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757621发布日期:2020-05-15 17:35阅读:566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锚桩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



背景技术:

随着石油、煤碳等资源日趋紧张,新能源的开发越来越被重视。目前,新能源中的风力发电技术成熟,应用广泛。风力发电塔架基础采用钢筋混凝土阶梯式现浇基础,是以其重量及平面尺寸的度量来适应设计风况下整体抗倾覆,满足稳定的需要。为此土石方挖填量大,占用土地面积大,多数需爆破作业,工期长,混凝土作业工作量大,钢筋用量也大,施工安全性差,水土流失,不利于环境。对于山区、丘陵等地质环境多数为岩石,仍然采用上述方法施工,施工难度大,安全性差,施工成本高。因此需要一种便于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廉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便于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廉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包括多个垂直钻孔、多个斜钻孔,所述垂直钻孔的内部嵌入有垂直锚杆,所述斜钻孔的内部嵌入有斜锚杆,所述垂直钻孔与所述斜钻孔的中部横向连接有横向钻孔,所述垂直锚杆的中部设置有凹口,所述垂直钻孔与所述斜钻孔的内部均填充有混凝土,所述垂直钻孔与所述斜钻孔的顶部设置有基础平台,所述垂直锚杆与所述斜锚杆的顶部穿过所述基础平台的内部,所述垂直锚杆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所述斜锚杆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所述第二固定螺母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二固定螺母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嵌入有螺栓,所述螺栓的底部与所述基础平台抵接。

优选地,上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中所述凹口的内角为直角。

优选地,上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中所述凹口的内角为锐角。

优选地,上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中所述凹口的内部截面大于其开口处的截面。

优选地,上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中所述垂直钻孔与所述斜钻孔的底部均设置有锥形底孔。

优选地,上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中所述基础平台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之间设置有垫片,所述螺栓的下端设置有弧形头,所述弧形头与所述垫片抵接。

优选地,上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中所述斜钻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

优选地,上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中所述斜钻孔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8.5°。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在对该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施工时,仅需使用钻孔设备在地面钻入足够深的孔,然后将锚杆插入并灌浆即可,无需大面积开挖和爆破,便于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廉,同时也比较环保。在使用该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施工对风机进行稳固时,当风机受到横向风力时垂直锚杆和斜锚杆可将其牢牢固定在地面,同时凹口的设计也将增大整个锚桩基础的抗拔拉能力,使该锚桩基础结构强度更高。该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便于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第二固定螺母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垂直钻孔,2、斜钻孔,3、锥形底孔,4、横向钻孔,5、基础平台,6、第一固定螺母,7、第二固定螺母,71、第一螺纹孔,72、第二螺纹孔,8、凹口,9、垂直锚杆,10、斜锚杆,11、螺栓,12、弧形头,13、混凝土,14、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图3所示,一种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包括多个垂直钻孔1、多个斜钻孔2,垂直钻孔1与斜钻孔2的底部均设置有锥形底孔3。斜钻孔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优选地,斜钻孔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8.5°。垂直钻孔1的内部嵌入有垂直锚杆9,斜钻孔2的内部嵌入有斜锚杆10。垂直钻孔1与斜钻孔2的中部横向连接有横向钻孔4,垂直锚杆9的中部设置有凹口8,凹口8的内角为直角或锐角,或其他满足凹口8的内部截面大于其开口处截面的其他形状,适于在灌入混凝土13后混凝土13凝固卡入凹口8内,在垂直锚栓9受到向上的拉拔力时,凹口8与横向钻孔4内的混凝土构成一体结构给凹口8一个向下的力,使其保持稳定。

如图1、图2、图4所示,将垂直锚杆9和斜锚杆10嵌入到斜钻孔2和垂直钻孔1内部后,向斜钻孔2和垂直钻孔1内灌入混凝土13,垂直钻孔1与斜钻孔2的内部均填充有混凝土13,由于横向钻孔4与垂直钻孔1和斜钻孔2互通,在灌入混凝土13时斜钻孔2内也填满混凝土13。垂直钻孔1与斜钻孔2的顶部设置有基础平台5,垂直锚杆9与斜锚杆10的顶部穿过基础平台5的内部,垂直锚杆9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6。斜锚杆10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7,第二固定螺母7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71,第二固定螺母7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72,第二螺纹孔72的内部嵌入有螺栓11,螺栓11的底部与基础平台5抵接,具体地,基础平台5与第二固定螺母7之间设置有垫片14,螺栓11的下端设置有弧形头12,弧形头12与垫片14抵接。

在对该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施工时,仅需使用钻孔设备在地面钻入足够深的孔,然后将锚杆插入并灌浆即可,无需大面积开挖和爆破,便于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廉,同时也比较环保。在使用该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施工对风机进行稳固时,当风机受到横向风力时垂直锚杆9和斜锚杆10可将其牢牢固定在地面,同时凹口8的设计也将增大整个锚桩基础的抗拔拉能力,使该锚桩基础结构强度更高。该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便于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廉。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包括多个垂直钻孔(1)、多个斜钻孔(2),所述垂直钻孔(1)的内部嵌入有垂直锚杆(9),所述斜钻孔(2)的内部嵌入有斜锚杆(10),所述垂直钻孔(1)与所述斜钻孔(2)的中部横向连接有横向钻孔(4),所述垂直锚杆(9)的中部设置有凹口(8),所述垂直钻孔(1)与所述斜钻孔(2)的内部均填充有混凝土(13),所述垂直钻孔(1)与所述斜钻孔(2)的顶部设置有基础平台(5),所述垂直锚杆(9)与所述斜锚杆(10)的顶部穿过所述基础平台(5)的内部,所述垂直锚杆(9)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6),所述斜锚杆(10)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7),所述第二固定螺母(7)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71),所述第二固定螺母(7)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72),所述第二螺纹孔(72)的内部嵌入有螺栓(11),所述螺栓(11)的底部与所述基础平台(5)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8)的内角为直角。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8)的内角为锐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8)的内部截面大于其开口处的截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垂直钻孔(1)与所述斜钻孔(2)的底部均设置有锥形底孔(3)。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础平台(5)与所述第二固定螺母(7)之间设置有垫片(14),所述螺栓(11)的下端设置有弧形头(12),所述弧形头(12)与所述垫片(14)抵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钻孔(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0°-7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其特征在于:所述斜钻孔(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68.5°。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包括多个垂直钻孔、多个斜钻孔,垂直钻孔的内部嵌入有垂直锚杆,斜钻孔的内部嵌入有斜锚杆,垂直钻孔与斜钻孔的中部横向连接有横向钻孔,垂直锚杆的中部设置有凹口,垂直钻孔与斜钻孔的内部均填充有混凝土,垂直钻孔与斜钻孔的顶部设置有基础平台,垂直锚杆与斜锚杆的顶部穿过基础平台的内部,垂直锚杆的顶部通过螺纹固定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母,斜锚杆的顶部通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母,第二固定螺母的中心处设置有第一螺纹孔,第二固定螺母上还设置有多个第二螺纹孔,第二螺纹孔的内部嵌入有螺栓,螺栓的底部与基础平台抵接。该预应力锚桩重力式基础便于施工、安全性高、成本低廉。

技术研发人员:肖莹;肖红卫;华成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瑞宏新能源设备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5.1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