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水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20618366发布日期:2020-05-06 20:27阅读:531来源:国知局
污水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一种污水管系统。本发明还涉及一种上述污水管系统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污水管道施工的步骤中,对于管道布设的平直和管道高度的调节耗费时间较多,对工人的操作要求也较高的要求,对污水管道后期的工程质量影响较大。但是目前的操作方法还是主要依靠工人的经验,需要有经验的工人对管道底部垫高进行调整。

另外,污水管的堵塞经常发生,而污水管深埋于土体中,很难进行疏通,在实践中发现堵塞的位置一般都在转角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铺设精度更高、操作更加方便的污水管系统。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还包括提供一种上述污水管系统的施工方法。

为此,本发明提供的污水管系统,包括污水管和可调垫块,可调垫块包括分体的底板和上垫块,上垫块两侧部分别带有竖向贯穿可调垫块的顶升槽,所述上垫块上表面具有与污水管匹配的弧形槽,顶升槽包括上顶升槽和下顶升槽,上顶升槽的直径小于下顶升槽,所述下顶升槽中插入有带有螺纹的支承杆,支承杆与所述可调垫块的下顶升槽螺纹连接,支承杆上端带有上端头,上端头的直径小于支承杆主体的直径,上端头处带有驱动槽,上端头与支承杆主体形成环形阶梯面,所述支承杆的环形阶梯面处支承在上顶升槽的下端面,上端头插入上顶升槽中,所述底板上对应支承杆设置有支承部,所述支承杆下端支撑在所述支承部上,所述支承杆配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配置有驱动电机和转杆,转杆端部与所述驱动槽匹配,所述驱动装置驱动转杆,由转杆带动上垫块上下移动。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装置包括机架,所述驱动电机设置于机架上,机架的横向两端带有左支承部和右支承部,左支承部和右支承部上均带有竖向贯通的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处螺纹连接有支撑脚。

进一步的,所述支承部为设置于底板上的转动槽,所述支承杆下端部具有t形端,t形端的下表面呈弧面分布,所述转动槽的上端出口处具有圆环状挡块,圆环状挡块阻挡所述t形端脱出,所述支承杆下端被限定在所述转动槽中并可转动。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管包括管体,管体埋入土体以下,管体上部带有通水孔,管体内带有与通水孔导通的喷射口,通水孔上端连接有输入端,输入端处带有向下单向导通的单向阀,输入端上端露出于地面,输入端上端配置有封盖,所述通水孔配置有可与通水孔上端口螺纹连接的强力水泵。

进一步的,所述喷射口和通水孔分布于污水管的拐角处,喷射口朝向污水流出的方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污水管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挖污水管埋设槽,整平污水管埋设槽底部;

b、沿污水管埋设槽中线放线,并在中心线处放置至少两个可调垫块,将驱动装置的转杆插入顶升槽并进入支承杆上端的驱动槽中,驱动转杆进而转动支承杆,与支承杆螺纹连接的上垫块在转动的过程中沿着螺纹上下移动以实现高度调节,最终实现对上垫块高度的调整;

c、将所述污水管设置于所述上垫块的弧形槽上,再次调节使设置于上垫块的弧形槽上的所述污水管实现水平分布,然后在所述污水管底部埋入土和/或石头和/或预制块将所述污水管撑起;

d、采用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支承杆使上垫块下降,使污水管支承在埋入污水管下方的土和/或石头和/或预制块上,再撤除所述可调垫块;

e、最后回填土体。

进一步的,预制用于垫起所述污水管的所述预制块,预制块底部具有平面、上表面具有与所述污水管匹配的凹槽,所述步骤c中,在污水管调整呈水平状态后将预制块垫入到所述污水管下部。

进一步的,所述污水管包括管体,管体埋入土体以下,管体上部带有通水孔,管体内带有与通水孔导通的喷射口,通水孔上端连接有输入端,输入端处带有向下单向导通的单向阀,输入端上端露出于地面,输入端上端配置有封盖,所述通水孔配置有可与通水孔上端口螺纹连接的强力水泵。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

1、本发明的可调垫块的上垫块可以随着支承杆的转动而上下移动调整,进而实现污水管的更加精准且便捷地水平调整;

2、通过将转动杆设置于可调垫块的两侧,使驱动装置的转杆在污水管设置于可调垫块的弧形槽中后还可以极为方便地进行转动调节;

3、通过将支承杆的下端与底板的可转动的连接,使底板和上垫块形成统一的整体,有利于携带和使用。

4、通过在污水管的拐角处等容易淤堵的位置设置直通地面的输入端、通水孔和喷射口,使配置的强力水泵可以直接将高压水输送到淤堵处用于清淤。

5、整个污水管系统的施工方法更加精准,可以量化调整使污水管水平布置,降低对熟练工的依赖,有利于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

说明书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污水管系统的分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污水管、可调垫块和预制块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的污水管和可调垫块的横向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4为图2中在污水管埋入土体后的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具有拐角的污水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埋设于土体中的污水管、喷射口和封盖的纵向结构剖视示意图。

图7为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1-7所示,本发明提供的污水管系统,包括污水管1和可调垫块,可调垫块包括分体的底板2和上垫块3,上垫块3两侧部分别带有竖向贯穿可调垫块的顶升槽,所述上垫块3上表面具有与污水管1匹配的弧形槽4,顶升槽包括上顶升槽5和下顶升槽6,上顶升槽5的直径小于下顶升槽6,所述下顶升槽6中插入有带有螺纹的支承杆7,支承杆7与所述可调垫块的下顶升槽6螺纹连接,支承杆7上端带有上端头24,上端头24的直径小于支承杆主体的直径,上端头24处带有驱动槽22,驱动槽22可以为一字型或十字形,上端头24与支承杆7主体形成环形阶梯面,所述支承杆7的环形阶梯面处支承在上顶升槽5的下端面,上端头24插入上顶升槽5中,所述底板上对应支承杆设置有支承部,所述支承杆下端支撑在所述支承部上,所述支承杆7配置有驱动装置8,驱动装置8配置有驱动电机9和转杆10,转杆10端部与所述驱动槽22匹配,驱动槽22可以是对应的一字型或十字形,所述驱动装置8驱动转杆10,由转杆10带动上垫块3上下移动。

为了使驱动电机9能够更加稳定的驱动可调垫块3上下移动,所述驱动装置8包括机架11,所述驱动电机9设置于机架11上,机架11的横向两端带有左支承部12和右支承部13,左支承部12和右支承部13上均带有竖向贯通的螺纹孔,每个螺纹孔处螺纹连接有支撑脚14。

为了使底板2和上垫块9整体性更强并稳定的抬升上垫块,进一步的,所述支承部为设置于底板上的转动槽15,所述支承杆7下端部具有t形端16,t形端16的下表面呈弧面分布,所述转动槽15的上端出口处具有圆环状挡块17,圆环状挡块17与转动槽15的上端出口侧壁螺纹连接,转出圆环状挡块17后可以拉出t形端16,圆环状挡块17阻挡所述t形端16脱出,所述支承杆7下端被限定在所述转动槽15中并可转动。

为了方便清污疏通,所述污水管1包括管体,管体埋入土体以下,管体上部带有通水孔18,管体内带有与通水孔导通的喷射口19,通水孔18上端连接有输入端20,输入端20处带有向下单向导通的单向阀21,输入端20上端露出于地面,输入端20上端配置有封盖22,封盖22与输入端20处的凹槽侧壁螺纹连接,所述通水孔配置有可与通水孔18上端口螺纹连接的强力水泵。本实施例中,所述喷射口19和通水孔18分布于污水管1的拐角处,喷射口19朝向污水流出的方向。

参照图1-7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污水管系统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开挖污水管埋设槽,整平污水管埋设槽底部;

b、沿污水管埋设槽中线放线,并在中心线处放置至少两个可调垫块,将驱动装置8的转杆10插入顶升槽并进入支承杆7上端的驱动槽22中,驱动转杆10进而转动支承杆7,与支承杆7螺纹连接的上垫块3在转动的过程中沿着螺纹上下移动以实现高度调节,最终实现对上垫块3高度的调整;

c、将所述污水管1设置于所述上垫块3的弧形槽4上,再次调节使设置于上垫块3的弧形槽4上的所述污水管1实现水平分布,然后在所述污水管1底部埋入土和/或石头和/或预制块将所述污水管1撑起;

d、采用驱动装置8驱动所述支承杆7使上垫块3下降,使污水管1支承在埋入污水管1下方的土和/或石头和/或预制块上,再撤除所述可调垫块;

e、最后回填土体。

为了方便污水管1水平调整后的支承,预制用于垫起所述污水管1的所述预制块23,预制块23底部具有平面、上表面具有与所述污水管匹配的凹槽,所述步骤c中,在污水管1调整呈水平状态后将预制块垫23入到所述污水管1下部。

为了方便清污疏通,所述污水管1包括管体,管体埋入土体以下,管体上部带有通水孔18,管体内带有与通水孔18导通的喷射口19,通水孔18上端连接有输入端20,输入端20处带有向下单向导通的单向阀21,输入端20上端露出于地面,输入端20上端配置有封盖,所述通水孔18配置有可与通水孔18上端口螺纹连接的强力水泵。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