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桩元件以及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831783发布日期:2020-02-04 12:31阅读:175来源:国知局
板桩元件以及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河、湖、水库以及航道护岸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板桩元件以及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河、湖、水库以及航道中的护岸结构设置在水体中,一般护岸结构是在施工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制造完成,这就使得护岸结构的施工成本高,工期长。由于护岸结构与河、湖、水库以及航道的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边线之间需要设置通过挡土结构,所以施工时还需要设置围堰,这就使得护岸结构的整体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另外,现有的护岸结构也无法实现透水和消浪,护岸生态修复重建区域植物及结构易受到波浪冲刷破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板桩元件以及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板桩元件,包括板件本体,所述板件本体的上部设有生态透水消浪孔。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设置于水体的岸边,包括:

板桩件,包括上板桩部和与所述上板桩部的底部连接的下板桩部,所述板桩件将水体由内向外分隔为两个区域,所述两个区域分别为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和生态修复重建区域,所述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处于所述生态修复重建区域的内侧;所述下板桩部安装于所述水体的河底,所述上板桩部上设有生态透水消浪孔,所述生态透水消浪孔将所述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与所述生态修复重建区域连通;

所述板桩件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桩单元,所有的所述板桩单元沿着所述水体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有的所述板桩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是所述的板桩元件;

所述板桩单元为预制板桩结构。

优选地,所述的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还包括:导向部和浮动组件;所述导向部设置于所述板桩件上;

所述浮动组件,包括:浮体;所述浮体的底部与移动部连接;所述移动部,设置于所述导向部中,且能够在所述导向部中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所述浮体上设有固定件,所述固定件上设置有固定部,所述板桩件上设有与所述固定部相应的安装部;所述浮体使得所述移动部在所述导向部中的高度随所述水体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或者,所述固定部与所述安装部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件为透水板,所述透水板与所述浮体的底部连接,所述透水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个所述通孔将所述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与所述生态修复重建区域连通;沿着所述水体内外方向,所述透水板与所述板桩件依次设置。

更进一步地,所述固定部为设置于所述透水板上的固定孔;所述安装部为设置于所述板桩件上的安装孔。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为滑槽,所述移动部为滑动件,所述滑动件设置于所述滑槽中,所述滑动件通过所述透水板与所述浮体连接。

再进一步地,所述板桩件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多个滑槽,两个相对设置的所述透水板分别处于板桩件的内侧和外侧,每个所述透水板上设有多个滑动件,每个所述滑动件插入相应的所述滑槽中。

更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为下节管,所述移动部为插入于所述下节管中的上节管。

进一步地,所述浮体上设有警示标志。

优选地,所述板桩件设置于所述水体的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的边线处。

优选地,所述生态修复重建区域的靠近所述板桩件的一侧设有第一填土挡墙结构,所述第一填土挡墙结构的高度低于所述板桩件的高度。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板桩元件以及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板桩元件安装于水体中,板桩元件上的生态透水消浪孔能够实现生态透水和消浪的作用;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中,板桩件的下板桩部用于挡土;板桩件的上板桩部设有生态透水消浪孔,使得板桩件将水体由内向外分隔为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和生态修复重建区域;上板桩部能够起到消波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生态透水,便于动物在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与生态修复重建区域之间自由迁徙,便于植物的生长;板桩件能够直接安装在水体中,无需设置围堰结构,使得可浮动的本护岸结构的施工工艺更简单;板桩件采用预制板桩结构,可缩短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在水体中施工的工期,同时降低施工难度及工程投资;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且成本低。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实施例1的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显示为图1的a-a向的示意图。

图3显示为图2的b-b向的示意图。

图4显示为实施例2的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显示为实施例1的板桩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水体

2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

3生态修复重建区域

100板桩件

101板桩元件

102第一填土挡墙结构

110上板桩部

111生态透水消浪孔

120下板桩部

130导向部

140浮体

141警示标志

150移动部

160固定件

161固定部

162通孔

170安装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请参阅附图。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及“一”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1

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板桩元件101,包括板件本体,所述板件本体的上部设有生态透水消浪孔111。将板桩元件安装于水体中,板桩元件上的生态透水消浪孔111能够实现生态透水和消浪的作用。

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设置于水体1的岸边,包括:

板桩件100,包括上板桩部110和与上板桩部110的底部连接的下板桩部120,板桩件100将水体1由内向外分隔为两个区域,两个区域分别为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2和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2处于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的内侧;下板桩部120安装于水体1的河底,上板桩部110上设有生态透水消浪孔111,生态透水消浪孔111将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2与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连通;

板桩件100包括多个依次连接的板桩单元,所有的板桩单元沿着水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所有的所述板桩单元中的至少一个是所述的板桩元件;在本实施例中,所有的所述板桩单元均为板桩元件101;

板桩单元为预制板桩结构。

本发明的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中,板桩件100的下板桩部120用于挡土,下板桩部120为实体结构,支撑稳固;板桩件100的上板桩部110设有生态透水消浪孔111,使得板桩件100将水体1由内向外分隔为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2和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上板桩部110能够起到消波的作用,同时也能够生态透水,便于动物在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2与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之间自由迁徙,便于植物的生长;

板桩件100为预制板桩结构,便于现场施工装配,板桩件100能够直接安装在水体1中,无需设置围堰结构,使得本实施例的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的施工工艺更简单;这就能够缩短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在水体1中施工的工期;本实施例结构简单,施工方便,工期短,且成本低。

本实施例中,水体1为河流、湖泊、水库或者航道中的水。

所有的板桩单元沿着水体1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该结构使得板桩件100的结构更稳定。板桩单元为钢板桩、混凝土板桩或者塑钢板板桩。

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还包括导向部130和浮动组件;

导向部130设置于板桩件100上;

浮动组件,包括:浮体140;浮体140的底部与移动部150连接;移动部150,设置于导向部130中,且能够在导向部130中沿着竖直方向移动;浮体140上设有固定件160,固定件160上设置有固定部161,板桩件100上设有与固定部161相应的安装部170;

浮体140使得移动部150在导向部130中的高度随水体1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或者,固定部161与安装部170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

由于浮体140使得所述移动部150在所述导向部130中的高度随所述水体水位的变化而变化,浮体140的顶部始终与水体的水面保持一定的距离,使得浮体140上设置的景观能够保持在水平面上,供人观赏;由于固定部161与安装部170通过连接件固定连接,这就使得浮体140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固定在板桩件100上,则浮体140也能够是固定设置的,不浮动的。

固定件160为透水板,透水板与浮体140的底部连接,透水板上设有多个通孔162,每个通孔162将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2与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连通;沿着水体1内外方向,透水板与板桩件100依次设置。透水板随着浮体140升降,使得浮体140升降过程中,透水板能够在浮体140的底部与板桩件100的顶部之间起到透水消浪的作用。本实施例中,透水板的长度与板桩件100的长度相等。板桩件100的长度方向与水体1的长度方向同向。

固定部161为设置于透水板上的固定孔;安装部170为设置于板桩件100上的安装孔。连接件将固定孔与安装孔串联,使得固定部161和板桩件100得以固定连接,固定孔和安装孔的结构便于安装和拆卸。连接件为紧固件。

导向部130为滑槽,移动部150为滑动件,滑动件设置于滑槽中,滑动件通过透水板与浮体140连接。滑动件在滑槽中移动,该结构能够对浮体140在升降过程中起到导向作用,且安装拆卸方便,工艺简便。本实施例中,滑动件为滚轮和滑块。

板桩件100的内侧和外侧均设有多个滑槽,两个相对设置的透水板分别处于板桩件100的内侧和外侧,每个透水板上设有多个滑动件,每个滑动件插入相应的滑槽中。板桩件100的内侧和外侧分别设置透水板,使得传动过程更稳定。

当预制式生态护岸结构应用于航道时,浮体140的顶部设有警示标志141。警示标志141起到警示作用,使得行船人员能够看到水体1的岸边位置。

浮体140是能够浮于水中的结构。浮体140随着水体1水位的变化浮动。

板桩件100设置于水体1的通航及风浪影响区域2的边线l1处,能够避免围堰工序,提高施工效率。

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中能够设置多个填土挡墙结构,多个填土挡墙结构由内向外依次升高,且呈阶梯状,生态修复重建区域3的最靠近板桩件100的一侧设置的是第一填土挡墙结构102;第一填土挡墙结构102的高度低于板桩件100的高度。该结构使得光线能够通过板桩件100上的生态透水消浪孔111照射在第一填土挡墙结构102上,则第一填土挡墙结构102能够栽种潜水植物。其它填土挡墙结构能够栽种挺水植物。

实施例2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导向部130为下节管,移动部150为插入于下节管中的上节管。

在水体1中水浮力的作用下使得浮体140漂浮于水体1液面上,且浮体140还随着水体1水位的变化而上下沉浮;当水体1水位增加时,则水体1液面升高,浮体140带动上节管一起上浮,则上节管插入下节管中的长度减小;当水体1水位降低时,则水体1液面降低,浮体140带动上节管一起下浮,则上节管插入下节管中的长度增加。

板桩件100的长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导向部130,板桩件100的长度方向与水体1的长度方向同向;两个上节管通过透水板相连接。该结构使得浮体140升降过程中,透水板能够在浮体140的底部与板桩件100的顶部之间起到透水消浪的作用。本实施例中,板桩件100和透水板由外向内依次设置。

综上,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