也呈一体结构。

进一步地,在进行破除区的破除实施时,对非破除区的既有人防结构100的部分埋筋也即第三埋筋组件1111作保留处理,第三埋筋组件1111同样包括多个横向埋筋和纵向埋筋,在进行车站结构210和复建人防结构220的实施时,将第三埋筋组件1111与第一埋筋组件2211连接为一体,当浇筑完成复建人防结构220时,复建人防结构220与既有人防结构100也呈一体设置。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浇筑时,仍需预留出后浇接缝,以后期再浇筑实施、使复建人防结构220和既有人防结构100连接为一体结构,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地下结构的实施包括以下步骤:

进行地下结构的地下部分的实施、并完成地下部分的实施;

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连接结构300的浇筑实施、并完成所连接结构300的浇筑实施的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第一次浇筑实施、并形成初始连接结构,第一次浇筑实施与完成地下部分的实施之间间隔第一预设时间。

当复建人防结构220和车站结构210浇筑完成后间隔第一预设时间(如两个月)后,再在后浇接缝进行后浇筑实施、形成初始连接结构,以收缩后浇筑带,这里间隔第一预设时间的意义在于,给浇筑形成的初始连接结构预留固化的时间,以保证工程质量。

更进一步地,在地下结构的实施过程中,在进行地下结构的地下部分的实施、并完成地下部分的实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进行地下结构的地上部分的封顶实施、并完成地上部分的封顶实施;

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连接结构300的浇筑实施、并完成所连接结构300的浇筑实施的过程中,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第一次浇筑实施、并形成初始连接结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初始连接结构上进行第二次浇筑实施、并形成连接结构300,第二次浇筑实施与完成地上部分的封顶实施之间间隔第二预设时间。

当地下结构进行封顶后间隔第二预设时间之后(如封顶45天后),已经浇筑形成的初始连接结构产生了沉降,此时,再次进行浇筑,以保证工程质量。

浇筑后浇接缝时,可以采用微膨胀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提高一级)进行浇筑。

请参照图7在地下结构和非破除区之间预留出后浇接缝的步骤之后,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连接结构300的浇筑实施、并完成连接结构300的浇筑实施的步骤之前,还包括以下至少一个步骤:

在后浇接缝的缝壁上涂设界面剂310;

在后浇接缝内埋设止水件。

在对后浇接缝进行浇筑之前,将既有人防结构100和地下结构(复建人防结构220)之间的接缝位置的表面进行清理,并涂刷界面剂310(表面处理材料,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选用现有的界面剂310,不再赘述),以提升接缝位置的后续粘结性;同时,埋设止水件,止水件可以是遇水膨胀止水条321和中埋式止水带322;之后,通过注浆导管340将浆液注入,需要说明的是,对中埋式止水带322的处理可采用现有方式进行实施处理。

请参照图7,在后浇接缝的区域进行连接结构300的浇筑实施、并完成连接结构300的浇筑实施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在地下结构的顶板进行第一防水层250的实施、并完成第一防水层250的实施。

图7中,既有人防结构100的既有顶板111的上部设有既有防水层119,而第一防水层250设在后浇接缝浇筑形成的连接结构300的侧部,并延伸至既有顶板111的一部分和复建人防结构220的第一顶板221的上部,起到防水的作用。

进一步地,第一防水层250的靠近地下结构的一侧还具有防水加强层260;连接结构300的上部和复建人防结构220的上部还设有细石混凝土保护层270;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防水层250、防水加强层260等均在连接结构300、复建人防结构220及车站结构210的上部和下部均有实施设置,以形成对地上和地下的双防水技术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另外,图7中视角的上部为迎水土层方向331,图7中视角的下部为背水土层方向332,本领域技术人员可进行具体的防水实施操作,不再赘述。

当地下结构完成实施,达到设计强度后,将临时支撑结构拆除,并进行验收工作(如结构强度、密封性等的验收)。

一种地下建筑,包括既有人防结构和地下结构,地下建筑采用如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所述的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实施得到。

该地下建筑,采用前述的地下建筑的实施方法实施得到,既保证了既有人防结构的既有功能,又保证了地下结构的正常实施。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