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9726535发布日期:2020-01-18 03:27阅读:188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属于边坡支护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我国中西部地形地貌多变,多山地丘陵地区,在各种建筑及构筑物施工过程中,大多需进行边坡支护开挖。现有的抗滑桩+锚索支护结构,在地质情况多变复杂的情况下,锚索施工易塌孔,施工速度慢。在对工期要求越来越紧的情况下,现有的抗滑桩+锚索支护结构无法满足对工期的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使其具有受力稳定,安全可靠,施工效率高的特点,以用于对工期要求紧的工程,从而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一种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包括前排抗滑桩,在前排抗滑桩的后面平行设置有后排抗滑桩;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顶部均设有冠梁;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顶部的冠梁经一组联系梁垂直连接为一体;前排抗滑桩露出地面部分设有桩间板。

前述的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中,所述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均深入锚固至地下中风化岩。

前述的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中,所述桩间板位于两前排抗滑桩之间。

前述的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中,所述桩间板后侧用回填土与冠梁和联系梁顶面填平。

前述的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中,所述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均为圆柱桩。

前述的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中,所述冠梁和联系梁宽度与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的直径相等。

前述的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中,所述联系梁在前排抗滑桩和后排抗滑桩的位置与冠梁连接。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可采用旋挖成孔,施工较人工挖孔更安全,更快速。同时,本发明支护结构可作为室外永久道路基础,可节约道路基础施工成本。本发明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抗滑桩+锚索结构施工进度慢的不足,同时提供一种更安全、受力更稳定、施工更快速的支护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的标记为:1-前排抗滑桩,2-后排抗滑桩,3-冠梁,4-连系梁,5-桩间板、6-地面、7-中风化岩、8-回填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一种一字型双排抗滑桩支护结构,如图1所示,该结构包括前排抗滑桩1在前排抗滑桩1的后面平行设置有后排抗滑桩2;前排抗滑桩1和后排抗滑桩2顶部均设有冠梁3;前排抗滑桩1和后排抗滑桩2均为圆柱桩;前排抗滑桩1和后排抗滑桩2均深入锚固锚固至地下中风化岩7;前排抗滑桩1和后排抗滑桩2顶部的冠梁3经一组联系梁4垂直连接为一体;联系梁4在前排抗滑桩1和后排抗滑桩2的位置与冠梁3连接;冠梁3和联系梁4宽度与前排抗滑桩1和后排抗滑桩2的直径相等。前排抗滑桩1露出地面6部分设有桩间板5;桩间板5位于两前排抗滑桩1之间;桩间板5后侧用回填土8与冠梁3和联系梁4顶面填平。

具体实施时,本例包括前排抗滑桩1和后排抗滑桩2。前排抗滑桩1通过连系梁4与后排抗滑桩2连接成整体。连系梁4与冠梁3相互垂直。前排抗滑桩1与后排抗滑桩2均为圆桩。前排抗滑桩1桩与桩之间露出地面部分有桩间板5。前排抗滑桩1、后排抗滑桩2、冠梁3、连系梁4、桩间板5共同组成整体支护结构。本例的支护结构可作室外永久道路基础使用。

本发明可采用旋挖成孔,施工较人工挖孔更安全,更快速。同时,该支护结构可作为室外永久道路基础,可节约道路基础施工成本。本发明有效的解决了抗滑桩+锚索施工施工速度慢的情况,同时提供一种更安全、受力更稳定、施工更快速的支护结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