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020444发布日期:2020-02-25 11:33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包括筏板基础、钢结构柱及外包基础柱,所述筏板基础上设有凹坑,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脚固定于所述凹坑中,所述外包基础柱包覆形成于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脚的外周面上,所述外包基础柱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凹坑中,所述外包基础柱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筏板基础的上表面的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钢结构柱包括底板及柱体,所述柱体的下端与所述底板相接,所述柱体的内部浇筑有混凝土,所述柱体的外表面上由所述外包基础柱包覆的区域内设有多个栓钉,各所述栓钉的凸出于所述柱体的外表面的一端嵌入于所述外包基础柱的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栓钉由上至下划分为多组,相邻的两组之间的距离小于或等于200mm,且每组包括4个~20个沿所述柱体的周向间隔设置的所述栓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坑的底面上固设有连接构件,所述连接构件包括预埋板、多条锚筋及多个贯穿所述预埋板的螺杆,各所述锚筋均设置于所述预埋板的下方并垂直于所述预埋板,各所述锚筋的上端均与所述预埋板固定相接,各所述锚筋及所述预埋板埋设于所述筏板基础的内部,且所述预埋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凹坑的底面平齐,各所述螺杆的下端贯穿所述预埋板并埋设于所述筏板基础的内部,各所述螺杆的上端向上延伸凸出于所述凹坑的底面,在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脚固定于所述凹坑中的状态下,各所述螺杆的上端贯穿所述底板,且所述底板与所述预埋板固定相接。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包基础柱为浇筑包覆于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脚的外周面上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所述筏板基础为钢筋混凝土浇筑构成的筏板基础。

6.一种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的施工方法能够用于建造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所述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

建造筏板基础,并于所述筏板基础的上表面上预设凹坑;

建造钢结构柱,使所述钢结构柱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凹坑中;

于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脚的外表面上建造形成外包基础柱。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造筏板基础,并于所述筏板基础的上表面上预设凹坑,包括:

捆扎布设筏板钢筋、外包基础钢筋、连接构件及凹坑模具,使所述连接构件的预埋板的上表面与所述凹坑模具的下表面贴合接触,且使所述外包基础钢筋的下端贯穿所述凹坑模具向下延伸至所述凹坑模具的下方,浇筑混凝土,使所述外包基础钢筋的下端、所述连接构件的各螺杆的下端、所述连接构件的预埋板及所述连接构件的各锚筋埋设于混凝土中,待混凝土初凝后将所述凹坑模具拆除,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完成所述筏板基础的建造。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建造钢结构柱,使钢结构柱的下端固定于所述凹坑中,包括:

将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脚置于所述凹坑中,使各所述螺杆贯穿所述钢结构柱的底板,将所述底板贴合置于所述预埋板上,将所述底板与所述预埋板焊接固定;根据所述外包基础柱的预设高度,在所述钢结构柱的柱体的外表面上能由所述外包基础柱包覆的区域内焊接设置多个栓钉,向所述钢结构柱的内部浇筑混凝土,完成所述钢结构柱的建造。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于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脚的外表面上建造形成外包基础柱,包括:

于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脚的外侧设置外包基础模具,向所述外包基础模具与所述钢结构柱之间浇筑混凝土,待混凝土初凝后拆除所述外包基础模具,对混凝土进行养护,完成所述外包基础柱的建造。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半外包半埋入式钢柱脚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于所述钢结构柱的柱脚的外侧设置外包基础模具之前,还包括:

在所述凹坑内布设筏板补充钢筋,将所述筏板补充钢筋与所述筏板钢筋焊接固定。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